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寒湿型)疗效及对疼痛因子、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1
作者 冯轶 杨燕冰 +1 位作者 张姬 徐玉萍 《四川中医》 2023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究通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寒湿型)的效果及对疼痛因子、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17例慢性腰肌劳损(寒湿型)患者为研究对象,1∶1简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 目的:探究通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寒湿型)的效果及对疼痛因子、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17例慢性腰肌劳损(寒湿型)患者为研究对象,1∶1简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对照组(n=58)在此基础上给予隔姜灸治疗,联合组(n=5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元针法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椎功能[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表面肌电图指标[平均肌电波幅(A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斜率(MFs)]及血清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_(2))、神经肽Y(NPY)、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肌电图指标AEMG、MPF、MFs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PGE_(2)、NPY、S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β-E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元针法结合隔姜灸治疗寒湿型慢性腰肌劳损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腰椎疼痛和功能障碍,改善竖脊肌肌张力,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肌劳损 通元针 隔姜灸 腰椎功能 疼痛因子 肌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