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病因弱视幼猫视网膜中NOS和GABA的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晗敏 荣翱 +2 位作者 莫利娟 李青松 张兴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分别利用单眼睑缝合法和外直肌离断法建立两种不同病因的幼猫弱视模型,探讨一氧化氮(NO)和γ-氨基丁酸(GABA)这两种神经递质在两种弱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周龄幼猫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形觉剥夺组、斜视组,利用单眼睑缝合... 目的:分别利用单眼睑缝合法和外直肌离断法建立两种不同病因的幼猫弱视模型,探讨一氧化氮(NO)和γ-氨基丁酸(GABA)这两种神经递质在两种弱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3周龄幼猫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形觉剥夺组、斜视组,利用单眼睑缝合法和外直肌离断法建立两种病因的幼猫弱视模型,12wk后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测。摘取眼球做病理切片,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弱视眼和正常组视网膜中NOS和GABA的表达。结果:形觉剥夺组、斜视组12wk与同龄正常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比较,均可见P1波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组视网膜内的NOS和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染色淡,平均阳性面积减少,与同龄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组间视网膜中的NOS和GABA平均阳性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和GABA的水平降低可能导致弱视眼视网膜内神经兴奋性的改变,二者在弱视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一氧化氮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相关细胞因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臻 王震 荣翱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很多眼底疾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功能改变有关。近期大量研究表明RPE细胞功能异常及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这些疾病。检测这些细胞因子可反映RPE细胞的功能状态。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直肌调整缝线在间歇性外斜视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雯 荣翱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观察直肌可调整缝线在其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1例间歇性外斜视施行联合直肌可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结果随访3~12个月,48例达正常眼位,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结论联合直肌可调整缝线...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观察直肌可调整缝线在其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1例间歇性外斜视施行联合直肌可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结果随访3~12个月,48例达正常眼位,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结论联合直肌可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减少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可调整缝线 直肌后退
下载PDF
SD-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曲申 荣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98-700,共3页
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二大致盲眼病,其早期诊断及远期监测非常重要。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自问世以来,一直广泛地被应用于青光眼的诊断,尤其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量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pectraldo... 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二大致盲眼病,其早期诊断及远期监测非常重要。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自问世以来,一直广泛地被应用于青光眼的诊断,尤其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量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pectraldomainOCT,SD-OCT)是最新一代的OCT扫描技术,相比之前三代OCT,其技术参数愈加完善,具有分辨率更高、扫描速度更快的特点,理论上其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远期随访上的应用价值可能更高。本文就SD-OCT对比前三代OCT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青光眼
下载PDF
氩激光光凝诱导兔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后其功能与形态的变化
5
作者 李雯 荣翱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9-82,134,135,共6页
目的通过氩离子激光诱导建立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局部变性模型,观察光凝前、后视网膜功能及形态特征。方法青紫蓝兔10只,其中7只兔左眼行氩离子眼底激光光凝,分别检测激光光凝前及光凝后不同时间点的闪光... 目的通过氩离子激光诱导建立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局部变性模型,观察光凝前、后视网膜功能及形态特征。方法青紫蓝兔10只,其中7只兔左眼行氩离子眼底激光光凝,分别检测激光光凝前及光凝后不同时间点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electroretinography,F-ERG),分析视功能改变情况。另3只实验兔按同样方法建模后7d摘除眼球做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激光光凝后1 d F-ERG中视杆细胞反应b波波幅降至最低,3d后有小幅回升并趋于平稳,但仍低于光凝前水平,峰潜时无显著变化;光凝后4h最大混合反应a、b波波幅降至最低,1d后略有回升,7d后呈平稳状态低于光凝前水平,峰潜时无显著变化;光凝后1d振荡电位OPs的∑O值降至最低,3d后逐步回升,但仍低于光凝前水平。光凝后7dRPE细胞变性破坏,深层脉络膜及节细胞层无明显影响。结论激光光凝可以破坏RPE细胞及邻近光感受器细胞,建立RPE局部变性模型,其功能与形态均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色素上皮 视网膜
下载PDF
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疗效观察
6
作者 李雯 荣翱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观察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施行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44例患者术后获得正常眼位,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结论联合调整缝...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观察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施行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44例患者术后获得正常眼位,3例欠矫者经集合训练后得到改善。结论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是矫正间歇性外斜视简便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减少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可调整缝线 直肌后退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防控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易芷竹 徐蔚 毕燕龙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近视在我国青少年间十分普遍, 流行率80%~90%, 而高度近视流行率为10%~20%。这意味着我国青少年的视力健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值得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近视的预防和控制领域备受瞩目, 当下取得的全新成就或进展也随之成为行业焦点。本... 近视在我国青少年间十分普遍, 流行率80%~90%, 而高度近视流行率为10%~20%。这意味着我国青少年的视力健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值得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近视的预防和控制领域备受瞩目, 当下取得的全新成就或进展也随之成为行业焦点。本研究着重回顾了2017至2022年关于近视防控的文献资料, 对当前最前沿的青少年近视防控途径及思路进行了整理归纳, 包括角膜塑形(OK)镜、多焦点眼镜、阿托品及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等, 并对以上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青少年 塑形镜 角膜镜 眼镜 多焦点 阿托品 活动 户外 照射 红光 低强度 重复
原文传递
单眼三点小切口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语珊 周祁 +3 位作者 陈冉冉 廖桂仪 王桑桑 毕燕龙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单眼三点小切口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美容就医者行单眼小切口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通过重睑线位置设定、软组织去除量、小切口数量和位置、术中缝线固定张力达到与另眼重睑形... 目的探讨单眼三点小切口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美容就医者行单眼小切口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通过重睑线位置设定、软组织去除量、小切口数量和位置、术中缝线固定张力达到与另眼重睑形态对称。结果56例均手术顺利,随访(19.3±3.4)个月,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上睑磁共振成像(MRI),测量上睑软组织厚度(睑部眼轮匝肌、眶部眼轮匝肌和眶隔脂肪截面积)。术前睑部眼轮匝肌厚度:左眼(4.08±0.74) U(1U=0.4464 mm),右眼(4.81±1.05) U(t=2.66,P〈0.05);眶隔脂肪截面积:左眼(84.26±9.75) U2,右眼(93.85±12.15) U2(t=3.21,P〈0.05)。术后睑部眼轮匝肌厚度;左眼(4.07±0.69 ) U,右眼(4.37±0.99 ) U(t=1.46,P=0.15);眶隔脂肪截面积:左眼(82.88±8.81) U2,右眼(85.30±11.94 ) U2(t=1.21,P=0.23)。54例术后对称满意,1例术后重睑变窄,1例重睑线消失。结论单眼三点小切口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固定法重睑成形术效果好、瘢痕轻微,与另眼基本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重睑 重睑成形术 皮肤小切口 眼轮匝肌
原文传递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点与视力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曲申 毕燕龙 荣翱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5期160-161,共2页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HD-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神经上皮脱离高度及脱离范围,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特点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中旬在我院行... 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HD-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神经上皮脱离高度及脱离范围,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特点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中旬在我院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59例(60眼),记录黄斑区视网膜脱离的性质、厚度、高度、宽度及脱离区容积,采用偏相关的统计学方法来探讨上述指标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CirrusHD-OCT测量得出本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313~692μm,平均(463.967±96.011)μm;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为83~413μm,平均(236.300±94.734)μm;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宽度为992~4021μm,平均(2472.400±724.845)μm;脱离容积为9.500~17.100mm3,平均(11.463±1.377)mm3。经SPSS12.0统计软件中的偏相关分析方法计算得出视力与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无关,与黄斑中心凹厚度相关(r=-0.705,P=0.000)。结论新一代频域OCT可清晰地显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性质、部位、高度以及宽度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与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呈负相关,而与神经上皮层脱离宽度和脱离容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力
原文传递
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荣翱 李厚硕 李雯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 评估通过透明角膜切口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经瞳孔前路硅油取出改良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57例硅油充填眼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后经瞳孔前路硅油取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术后未发生明显角膜... 目的 评估通过透明角膜切口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经瞳孔前路硅油取出改良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57例硅油充填眼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后经瞳孔前路硅油取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术后未发生明显角膜并发症,89.4%的病人(51例)未发生视网膜再脱离,复发性视网膜脱离6例(11.6%),再次手术后成功复位。41例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硅油奴出改良术安全有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术中25G玻璃体腔灌注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雯 荣翱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 评价25G玻璃体腔灌注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预置25G玻璃体腔灌注的方法对41例(42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并记录术后视力、眼压、患者自觉症状... 目的 评价25G玻璃体腔灌注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预置25G玻璃体腔灌注的方法对41例(42只眼)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并记录术后视力、眼压、患者自觉症状、巩膜穿刺口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个月时,4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1者30只眼,手术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3.77,P<0.01),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3者20只眼,手术前后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2.81,P<0.01).2只眼因原有的眼底病复发导致玻璃体积血,视力再度下降.术后1d、1周、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4.62±0.56) mmHg、(14.82±0.54) mmHg和(14.83±0.57) 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14.86±0.59) mmHg(1 mmHg=0.133 kPa)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t=1.70,0.19,0.40,P>0.05).所有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轻微,巩膜穿刺口愈合良好,术中及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25G玻璃体腔灌注有利于维持眼压、稳定前房、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 玻璃体腔 25G 白内障 玻璃体切除术后 超声乳化吸出术
原文传递
应用25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前段拥挤征
12
作者 李雯 荣翱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价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25GSV)在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前段拥挤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5GSV对15例(15眼)白内障术后眼前段拥挤征行人工晶状体后囊切开+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 目的评价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25GSV)在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前段拥挤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5GSV对15例(15眼)白内障术后眼前段拥挤征行人工晶状体后囊切开+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0±1.5)个月,记录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观察角膜、瞳孔、人工晶状体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05±0.02、0.2±0.1、0.4±0.1,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7.3±1.8)mmHg和(16.5±1.3)mmHg,较术前平均眼压(40.1±7.5)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前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0.69±0.17)mm、(2.71±0.43)mm、(2.85±0.52)mm,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所有病例术后角膜水肿消退,瞳孔圆,人工晶状体后囊中央均形成直径为3.0—4.0mm的圆孔,术中及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能有效解除白内障术后眼前段拥挤征,手术创伤小,安全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25G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晶状体 人工 眼前段拥挤征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的改变 被引量:8
13
作者 曲审 荣翱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2年第7期494-497,共4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HD-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的厚度,观察不同程度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短时期内黄斑区视网膜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irrusHD-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的厚度,观察不同程度的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短时期内黄斑区视网膜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的糖尿病患者80例(80眼)。其中A组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组为轻度NPDR组(眼底检查仅有微动脉瘤),C组为中度NPDR组(微动脉瘤,轻于重度NPDR),D组为重度NPDR组(无PDR表现,可出现以下任一表现:①任一象限有多于20处视网膜内出血;②〉2个象限静脉串珠样改变;③〉1个象限显著的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比较术前A、B、C、D4组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黄斑区厚度及视力改善、黄斑水肿的发生情况。结论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糖尿病是促进其发展的危险因素;NPDR白内障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无显著性差异,且术后视力改善亦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 非增生期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 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