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安康苑地块历史建筑价值评估研究及城市设计
1
《建筑遗产》 2019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安康苑项目位于位于静安区天目社区东北部,原上海老北站南侧,由6个街坊组成。地块所在的老北站地区始建于1874年,经历百年发展,其形成发展的兴衰演变过程是上海近代城市化的重要见证。如今,安康苑地块依然维持着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 安康苑项目位于位于静安区天目社区东北部,原上海老北站南侧,由6个街坊组成。地块所在的老北站地区始建于1874年,经历百年发展,其形成发展的兴衰演变过程是上海近代城市化的重要见证。如今,安康苑地块依然维持着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保留有大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堪称上海石库门里弄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市设计 价值评估 历史建筑 地块 安康 建筑风貌 空间格局
下载PDF
基于社交性的街道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巨鹿路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扬 方莹 +1 位作者 王航 朱郁郁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的高品质时期,街道空间营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基于美国学者Vikas Mehta提出的“社交型街道”(sociable street)及其理论基础,选取上海典型社交型街道——巨鹿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式观察、行为地图等方法,对... 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的高品质时期,街道空间营造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基于美国学者Vikas Mehta提出的“社交型街道”(sociable street)及其理论基础,选取上海典型社交型街道——巨鹿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非参与式观察、行为地图等方法,对上海社交性良好的街道进行社会行为观察,并从物质空间设施、土地利用特征、社群场所营造3方面对街道环境进行评估。描述上海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街道生活与行为特征,揭示街道社会交往与物质空间环境的关系,对Mehta街道理论在上海的适用性进行评估,以期为上海街道品质提升、街道生活设计,以及管理准则与设计策略提出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空间环境 社会交往 社会行为 巨鹿路
下载PDF
运动休闲设施空间分布与街道中心性的相关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郁郁 潘洁雯 肖扬 《中国名城》 2022年第12期31-39,共9页
既有研究表明街道中心性在社区层面的土地利用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多中心条件下,这种关联性可能会减弱。因此以深圳为研究案例,使用扩展空间句法测算不同半径下的街道中心性。由兴趣点数据反映运动休闲设施的空间分布,通... 既有研究表明街道中心性在社区层面的土地利用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多中心条件下,这种关联性可能会减弱。因此以深圳为研究案例,使用扩展空间句法测算不同半径下的街道中心性。由兴趣点数据反映运动休闲设施的空间分布,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在ArcGIS中将要素转化为同一栅格数据集,并分析不同类型的运动休闲设施空间分布与街道中心性的联系。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来探索街道中心性与运动休闲设施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街道中心性对于公益性运动休闲设施的分布具有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可能由于功能种类、服务半径、地理条件、历史人文要素等因素产生波动,增强或减弱至不显著状态。(2)街道中心性的接近性和中间性两种指标,对于不同种类运动休闲设施的空间分布有着不同程度的吸引力。(3)街道中间性对于运动休闲设施空间分布的吸引力需要街道接近性的支持才能够显现。(4)目前深圳的商业性运动休闲设施呈现出大型化、外迁化的特点,这是城市活力衰减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休闲设施 街道中心性 相关性 深圳
下载PDF
健康行为决策促进的街道绿化精准改造 被引量:3
4
作者 金伊婕 匡晓明 +1 位作者 奚婷霞 陈筝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期45-53,共9页
【目的】在健康城市建设背景下,为了鼓励健康行为、提升绿化的健康效益,急需解决不合适的绿化遮挡对行为决策(生活设施使用、步行和绿地游憩等)的负面影响。【方法】针对成都市三道街改造实践,通过眼动和行为实验探讨具体行为决策场景中... 【目的】在健康城市建设背景下,为了鼓励健康行为、提升绿化的健康效益,急需解决不合适的绿化遮挡对行为决策(生活设施使用、步行和绿地游憩等)的负面影响。【方法】针对成都市三道街改造实践,通过眼动和行为实验探讨具体行为决策场景中,街道绿化多但行为发生不足的原因及行为决策影响机制。【结果】行为决策结果显示:降低遮挡和调整布局的绿化改造策略,不仅保障了绿视率,而且显著促进了设施使用、绿地游憩、步行意愿。佐以眼动证据发现,在设施使用决策中,沿路地面绿化改造通过增强行为任务目标要素(附属商业功能设施、沿街建筑界面等)的可见性来提升决策意愿;绿地游憩和步行活动也支持类似的结论。【结论】综上所述,街道精准绿化改造应构建街道视线窗口,避免底层灌木对活动关键区域造成视线遮挡。此外,除了注重空间品质,街道实际健康效益还必须考虑健康行为发生频率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 健康行为 健康影响机制 城市更新 眼追踪 环境行为研究 循证设计
下载PDF
街道空间宜人性测度及精准更新--以成都市三道街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金伊婕 匡晓明 +1 位作者 奚婷霞 陈筝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7期142-145,共4页
文章选取成都三道街为研究案例,利用语义差别法和眼追踪技术对改造前后的街道空间宜人性感知特征及其关键要素展开探索。宜人性评价发现:在保障绿意感受的前提下,改造后的街道宜人性显著提升。而眼动证据支持了感知背后的逻辑:在空间宜... 文章选取成都三道街为研究案例,利用语义差别法和眼追踪技术对改造前后的街道空间宜人性感知特征及其关键要素展开探索。宜人性评价发现:在保障绿意感受的前提下,改造后的街道宜人性显著提升。而眼动证据支持了感知背后的逻辑:在空间宜人性感知过程中,街道底层界面是承载了主要关注的区域,而底层绿化的数量和布局会影响人们在视线上对街道关键区域的感知,因此移去底层灌木和开放型绿地布局的改造策略有助于街道空间品质的精细化设计导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人性评价 城市更新 生活性街道 眼追踪 语义差别法
下载PDF
回归空间:城市权利视角下的中国社区营造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昭 王欢 钱慧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35,共8页
2016年联合国"人居三"会议发布的《新城市议程》将"城市权利"作为未来20年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愿景,并将其与居住和社区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结合当下社区营造渐趋热化的背景,以城市权利作为基础理论,回顾中... 2016年联合国"人居三"会议发布的《新城市议程》将"城市权利"作为未来20年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愿景,并将其与居住和社区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结合当下社区营造渐趋热化的背景,以城市权利作为基础理论,回顾中国社区营造历程中城市权利的演进,归纳当前社区营造面临的"无集体"与"空间缺失"两大困境。本文认为,城市权利的本质是对空间的平等占有和支配,实现过程表现为"再分配"与"再制度化"的"城市革命",基于此区别于当前以"干预集体"为核心思路的社区营造模式,认为社区营造的要点在于回归空间,以"干预空间"作为核心寻求较低社会成本和较少社会冲突的"和平"道路,并通过优化网格体系的空间与权力安排、以社区规划为中心的实践等重塑中国社区营造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权利 社区营造 社区规划
下载PDF
开放街区理念下居住区多元化公共空间网络布局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晶莹 《住宅科技》 2020年第5期7-10,共4页
《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出台,进一步推广了开放街区模式,强化了公共空间场所营造。居住区公共空间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使如何协调居住区私密与开放属性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 《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出台,进一步推广了开放街区模式,强化了公共空间场所营造。居住区公共空间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使如何协调居住区私密与开放属性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成都大天府公园城市龙泉驿区柏合新中心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特点的梳理,构建多元化居住区公共空间体系,探索开放模式下公共空间布局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公共空间 多元化
下载PDF
北京城六区:地震灾害引发的人口风险评估
8
作者 李羿蒲 李崛 《北京规划建设》 202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对于北京这类超级大都市而言,构建一套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既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弹性城市的必要条件。历史上,北京所在的地理区位有着频繁的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泥石流和地震等),这些频发的灾害无疑... 对于北京这类超级大都市而言,构建一套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既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弹性城市的必要条件。历史上,北京所在的地理区位有着频繁的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泥石流和地震等),这些频发的灾害无疑会对城市产生周期性的危害1。如今,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发展,城市所面临的主要灾害类型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现阶段北京面临的重大灾害主要包括暴雨、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和地震等。其中,地震的破坏强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地理区位 防灾减灾体系 泥石流 空气污染 灾害类型 破坏强度 社会经济稳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