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新理念 被引量:7
1
作者 夏立平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5,共5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在21世纪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也将是中国在国际上和平崛起的过程.
关键词 中国 国际战略理念 国际关系 国际合作 对外政策 国家利益 和平战略
下载PDF
国大党联盟政府执政的问题和对策
2
作者 吴永年 《南亚研究季刊》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印度自2 0世纪90年代以来,其政局进入了多变动荡期,第十四次大选虽由国大党联盟执掌印度政局,但它却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国大党联盟政府为稳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国大党联盟政府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西方文化霸权与伊斯兰文化认同及其重构--评《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问题研究》
3
作者 李伟建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8,共5页
关键词 西方文化霸权 伊斯兰文明 文化认同 阿拉伯 20世纪90年代后 国际关系学 《文明的冲突》 “文明冲突论”
原文传递
软实力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 被引量:49
4
作者 俞新天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0,共6页
软实力是民族文化影响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反映,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国对外战略需要更加有效地运用软实力。而如何加强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则成为摆在中国对外战略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软实力 硬实力 软实力建设
下载PDF
东盟安全战略的演变与前景 被引量:7
5
作者 马孆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4,共5页
2007年11月,在东盟第十三届峰会上,各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东盟宪章》,为达成建立安全共同体的目标奠定了法理基础。东盟安全战略经历了冷战前后两个发展时期。透析东盟安全战略的演变脉络,对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趋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安全战略 演变脉络 东盟 安全共同体 法理基础 发展趋向 领导人 成员国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调整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干城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9,共5页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政策的基础。这包含两层重要的意义:其一。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传统,这个传统因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成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类似的命运和遭...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对外政策的基础。这包含两层重要的意义:其一。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传统,这个传统因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成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类似的命运和遭遇而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极为重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新中国的外交恐怕难以从容应对冷战时期的复杂局面。其二,中国在历经改革开放数十年后,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依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演变,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战略也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改革开放时期 国家关系 对外政策 中国外交 对外关系 冷战时期 外交战略
下载PDF
美台军事关系发展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夏立平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美国 台湾省 中国 军事关系 发展 台湾问题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下载PDF
“9·11”以来南海通道的安全形势及其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孆 《创新》 2008年第2期48-52,共5页
"9·11"以来南海通道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海上袭击比以往更有组织性和协调性,东南亚水域的海盗、有组织犯罪和潜在的海上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存在着合流的可能,南海周边地区存在的武装分离主义运动与恐怖组织的联系越来越密... "9·11"以来南海通道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海上袭击比以往更有组织性和协调性,东南亚水域的海盗、有组织犯罪和潜在的海上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存在着合流的可能,南海周边地区存在的武装分离主义运动与恐怖组织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美、日、印等区外大国纷纷藉此插足南海,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及其周边水域的海上安全合作方面对中国存在着矛盾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通道 安全形势 影响
下载PDF
立足时代前列:中国安全战略的超越 被引量:1
9
作者 俞新天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28,68,共7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安全威胁的变化,成功地实现了安全战略的转变,在复杂的情况下维护了国家安全。主要经验是:创立新安全观;客观理性分析,准确把握局势;化危机为转机,建机制防患未然。面临未来的安全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安全威胁的变化,成功地实现了安全战略的转变,在复杂的情况下维护了国家安全。主要经验是:创立新安全观;客观理性分析,准确把握局势;化危机为转机,建机制防患未然。面临未来的安全挑战,中国应立足时代前列,突破难题,继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安全战略
下载PDF
印俄关系的发展及其特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孆 《南亚研究季刊》 2004年第1期38-42,67,共6页
苏联解体后 ,印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一度降温到关系改善 ,再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两国不断调整各自的对外政策以适应冷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结果。印俄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不再含有军事同盟性质 ;防务合作是重点 ;合作领域扩大。
关键词 印俄关系 发展阶段 特点
下载PDF
专家问答
11
作者 郭隆隆 《国际展望》 2003年第12期96-96,共1页
每期刊物出版后我们都会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有的向我们提出建议,有的指出我们工作上的不足。在此,我们对长期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读者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我们会与大家一起继续努力,把刊物办得更好。顺便报告广大读者朋友,为了... 每期刊物出版后我们都会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有的向我们提出建议,有的指出我们工作上的不足。在此,我们对长期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读者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我们会与大家一起继续努力,把刊物办得更好。顺便报告广大读者朋友,为了感谢和鼓励大家对本刊的批评和支持,本刊将留出更多的版面与读者交流、互动,并不定期推出读者来信抽奖活动,用很特别和有趣的奖品回馈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东地区 全球化战略 国际关系“多米诺骨牌”理论 朝鲜问题
下载PDF
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稳定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秀石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38,共11页
本文从台湾问题的现状出发,分析福田内阁的对华"协调外交"轨道及其国内外政治环境,认为有利于改善中日关系及台湾问题的机遇期不但相对稳定,而且可能延续至"后福田政权"。今后日本与台湾地区的关系趋向多元化、复杂... 本文从台湾问题的现状出发,分析福田内阁的对华"协调外交"轨道及其国内外政治环境,认为有利于改善中日关系及台湾问题的机遇期不但相对稳定,而且可能延续至"后福田政权"。今后日本与台湾地区的关系趋向多元化、复杂化,给中日、中美关系及中日美三边关系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美日两国政府以及日台非官方名义下的防务合作,形成破坏台海稳定的潜在危机因素。实现多方合作共赢的目标,需要各国朝野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问题 中日关系 日本台湾帮 导弹防御系统
原文传递
中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13
作者 郭隆隆 《上海支部生活》 2006年第6期46-48,共3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著名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陈光炎最近撰文指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与贡献。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许多人士的关注。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再到今天的“中...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著名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陈光炎最近撰文指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与贡献。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许多人士的关注。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再到今天的“中国贡献论”,中国的定位一直就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勿庸置疑,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而且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国际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威胁论” 国际社会 《联合早报》 著名经济学家 南洋理工大学 战略机遇期 冷战结束 新加坡 研究所 世界
原文传递
“两化”中的深化——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
14
作者 郭隆隆 《上海支部生活》 2007年第1期48-49,共2页
2006年的国际形势在“两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和“两大”(大变动和大调整)的特征下继续深入变化。从全局来看,全球反恐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美国战略的重大失误,不仅激活了中东地区恐怖活动的回潮,而且导致伊拉克局势严... 2006年的国际形势在“两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和“两大”(大变动和大调整)的特征下继续深入变化。从全局来看,全球反恐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美国战略的重大失误,不仅激活了中东地区恐怖活动的回潮,而且导致伊拉克局势严重恶化,美国陷入了自越战以来最大的困境。与此同时,朝核问题和伊核问题也有新的发展,与中东问题构成了2006年的三大热点。但另一方面,大国关系在保持相对稳定中继续得到改善,世界经济在高油价的情况下仍保持着增长势头。中国的外交则在2006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合组织、中国——东盟和中非论坛三大峰会,开启了中国外交的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形势 中国外交 展望 美国战略 朝核问题 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伊拉克局势
原文传递
中国培育东亚认同的思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俞新天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35,共15页
中国参与地区合作的目标,应当是融入东亚,使中国成为东亚的中国,而不是让东亚成为中国的东亚,这样才能保证和平发展道路的实现。中国必须树立新的地区秩序观和地区价值观,才能培育东亚认同,真正实现战略目标。
关键词 中国对外战略 培育 东亚认同
原文传递
日本对印投资热的特点及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伟军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100,共10页
近年来,日本与印度的经贸关系迅速升温,双边贸易额打破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年均增幅均达两位数。与此同时,日本还掀起了一股对印投资热:日本政府对印日元贷款急剧增加,印度已成为日本政府最大的开发援助对象国;日本民间的对印直接投资... 近年来,日本与印度的经贸关系迅速升温,双边贸易额打破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年均增幅均达两位数。与此同时,日本还掀起了一股对印投资热:日本政府对印日元贷款急剧增加,印度已成为日本政府最大的开发援助对象国;日本民间的对印直接投资也呈增长态势。不同的是,政府对印开发援助的重点为基础设施,而民闻对印直接投资则偏重制造业。日本对印投资政策的调整,已对日本的对华投资产生影响,中国应采取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印投资 特点 产业布局 影响 对策
原文传递
中国参与地区合作的理念演进、特点及前瞻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孆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6-40,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地区合作的理念经历了谨慎观望、适应熟悉、主动参与以至积极创建的演进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是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区域合作,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把区域合作与建立和谐的地区环境结合在一起,使地区合作成为中国对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地区合作的理念经历了谨慎观望、适应熟悉、主动参与以至积极创建的演进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是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区域合作,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把区域合作与建立和谐的地区环境结合在一起,使地区合作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一个新亮点,中国外交的四根支柱,即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多边与国际组织的互动,都与其有关。中国参与地区合作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的"互利共赢"新路。总结中国参与地区合作30年的经历及取得的成就,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地区合作战略及加强中国对地区合作的参与,从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合作 互利共赢 和平发展
原文传递
印度对西亚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孆 《南亚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33-36,43,共5页
西亚在印度外交中向来占有重要地位。以印以建交为标志,印度对西亚政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边倒",即倒向伊斯兰国家;第二阶段实行"平衡外交",即在伊斯兰国家和以色列之间保持平衡。印度在西亚政策上的变化,... 西亚在印度外交中向来占有重要地位。以印以建交为标志,印度对西亚政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边倒",即倒向伊斯兰国家;第二阶段实行"平衡外交",即在伊斯兰国家和以色列之间保持平衡。印度在西亚政策上的变化,乃是时代变迁和国家利益考虑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亚 印度 政策 伊斯兰国家 演变 “一边倒” 国家利益 时代变迁
原文传递
印度宗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永年 《南亚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75-79,共5页
印度社会的发展往往与宗教变革相关。印度历史上主要经历了四次大的宗教变革运动,而每次宗教变革都推动了印度社会的发展。今天,印度经济的崛起无疑也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多方面的联系。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印度宗教 印度经济 变革
原文传递
美国为何欢迎中国和平崛起
20
作者 郭隆隆 《上海支部生活》 2007年第8期54-55,共2页
作为中美第四次战略对话的一个重要成果,美国国务院不久前发表声明,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声明指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连带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也在增长,是当今世界重大发展之一。这是美国官方首次以声明的形式对中国和平崛起... 作为中美第四次战略对话的一个重要成果,美国国务院不久前发表声明,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声明指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连带政治和外交影响力也在增长,是当今世界重大发展之一。这是美国官方首次以声明的形式对中国和平崛起作出的正面回应。它表明,近年来中美双方在增信释疑方面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和平崛起 美国 战略对话 经济大国 中国崛起 声明 国务院 中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