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辨析
1
作者 张颖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3-28,共6页
人工智能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以洞悉和模拟人类心智活动为目标的跨学科领域,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的增长点。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功能系统,其在哲学范畴上属于"第一性的东西",它将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社会中... 人工智能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以洞悉和模拟人类心智活动为目标的跨学科领域,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的增长点。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功能系统,其在哲学范畴上属于"第一性的东西",它将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机竞争、劳资对立等,同时它还可以制造结构性失业,拉大阶级贫富差距,诱发不可预知的新型资本主义危机,这为埋葬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马克思主义 哲学 资本主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劳动观三重意蕴之历史思维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文越 高惠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64,共12页
马克思劳动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是贯穿马克思整个理论的主线,起到基石和枢轴的作用。对于马克思劳动观,可从劳动本体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解放论三重意蕴来把握,而在这三重意蕴或三个维度中正体现了... 马克思劳动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是贯穿马克思整个理论的主线,起到基石和枢轴的作用。对于马克思劳动观,可从劳动本体论、劳动价值论、劳动解放论三重意蕴来把握,而在这三重意蕴或三个维度中正体现了一种理论的历史思维,这在根本上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的反映。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在现实社会历史中奠基了劳动本体地位,也直接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批判继承中发现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确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更在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形式的历史性。马克思劳动观最终指向劳动解放,这是自由劳动的实现,是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对于异化劳动、强制分工的扬弃,而并非任何主观的理性设计。只有充分把握住马克思劳动观多重意蕴中理论的历史思维,才能更加彰显其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观 历史思维 劳动本体 劳动二重性 劳动解放
下载PDF
高职学院学生非正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究
3
作者 毛新 《当代教育》 2022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本文在认识和理解高职学院学生非正式群体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非正式群体容易造成群体性自我关闭、群体性行为失范、群体性管理挑战等消极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事先沟通和达成、事先沟通和达成、发挥监督和平衡”等路径选择,最终形成... 本文在认识和理解高职学院学生非正式群体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非正式群体容易造成群体性自我关闭、群体性行为失范、群体性管理挑战等消极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事先沟通和达成、事先沟通和达成、发挥监督和平衡”等路径选择,最终形成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和谐共生、互补共助、共同成长的良好局面,更好促进学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非正式群体 政治思想教育 路径选择
下载PDF
中共党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意蕴与路径
4
作者 朱千伟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8期66-70,共5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共党史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契合性,然后论述了中共党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意蕴,最后提出了中共党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
关键词 中共党史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化:属性辨识、需求分析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颖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按照严格的经济学定义,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传统教育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不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但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矫正资源配置失衡、匹配劳动力供需关系,均要求构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 按照严格的经济学定义,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传统教育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不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但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矫正资源配置失衡、匹配劳动力供需关系,均要求构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公共产品化的可行路径包括以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为媒介、构建"1+n"异地师资团队协同机制、设立职教预科课程、为非正式职业教育提供认证、发动头部企业参与前沿课程开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化从"不然"到"应然"再到"实然"的过程,将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次罕见变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私人产品 公共产品 中国特色
下载PDF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劳动能力培育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毛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46-50,共5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对传统学历型社会的明确转向,是因应国内外时局变化的重大国家战略安排,对于全面提升社会群体劳动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高职院校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责单位,培育高职学生的劳动能力是其首要职责。为此,必须厘清劳动能...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对传统学历型社会的明确转向,是因应国内外时局变化的重大国家战略安排,对于全面提升社会群体劳动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高职院校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责单位,培育高职学生的劳动能力是其首要职责。为此,必须厘清劳动能力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紧扣高职院校的实际,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劳动能力培育应该遵循的内在要求和必须抓住的主要特征。结合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要全面提升劳动能力,亟需强化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优化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在企业真实环境下劳动实践的课时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学生 劳动能力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应用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窦葳 徐光寿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2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探索其价值意蕴、模式理路和应用路径。其价值意蕴应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全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与昭示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其模式理路应体现德技... 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探索其价值意蕴、模式理路和应用路径。其价值意蕴应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全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与昭示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其模式理路应体现德技并修的职教特色,立足类型教育的教情、学情,打破传统思政课教学内容格式化、教学模式刻板化的困境,践行“四融入、四统一”的融入模式;其应用路径应遵循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规避与本科院校的同质化倾向,突出高职思政理论教学特质,体现地方红色资源的育人化人特色,在具体融入手段上做到“三个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高职思政课 价值意蕴 “四融入、四统一” “三个结合”
下载PDF
以习近平青年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魅力课堂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严宁 《学理论》 2020年第3期116-118,共3页
习近平青年思想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怎么样培养青年"三个根本性问题,其核心要义是:青年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青年的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习近平青年思想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怎么样培养青年"三个根本性问题,其核心要义是:青年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青年的目标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习近平青年思想的引领下,从信任青年、青年引路人和立德树人三方面重构对高校思政课堂的认识,构建高校思政课魅力课堂,在知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针对性与亲和力的统一中突出价值性、实践性和亲和力,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青年思想 高校思政课 价值性 实践性 亲和力
下载PDF
“十四五”上海环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阳 《生产力研究》 2022年第1期44-48,F0003,共6页
文章认为,目前上海环境服务业存在着污染治理市场相对较小、本地企业竞争能力偏弱、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明确环保服务业对于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作用,多措并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补齐政府配套服务短板,牢牢把握住上海环... 文章认为,目前上海环境服务业存在着污染治理市场相对较小、本地企业竞争能力偏弱、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明确环保服务业对于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的意义和作用,多措并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补齐政府配套服务短板,牢牢把握住上海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服务业 生态治理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理念与实践模式构建——评《大学生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10
作者 许静 李俊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大学作为社会人才的输出地,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具体的思想品德教育中,需坚持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 大学作为社会人才的输出地,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具体的思想品德教育中,需坚持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情境化思想品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一书对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实践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意义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适合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与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 思想品德教学 情境化 实践模式 模式构建 输出地 理念与实践
下载PDF
中小学劳动教育难题破解的必然选择:高等职业院校深度参与
11
作者 刘严宁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第2期11-16,共6页
高等职业院校深度参与,既是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破解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积极延伸。高等职业院校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贯通、劳动实... 高等职业院校深度参与,既是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破解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积极延伸。高等职业院校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贯通、劳动实践活动联动、劳动教育资源共享”三重维度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丰富社会服务内涵,扩展社会服务外延。要加强责权利统一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等机制建设,为高等职业学院参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体制机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劳动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 参与 机制
下载PDF
叙事建构视角下的思政课教学建构策略——以新版《德法》课程为例
12
作者 张航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12期168-169,共2页
对于理论的理解和论述就是一种“翻译”。通过翻译这样的叙事,能让思政课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在当今社会思想和道德领域的顺利传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本文通过时空构建、文本选择、人物事件的重新定位和标志性构建等... 对于理论的理解和论述就是一种“翻译”。通过翻译这样的叙事,能让思政课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在当今社会思想和道德领域的顺利传播,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本文通过时空构建、文本选择、人物事件的重新定位和标志性构建等叙事建构,分析新版《德法》在教学运用,使得思政课理论的话语更加适合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对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的理论学习提供更好地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理论翻译 叙事建构
下载PDF
面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新媒体高职教育改革
13
作者 张颖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4期60-62,共3页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高职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面临教育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布局与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难点问题,为此,应构建...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高职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面临教育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布局与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难点问题,为此,应构建与以稳定现有中等收入劳动者数量、扩大中等收入劳动者数量为重要目标、工作方向和评价标准的,以新媒体技术手段为基本的组织方式、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媒体 高等 改革
下载PDF
70年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成果举隅
14
作者 兰宇新 《劳动哲学研究》 2020年第1期-,共10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以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建党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中,发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试图梳理出1949...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以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自建党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实践探索与理论建构中,发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试图梳理出1949—2019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发展的成果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 新中国70年 新时代
原文传递
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严宁 陈志强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80,109,共8页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前提性批判,充分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和虚伪性,最终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当今世界依然是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当代全球乱象的总渊薮,...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前提性批判,充分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和虚伪性,最终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当今世界依然是资本主义占主导的世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当代全球乱象的总渊薮,其浸染、渗透与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企图没有变。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当代价值在于,使我们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保持清醒认识,在斗争中实现"两个巩固",在对比中把握"两制"关系,在发展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制度优越性,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 批判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近黑格尔阐释的空间与界限——以鲁宾、巴克豪斯和阿瑟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文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7-166,共10页
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是运用抽象力和辩证法对经济的细胞形式所作的分析,其中包含着与黑格尔哲学的复杂关系,但是这些关系在传统解读路径中并未引起充分重视,从而使得价值形式的功能和作用未能真正显现。正是基于对传统路径的批判,从鲁... 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是运用抽象力和辩证法对经济的细胞形式所作的分析,其中包含着与黑格尔哲学的复杂关系,但是这些关系在传统解读路径中并未引起充分重视,从而使得价值形式的功能和作用未能真正显现。正是基于对传统路径的批判,从鲁宾、巴克豪斯到阿瑟等新兴的马克思解读流派的代表人物都特别注重从黑格尔哲学的视角进行切入,展现价值形式的不同内涵。鲁宾从黑格尔的形式与内容相同一的视角重新发现了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巴克豪斯从黑格尔的二重化的视角解析了拜物教批判与价值形式的内在关联;新辩证法学派的阿瑟则将《资本论》与黑格尔的《逻辑学》进行了本体论的对照,对价值形式理论进行了完全黑格尔化的解读。这条更加哲学化的近黑格尔解读路径在打开理论阐释空间的同时,却也逐渐模糊了马克思理论与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原则界限,忽略了价值形式理论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并将价值形式逐步理念化和实体化,从而失去了其中介性的理论定位,未能导向形式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形式 黑格尔辩证法 阐释路径 本质界限
原文传递
微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海萍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4-58,共5页
微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教育主导地位、信息优势地位被打破,应对微媒体冲击能力不足,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落后等新问题。为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在深入分析微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高职院校... 微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教育主导地位、信息优势地位被打破,应对微媒体冲击能力不足,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落后等新问题。为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在深入分析微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提升网络素养水平;拓展辅导员工作空间,将思政教育工作延伸至学生的虚拟世界;提升辅导员利用微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能力等。创新微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媒体时代 高职院校 辅导员 大学生 思政教育 创新
下载PDF
试论正史补表类史著的缘起与反响——以南宋熊方《补年表》为中心
18
作者 窦葳 徐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7-92,共6页
正史由纪、传、表、志四部分组成的体例始自司马迁的《史记》而奠定于班固之《汉书》。然而自陈寿的《三国志》以降,讫于魏晋至隋唐的诸部正史皆无表,此现象源于当时文尚简要的史书编修理念和编年史体的式微。入宋以后,编年史迎来中兴,... 正史由纪、传、表、志四部分组成的体例始自司马迁的《史记》而奠定于班固之《汉书》。然而自陈寿的《三国志》以降,讫于魏晋至隋唐的诸部正史皆无表,此现象源于当时文尚简要的史书编修理念和编年史体的式微。入宋以后,编年史迎来中兴,正史之表因存编年之旨而得到了史家的关注与重视,并诞生了为前代正史补表的专著。南宋初期,熊方所著《补<后汉书>年表》是目前所知正史补表类史著的草创之作,补表之学由是发端。该学在清代朴学之风的影响下盛极一时,且在风格上亦有显著变化。熊氏《补表》重义理褒贬,清人补表重考辨辑补,彰显了不同时代的史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史补表 熊方 补《后汉书》年表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习近平用典》为读本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俊平 《科教文汇》 2019年第36期77-78,共2页
以《习近平用典》为读本,围绕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教育目标,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新时代新青年、提高立德铸魂育人实效。具体从以下四个方... 以《习近平用典》为读本,围绕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教育目标,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新时代新青年、提高立德铸魂育人实效。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探索:教学理念转变是前提,教学内容阐释是关键,教学方法多样是手段,教学评价多元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用典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
下载PDF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当代中国青年精神生活特质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文越 《青少年学刊》 2022年第1期45-49,56,共6页
以单纯的西方现代性视角不能真正解析当代中国青年精神生活状况及其特质,应基于中国具体的社会现实,从一种复杂现代性视域中予以把握。在这样的视域中审视当代中国青年精神生活,在总体特质上呈现为现代性与传统性交融,在发展状况上体现... 以单纯的西方现代性视角不能真正解析当代中国青年精神生活状况及其特质,应基于中国具体的社会现实,从一种复杂现代性视域中予以把握。在这样的视域中审视当代中国青年精神生活,在总体特质上呈现为现代性与传统性交融,在发展状况上体现为差异性和叠加性显著,在资源供给上表现为多元性和竞争性并存,在精神品质上显现为实用性和超越性同在,在活动方式上反映为虚拟性和创制性加强。从这些主要特质中可明晰中国青年精神生活质量提升的引导路径,在于从精神资源供给侧融会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文化三方文化资源,并将精神生活放置在美好生活的图景中予以推进,还要特别注重新媒体建设和运用,同时合理规制现代性的负面效应,以锻造青年独立自由的精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现代性 青年 精神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