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羧葡胺标记猪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外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浙勇 葛均波 +7 位作者 杨姗 张少衡 黄榕翀 金航 曾蒙苏 孙爱军 钱菊英 邹云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探讨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体外和活体心脏内MR成像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猪MSC,用含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细胞24h。分别于标记后0、4、8、12、16、20d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 目的探讨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体外和活体心脏内MR成像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猪MSC,用含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细胞24h。分别于标记后0、4、8、12、16、20d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胞内含铁量,锥虫蓝排除试验检测细胞活力。对不同时间点、不同细胞数的磁标记干细胞进行1.5T MR仪体外成像,并对植入猪心肌内的标记细胞进行体内MR成像。结果①MSC标记后见胞质中大量普鲁士蓝着色颗粒,标记率达100%,铁离子含量平均为(13.13±2.30)pg/细胞;随细胞的分裂增殖,细胞内铁离子含量逐渐减少,16d时铁离子含量下降到(0.68±0.20)pg/细胞,接近标记前水平[(0.21±0.06)pg/细胞,P〉0.051。干细胞磁标记后各时间点的锥虫蓝拒染率与未标记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3种成像序列中GRE T2*WI信号改变最为明显,成像细胞数量越多,信号强度变化越明显。1×10^6个细胞进行MR成像,发现随着标记后体外培养时间延长,T2*WI磁标低信号逐渐消失,12d以后信号强度和标记前无差异(P〉0.05)。体外MR成像最少能检测到5×10^4~1×10^5个标记的猪MSC。③标记细胞心肌内移植后1周MR成像显示低信号区。结论应用铁羧葡胺-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标记猪MSC安全、高效;体外MR信号强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磁标记细胞的数量及增殖情况;1.5T临床MR成像仪可对植入心脏的磁标记细胞进行活体显像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 间充质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铁羧葡胺
下载PDF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书宁 孙爱军 +4 位作者 葛均波 姚康 黄浙勇 王克强 邹云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8年第6期317-32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BMSCs)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以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出现24h内成功实施再灌注治疗者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体现随机... 目的系统评价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BMSCs)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以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出现24h内成功实施再灌注治疗者为研究对象;试验设计体现随机对照原则;移植细胞种类为非动员的自体BMSCs;具有3个月以上左心室功能的随访资料。结果7项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545人,平均随访4.9个月,BMSCs移植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基线增加8.89%(95%CI3.42,14.36;P=0.001),与对照组相比,其绝对增量增加5.65%(95%CI2.24,9.06;P=0.001);移植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腔径基线测量值与随访值相比显示出更有利于基线的显著改变(P=0.01),且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化均差-0.23;95%CI-0.59,0.12;P=0.20);移植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腔径较基线测量值无显著改变(标化均差-0.11;95%CI-0.32,0.11;P=0.33),而与对照组相比却显著缩小(标化均差95%CI-0.53,-0.09;P=0.005)。结论BMSCs移植治疗显著改善了心肌梗死后LVEF,并有效防止了左心室收缩末容积的不良增加,但未有效改善左心室心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心肌梗死 左心室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心肌梗死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3
作者 葛均波 黄浙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257-259,共3页
近年来,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策略和抗心力衰竭(心衰)药物治疗的进展改善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性期存活率和远期预后,但毁坏的心肌细胞和血管结构并不可逆。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和旁分泌功能为心肌再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临床应用前景 细胞治疗 抗心力衰竭 远期预后 药物治疗 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
下载PDF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血管重建治疗
4
作者 葛均波 王箴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29-1131,共3页
关键词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血管数 重建治疗 腔内介入治疗 外科技术 病变形态 解剖学特征 手术治疗 重建方法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复杂动脉导管未闭的经导管封堵治疗临床分析
5
作者 张峰 葛均波 +1 位作者 周达新 陈灏珠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年第12期734-735,共2页
分析在我院接受经导管封堵术的43例复杂动脉导管未闭病例,结果显示43例中40例经导管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3.0%),无一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峰值较封堵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40例患者封堵器... 分析在我院接受经导管封堵术的43例复杂动脉导管未闭病例,结果显示43例中40例经导管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3.0%),无一例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封堵后肺动脉收缩压峰值较封堵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40例患者封堵器均无明显移位,39例无残余分流,1例残存少量分流.提示对于合并有其他解剖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复杂动脉导管未闭,经导管封堵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封堵术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治疗 临床分析 血流动力学异常 肺动脉收缩压 残余分流 手术并发症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功能性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的争议与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龙愉良 潘文志 周达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1年第1期E004-E004,共5页
前言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发病率最高的心脏瓣膜病,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同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与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率及远期预后恶化显著相关[1-3]。近年来多种新型介入技术的出现,使得很多原本没... 前言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发病率最高的心脏瓣膜病,并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同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与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率及远期预后恶化显著相关[1-3]。近年来多种新型介入技术的出现,使得很多原本没有治疗机会的MR患者得到获益。特别是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FMR),从最初的“FMR患者能否从介入治疗中获益”的争议,发展到“哪些FMR患者可以从介入治疗中获益”,再到“如何确定FMR患者的最佳介入治疗方案”,这些争议像是FMR介入治疗的“三部曲”,一步步推动FMR在发病机制、诊断、评估和治疗中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心脏瓣膜病 住院率 MITRAL 介入技术 介入治疗 远期预后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