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英语专业口语测试现状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海铭 谢忠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8,共7页
口试在中国外语界起步晚。滞后的原因是测试效度难以保证。此外,客观上,适合于大规模的口试任务本身的设计也有很多难度。当前,英语专业四、八级口语(口译)测试实践存在着一些值得商讨的方面,其中,核心问题是测试效度。对口试性质和特... 口试在中国外语界起步晚。滞后的原因是测试效度难以保证。此外,客观上,适合于大规模的口试任务本身的设计也有很多难度。当前,英语专业四、八级口语(口译)测试实践存在着一些值得商讨的方面,其中,核心问题是测试效度。对口试性质和特征的正确把握至关重要,它将涉及到我们对试题设计、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等一系列因素的考虑。在评分标准上,口语评价的标准不是完全看语法、语音,而是要看交际效果和交际效率,应以语言交际的衡量指标如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语音及语言交互能力和交际策略等来决定。以录像口试代替录音口试或直接面试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录像,考官不但可以评定考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还可以观察到考生语言以外的非言语交际,打分更合理、全面。除了分数或等级外,口语测试的结果应该提供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主要方面的详细描述与测评,这样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提高,老师可以确定调整口语教学的重点,社会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这些详述挑选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效度 英专口试 交际能力 面试 录音口试方式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英语课程设计范式变革之检讨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海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84,共6页
从哲学的范式理论角度来看,影响课程设计的核心因素有国家计划、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教学共同体的集体惯性和内部的变革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呼声等;本文从历时角度描述并反思近30年来影响英语课程设计范式变革的核心内生和外生变量,阐述... 从哲学的范式理论角度来看,影响课程设计的核心因素有国家计划、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教学共同体的集体惯性和内部的变革要求以及受教育者的呼声等;本文从历时角度描述并反思近30年来影响英语课程设计范式变革的核心内生和外生变量,阐述其内生和外生变量的运作方式。课程设计范式变革对外语教育的现实启示如教育应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对自身作适当的反思甚至调适、外语教育应和宏观教育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计范式 教学共同体 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
下载PDF
口语测试的理论、设计、实施和研究——《二语口语测试》评述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海铭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二语口语测试》一书作者是英国敦帝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应用语言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口语测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参与过“美国教育测试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和“英国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Camb... 《二语口语测试》一书作者是英国敦帝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应用语言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口语测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参与过“美国教育测试中心”(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和“英国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Cambridge University Local Examination Syndicate)等国际著名测试机构的许多考试的开发和设计工作,可谓测试阅历广博、实际经验丰富。他的博士论文就是专门讨论口语的流利性问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 书评 口试标准
下载PDF
论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暴力关怀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元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4,共8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其作品中不断重复暴力-神恩主题,体现了她的暴力关怀思想。这一思想源自天主教义、南方文化和她的狼疮经历,其实质是天主教理念包裹的人文关怀。她在样本寓言式的暴力叙事中通过"精神顿悟"、象征主义... 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其作品中不断重复暴力-神恩主题,体现了她的暴力关怀思想。这一思想源自天主教义、南方文化和她的狼疮经历,其实质是天主教理念包裹的人文关怀。她在样本寓言式的暴力叙事中通过"精神顿悟"、象征主义、黑色幽默等技巧,寓说暴力关怀。其中表现的道义担当及相应的叙事方法,不仅是奥康纳作品成为美国文学经典的关键,而且对于时下流行的、强调"道德教化之外形式快感"的暴力美学的良性发展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纳里·奥康纳 暴力关怀 暴力-神恩主题 样本寓言
下载PDF
语义习得模式及其哲学意蕴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海铭 潘燕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6,共7页
语义习得始自最直接的、当下的语境。从不断使用意义、纠正错误到形成正确的语义观的过程,实际上是语义习得主体反复体验语义出现的不同语境、不同意义层面的某一词汇的反复运用和实践的语言行为过程,是主体创造性地适应社会交际环境的... 语义习得始自最直接的、当下的语境。从不断使用意义、纠正错误到形成正确的语义观的过程,实际上是语义习得主体反复体验语义出现的不同语境、不同意义层面的某一词汇的反复运用和实践的语言行为过程,是主体创造性地适应社会交际环境的结果。考察意义习得这一过程有助于对哲学上的意义理论保持公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习得 意义使用 习得模式 哲学
下载PDF
从认知角度看回应交际与行为类别
6
作者 张颖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57-261,共5页
关键词 非言语行为 交际行为 回应 间接言语行为 交际者 会话 明示 交际过程 关联理论 话语
下载PDF
论根除性别偏见
7
作者 冯建明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性别偏见始于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父系社会,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它作为一种正统的观念,通过宗教经典、神话传说、文字符号、哲人名言等各种文化载体形式反映了出来。这些文化载体形式中的男性话语又为强化男权推波助... 性别偏见始于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父系社会,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它作为一种正统的观念,通过宗教经典、神话传说、文字符号、哲人名言等各种文化载体形式反映了出来。这些文化载体形式中的男性话语又为强化男权推波助澜。男性中心意识通过男性在社会的权威又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得它逐渐进入无意识,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表达。性别偏见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要消除这种偏见,就要通过教育。以两性平等为基础的新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有助于两性平等理想的最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偏见 男性话语 意识形态 女性主义 教育文化学
下载PDF
《英语的创新复合》述介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洁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复合名词 英语 认知心理学 人类认知 系列丛书 博士论文 研究成果 概念转喻
原文传递
语言的模糊性与阐释者的主体性
9
作者 范头姣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07,共2页
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存在决定我们在文本阐释过程中不能一味求"信",而应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从语言本体的模糊性反观文本阐释活动,阐释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解除文化因素困扰,模糊与精确相互转换,灵感思维,形象转换等方面。而且,... 语言模糊性的客观存在决定我们在文本阐释过程中不能一味求"信",而应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从语言本体的模糊性反观文本阐释活动,阐释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解除文化因素困扰,模糊与精确相互转换,灵感思维,形象转换等方面。而且,阐释主体在阐释过程中的自由创造度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本体 主体性 语言模糊性
原文传递
论加里·斯奈德的诗学观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小红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创作是一种将生态与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作,是一种强调整体论的生态诗学。本文主要从语言、语法、形式方面论证斯奈德的生态诗学。斯奈德认为语言是生物学的,语法是与大地紧密相连的,形式是虚空的。斯奈德的... 加里·斯奈德的诗歌创作是一种将生态与文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作,是一种强调整体论的生态诗学。本文主要从语言、语法、形式方面论证斯奈德的生态诗学。斯奈德认为语言是生物学的,语法是与大地紧密相连的,形式是虚空的。斯奈德的生态诗学不同于传统诗学,是生态批评领域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生态诗学 语言
原文传递
《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中的技术异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琳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83,共9页
在塞缪尔·贝克特的独幕剧《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中,录音机和人的并置成为该剧的焦点,贝克特着眼于录音机的技术弊端和人机互动过程中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他指出:录音机的技术复制造成主体记忆的断裂,录音机的播放阻碍主体的... 在塞缪尔·贝克特的独幕剧《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中,录音机和人的并置成为该剧的焦点,贝克特着眼于录音机的技术弊端和人机互动过程中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他指出:录音机的技术复制造成主体记忆的断裂,录音机的播放阻碍主体的自我认同,消解主体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剧作家借助录音机揭示了技术对人的异化,凸显了生命主体的消解。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该剧无疑对盲目追捧技术创新的现代人起到警醒作用,表达了剧作家对技术时代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缪尔·贝克特 《最后一盘录音带》 录音机 技术异化
原文传递
视觉叙事与图像符号 被引量:5
12
作者 米克·巴尔 张方方 段炼 《世界美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7,共7页
本文选自荷兰著名艺术史学家米克·巴尔(1946-)的艺术符号学代表作《解读伦勃朗:超越图文二元论》(剑桥大学1991年版)的第五章《视觉认知:阅读图像,观照故事》。此章通过图像认知来讨论伦勃朗绘画的叙事性,区分了巴尔符号学方法同... 本文选自荷兰著名艺术史学家米克·巴尔(1946-)的艺术符号学代表作《解读伦勃朗:超越图文二元论》(剑桥大学1991年版)的第五章《视觉认知:阅读图像,观照故事》。此章通过图像认知来讨论伦勃朗绘画的叙事性,区分了巴尔符号学方法同帕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的不同。在巴尔的图像阐释中,"前文本"构成了叙事语境,而同一题材的其它绘画则具有"互文性"作用。在这样的认知框架里,对读画者来说,绘画用喻的修辞方法,是重要的叙事方法。反过来说,对用喻方法的洞悉,也是读者解读视觉叙事的重要方法。因原文过长,此处仅节译原"引言"和后半章的第五-六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符号 叙事 视觉 解读模式 话语性 阐释 作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