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康拉德悲剧的四种角度
1
作者 陈广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8期59-63,共5页
惨痛的个人经历和广泛的航海阅历赋予了康拉德作品浓郁的悲剧性。读者可以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中解读这种悲剧性。与大自然相比,人生脆弱而短暂;与社会意识形态相比,个人被动而盲从;与他人的关系... 惨痛的个人经历和广泛的航海阅历赋予了康拉德作品浓郁的悲剧性。读者可以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中解读这种悲剧性。与大自然相比,人生脆弱而短暂;与社会意识形态相比,个人被动而盲从;与他人的关系当中,个人封闭而无知;与自我的关系上,主人公总是处于人格分裂的状态。作者由此表达了对人的悲剧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拉德 悲剧 固有的悲剧 悲剧的社会性 语言 内心的分裂
下载PDF
社会激烈变动时期完整人格的女人——以莉娜·格洛夫(Lena Grove)与萧萧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13,共5页
就小说的风格与篇幅的长短而言,《萧萧》与《八月之光》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却有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遭遇和命运。本文旨在从福克纳和沈从文的乡土情结出发,通过对莉娜和萧萧类似的人生经历以及不同的民族性格、... 就小说的风格与篇幅的长短而言,《萧萧》与《八月之光》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却有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遭遇和命运。本文旨在从福克纳和沈从文的乡土情结出发,通过对莉娜和萧萧类似的人生经历以及不同的民族性格、宗教和道德观念的分析,来探讨她们是如何保持宁静心灵和完整人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莉娜·格洛夫 人格 小说 《萧萧》 《八月之光》 文学评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