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笔迹学三篇 被引量:2
1
作者 瓦尔特.本雅明 马欣 《上海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29,125,共10页
根据现已出版的本雅明全集,与笔迹学相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下3篇文献之中:第一,《安雅·门德尔松与格奥尔格·门德尔松〈笔迹中的人〉》,本雅明在这篇书评中对《笔迹中的人》所开创的笔迹学方法给予褒奖,并且根据门德尔松学派... 根据现已出版的本雅明全集,与笔迹学相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下3篇文献之中:第一,《安雅·门德尔松与格奥尔格·门德尔松〈笔迹中的人〉》,本雅明在这篇书评中对《笔迹中的人》所开创的笔迹学方法给予褒奖,并且根据门德尔松学派的"立体笔迹图像"理论,大胆预测了笔迹学研究的未来。第二,《新旧笔迹学》,这是当本雅明获悉柏林的"莱辛学院"将在笔迹学家安雅·门德尔松的领导下组建笔迹学重点系所时特意撰写的一篇广播稿,他在这篇文章中简要梳理了德国笔迹学的来龙去脉,指出了各个笔迹学流派在观点上的差异。第三,《相似性学说》。本雅明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非感性的相似性"。在本雅明看来,笔迹是一个"非感性的相似性"的档案,而笔迹学则是理解"非感性的相似性"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迹学 笔迹图像 相似性 语言 文字
原文传递
《论歌德的〈亲合力〉》与本雅明的“救赎批评”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欣 《上海文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58,126,共7页
《论歌德的〈亲合力〉》是本雅明文艺批评的代表作品,其中提出的"救赎"概念,既可作为本雅明独具匠心的文艺批评方法,亦是他对歌德小说《亲合力》主题的判定。作为批评方法的"救赎",带有隐喻的性质,是指文艺批评若要... 《论歌德的〈亲合力〉》是本雅明文艺批评的代表作品,其中提出的"救赎"概念,既可作为本雅明独具匠心的文艺批评方法,亦是他对歌德小说《亲合力》主题的判定。作为批评方法的"救赎",带有隐喻的性质,是指文艺批评若要将"真理内容"从作品当中拯救出来,获得永恒的生命,须得通过对"作品的损毁";而作为小说主题的"救赎",则带有神学的意味,它深深地扎根在本雅明对小说"事实内容"的结构性分析当中。本雅明的"救赎批评",并不能简单地作为他美学思想的来源和印证,而是通达其美学思想的必要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内容 事实内容 救赎批评 主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