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体、语域与翻译——英汉翻译风格纵横谈 被引量:40
1
作者 唐述宗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9,共6页
本文在翻译理解的各个层面阐述了传统的文体学和现代语体、语域分析方法.作者大量引用个人翻译实践中的例句,首先向读者介绍美国语言学家Martin Joos所提出的5种文体正式程度,然后从微观到宏观分5个层面对语体和语域进行动态分析,最后... 本文在翻译理解的各个层面阐述了传统的文体学和现代语体、语域分析方法.作者大量引用个人翻译实践中的例句,首先向读者介绍美国语言学家Martin Joos所提出的5种文体正式程度,然后从微观到宏观分5个层面对语体和语域进行动态分析,最后十分有说服力地总结了文体与翻译之间存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学 语体 语域 正式程度 语篇分析 风格再现
下载PDF
“巴别塔”理论可以休矣——对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再解构 被引量:18
2
作者 唐述宗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2期73-77,共5页
本文首先从人类多中心起源说对解构主义深信不疑的<圣经>巴别塔故事进行解构,然后从信息学角度,认为语言符号的主要功能是交际,而交际过程中人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主体,符号只是载体,接着又指出原文文本是历史的产物,解读语言符号... 本文首先从人类多中心起源说对解构主义深信不疑的<圣经>巴别塔故事进行解构,然后从信息学角度,认为语言符号的主要功能是交际,而交际过程中人是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主体,符号只是载体,接着又指出原文文本是历史的产物,解读语言符号的信息需要把文本置于特定的历史框架中对其进行共时研究.文章最后提醒人们解构主义者鼓吹译本需要不断更新的主张是不切实际的,并揭露了原文依赖译文而存活的荒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起源 编码和解码 共时研究 源语文本的价值
下载PDF
也论“译文能否超过原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述宗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作者从翻译要忠于原文的观点出发 ,对翻译超越论持怀疑态度。通过对一篇持该观点的典型文章中所有例句的分析 ,作者逐渐揭露了所谓翻译超越论的荒谬性 ,并得出结论 :最优秀的翻译家虽然有能力写出比原文更优美的文字 。
关键词 翻译超越论 超额翻译 欠额翻译
下载PDF
是不可译论还是不可知论 被引量:41
4
作者 唐述宗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7,共4页
本文是一篇纯学术论争文章,站在“可译性/不可译性”争论的一极,从不同的视点批驳本刊去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它首先通过对李白诗歌《静夜思》英译的个案分析,指出对原文的理解不能采取极端的结构分析方法,把许多并非作者原义的结构歧义... 本文是一篇纯学术论争文章,站在“可译性/不可译性”争论的一极,从不同的视点批驳本刊去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它首先通过对李白诗歌《静夜思》英译的个案分析,指出对原文的理解不能采取极端的结构分析方法,把许多并非作者原义的结构歧义强加给译文读者。文章接着用大量的语言数据反驳“汉语聚合关系虽经几千年历时态演变却依然如故”和“汉语时间意识不可译”等草率的结论,从而揭示“论不可译性”一文“逻辑先在地”把汉语视为不可译的荒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歧义 聚合关系 历时态演变 时间意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