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分析——以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为例 |
徐芬芳
|
《科技视界》
|
2012 |
0 |
|
2
|
关于上海大学外地学生的调查 |
郝秋华
张恒龙
许倩
|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
2005 |
0 |
|
3
|
从上海展示到上海创意——“后世博”时代上海影视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
聂伟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 |
胡维平
|
《经济研究导刊》
|
2012 |
0 |
|
5
|
国际大都市视野下上海影视产业竞争力辨析 |
吴信训
李琦
|
《南方电视学刊》
|
2006 |
0 |
|
6
|
上海媒体如何呈现大学生形象——框架理论的视角 |
夏雯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7
|
影视动画作品中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 |
曲春景
童云霞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
8
|
“意象”美学:中国影视美学体系再认识 |
潘秀通
潘源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9
|
后技术时代的展示艺术——基于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理论探讨 |
张敏
傅懿瑾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10
|
多元语境中电影数字技术的美学与文化反省 |
金丹元
徐文明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11
|
怀旧电影与上海文化身份的重构 |
陈犀禾
王艳云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2
|
市民精神与上海城市电影 |
吴小丽
徐甡民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3
|
当下上海影像中出现的多重“现代性”及其成因——兼论对上海想象真实性的塑造 |
金丹元
张书端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4
|
叙述的政治:左翼电影与好莱坞的上海想象 |
孙绍谊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5
|
|
15
|
屏幕研究:“元媒介”时代影视研究的融合路径 |
张斌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2
|
|
16
|
基于光反射的超大屏幕触控技术研究 |
田丰
夏雪
田晶
张文俊
|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7
|
“新三论”的系统方法在大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汪洋
胡维平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8
|
科学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合谋”下的“游戏”——对“影像时代”中艺术与技术相糅合的反思 |
金丹元
文斌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9
|
电视媒介、阶层意识及其认同的塑造——基于上海市民调查的分析 |
邢虹文
王琴琴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20
|
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的上海早期电影研究 |
曲春景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