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于交换社会的逃脱在何种程度上是可能的——从阿多诺哲学出发的一个考察 |
孙斌
张艳芬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
2018 |
0 |
|
2
|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 |
刘小涛
|
《逻辑学研究》
CSSCI
|
2019 |
0 |
|
3
|
钱伟长与上海大学 |
张亚月
|
《群言》
|
2021 |
0 |
|
4
|
黑格尔与话语伦理学——论哈贝马斯法哲学中的黑格尔因素 |
杨丽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5
|
信念何以瞄准真理? |
刘小涛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6
|
为理智主义申言 |
刘小涛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9 |
2
|
|
7
|
为什么欲望不是命题态度? |
刘小涛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7 |
1
|
|
8
|
价值不是一切 |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保罗·伯克特
彭学农(译)
|
《鄱阳湖学刊》
|
2021 |
1
|
|
9
|
试论评价活动的内在性与批判性——从互联网时代出发的一个考察 |
张艳芬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0
|
用辩证法眼光看经济思想的发展 |
桂起权
曹青春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1
|
反思信念的自主性——对信念非自主论证的解释主义回应 |
刘小涛
罗涵
|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2
|
“享乐”的悖论及其出路——从审美批判的变迁出发的一个思考 |
孙斌
张艳芬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
2020 |
0 |
|
13
|
微文化时代的评价活动 |
张艳芬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18 |
0 |
|
14
|
伯克特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生态学维度 |
彭学农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5
|
“唯识比量”中“自许”简别的作用与局限 |
茅宇凡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7 |
3
|
|
16
|
伯克特论马克思“无偿占有”理论的生态学维度 |
彭学农
|
《鄱阳湖学刊》
|
2018 |
2
|
|
17
|
忒修斯之船悖论的语言游戏理论分析 |
欧阳曼
|
《哲学分析》
CSSCI
|
2018 |
2
|
|
18
|
王阳明心学中的为我关系意蕴 |
李楠
|
《文教资料》
|
2018 |
0 |
|
19
|
史蒂文森与黑尔的伦理观比较研究 |
孙伟平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行相(ākāra)”的“品类”义与世亲三性论的定位 |
茅宇凡
|
《佛学研究》
CSSCI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