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被引量:3
1
作者 沈彦 《新闻世界》 2013年第9期44-45,共2页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通过周边采访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电视新闻 采访 技巧
下载PDF
华夏“和”文化与民族美学 被引量:2
2
作者 祁志祥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7-93,107,共8页
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宗法社会以家族、家庭为本位,最终形成了“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特色,形成了包含一系列做人说教在内的“人教”文化,“礼教”便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华夏“和”文化即... 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宗法社会以家族、家庭为本位,最终形成了“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特色,形成了包含一系列做人说教在内的“人教”文化,“礼教”便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华夏“和”文化即是由“礼教”派生的一种子文化、这种“和”文化表现为一个多维的行为文化系统。 首先,古人为了给人间之和找到一个本体论依据,便把“和”设想为宇宙天地的根本法则,这便构成了“天地之和”。《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春秋繁茂·循天之道》曰:“中者,天下之所始终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干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 其次,作为“天地之和”必然反映的“人间之和”体现为“天人之和”与“人人之和”两大形态。“天人之和”是人们在处理与天的关系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原则。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图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文化 中国古代 中国美学史 中国音乐美学 吕氏春秋 中华书局 宗法社会 外在行为 音乐元素 华夏
下载PDF
渐顿之悟与艺术灵感 被引量:1
3
作者 祁志祥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1-67,共7页
佛教认识论之于悟道成佛有“渐”、“顿”之说。“渐”,指早期佛教认识论中对佛教教义的“渐悟”,即一级一级、一部分一部分地领悟,“顿悟”说出现以后,“渐”偏指参究学习,即“渐参”。“顿”则不包括参究,仅相对于“悟”而言,指霎那... 佛教认识论之于悟道成佛有“渐”、“顿”之说。“渐”,指早期佛教认识论中对佛教教义的“渐悟”,即一级一级、一部分一部分地领悟,“顿悟”说出现以后,“渐”偏指参究学习,即“渐参”。“顿”则不包括参究,仅相对于“悟”而言,指霎那间领悟佛道。佛教认为,悟之“顿”本自参之“渐”,佛教在此基础上,对“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实质作了深入的剖析,由于艺术灵感的爆发及其心理过程与佛教悟道之间具有若干相通之处,因而佛教的“渐顿”之说也就具有了艺术灵感论的色彩,并启发、孕育了美学上的灵感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 《五灯会元》 艺术灵感 无意识性 “悟” 自然性 灵感论 佛教 “顿” 认识论
下载PDF
佛教的“无相之美”与“像教之美”
4
作者 祁志祥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8-82,共5页
关键词 无相 佛教本体论 像教 佛经故事 审美趣味 佛像 “空白” 佛教教义 中国古代 《大乘义章》
下载PDF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常亮 《中国新通信》 2016年第21期80-80,共1页
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智能手机终端已经发展成了一种以通讯功能为基础的多视听媒体传播媒介终端。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终端浏览速率已经十分接近计算机终端,同时其移动性好、便于携带、操作方便得到... 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智能手机终端已经发展成了一种以通讯功能为基础的多视听媒体传播媒介终端。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终端浏览速率已经十分接近计算机终端,同时其移动性好、便于携带、操作方便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手机终端现已取代了大部分的计算机终端业务,改变了现有的媒体格局。基于此,在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也受到了一系列的影响,产生了极大的变革。本文主要论述了手机终端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并展望其后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媒体 新闻传播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