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科技期刊单刊云数字出版转型要点——以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出刊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俊彦 《学报编辑论丛》 2022年第1期504-509,共6页
本文介绍了2022年3—5月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顺利完成云数字出版的实践经验,并以此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加快单刊云数字出版转型的可行性方案;提出应尽快打通从投稿到传播的审、编、校、排、发全流程数字出版链,加强全... 本文介绍了2022年3—5月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顺利完成云数字出版的实践经验,并以此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加快单刊云数字出版转型的可行性方案;提出应尽快打通从投稿到传播的审、编、校、排、发全流程数字出版链,加强全网络化、协同化、数字化融合出版体系建设,重视编辑部数字出版人才布局,提升期刊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科技期刊 数字出版 新冠疫情 数字服务
下载PDF
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策略建议——以医学学术期刊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美琴 张俊彦 +5 位作者 于笑天 孙晋枫 李锋 倪明 王朝晖 丁媛媛 《出版与印刷》 2024年第2期61-70,共10页
了解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策略举措,以强化学术期刊的科普责任,助力国家科普战略。文章以医学学术期刊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医学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已经开展科普... 了解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策略举措,以强化学术期刊的科普责任,助力国家科普战略。文章以医学学术期刊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医学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已经开展科普工作的期刊占比较低,且多为近几年开始;开展科普工作的路径单一,受众相对局限;科普作品的创作主体多样,审定流程不规范。进一步分析了医学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存在的不足,包括内容创作能力总体较弱、编辑投入科普工作的热情不高、科普工作传播范围有限等。提出搭建“医学学术期刊多学科多维度科普内容生产合作平台”,实现集期刊平台、新媒体、大众媒体的科普作品多途径协同传播,健全并完善医学学术期刊健康知识传播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等,使得医学学术期刊成为提升公众医学科学素养的主力军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 科普工作 学术期刊 科技创新
下载PDF
2019—2021年ICMJE推荐规范的更新及医学期刊发展趋势
3
作者 于笑天 张俊彦 汪源 《出版与印刷》 2022年第4期20-26,共7页
分析2019—2021年ICMJE推荐规范的更新内容,探讨医学期刊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ICMJE推荐规范的历史沿革和中文翻译情况,详细列出了2021年版ICMJE推荐规范的目录,重点分析2019—2021年ICMJE推荐规范的更新内容:财务和非财务关系与活动... 分析2019—2021年ICMJE推荐规范的更新内容,探讨医学期刊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ICMJE推荐规范的历史沿革和中文翻译情况,详细列出了2021年版ICMJE推荐规范的目录,重点分析2019—2021年ICMJE推荐规范的更新内容:财务和非财务关系与活动、多元性和包容性、预印本及其引用,希望更多医学期刊在了解ICMJE推荐规范的基础上能采纳和遵循其给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期刊 ICMJE推荐规范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预印本 关系和活动 多元性和包容性
下载PDF
科技期刊编辑对报刊质量管理新规的认识和继续教育需求调查
4
作者 张俊彦 《学报编辑论丛》 2021年第1期651-657,共7页
针对2020年更新后的《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面向科技期刊编辑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一线编辑人员对期刊质量管理的认识水平、办刊经验和相关需求,从而指导继续教育工作。本次调查从可能影响科技期刊质量的出版基本信息、编辑对期刊质... 针对2020年更新后的《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面向科技期刊编辑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一线编辑人员对期刊质量管理的认识水平、办刊经验和相关需求,从而指导继续教育工作。本次调查从可能影响科技期刊质量的出版基本信息、编辑对期刊质量管理的认识和对相关继续教育的需求三个方面设计问卷,定向发放问卷二维码,最终收回有效答卷195份。分析答卷结果提示:保障科技期刊质量最基本的是重视编辑人力资源建设,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科技期刊编辑应将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两手抓,可相互学习优秀办刊经验;科技期刊质量提升需要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刊质量管理 科技期刊 继续教育 调查问卷
下载PDF
中文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来稿的案例分析及单刊实践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俊彦 富群华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目的】从案例分析出发,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来稿的有效对策。【方法】通过收集整理2020—2021年《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编辑部发现的7篇涉嫌学术不端的典型来稿,分析其类型、特征和原因,并针对期刊审编校出版流程中可能存在... 【目的】从案例分析出发,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来稿的有效对策。【方法】通过收集整理2020—2021年《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编辑部发现的7篇涉嫌学术不端的典型来稿,分析其类型、特征和原因,并针对期刊审编校出版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推出相应的整改举措,以探索建立单刊学术诚信体系的实践对策。【结果】7篇来稿涉嫌学术不端的类型主要是代写代投、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等。通过回溯这7篇来稿的投稿及审稿过程,发现存在投稿时作者信息及证明材料不全、外审环节的同行评议质量不高、查证学术不端后的处理及宣教措施不明等情况。对此,编辑部推出相应的整改举措,包括提高投稿要求、加强审稿控制、注重档案管理、加快制度建设、重视宣传教育和提升服务能力等;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策略对学术不端来稿的防范效果显著。【结论】中文科技期刊应从自身做起,通过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注重刊风学风建设,建立起期刊自己的学术诚信体系,从而保障期刊内容质量,树立中文期刊品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科技期刊 学术不端 诚信体系建设 案例分析 代写代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