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干预后小鼠肝脏树突状细胞P-干扰素调节因子3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建铭 施光峰 +5 位作者 李宁 钱志平 朱梦琪 陈明泉 李谦 王新宇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研究HBV干预后小鼠肝脏树突状细胞矿干扰素调节因子3及其下游I型干扰素表达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肝脏树突状细胞,并用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自细胞介素4在24孔板中诱导培养。用超离心技术获得HBV,并用实时... 目的研究HBV干预后小鼠肝脏树突状细胞矿干扰素调节因子3及其下游I型干扰素表达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肝脏树突状细胞,并用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自细胞介素4在24孔板中诱导培养。用超离心技术获得HBV,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5天将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分为2组:HBV组与HBV共同培养,对照组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24h后,两组均加入聚肌胞刺激,收集0、l、2、6、24h的细胞和上清液,用Westernblot检测P-千扰素调节因子3的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清液中干扰素β的浓度。组问比较用f检验。结果0h时HBV组培养液上清液干扰素β浓度【(12.38±3.71)pg/ml】与对照组【(10.83±4.11)pg/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肌胞刺激后6h,HBV组培养液上清液干扰素D浓度[(88.57±9.01)pg/ml】与对照组[(137.58±12.28)pg/m1]比较,t=9.65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肌胞刺激后24h,HBV组培养液上清液干扰素p浓度[(69.89±5.80)pg/ml】与对照组【(72.25±8.61)pg/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聚肌胞刺激小鼠肝脏树突状细胞后P-干扰素调节因子3表达逐渐增强。经HBV干预在感染时病毒与细胞数量的比值为25,24h后再用聚肌胞刺激2h,HBV组P干扰素调节因子3表达较对照组减弱。结论HBV干预后小鼠肝脏树突状细胞P-干扰素调节因子3及其下游I型干扰素表达均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聚肌胞苷酸 小鼠 树突细胞 干扰素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