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茧症6例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1
作者 舒政 左长京 +3 位作者 卢任华 刘颖华 倪炯 魏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535-536,共2页
目的 :提高对腹茧症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茧症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 4例X线腹部平片显示不全性小肠梗阻。钡餐检查示小肠聚集重叠于脐周 (3例 )或偏向左中腹部 (1例 ) ,呈盘曲状 ,钡剂通... 目的 :提高对腹茧症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茧症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 4例X线腹部平片显示不全性小肠梗阻。钡餐检查示小肠聚集重叠于脐周 (3例 )或偏向左中腹部 (1例 ) ,呈盘曲状 ,钡剂通过缓慢。 4例CT检查显示小肠扩张、积液 ,被一层膜状结构包裹 ,其中 3例肠管间可见膜状间隔。 2例B超检查显示小肠聚集 ,外见一层弱回声组织。结论 :腹茧症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密切结合临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疾病 腹茧症 超声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糖尿病足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小飞 舒政 +3 位作者 曹烨民 刘欣燕 葛琛瑾 杨景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伴有糖尿病足与2型糖尿病不伴有糖尿病足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CTA)的影像差异。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间临床怀疑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2型糖尿病伴有糖尿病足(DF)患者30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伴有糖尿病足与2型糖尿病不伴有糖尿病足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CTA)的影像差异。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间临床怀疑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2型糖尿病伴有糖尿病足(DF)患者30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糖尿病足(DM)患者30例,进行冠状动脉CTA后,统计2组患者冠状动脉的钙化积分、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冠状动脉斑块分布、冠状动脉被累及的支数以及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程度,并进行χ^2检验。结果在所收集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F与DM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总积分(Agatston积分)为23 716与10 749,冠状动脉钙化平均积分790.5与358.3。冠状动脉斑块分布、冠状动脉斑块所致血管狭窄以及斑块累及冠状动脉支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DF组与DM组中,硬化斑块、混合斑块及软斑块分别为:6∶11;9∶1;11∶9,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25,P=0.022);DF组中尤以不稳定斑块为主(χ2=4.321,P=0.038),并且2组冠状动脉狭窄中,DF组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明显严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309,P=0.038)。结论 DF患者与DM患者在冠状动脉CTA中,DF患者在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中重度狭窄方面具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状血管 糖尿病足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的影像学差异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厉骏 彭拥军 邓小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对比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师和影像学医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表现,并与同期50例单纯肺结核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 目的 :对比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学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师和影像学医师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胸部影像表现,并与同期50例单纯肺结核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6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17例发生在单纯肺结核非好发部位,17例累及2个或以上肺段;15例表现为渗出实变影,12例伴弥漫粟粒性结节。50例单纯肺结核中37例发生在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35例仅累及1个肺段;30例伴纤维增殖灶,26例有1个或多个空洞。2组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病灶发生部位及影像表现均存在差异,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更为多样和不典型,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应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心肌桥对近端血管内径变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邓小飞 王培军 +1 位作者 舒政 葛琛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来探讨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近端血管内径变化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且符合条件的患者79例,其中LAD心肌桥患者27例,无心肌...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来探讨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近端血管内径变化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月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且符合条件的患者79例,其中LAD心肌桥患者27例,无心肌桥作为对照组患者52例。对所收集的患者进行心动周期的45%(收缩期)及75%(舒张期)双期重建,利用Vitrea 2后处理工作站测量出RCA及LAD近端横截面的长径与短径,利用其均值代表该血管的直径。再利用血管内径变化率(inner diameter change rate,DCR)公式:冠状动脉血管内径变化率=(血管收缩期直径-血管舒张期直径)/血管收缩期直径×100%,从而计算出患者DCR。心肌桥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心肌桥组RCA近端DCR为13.41%±7.85%,对照组RCA近端DCR为10.40%±9.60%,两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1.399,P=0.166,P>0.05),心肌桥组LAD近端DCR为10.85%±14.66%,对照组LAD近端DCR为11.81%±11.51%,两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0.318,P=0.751,P>0.05);但心肌桥组LAD近端长径的DCR为7.59%±7.05%,对照组LAD近端长径的DCR为12.75%±12.36%,心肌桥组LAD人品端长径的DCR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t=-2.0,P=0.049,P<0.05),但LAD近端短径的DCR在两组中不具有统计学差异(t=-0.078,P=0.938,P>0.05);心肌桥组RCA近端长短径与对照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t=0.855,P=0.395,P>0.05及t=1.42,P=0.16,P>0.05)。结论:心肌桥患者LAD近端长径DCR低于对照组,表明心肌桥的存在对于壁冠状动脉近端的长径DCR存在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桥 血管内径变化率 壁冠状动脉
下载PDF
胰腺癌CT和MRI检查技术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丙仓 詹松华 +2 位作者 毛新清 马智超 孔礼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最佳CT和MRI检查技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37例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对其检查方法和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与其他各时相比较,螺旋CT胰腺期薄层扫描显示胰腺癌直接征象(胰...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最佳CT和MRI检查技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37例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对其检查方法和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与其他各时相比较,螺旋CT胰腺期薄层扫描显示胰腺癌直接征象(胰腺肿块)最佳(P<0.01),而对胰腺癌间接征象的显示,各期扫描图像差异无显著性(P>0.05);(2)螺旋CT三期检查显示胰腺癌直接征象(胰腺肿块)较MRI(T2W+MRCP)更佳(P<0.01),而对显示胰腺癌间接征象差异无显著性(P>0.05);(3)与MRI(T2W+MRCP)比较,螺旋CT三期扫描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较高(P<0.01)。(4)8例患者采用SE序列T1W+脂肪抑制技术较清晰显示了胰腺癌肿块。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特别是胰腺期薄层扫描及MRI的SE序列T1W+脂肪抑制技术对胰腺癌直接征象(胰腺肿块)显示率较高,有助于提高胰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检查技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及临床意义(二)——冠状动脉走行、终止、结构异常及发育不良 被引量:6
6
作者 邓小飞 舒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3,共4页
原发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较为少见,大部分冠状动脉解剖异常是良性的,但有一部分异常可以导致心肌缺血或者猝死等。由于无创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成功应用,冠状动脉解剖异常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冠状动脉走... 原发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较为少见,大部分冠状动脉解剖异常是良性的,但有一部分异常可以导致心肌缺血或者猝死等。由于无创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成功应用,冠状动脉解剖异常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冠状动脉走行异常、终止异常、结构异常以及发育不良等作一综述,以便更加深入地认识及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 猝死 多层螺旋CT 解剖
下载PDF
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及临床意义(一)——冠状动脉解剖、数目及起源异常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小飞 舒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原发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较为少见,但有部分冠状动脉解剖异常所导致的后果较为严重,比如猝死、晕厥、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心绞痛综合征等。由于无创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成功应用,冠状动脉异常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就近... 原发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较为少见,但有部分冠状动脉解剖异常所导致的后果较为严重,比如猝死、晕厥、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心绞痛综合征等。由于无创检查手段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成功应用,冠状动脉异常的报道日益增多。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冠状动脉数目及起源异常报道作一简介,以便临床更加深入地认识本病及在临床工作中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 猝死 多层螺旋CT 解剖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邓小飞 舒政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随着老年化进程及糖尿病病人的增加,下肢动脉疾病日趋增多。影像检查技术包括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越来越多地应用其中,特别是多层螺旋CT具有方便、快捷、直观、无创、特异性及敏感性高... 随着老年化进程及糖尿病病人的增加,下肢动脉疾病日趋增多。影像检查技术包括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越来越多地应用其中,特别是多层螺旋CT具有方便、快捷、直观、无创、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等特点,尤显临床价值。就近几年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肢动脉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肺纤维化HRCT表现与病程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舒政 刘颖华 +2 位作者 倪炯 孙凤 屠文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皮病 (SSc)肺纤维化的高分辨力CT(HRCT)表现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对 7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SSc病例行肺部HRCT扫描 ,并按病程分为 3组 (A组 5年以下 ,B组 5~ 10年和C组 10年以上 ) ,分别统计肺纤维化各种HRC...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皮病 (SSc)肺纤维化的高分辨力CT(HRCT)表现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材料和方法 :对 7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SSc病例行肺部HRCT扫描 ,并按病程分为 3组 (A组 5年以下 ,B组 5~ 10年和C组 10年以上 ) ,分别统计肺纤维化各种HRCT表现急纵隔相关征象在各组中分布情况。结果 :A组 2 6例 ,HRCT表现以小叶间隔增厚 (14例 ,5 3 .8% ) ,小叶内间质增厚 (12例 ,46.2 % ) ,磨玻璃样密度影 (14例 ,5 3 .8% )为主 ;B组 19例 ,小叶间隔增厚 (12例 ,63 .2 % ) ,网格样影 (11例 ,5 7.9% )多见 ;C组 2 5例 ,蜂窝征 (16例 ,64 % )明显多见 ,并常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 (14例 ,5 6.0 % )、食管扩张 (13例 ,5 2 % )和肺动脉高压 (11例 ,44 .0 % )。结论 :系统性硬皮病肺纤维化HRCT表现与临床病程有一定的关系 ,在病情发展的后期常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扩张和肺动脉高压等合并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间质性肺疾病 HRCT 肺纤维化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CT表现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小飞 舒政 +2 位作者 钱帮伟 葛琛瑾 孙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CT表现在各年龄组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7月住院诊治的241例MG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料及病理结果。按患者发病年龄分为4组,统计胸腺各种改变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布情况。结果:胸腺正...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CT表现在各年龄组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7月住院诊治的241例MG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料及病理结果。按患者发病年龄分为4组,统计胸腺各种改变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布情况。结果:胸腺正常者118例(48.96%);胸腺增生者34例(14.10%);胸腺瘤89例(36.9%)。胸腺正常、胸腺增生以及胸腺瘤在四个组中的比例分别为71.05%、48.68%、35.41%、64.51%;23.68%、17.10%、12.50%、0%;5.27%、34.22%、52.09%、35.49%(χ2值为32.8,P<0.005)。胸腺正常主要出现在小于20岁年龄组(71.05%)及大于60岁年龄组(64.51%),胸腺增生主要发生20岁以下年龄组(23.68%),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比例逐渐降低;胸腺瘤主要出现在40~59岁年龄组(52.08%)。结论:MG患者的胸腺病变在不同的年龄组中,发病率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延迟扫描对心肌梗死诊断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小飞 舒政 +1 位作者 葛琛瑾 陈雯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多层cT延迟扫描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临床怀疑心肌缺血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于5~10min后进行延迟扫描。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在常规扫描及延迟扫描的容积数据进行双盲法诊... 目的探讨64排螺旋多层cT延迟扫描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临床怀疑心肌缺血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于5~10min后进行延迟扫描。由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在常规扫描及延迟扫描的容积数据进行双盲法诊断,然后将2名诊断医师诊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同时将常规扫描、延迟扫描与临床诊断进行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两名医师诊断结果在常规扫描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67,P〈0.05),而在延迟扫描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889,P〈0.05)。常规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66.7%及92.3%,而延迟扫描组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80.0%及96.2%。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延迟扫描,能提高心肌梗死的检出率及影像医师诊断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梗死 延迟扫描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的64排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小飞 舒政 +4 位作者 葛琛瑾 成建生 向青 邹银鸽 孙凤 《上海医学影像》 201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扩张的64排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12月之间经MDCT诊断为冠状动脉扩张的患者13例,分析病变发生的部位、大小(横径)、病变范围(长度)、血管腔内有无血栓形成、数目以及是否合并心肌缺血...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扩张的64排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12月之间经MDCT诊断为冠状动脉扩张的患者13例,分析病变发生的部位、大小(横径)、病变范围(长度)、血管腔内有无血栓形成、数目以及是否合并心肌缺血。结果在13例患者中共有15个节段可以评价,其中病变发生在单支血管者11例,病变发生在两支冠状动脉者2例。弥漫性冠状动脉扩张10例,局限性冠状动脉扩张3例(2例为球形动脉瘤,1例为梭形动脉瘤)。扩张率为1.5~2.8,发生部位为:RCA 7例(7/15),LM 1例(1/15),LAD 3例(3/15),LCX 3例(3/15),Ramus 1例(1/15);9例伴硬化斑块形成,1例缺血性心脏病。结论冠状动脉扩张的多排螺旋CT表现具有其特征性,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扩张的一种良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瘤 冠状动脉异常 64排螺旋CT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64排螺旋CT表现
13
作者 舒政 邓小飞 +2 位作者 张家美 葛琛瑾 孟文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表现。方法:对实施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20名正常人及35例NSTEACS患者,研究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部位、斑块累及血管支数、斑块性质(硬化斑块、非硬化...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表现。方法:对实施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20名正常人及35例NSTEACS患者,研究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部位、斑块累及血管支数、斑块性质(硬化斑块、非硬化斑块或混合斑块)、斑块所致的狭窄以及主要冠状动脉远段血管是否中断等影像特点。结果:在NSTEACS患者中,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斑块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而心肌桥及斑块发生的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TEACS组冠状动脉狭窄率范围较广,狭窄率达15%~100%。结论:冠状动脉多发硬化斑块、斑块累及数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狭窄率范围较广为NSTEACS影像特点,对于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婡 王箐楠 +2 位作者 孙凤 吴春岚 盛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37-139,共3页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慢性持续性脑血流灌注不足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认知功能损害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伴发于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等多种脑血管疾病的...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慢性持续性脑血流灌注不足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认知功能损害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伴发于脑动脉硬化、脑梗死、血管性痴呆、Alzheimer病等多种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最终可能导致持久性或进展性的认知与神经功能障碍,是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 CHIPS评分 MoCA评分 认知功能障碍 中药
下载PDF
糖尿病足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胡伟琦 舒政 孙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中,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48例,骨质吸收破坏25例,骨关节面破坏23例,骨干对称性萎缩5例,夏科关节7例,骨髓密度改...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中,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48例,骨质吸收破坏25例,骨关节面破坏23例,骨干对称性萎缩5例,夏科关节7例,骨髓密度改变4例及邻近软组织改变21例。结论:糖尿病足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可以佐证糖尿病的诊断,对判断病变的发展状况、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X线诊断
下载PDF
额骨成骨细胞瘤影像诊断一例
16
作者 赵江民 倪炯 +3 位作者 汤如勇 葛琛瑾 席芊 何瑶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0-331,共2页
患者 男,11岁。左眼球突出3个月余,无头确、恶心和呕吐。体检:左眼球向前突出约0.5cm,局部无红肿、无压痛,左眼球活动无障碍。
关键词 成骨细胞瘤 影像诊断 左眼球突出 额骨 眼球活动
原文传递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64层CT血管成像中腘动脉小剂量对比剂试验的意义 被引量:23
17
作者 舒政 邓小飞 +3 位作者 葛琛瑾 孙凤 邹银鸽 孟文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朋64层CT血管成像时,在腘动脉行小剂量对比利试验的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8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应用64层CT在两侧腘动脉(膝关节层面)各设置一ROI进行小剂量对比剂试验,明确显示峰值及达...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朋64层CT血管成像时,在腘动脉行小剂量对比利试验的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8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应用64层CT在两侧腘动脉(膝关节层面)各设置一ROI进行小剂量对比剂试验,明确显示峰值及达峰时间者认为曲线获取成功。分析两侧腘动脉峰值、达峰时间、左右两侧的差异,及其对下肢动脉CTA的影响,并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达峰时间与峰值的相关性。根据达峰时间采用快速模式启动扫捕,并将网像质量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按节段进行评价,计算优和良的动脉节段数占总节段数的百分比即优良率。结果28例患者中获取腘动脉小剂量对比剂曲线的成功率为96%(54/56)。26例获得双侧小剂量对比剂曲线的患者中,胴动脉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异较大,分别为60~178(135±28)HU,21~46(31±6)s.左右腘动脉峰值及达峰时间差异亦较大,19例左右峰值不一致,差值10~80Hu,平均(32±18)HU;21例左右达峰时间不一致,差值1~12S,平均(5±3)S。达峰时间与峰值呈负相关(r=-0.526,P〈0.01)。下肢CTA616个动脉节段中,成像质量优598个,良12个,优良率为99%(610/616)。结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用64层CT血管成像时,应川胭动脉小剂量对比剂试验可以椎确把握扫描时机,从而获得良好的血管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动脉闭塞性疾病
原文传递
多排螺旋CT尿路造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葛琛瑾 舒政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1,共3页
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作为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于1985年首先应用于临床。受检者经静脉注入对比剂,由于肾脏的分泌使对比剂在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内充盈,利用CT对受检部位进行连续扫... 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作为泌尿系统疾病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于1985年首先应用于临床。受检者经静脉注入对比剂,由于肾脏的分泌使对比剂在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内充盈,利用CT对受检部位进行连续扫描,将原始图像经工作站后处理软件重组,获得整个泌尿系统的二维和三维图像。近年随着多排螺旋CT的普及,CTU技术发展很快。本文综述国内外CTU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尿路造影 泌尿系统疾病 影像学检查方法 多排螺旋CT 三维图像 静脉注入 连续扫描 对比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