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吉芃 龚悦 狄根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8-934,共7页
在乳腺癌的所有亚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型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这两种亚型肿瘤病灶中肿瘤浸润淋巴细... 在乳腺癌的所有亚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型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这两种亚型肿瘤病灶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所占百分比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好。但TIL并非单一种类细胞,其复杂的内部细胞成分导致在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或接受不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发挥的预后预测作用差异较大。本文就TIL的分类,TIL在TNBC、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和TIL相关免疫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 HER2阳性乳腺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国内外乳房重建研究的现状和重点:一项文献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任恒宇 郝爽 +5 位作者 陈嘉健 杨犇龙 曹阿勇 柳光宇 邵志敏 吴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1-588,共8页
背景与目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本研究旨在对近5年国内外乳房重建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的... 背景与目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本研究旨在对近5年国内外乳房重建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点,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近5年乳房重建研究文献的相关信息,利用VOSviewer1.6.15软件对纳入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提取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4 815篇符合要求的文献,近5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838篇文献(17.40%)由乳腺外科、肿瘤外科发表,3 308篇文献(68.70%)由整形外科发表,669篇文献(13.90%)由两类研究者合作发表。国内外主要作者所在学科存在差异,国外以整形外科作者为主(74.74%);国内则是乳腺外科、肿瘤外科占比更高(138篇,44.52%),而整形外科作者(129篇,41.61%)及两类作者合作发文(43篇,13.87%)占比相对较少。国外主要作者形成的合作发文团体更多,达155个,且团队间联合发文更频繁;国内合作团队16个。乳腺外科研究者对于乳房重建中的肿瘤学相关问题更为侧重,而整形外科研究者则更重视自体组织重建相关研究。结论:乳房重建领域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重视。与国外相比,国内乳房重建领域存在高质量研究缺乏、合作研究较少等问题。国内外乳房重建领域研究关注点存在差异,主要与研究者所属专业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林晓曦 张晓明 吴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99-1404,共6页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辅助性T细胞,位于生发中心的Tfh细胞表达CXCR5、Bcl-6、IL-21、CXCL13等分子,通过协助B细胞的分化在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借助于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等方法,发现Tfh细胞也存在于乳腺...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辅助性T细胞,位于生发中心的Tfh细胞表达CXCR5、Bcl-6、IL-21、CXCL13等分子,通过协助B细胞的分化在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借助于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等方法,发现Tfh细胞也存在于乳腺癌肿瘤组织中,其表型为PD-1 hi CXCR5 -ICOS int Bcl-6 int IL-21 +CXCL13 +,提示其参与了抗肿瘤免疫。Tfh细胞相关基因,特别是CXCL13基因的表达对乳腺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位于乳腺癌淋巴结中的Tfh细胞呈CXCR5 +Bcl-6 +Foxp3 -,可能接受其他CD4 + T细胞的调控或与其协同作用,影响体液免疫应答。目前对乳腺癌Tfh细胞的功能特征和预后价值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乳腺癌Tfh细胞为靶点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乳腺癌肿瘤微环境的认识,同时也有可能为今后乳腺癌的免疫干预提供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H CXCL13 PD-1 IL-21 乳腺癌
下载PDF
CDK4/6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秀之 陈力 +2 位作者 纪磊 高雨 王中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99-905,共7页
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CDK4/6)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在三... 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在雌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yclin-dependent kinase 4/6,CDK4/6)抑制剂具有较好的疗效,然而其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仍需进一步探讨。Cyclin D-CDK4/6-INK4-Rb-E2F信号通路因具有调控细胞周期检查点的作用,被认为是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寻找三阴性乳腺癌与CDK4/6抑制剂关联的生物标志物,探究合理的药物配伍,筛选能从中获益的靶向人群,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CDK4/6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应用前景及优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 细胞周期蛋白D和E 三阴性乳腺癌 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质 雄激素受体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可(综述) 吴炅(审校)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63-166,共4页
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生存期显著延长,病人对术后生活质量也日益重视。一部分无法保留乳房的病人在全乳切除术后,可采用乳房重建手术,恢复形体的完整和对称。乳房重建手术本身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同时,一些辅助... 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生存期显著延长,病人对术后生活质量也日益重视。一部分无法保留乳房的病人在全乳切除术后,可采用乳房重建手术,恢复形体的完整和对称。乳房重建手术本身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同时,一些辅助治疗也影响重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如何控制并发症发生,使病人获益最大,是当今乳腺癌诊治医师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中心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林晓曦 黄乃思 +7 位作者 郭亮 曹阿勇 柳光宇 胡震 狄根红 沈镇宙 邵志敏 吴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0-145,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癌患者选择乳房重建手术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居住地距离与乳房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因单侧或双侧0~Ⅱ...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乳腺癌患者选择乳房重建手术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居住地距离与乳房重建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因单侧或双侧0~Ⅱ期乳腺癌行全乳切除术的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居住地距离与乳房重建比例的关系。结果:非上海患者选择全乳切除术后乳房重建比例高于上海患者(6.1%vs 4.5%,P<0.001)。居住地距离影响乳房重建比例(P=0.035)。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距离越远,选择乳房重建手术比例越高,而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NM分期与乳房重建的选择呈负相关(P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长、BMI增加、TNM分期较晚是拒绝行乳房重建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01),而居住地距离不是乳房重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与具体乳房重建方式无交互作用。年龄与居住地距离呈负相关(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的居住地距离与乳房重建比例呈线性相关;年龄、BMI和疾病分期是影响乳房重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地距离 乳房重建 乳腺癌
下载PDF
乳腺肿瘤微环境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吉芃 龚悦 胡欣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作为免疫信号通路的检查点,是目前肿瘤免疫研究领域的热门,其与配体(PD-L1)的结合,是肿瘤中重要的负性调控机制.目前,PD-1/PD-L1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还在探索阶段,充分理解乳腺肿瘤微环境中PD-1/PD-L1的作用...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作为免疫信号通路的检查点,是目前肿瘤免疫研究领域的热门,其与配体(PD-L1)的结合,是肿瘤中重要的负性调控机制.目前,PD-1/PD-L1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还在探索阶段,充分理解乳腺肿瘤微环境中PD-1/PD-L1的作用机制,对于帮助其抑制剂充分发挥作用十分重要.文章将从PD-1、PD-L1分子的发现开始,描述其主要的信号通路,介绍PD-1/PD-L1抑制剂的常见种类和应用现状,尤其是在乳腺癌中的应用情况,总结近年来在乳腺肿瘤微环境中PD-1和PD-L1的相关基础研究,寻找PD-1/PD-L1抑制剂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程序性死亡蛋白1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A1通过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乳腺癌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翠翠 张立行 柳素玲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405-412,共8页
醛脱氢酶1A1(ALDH1A1)是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肿瘤干细胞的功能性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ALDH1A1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发现,ALDH1A1依赖于其酶活性促进乳腺肿瘤干细胞... 醛脱氢酶1A1(ALDH1A1)是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肿瘤干细胞的功能性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ALDH1A1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发现,ALDH1A1依赖于其酶活性促进乳腺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以及肿瘤生长,同时肿瘤细胞中具有酶活性的ALDH1A1还可以促进肿瘤微环境中骨髓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s)的富集并抑制抗肿瘤免疫细胞活性。机制上,该团队发现具有酶活性的ALDH1A1可以通过降低肿瘤细胞内的pH值来激活TAK1-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TAK1-NFκB信号通路通过上调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的分泌增加MDSCs在乳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富集比例以及增强对杀伤性T细胞增殖和活化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针对这一调控机制,该团队设计了具有MDSCs清除作用的化疗药物吉西他滨和ALDH1A1酶活性抑制剂双硫仑的联合治疗思路。免疫健全小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二者联合可以更好地抑制乳腺癌的生长。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A1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并揭示了ALDH^(+)乳腺肿瘤干细胞对MDSCs富集的调控作用,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干细胞 ALDH1A1 骨髓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 细胞内pH TAK1 NFΚB GM-CSF
原文传递
Coupler静脉吻合器用于乳腺癌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黄胜 陈颖 +9 位作者 李琳 陈嘉莹 汤立晨 陈嘉健 杨犇龙 余科达 沈镇宙 邵志敏 俞培荣 吴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3-1085,1089,共4页
目的评估Coupler静脉吻合器用于乳腺癌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及时效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完成45例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根据吻合静脉血管是否使用Coupler吻合器分为两组:手工吻合组(28例)和Cou... 目的评估Coupler静脉吻合器用于乳腺癌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的安全性及时效性。方法 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完成45例游离腹部皮瓣乳房重建,根据吻合静脉血管是否使用Coupler吻合器分为两组:手工吻合组(28例)和Coupler组(17例),比较两组重建手术总时间、皮瓣缺血时间、血管吻合时间,以及因皮瓣循环危象需要手术解救的例数和皮瓣存活率。结果在即刻重建病人中,Coupler组手术总时间较手工吻合组短[(7.1±0.3)h vs.(8.6±0.2)h,P<0.05)];所有病人中,Coupler组皮瓣缺血时间明显缩短[(69.3±3.4)min vs.(81.5±3.7)min,P<0.05)];Coupler组血管吻合时间(包括动、静脉吻合时间)也显著缩短[(47.9±3.3)min vs.(68.5±3.8)min,P<0.05)]。皮瓣循环危象发生率手工吻合组为10.7%(3/28),Coupler组为5.9%(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出现1例部分皮瓣坏死。结论在游离皮瓣乳房重建手术中,与传统吻合技术比较,运用Coupler吻合器进行静脉吻合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该技术易于掌握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重建 游离皮瓣 静脉吻合器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乳腺癌防治,在挑战中求发展
10
作者 邵志敏 《康复》 2015年第12期1-1,共1页
如今的中国乳腺癌防治,面临着不少挑战。挑战一:防治知识宣传少 相比西方国家,我国乳腺癌防治相关宣传较少,民众缺乏重视。乳腺癌筛查是最有效的早期检出手段,然而我国的筛查普及率、接受程度低,除了组织和资金上的障碍,固有的... 如今的中国乳腺癌防治,面临着不少挑战。挑战一:防治知识宣传少 相比西方国家,我国乳腺癌防治相关宣传较少,民众缺乏重视。乳腺癌筛查是最有效的早期检出手段,然而我国的筛查普及率、接受程度低,除了组织和资金上的障碍,固有的文化障碍和癌症宿命论调也是重要原因。我国不同地区都存在着治疗延误的情况,1/3~1/2的女性患者拖延就诊超过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防治 知识宣传 西方国家 早期检出 接受程度 治疗延误 女性患者
原文传递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乳腺癌进展的影响
11
作者 董浩楠 柳素玲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615-626,共12页
肥胖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恶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度肥胖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并使患者的预后恶化。肥胖患者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的特点是白色脂肪细胞的肥大和增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从白色脂肪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间充质... 肥胖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恶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度肥胖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并使患者的预后恶化。肥胖患者脂肪组织功能障碍的特点是白色脂肪细胞的肥大和增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从白色脂肪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和分化能力。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乳腺癌潜在的肿瘤启动子,通过激活多种细胞内信号促进肿瘤进展和侵袭。然而,关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乳腺癌细胞相互作用的报道并不一致,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该综述将重点总结近年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影响乳腺癌进展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乳腺癌 肿瘤微环境
原文传递
线粒体基因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子豪 王义平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8-789,共12页
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具有自身的基因组(mtDNA)和独特的复制转录机制。线粒体不仅是细胞能量工厂,也是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和表观调控的枢纽。目前对核基因组编码线粒体基因的转录调控已有较多认识,mtDNA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则处于起步... 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具有自身的基因组(mtDNA)和独特的复制转录机制。线粒体不仅是细胞能量工厂,也是细胞代谢、信号转导和表观调控的枢纽。目前对核基因组编码线粒体基因的转录调控已有较多认识,mtDNA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则处于起步状态。线粒体转录复合体包括线粒体RNA聚合酶POLRMT (mitochondrial RNA polymerase)、转录因子TFAM (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以及TFB2M(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B2)等。近年研究发现,线粒体转录复合体互作因子调节mtDNA的转录强度。此外,线粒体转录复合体的翻译后修饰或mtDNA的化学修饰也是调控线粒体转录的重要机制。一些核因子在转位至线粒体后也会调控线粒体转录过程,最终影响线粒体代谢和细胞呼吸水平。由于mtDNA编码电子传递链的关键蛋白,线粒体转录异常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衰老等多种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现阶段对mtDNA转录复合体的结构和生化活性已有初步认识,但细胞如何协调mtDNA转录和线粒体代谢活性仍是尚待解决的生物学问题。本文旨在总结近年线粒体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理病理意义,并展望可能的药物靶点及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 线粒体基因组 线粒体RNA聚合酶 线粒体转录复合体 线粒体转录相关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