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异位胸腺术后舌运动障碍儿童康复疗效分析
1
作者 张敏 唐亮 戴燕琼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950-952,共3页
儿童颈部异位腺体是一组少见的先天性异常病变,在儿童颈部包块中非常少见,可见于颈部、肺门等部位,文献以个案报道为主[1-2]。有研究表明,异位胸腺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和10个月,无明显不良后果[3]。现将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例儿... 儿童颈部异位腺体是一组少见的先天性异常病变,在儿童颈部包块中非常少见,可见于颈部、肺门等部位,文献以个案报道为主[1-2]。有研究表明,异位胸腺患儿术后随访6个月和10个月,无明显不良后果[3]。现将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例儿童异位胸腺术后舌运动障碍病例进行报道,对该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并观察分析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胸腺术后 舌运动障碍 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扎技术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姿势控制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戴燕琼 陈丽 唐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扎技术对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4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后,对疗... 目的:探讨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扎技术对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48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平衡能力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1.7%和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78,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GMFM)分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GMFM(E功能区评分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t=9.27,P<0.01),治疗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步态参数比较,两组治疗后偏瘫步态均有所改善(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步态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姿势控制能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贴扎技术在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治疗中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偏瘫 矫形鞋垫 肌内效贴布 姿势控制
下载PDF
多柔比星诱导的骨骼肌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爱 魏安奎 徐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4-320,共7页
多柔比星(DOX)作为广谱抗肿瘤药物,临床中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然而,DOX在使用时可剂量依赖性诱导骨骼肌功能障碍,致使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本文通过对DOX毒性作用、DOX诱导骨骼肌功能障碍特点以及DOX诱导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相关发... 多柔比星(DOX)作为广谱抗肿瘤药物,临床中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然而,DOX在使用时可剂量依赖性诱导骨骼肌功能障碍,致使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本文通过对DOX毒性作用、DOX诱导骨骼肌功能障碍特点以及DOX诱导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相关发生机制进行综述,重点对氧化应激、Ca2+超载、线粒体能量代谢失调、细胞自噬与凋亡、一氧化氮浓度和氨基酸代谢及肌源性调节因子表达等病理机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希望为临床深入研究DOX肌肉毒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比星 骨骼肌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线粒体 自噬
下载PDF
家庭康复微信小程序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丽 戴燕琼 +1 位作者 唐亮 曹思绮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947-949,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微信小程序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治疗的36例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家庭康复组和微信小程序组各18例,治疗...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微信小程序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治疗的36例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家庭康复组和微信小程序组各18例,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构音障碍检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常规家庭康复组和微信小程序组组间错误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P=0.48);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儿同组治疗前后的错误音比较,治疗后错误音均明显少于治疗前(t=10.73,15.74,P<0.01);但家庭微信小程序组治疗后错误音节显著少于常规家庭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7,P<0.05)。结论应用家庭康复微信小程序能更好的改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的错误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构音障碍 微信 小程序 康复
原文传递
小儿脑瘫数字化社区康复系统在拇内收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戴燕琼 陈丽 +3 位作者 周慧玉 陈秀华 单园菲 唐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2期4250-4253,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康复系统对于小儿脑瘫拇内收畸形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普陀区残联系统下脑瘫患儿21例及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门诊家庭康复每月随访的脑瘫患儿21例,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由家长行常规OT训练后佩戴为患儿定制的拇... 目的:探讨数字化康复系统对于小儿脑瘫拇内收畸形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普陀区残联系统下脑瘫患儿21例及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门诊家庭康复每月随访的脑瘫患儿21例,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由家长行常规OT训练后佩戴为患儿定制的拇外展支具进行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加用数字化康复系统随访治疗。三个月后,对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拇指内收肌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0.5%和8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ROM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PRO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MFM比较两组治疗后FMF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FMFM显著高于(P<0.01)。结论:家庭(社区)数字化康复系统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脑瘫拇内收畸形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家庭康复 拇内收 数字化社区康复系统
原文传递
网络化终端指导家庭康复在脑瘫高危儿早期神经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戴燕琼 唐亮 +2 位作者 陈丽 周慧玉 路婵燕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网络化终端指导下的早期家庭康复及姿势管理对0~6个月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脑瘫高危儿92例,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康复科门诊机构治... 目的探讨网络化终端指导下的早期家庭康复及姿势管理对0~6个月脑瘫高危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脑瘫高危儿92例,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康复科门诊机构治疗,每天治疗时间为2 h,每周5 d;治疗组机构治疗时间频率同对照组,同时根据平时治疗情况进行网络化终端指导丰富环境家庭康复,包括运动方案和视觉、听觉、触觉干预以及家庭姿势管理等。评估时间为初诊和3个月后,对患儿进行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和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抬头、翻身等粗大运动均有改善,GMFM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均<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3.91±1.17)分vs(3.39±0.82)分,t=5.35,P<0.01];两组患儿ADL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均<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11.19±3.71)分vs(7.78±2.91)分,t=18.74,P<0.01]。结论网络化终端指导下的早期丰富环境家庭康复有利于促进脑瘫高危儿的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高危儿 丰富环境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远程康复平台对拇指内收脑瘫患儿的家庭姿势管理 被引量:5
7
作者 陆玲珠 陈丽 戴燕琼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1628-1630,1634,共4页
目的 探讨网络化终端指导下的家庭姿势管理对拇指内收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7月至10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门诊48例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家庭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 目的 探讨网络化终端指导下的家庭姿势管理对拇指内收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7月至10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门诊48例有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偏瘫型脑瘫患儿按照家庭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远程康复平台指导下的肌内效贴贴扎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检查两组患儿的拇指外展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FMFM)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评定疗效。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两组患儿的PROM均较治疗前增大(P<0.01),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FMFM评分、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远程康复平台指导下的拇指内收脑瘫患儿的家庭姿势管理有利于促进偏瘫型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和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型脑性瘫痪 肌内效贴 作业治疗 远程康复平台 家庭姿势管理
原文传递
肌内效贴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丽 戴燕琼 +4 位作者 周慧玉 陈秀华 单园菲 路婵燕 唐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3期6465-6468,共4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42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作业治疗联合电子生物反...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42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作业治疗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布治疗。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腕关节屈肌肌张力疗效及治疗前后精细运动能力(FMFM)评分。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儿腕关节屈肌肌张力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1.9%,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FMF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偏瘫 肌电生物反馈 肌内效贴布 手功能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唐亮 戴燕琼 +2 位作者 陈丽 周慧玉 陈秀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8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以体外反搏为主的康复手段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4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家长治疗意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一个月和三个月后,分析和比... 目的:探讨以体外反搏为主的康复手段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42例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家长治疗意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一个月和三个月后,分析和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平衡功能测量(Berg量表)和修订的Glasgow意识障碍评分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平衡能力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85.7%和57.1%,以及95.2%和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3个月,GMFM、Glasgow意识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1、3个月后GMF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体外反搏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促醒及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毒性脑炎 脑炎后遗症 体外反搏 早期康复
原文传递
矫形鞋垫联合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用于偏瘫型脑瘫患儿步态稳定性控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秀华 唐亮 +3 位作者 戴燕琼 周慧玉 陈璐绮 陈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1期2094-2097,2121,共5页
目的:探讨矫形鞋垫联合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用于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56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每日行物理治疗(PT)训练,每次共30分钟,每日一次... 目的:探讨矫形鞋垫联合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PM)用于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就诊的56例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每日行物理治疗(PT)训练,每次共30分钟,每日一次,每周五次。治疗组患儿常规物理治疗训练同对照组,并同时运用足部生物力学矫形技术及踝关节CPM治疗,每次15分钟,角度恒定为-45-45度,每天一次。两组治疗疗程为三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儿平衡能力总有效率、GMFM(E功能区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踝关节张力及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平衡能力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2.9%和67.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GMFM(E功能区评分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改善、踝关节张力、踝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矫形鞋垫联合踝关节CPM明显有助于偏瘫型脑瘫患儿姿势控制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偏瘫 矫形鞋垫 踝关节持续被动运动 姿势控制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对颅脑外伤术后早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丽 戴燕琼 +2 位作者 唐亮 周慧玉 路婵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颅脑外伤术后患儿早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3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患者。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患儿...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颅脑外伤术后患儿早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36例颅脑外伤术后患儿,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患者。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作业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反搏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精细运动能力(FMFM)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儿精细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FMFM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FMFM评分和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142.43±18.65 vs. 136.48±15.67;81.19±10.60 vs.74.52±1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体外反搏能更好地改善颅脑外术后早期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体外反搏 上肢功能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治疗小儿急性脑外伤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秀华 唐亮 +2 位作者 戴燕琼 陈丽 周慧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5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偏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外伤后偏瘫患儿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治... 目的:探讨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外伤后偏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外伤后偏瘫患儿4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物理治疗(PT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于治疗1、3个月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粗大运动能力(GMFM)评分、精细运动能力(FMFM)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F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GMFM、FMF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一个月后ADL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分别为90.48%和76.19%,治疗三个月后分别为95.24%和85.71%,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体外反搏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脑外伤后偏瘫患者ADL及部分运动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儿童脑外伤 偏瘫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悬吊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患儿步行能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丽 唐亮 +1 位作者 戴燕琼 刘诏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分析悬吊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悬吊... 目的分析悬吊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偏瘫脑性瘫痪(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悬吊运动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悬吊运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悬吊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项E功能区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CSI)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得分。结果共纳入患儿36例,每组各18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和偏瘫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完成试验,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患儿的BBS、CSI、GMFM-88项E功能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悬吊运动治疗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悬吊运动治疗组的BBS、CSI、GMFM-88项E功能区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为(8.94±4.15)、(2.44±0.71)、(7.28±3.23)分,常规治疗组上述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为(4.50±4.15)、(1.83±0.79)、(2.89±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悬吊运动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悬吊运动治疗 步行能力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戴燕琼 唐亮 +2 位作者 张敏 陈丽 曹思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3期2457-2459,246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普通门诊确诊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普通门诊确诊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仅给予言语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以4周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版儿童语言发育评定法s-s法、Gesell发育评分法评价和比较患儿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言语发育商和认知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较单纯言语训练可更有效改善脑瘫并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言语发育和认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脑性瘫痪 体外反搏 言语训练
原文传递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指导治疗脑瘫高危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彐峰 余文 +3 位作者 戴燕琼 陈丽 林心怡 唐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2期2287-2290,共4页
目的:通过运用Alberta婴幼儿运动量表评估并且治疗脑瘫高危儿,探讨婴幼儿早期运动发育的评价方法。方法: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保康复科普通门诊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脑瘫高危儿中选取24例脑瘫高危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 目的:通过运用Alberta婴幼儿运动量表评估并且治疗脑瘫高危儿,探讨婴幼儿早期运动发育的评价方法。方法:从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儿保康复科普通门诊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脑瘫高危儿中选取24例脑瘫高危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通过量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对照组仅进行康复随访,评估三个月后患儿运动发育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三个月后,两组Alberta分值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Alberta分值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指导评估、治疗脑瘫高危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 脑瘫高危儿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体外反搏联合多功能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健 唐亮 +1 位作者 戴燕琼 陈丽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1528-153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联合多功能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痉挛型脑瘫儿的4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联合多功能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痉挛型脑瘫儿的4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只采用每周3次多功能悬吊训练(40 min/次),观察组每周3次多功能悬吊训练(40 min/次)联用体外反搏治疗(60 min/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总计治疗2个疗程。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和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Ashworth下肢肌张力分级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患儿粗大运动GMFM-88评分、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GMFM-88评分[(64.72±19.62)分vs(53.22±13.79)分,P<0.01]、BBS评分[(13.38±5.71)分vs(11.19±4.56)分,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下肢肌张力疗效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48%vs 66.67%,P>0.05)。结论应用体外反搏联合多功能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有利于降低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多功能悬吊系统 体外反搏 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肌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