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技术在小儿前纵隔肿瘤切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1
作者 龚瑾 沈立 +1 位作者 谢业伟 张儒舫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710-713,共4页
目的:比较在小儿前纵隔肿瘤中分别采用单孔和三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儿6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照组... 目的:比较在小儿前纵隔肿瘤中分别采用单孔和三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前纵隔肿瘤患儿63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三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疼痛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感染发生率为3.12%,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致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BK)和神经肽Y(NP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治疗组5-HT、E2、PGE2、BK和NP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前疼痛应激指标一氧化氮(NO)、白介素(IL)-1和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24h,治疗组NO、IL-1和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前纵隔肿瘤中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可减少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三孔胸腔镜 小儿纵隔肿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先天性血管环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小兵 王蓓妮 +2 位作者 沈立 谢业伟 张儒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0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临床资料,34例合并不同程度气管狭窄,临床表现为反复肺炎、慢性咳嗽、喘鸣、呼吸窘迫... 目的总结先天性血管环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5年10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临床资料,34例合并不同程度气管狭窄,临床表现为反复肺炎、慢性咳嗽、喘鸣、呼吸窘迫、吞咽困难和反复呕吐。22例肺动脉吊带、6例双主动脉弓和1例右位主动脉弓伴左侧动脉导管患儿采用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6例肺动脉吊带患儿采用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所有患儿气管狭窄术中均未处理。术后观察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生长发育情况和气管狭窄的变化。结果 3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7.80±133.19)h,监护室时间为(116.42±190.02)h,住院时间为(19.22±13.07)d;6例患儿体外循环时间为(125.16±29.99)min;3例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0.00±13.00)min。1例患儿术后并发气管内肉芽生成造成气道狭窄加重,脱离呼吸机困难,术后10 d行气管内支架置入手术,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2例患儿拔出气管插管后呼吸困难,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经积极处理后顺利撤离呼吸机。1例患儿术后42 d仍不能脱离呼吸机,最终家长放弃治疗。全组34例患儿顺利出院,1例术后放弃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4年,患儿术后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17例,喉喘鸣症状明显好转14例,反复呕吐消失2例。患儿生长发育改善,气管狭窄随访中。结论先天性血管环患儿易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临床上出现反复肺炎、呼吸困难、喘鸣、吞咽困难和反复呕吐症状的患儿应怀疑血管环的可能,心脏超声和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确诊,早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合并心内畸形和局限性的气管狭窄并不需要同时纠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血管环 双主动脉弓 肺动脉吊带
下载PDF
体外循环实施万汶预充策略对婴幼儿心脏术后凝血功能及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小兵 张儒舫 +4 位作者 沈立 龚瑾 李佳 谢业伟 单兴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期间采用人工胶体万汶预充策略对婴幼儿术后凝血功能及临床转归的影响,评价其能否安全用于婴幼儿,为临床节约血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2~5月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8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血浆组和万汶组,各4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期间采用人工胶体万汶预充策略对婴幼儿术后凝血功能及临床转归的影响,评价其能否安全用于婴幼儿,为临床节约血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2~5月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患儿8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血浆组和万汶组,各40例.统计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病种、手术切口方式及术前、术后凝血功能7项检测;术前、术后血浆胶体渗透压;术前、术中、改良超滤后、出院红细胞压积;术前、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前、术后的血栓弹力图参数;术后24h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逗留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浆使用率、术后红细胞使用率、术后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率.结果 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两组术后胶体渗透压[(14.76±1.33)mm Hg比(14.90±1.02)mm Hg]、凝血反应时间(R)[(8.23±2.28)min比(7.96±13.00)min]、血块形成时间(K)[(4.65±2.27)min比(3.74±2.01)min]、图像开口夹角(Angle)[(44.23±9.12)°比(48.03±8.46)°]、凝血综合指数(CI)[(-6.08±3.22)mm比(-4.78±2.91)mm]、术后血小板[(289.15±102.94)× 109比(300.00±85.66)×109]组间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24h胸引量[(23.00±7.90)ml比(20.75±7.21)ml]、术后血浆使用率(10%比7.5%)、呼吸机使用时间[(19.31±22.59)h比(22.45±25.92)h]、凝血酶原复合物使用率(5.0%比7.5%)、住院时间[(14.27±4.75)d比(13.77±4.82)d]组间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万汶替代血浆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预充,对术后凝血功能未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对临床转归无明显影响,未增加患儿术后并发症.婴幼儿先心病手术中万汶可安全用于体外循环预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汶 体外循环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右锁骨下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一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小兵 张儒舫 +5 位作者 龚瑾 沈立 李佳 谢业伟 万全超 单兴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475-476,F0003,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儿男性,1岁10个月,因发现“心脏及血管发育异常1年”入院。查体:T36.4℃,体重10kg;神清,呼吸平稳,反应可;全身无皮疹,腹部可及陈旧性手术瘢痕;双侧球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表浅淋巴结... 1病例资料 患儿男性,1岁10个月,因发现“心脏及血管发育异常1年”入院。查体:T36.4℃,体重10kg;神清,呼吸平稳,反应可;全身无皮疹,腹部可及陈旧性手术瘢痕;双侧球结膜无充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锁骨下动脉 肺动脉 起源异常
下载PDF
小儿Ebsetin畸形手术纠治的方法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全超 沈立 +3 位作者 谢业伟 龚瑾 李小兵 张儒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50-151,154,共3页
Ebstein畸形即三尖瓣下流畸形,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右心室及三尖瓣瓣叶异常发育,并伴有后瓣叶及膈瓣叶向右心室处下移,凭借腱索乳头肌附着于患儿三尖瓣瓣环下的右心室壁,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三尖瓣瓣叶出现缩小或增大,或变形、增厚及缩短... Ebstein畸形即三尖瓣下流畸形,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右心室及三尖瓣瓣叶异常发育,并伴有后瓣叶及膈瓣叶向右心室处下移,凭借腱索乳头肌附着于患儿三尖瓣瓣环下的右心室壁,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三尖瓣瓣叶出现缩小或增大,或变形、增厚及缩短等,病变常常可累及患儿的膈瓣叶或后瓣叶,使其出现缺损,导致右心房逐渐扩大,纤维增厚,从而影响患儿心脏的正常功能,严重者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Danielson法 Carpentier法 Cone法
下载PDF
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小兵 沈立 +3 位作者 谢业伟 龚瑾 张儒舫 王蓓妮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70-1271,共2页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方案,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4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方案,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5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收治并手术治疗的4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2—5个月;体质量4.2~8.5kg。临床症状为气促、咳嗽和喘息。3例择期手术,1例急诊手术。手术方法为分期完成肺叶切除术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1例患儿早期出现气胸和胸腔积液,经积极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4—60个月。4例均得到随访,术后均无临床症状。结论婴儿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是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心脏超声和胸部CT可明确诊断,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进行分期手术是较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