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LAK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常金丽 张惠珍 +1 位作者 唐思伦 臧人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91-295,共5页
用重组IL-2(rIL-2)以及部分纯化的IL-2(PPIL-2)体外激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使之形成LAK细胞,然后借助于^(51)Cr释放实验,研究了正常人和肿瘤病人的LAk细胞对传代的肿瘤细胞系和新鲜实体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1.二种来... 用重组IL-2(rIL-2)以及部分纯化的IL-2(PPIL-2)体外激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使之形成LAK细胞,然后借助于^(51)Cr释放实验,研究了正常人和肿瘤病人的LAk细胞对传代的肿瘤细胞系和新鲜实体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1.二种来源的LAK细胞均能明显杀伤传代的肿瘤细胞系,包括NK敏感的K562细胞和NK抵抗的Daudi细胞。2.采用数种新鲜实体瘤细胞作靶,二种来源的LAg细胞同样具有明显的广谱杀伤力,这证实该群杀伤细胞确系LAK细胞。3.不同来源的实体瘤细胞对LA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不同,表现为杀伤程度上的差异,这似乎提示某些肿瘤对LAK细胞杀伤存在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瘤细胞 铬15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人LAK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常金丽 臧人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在对人LA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群细胞体外抗肿瘤的机理。实验结果证实,LAK细胞的杀伤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杀伤时既有因子作用,又有直接接触杀伤。杀伤后靶细胞核破坏,DNA碎片释放到细胞外。在一定的培养时间内,... 在对人LAK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群细胞体外抗肿瘤的机理。实验结果证实,LAK细胞的杀伤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杀伤时既有因子作用,又有直接接触杀伤。杀伤后靶细胞核破坏,DNA碎片释放到细胞外。在一定的培养时间内,LAK细胞的杀伤能力和细胞本身的增殖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细胞毒因子 杀伤机理
下载PDF
人工合成HLA-B_(27)多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研究
3
作者 邓宏魁 赵丹凤 +4 位作者 冯志荣 钱振芳 沈天伟 唐思伦 施秉钧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30-334,共5页
本文报道用人工合成HLA-B_(27)抗原决定基的多肽为免疫原来制备McAb的研究.根据计算机对B_(27)分子一级结构的B细胞识别序列的分析结果,用固相法合成了B_(27)分子多态区抗原决定基上P_(62-24)与P_(69-84)两个肽段,分别与KLH和BSA载体偶... 本文报道用人工合成HLA-B_(27)抗原决定基的多肽为免疫原来制备McAb的研究.根据计算机对B_(27)分子一级结构的B细胞识别序列的分析结果,用固相法合成了B_(27)分子多态区抗原决定基上P_(62-24)与P_(69-84)两个肽段,分别与KLH和BSA载体偶联,免疫RALB/c小鼠.当按常规方法免疫动物进行5次融合,所得17株抗小肽McAb均可与载体分子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当在融合前的末次加强免疫改为仅用不接载体的小肽来进行,三次融合就获得了9株不与载体分子发生交叉反应的特异性抗肽McAb,为今后鉴定出可和天然B_(27)分子起反应的McAb提供了基础.文中对这二种免疫方案还作了比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抗原 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基因组DNA的制备及其在HLAⅡ类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奚宏康 刘彬彬 王福庆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2-288,共7页
本文介绍一种用特制的尼龙刷采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用以制备基因组DNA的方法。初步试验结果显示用此方法每次可获得6~10μg基因组DNA,完全能满足全套HLAⅡ类基因(DRB1、DQA1、DQB1、DPA1和DPB1)分... 本文介绍一种用特制的尼龙刷采集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用以制备基因组DNA的方法。初步试验结果显示用此方法每次可获得6~10μg基因组DNA,完全能满足全套HLAⅡ类基因(DRB1、DQA1、DQB1、DPA1和DPB1)分型的需要。HLA-DQA1基因分型(PCR-RFLP方法)实例结果表明,以此方法获得的DNA用于基因分型的效果与从外周血制备的DNA相同。与常规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经济的优点。由于标本采集无创伤性,此方法更适合于老年人和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HLAⅡ类基因 基因 DNA
原文传递
蛋白质抗原的Th及B细胞识别位点的微机分析
5
作者 沈天伟 邓宏魁 施秉钧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本文报道用高级BASIC语言编制的蛋白质抗原顺序的亲水性及两性分析的微机程序从而推断Th和B细胞的识别位点(epitope)。此程序有三套最常用的氨基酸亲水值数据供选择使用,顺序分析的区段长度可有一定选择。分析时只需输入蛋白质抗原的氨... 本文报道用高级BASIC语言编制的蛋白质抗原顺序的亲水性及两性分析的微机程序从而推断Th和B细胞的识别位点(epitope)。此程序有三套最常用的氨基酸亲水值数据供选择使用,顺序分析的区段长度可有一定选择。分析时只需输入蛋白质抗原的氨基酸顺序,便可得到计算结果,结果的景佳值选择和作图分析都由计算机完成,由此结果可推断蛋白质分子上B细胞和Th细胞所识别的抗原位点,为人工合成疫苗、抗原决定基分析等提供依据。本程序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各种微机。本文以溶菌酶分子为例,用此程序对其氨基酸顺序进行了亲水性和两性分析,并将经计算所推断的抗原位点与溶菌酶分子已知的抗原结构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抗原 TH细胞 B细胞 微机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