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某郊区猪场戊型肝炎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冰清 董世娟 +4 位作者 周锦萍 司伏生 谢春芳 李震 于瑞嵩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1年第2期25-28,共4页
猪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家畜之一;然而,猪也是戊型肝炎等人畜共患病病原体重要的储存宿主。为了解上海市某郊区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感染情况,从5个猪场采集健康猪血清样品共256份,采... 猪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家畜之一;然而,猪也是戊型肝炎等人畜共患病病原体重要的储存宿主。为了解上海市某郊区猪群中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感染情况,从5个猪场采集健康猪血清样品共256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HEV IgG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的256份样品中65份为HEV 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5.39%。其中213份育肥猪血清样品中有55份为HEV 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5.82%。不同猪场育肥猪血清HEV IgG抗体阳性率为6.67%~34.43%。分析某猪场中不同发育阶段猪的血清HEV抗体检测结果发现,随着猪日龄的增加HEV IgG抗体阳性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母猪(>210日龄)血清HEV IgG抗体阳性率最高,达75.00%;保育猪血清中HEV IgG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85%;母猪HEV 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保育猪和育肥猪(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IGG抗体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地区猪萨佩罗病毒的检测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本强 刘惠莉 +5 位作者 刘佳佳 陶洁 程靖华 石迎 乔长涛 沈晓晖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了明确猪萨佩罗病毒在仔猪腹泻病情中的作用,2016—2020年采集上海市及周边11个猪场腹泻病料,共计1446份。利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PSV筛检,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及病毒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共筛检出256份PSV核酸阳性样品,阳性率17... 为了明确猪萨佩罗病毒在仔猪腹泻病情中的作用,2016—2020年采集上海市及周边11个猪场腹泻病料,共计1446份。利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PSV筛检,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及病毒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共筛检出256份PSV核酸阳性样品,阳性率17.7%。从阳性样品中成功分离到2株PSV病毒,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PSV分离株聚集在中国PSV毒株集群上,分离株在3D区域4696—5945 bp处存在重组区域。病毒核苷酸分析发现中国PSV毒株与韩国PSV毒株核苷酸相似性为87%—88.5%,与欧洲PSV毒株核苷酸相似性为84.9%—87.3%。对VP1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与参考株存在氨基酸位点突变,中间氨基酸序列保守,无突变及插入和缺少现象。PSV分离株与参考株均含有173位潜在糖基化位点,VP1蛋白分子表面抗原表位分布均匀。该研究可为猪萨佩罗病毒病原学及其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萨佩罗病毒分离株 流行病学调查 VP1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四个上海地方猪肉品质比较分析
3
作者 涂尾龙 蒋玮 +6 位作者 何川 张维谊 陈柔含 卫金良 甘叶青 卞益 吴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为建立上海地方名猪肉质评价基础数据,对嘉定梅山猪、崇明沙乌头猪、金山枫泾猪和浦东白猪的背最长肌进行肉质性状、质构、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肉质性状检测结果显示:金山枫泾猪锁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但... 为建立上海地方名猪肉质评价基础数据,对嘉定梅山猪、崇明沙乌头猪、金山枫泾猪和浦东白猪的背最长肌进行肉质性状、质构、氨基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肉质性状检测结果显示:金山枫泾猪锁水能力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5),但嫩度最差;梅山猪肉色较好,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金山枫泾猪、崇明沙乌头猪(P<0.05)。质构指标测定结果显示:4个品种各有千秋,但就硬度和弹性指标来看,金山枫泾猪略好于其他3个品种;梅山猪的黏附性、凝聚力最低。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梅山猪氨基酸总量最高,显著高于金山枫泾猪和浦东白猪(P<0.05);崇明沙乌头猪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性状 氨基酸 质构 地方猪
下载PDF
上海地方猪种抗腹泻基因与免疫相关因子分析
4
作者 周金勇 孙玲伟 +5 位作者 张克勤 戴建军 张德福 王振国 主性 吴彩凤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43,共16页
为鉴定上海地方猪种上海白猪、枫泾猪和沙乌头猪中抗腹泻基因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1(transporter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1, TAP1)、α(1, 2)岩藻糖转移酶1[α (1, 2)-fucosyltransferase 1, FUT1]、天然抗性相关的巨噬细胞蛋... 为鉴定上海地方猪种上海白猪、枫泾猪和沙乌头猪中抗腹泻基因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1(transporter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1, TAP1)、α(1, 2)岩藻糖转移酶1[α (1, 2)-fucosyltransferase 1, FUT1]、天然抗性相关的巨噬细胞蛋白1(natural 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 1, NRAMP1)、黏蛋白4(mucin 4,MUC4)和黏蛋白13(mucin 13, MUC13)基因的有效遗传标记,为上海地方猪种资源特性提供参考,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R)和序列测序分析上述基因的多态性,结合部分免疫相关因子,探讨对3个上海地方猪种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猪种中TAP1和MUC4基因均具有抗腹泻基因型GG,而仅在枫泾猪和沙乌头猪中检测到MUC13基因抗腹泻基因型GG,在3个猪种中均未检测到FUT1和NRAMP1基因抗腹泻基因型AA。上海白猪、枫泾猪和沙乌头猪TAP1基因处于中度多态,上海白猪的MUC4基因处于低度多态,枫泾猪和沙乌头猪的MUC4基因处于中度多态,上海白猪MUC13基因处于中度多态,其中上海白猪和沙乌头猪的TAP1基因不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枫泾猪的MUC4基因不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上海白猪MUC13基因AA型的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水平显著高于AG型,枫泾猪TAP1基因AA型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指标显著高于GG和AG型,沙乌头猪TAP1基因AG型的IL-12指标显著高于GG型。以上研究结果对上海白猪、枫泾猪和沙乌头猪的抗腹泻育种和分子选育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为今后上海各地方猪种抗腹泻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白猪 枫泾猪 沙乌头猪 抗腹泻基因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大麦青稞小孢子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成洪 郭桂梅 +2 位作者 何婷 陆瑞菊 黄剑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8年第2期1-6,共6页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十字花科油菜等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在禾本科作物上进展不大。技术体系难度高和材料基因型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孢子培养技术在禾本科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与推广。本文总结了大麦青稞小孢子高频再生体... 小孢子培养技术在十字花科油菜等作物育种上的应用已取得巨大成功,但在禾本科作物上进展不大。技术体系难度高和材料基因型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孢子培养技术在禾本科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与推广。本文总结了大麦青稞小孢子高频再生体系中的关键步骤与优化条件,将该优化技术体系应用在来自全国大麦青稞主产区的500多份育种材料上,获得了10万多份再生绿苗,并高效形成了加倍单倍体株系,经各地育种团队在当地开展鉴定和品比试验,选育出了一批抗病、耐逆性强、综合性状突出的大麦青稞优良新品系(种),同时在小孢子高频再生技术基础上还拓展了系列遗传改良新方法,显示了该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小孢子培养技术 高频再生 育种
下载PDF
上海某猪场发现基因3型和基因4型戊型肝炎病毒共存 被引量:3
6
作者 于水生 司伏生 +5 位作者 朱于敏 邹思湘 董世娟 范洪斌 高全新 李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29-32,共4页
在对猪戊型肝炎流行病调查过程中,通过Nested RT-PCR方法,扩增基因组ORF2的150 bp目的片段,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某猪场同时存在3型和4型HEV,这是我国首次在同一个猪场发现不同基因型HEV共同感染的报道。对基因3型HEV在该猪场流行... 在对猪戊型肝炎流行病调查过程中,通过Nested RT-PCR方法,扩增基因组ORF2的150 bp目的片段,测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某猪场同时存在3型和4型HEV,这是我国首次在同一个猪场发现不同基因型HEV共同感染的报道。对基因3型HEV在该猪场流行趋势进行跟踪调查,基因3型阳性率最高达20%,最低4%,平均11.5%;基因4型最高阳性率30%,最低20%,平均23.5%。此研究结果提示基因3型HEV在该猪场与基因4型相比在竞争感染中不占主导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RT-PCR 同源性
下载PDF
‘上海双棱扁’大麦种子紫色色素以及脂质组分的研究
7
作者 赵慧燕 周龙华 +3 位作者 刘成洪 李锦斌 黄剑华 陆瑞菊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
以“紫籽”(purple-seeded,“PS”)以及“黄籽”(yellow-seeded,“YS”)大麦为研究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系统分析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结果表明:“紫籽”大... 以“紫籽”(purple-seeded,“PS”)以及“黄籽”(yellow-seeded,“YS”)大麦为研究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系统分析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结果表明:“紫籽”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显著高于“黄籽”大麦。通过同源比对获得‘SLB’中Hv TTG1(TRANSPARENT TESTA GLABRA1)全长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Hv TTG1后,转基因拟南芥叶片颜色呈现紫色。脂质组学分析显示,“紫籽”中多种脂质组分含量均高于“黄籽”,包括1种单酰甘油(monoacylglyceride,MG)、12种二酰甘油(diacylglyceride,DG)、67种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以及具有高营养价值的亚油酸(C18∶2)与亚麻酸(C18∶3)。综上,初步认为Hv TTG1在大麦种子紫色种皮形成中起到潜在的调控作用,并且‘紫籽’大麦相对‘黄籽’大麦,籽粒含有更高的亚油酸以及亚麻酸。研究可对紫色大麦在新食谱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籽大麦 表儿茶素 脂质组学 液质联用 HvTTG1
下载PDF
应用RAPD技术对香菇融合菌株进行遗传鉴定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明杰 谭琦 +5 位作者 汪昭月 冯志勇 贺冬梅 严培兰 关斯民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本文应用RAPD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对香菇细胞融合菌株F1及亲本S1、465进行遗传分析.根据DNA扩增的指纹图谱,估算融合子与亲本的DNA相似系数并构建遗传相关性聚类图.结果表明,RAPD技术与聚类分析方法可应用于香菇细胞融合菌株的遗传鉴定.
关键词 香菇 DNA相似性 遗传相关性 细胞融合 鉴定
下载PDF
香菇子实体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的遗传相关性 被引量:6
9
作者 贺冬梅 陈明杰 +2 位作者 汪昭月 谭琦 潘迎捷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85-88,共4页
以中国香菇主栽品种苏香为材料,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获得DNA指纹图谱,以此估算出同一菌种子实体菇肉、菇柄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DNA相似系数,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显示,同一菌种子实体的菇柄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的遗传... 以中国香菇主栽品种苏香为材料,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获得DNA指纹图谱,以此估算出同一菌种子实体菇肉、菇柄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DNA相似系数,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显示,同一菌种子实体的菇柄组织分离物与菌丝体的遗传相关性可能低于菇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组织分离物 DNA相似性 遗传相关性 食用菌
下载PDF
一株猪流感病毒A/swine/Shanghai/01/2019(H1N1)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靖华 陶洁 +2 位作者 李本强 石迎 刘惠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0-834,共5页
为鉴定上海地区猪流感病毒的流行株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本研究从上海地区养殖场采集疑似流感症状的猪咽拭子样品40份,采用套式PCR结合鸡胚分离鉴定方法,从中分离到1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命名为A/swine/Shanghai/01/2019(H1N1)。... 为鉴定上海地区猪流感病毒的流行株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本研究从上海地区养殖场采集疑似流感症状的猪咽拭子样品40份,采用套式PCR结合鸡胚分离鉴定方法,从中分离到1株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SIV),命名为A/swine/Shanghai/01/2019(H1N1)。经全基因组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株的8个基因节段与欧亚类禽H1N1 SIV同源性最高,其PB2、PB1、PA基因节段可能来源于A/swine/Jiangsu/49/2012(H1N1)病毒,NA、NP和M基因节段可能来源于A/swine/Shanghai/3/2014(H1N1)病毒。该分离病毒的HA蛋白裂解位点为PSIQSR↓GLFGAI,为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该分离株NA蛋白未出现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相关的氨基酸突变,M2蛋白S31N突变表明该病毒可能对金刚烷胺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PA蛋白224S和PB2蛋白701N突变提示该分离株对哺乳动物的适应性增强,可能导致其致病性增强,需要加强对此类SIV的监测。结合近年来的监测表明,上海地区猪群中H1N1亚型SIV持续存在,需要持续跟踪监测SIV变异趋势。本研究为防控猪流感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1N1亚型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下载PDF
优良大麦品种花30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高润红 杜志钊 +6 位作者 郭桂梅 邹磊 何婷 陈志伟 李梁 陆瑞菊 黄剑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1-906,共6页
以大麦花培基因型花30的幼胚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培养基类型、不同激素配比及碳源,研究其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分化的影响,以此建立和优化一个适于优良大麦品种遗传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N6、MS和B5的组合改良培养基... 以大麦花培基因型花30的幼胚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培养基类型、不同激素配比及碳源,研究其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分化的影响,以此建立和优化一个适于优良大麦品种遗传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在N6、MS和B5的组合改良培养基下,以蔗糖为碳源,附加2mg/L 2,4-D、1mg/L ABA时,有最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且愈伤质量最好。Cu2+的添加具有抑制幼胚直接发芽成苗和改善愈伤组织质量的双重功效。添加2mg/L 6-BA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效果比较理想。为了提高农杆菌介导转化大麦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率和优化遗传转化体系,利用花30幼胚产生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检测GUS基因的瞬时表达情况,研究了农杆菌介导的大麦遗传转化中菌液的浓度、侵染时间以及共培养天数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菌液浓度OD600=0.5的条件下,侵染15min,共培养2d表现出最佳的GUS瞬时表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幼胚 愈伤诱导 分化再生 遗传转化
下载PDF
基于ISSR标记和农艺性状的金顶侧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欢 尚晓冬 +5 位作者 宋春艳 刘建雨 徐珍 谭琦 王瑞娟 王作录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4,共11页
为了解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上海)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stu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提取24个菌株的菌丝体基因组DNA,采用15个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标记检测ISSR多态性并考察农艺性状,... 为了解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上海)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stu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提取24个菌株的菌丝体基因组DNA,采用15个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标记检测ISSR多态性并考察农艺性状,采用皮尔逊法分析ISSR分子标记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4个菌株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5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72个多态性片段,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08~0.7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2~0.46,香农多样性指数为0.33~0.65;经非加权算数平均配对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UPGMA)聚类分析,24个金顶侧耳菌株被分为7个大类,第Ⅰ类包括1个野生菌株,第Ⅱ类包括4个野生菌株,第Ⅲ类包括2个野生菌株,第Ⅳ类包括2个野生菌株和3个栽培菌株,第Ⅴ类包括2个栽培菌株,第Ⅵ类包括4个栽培菌株,第Ⅶ类包括2个野生菌株和4个栽培菌株,野生和栽培菌株聚类均比较集中,其中栽培菌株P 23和P 24的遗传距离极近;农艺性状(第一潮菇产量、每丛子实体数、菌盖大小、菌盖厚度、菌盖凹陷程度、菌柄直径和菌柄长度)的变异系数为5.03%~32.2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4.50~4.5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ISSR标记与第一潮菇产量、菌盖直径和菌柄直径相关,其中ISSR 6和ISSR 17与第一潮菇产量和菌柄直径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顶侧耳 ISSR标记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相关性
下载PDF
新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世娟 朱于敏 +4 位作者 于瑞嵩 司伏生 石明明 张源淑 李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92,共8页
从浙江地区分离的2株代表性样品与全国范围内流行的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分为4个组,代表性样品与大部分国内的毒株落入G4-2组,与国内早期CH-S毒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8.4%~98.5%(99.1%~99.6%);以华南地区为主的2011-... 从浙江地区分离的2株代表性样品与全国范围内流行的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分为4个组,代表性样品与大部分国内的毒株落入G4-2组,与国内早期CH-S毒株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8.4%~98.5%(99.1%~99.6%);以华南地区为主的2011-2012年分离的毒株自成一组,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毒株的同源性为95.0%~97.2%,与其余3组比较有9个核苷酸的变异。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所分离毒株与大部分中国的流行毒株属于一个基因型;以2011-2012年中国华南地区为主的毒株成为PEDV的一个新的基因型;提示2011-2012年中国流行着2种PEDV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分子流行病学 ORF3基因 遗传变异
下载PDF
猪星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本强 陶洁 +3 位作者 程靖华 石迎 乔长涛 刘惠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6-1050,1073,共6页
为了解上海地区猪群中猪星状病毒(PAstV)的流行现状及其遗传特性,本研究于2016年~2020年间在上海不同地区10个猪场共采集了1416份仔猪腹泻粪便样品,利用RT-PCR方法及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PAstV的总阳性率为26.2%,PA... 为了解上海地区猪群中猪星状病毒(PAstV)的流行现状及其遗传特性,本研究于2016年~2020年间在上海不同地区10个猪场共采集了1416份仔猪腹泻粪便样品,利用RT-PCR方法及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PAstV的总阳性率为26.2%,PAstV与其他腹泻病病原的混合感染情况较复杂,二重感染率占比达56.93%,主要以PAstV/猪嵴病毒(PKoV)为主(20.07%);三重感染率占比29.41%,以PAstV/PKo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10.09%)感染模式为主;四重感染率为11.4%,以PAs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猪札幌病毒(PoSaV)/猪萨佩罗病毒(PSV)(13.51%)感染为主。猪群中PAstV的流行与气温差有很大关系,在季节交替时节流行率较高,特别是秋冬交替时节。选取其中2个PAstV阳性样品(JS-PAstV和CM-PAst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的全基因组同源性不高,仅为73.8%。全基因组进化分析显示,CM-PAstV分别与挪威、日本、美国的PAstV 3型的亲缘性较近;而JS-PAstV与匈牙利的PAstV 3型的亲缘性最近。对ORF2基因进行病毒重组分析,显示JS-PAstV和CM-PAstV的ORF2基因均与人星状病毒之间存在重组现象。提示,上海地区猪群中存在PAstV 3型的流行,且遗传距离较远,但存在与人星状病毒重组的风险,需进一步监测关注。本研究数据丰富了国内PAstV的流行病学资料,可为该病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星状病毒 混合感染 季节性 遗传进化分析 基因序列重组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欢 沈玲 +3 位作者 尚晓冬 刘建雨 王瑞娟 杨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7,共6页
主要阐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技术的概念、诱变机理和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以微生物和食用菌诱变育种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ARTP诱变技术在细菌、放线菌和酵母等微生物菌种改良和提升生物合成能力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食用菌新品种选... 主要阐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技术的概念、诱变机理和影响诱变效果的因素,以微生物和食用菌诱变育种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ARTP诱变技术在细菌、放线菌和酵母等微生物菌种改良和提升生物合成能力方面的应用,以及在食用菌新品种选育等研究中的应用,分析ARTP诱变技术在微生物和食用菌育种研究中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说明今后研究重点是通过提高快速筛选目标菌株的技术水平,结合高通量测序、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多组学技术,深入探究经ARTP诱变后微生物和食用菌的遗传规律和调控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机制,以期通过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为食用菌和微生物育种研究提供新思路,进而推动微生物和食用菌的种质创新及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诱变育种 微生物 食用菌 应用
下载PDF
大麦空间诱变与小孢子培养复合育种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志伟 陆瑞菊 黄剑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0-160,F0002,共2页
供试大麦品系的种子搭载卫星上天,返回地面后种植于大田,取其植株花药中的小孢子(单倍体细胞),进行高盐、低氮、缺水、病菌毒素等胁迫因子的离体培养,筛选出携带抗性变异基因的胚状体,再经胁迫分化培养,获得具相应抗性的再生苗,通过染... 供试大麦品系的种子搭载卫星上天,返回地面后种植于大田,取其植株花药中的小孢子(单倍体细胞),进行高盐、低氮、缺水、病菌毒素等胁迫因子的离体培养,筛选出携带抗性变异基因的胚状体,再经胁迫分化培养,获得具相应抗性的再生苗,通过染色体自然或人工加倍,获得加倍单倍体纯合抗性再生植株,自交一代经大田的高盐、低氮、缺水、病菌接种鉴定,筛选出抗盐、耐低氮、抗旱、抗病能力明显提高的优异新种质,通过进一步的综合农艺性状考察,即可以在2年内获得耐盐、节肥、抗旱、抗病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诱变育种 抗性育种
下载PDF
大麦DH群体在耐低氮相关遗传连锁图谱初步构建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梁 陈志伟 +3 位作者 杜志钊 高润红 陆瑞菊 黄剑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1-1025,共5页
为给大麦耐低氮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以耐低氮品种BI-04和氮敏感品种BI-45为亲本,用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方法得到的84个单倍加倍体(DH)后代作为作图群体进行耐低氮性遗传图谱的构建。利用376对SSR引物对亲本BI-04和BI-45进行多态性检测,共... 为给大麦耐低氮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以耐低氮品种BI-04和氮敏感品种BI-45为亲本,用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方法得到的84个单倍加倍体(DH)后代作为作图群体进行耐低氮性遗传图谱的构建。利用376对SSR引物对亲本BI-04和BI-45进行多态性检测,共筛选出76对多态性引物,多态性频率为20.2%。利用Joinmap 4.0作图软件构建BI-04×BI-45 DH群体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取LOD>3.0进行分子标记连锁分析,构建了含有7个连锁群、27对标记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连锁群总长度为303.6 cM,标记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1.24 cM。这7个连锁群包含了大麦的7条染色体,为大麦耐低氮的QTL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DH群体 SSR标记 连锁图谱 多态性
下载PDF
戊型肝炎的研究进展及反向遗传学在戊肝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司伏生 施标 +1 位作者 朱于敏 李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综述了戊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以及反向遗传学技术在戊肝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戊肝研究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关键词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基因 反向遗传学 动物宿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杏鲍菇杂交F_1代群体部分性状遗传分化研究及F82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红梅 尚晓冬 +1 位作者 谭琦 潘迎捷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7,共6页
以2号菌株(杏韩)和24号菌株(广杏)杂交组合的F1群体为试材,对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子实体数及单菇重等性状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杂交F1代性状广泛分离,大部分性状平均值低于亲中值,属于数量性状遗传。但后代性... 以2号菌株(杏韩)和24号菌株(广杏)杂交组合的F1群体为试材,对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子实体数及单菇重等性状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杂交F1代性状广泛分离,大部分性状平均值低于亲中值,属于数量性状遗传。但后代性状的变异系数有较大差异,均盖径的变异系数(38.86%)和均单菇重的变异系数(30.31%)较大,说明其遗传潜能较大。(2)杂交后代菌丝生长速度与单产无显著相关性,现原基时间与产量成正相关性,菇峰期与生物学效率极显著负相关。(3)F82菌株子实体单产最高(186.0 g)显著高于双亲,其生物转化率达到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F1群体 性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草菇电击法遗传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贝贝 于海龙 +5 位作者 蒋玮 吴潇 武国干 赵妍 陈蕾 唐雪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5-10,共6页
建立了草菇电击遗传转化体系,遗传转化的最优条件为:用1.5%溶壁酶,32℃酶解草菇48 h菌龄菌丝体3 h,将20μL 50 ng/μL质粒融入100μL草菇酶解液中,在外加电压1 000 V的条件下电击;电击后的草菇菌丝体涂布于再生培养基中,32℃培养2 d后... 建立了草菇电击遗传转化体系,遗传转化的最优条件为:用1.5%溶壁酶,32℃酶解草菇48 h菌龄菌丝体3 h,将20μL 50 ng/μL质粒融入100μL草菇酶解液中,在外加电压1 000 V的条件下电击;电击后的草菇菌丝体涂布于再生培养基中,32℃培养2 d后在含有20μg/mL潮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分子检测正常生长的单克隆是否为阳性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遗传转化 电击法 潮霉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