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级中医医院如何发挥在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齐昌菊 郁东海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年第11期825-827,共3页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颁布实施,引起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带来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契机,特别是在基层、农村,中医药有着广阔的发展和使用空间。因此,如何发挥县级中医医院在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颁布实施,引起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带来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契机,特别是在基层、农村,中医药有着广阔的发展和使用空间。因此,如何发挥县级中医医院在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成为目前基层中医药工作的新课题。文章就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合作机制、双向转诊、资源整合、技术推广的各项工作的方向、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中医院 农村三级中医药服务 网络 作用
下载PDF
比较中 西医学认知方法之异同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明雪 梅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从医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中西医学不同的观察法,不同的实践过程,不同的哲学基础,不同的逻辑思维,以及不同的系统观。认为:中医主要采用直接观察人体的方法,而西医主要借助于仪器间接观察人体;中医注重整体宏观的哲学思辨,而西医强调部分... 从医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中西医学不同的观察法,不同的实践过程,不同的哲学基础,不同的逻辑思维,以及不同的系统观。认为:中医主要采用直接观察人体的方法,而西医主要借助于仪器间接观察人体;中医注重整体宏观的哲学思辨,而西医强调部分还原方法。只有改变传统发展模式,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才能实现传统的中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西医学 方法论 比较
下载PDF
逐血明目汤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疗效观察
3
作者 吴永明 张殷建 周惠燕 《河北中医》 2006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前房出血 外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红斑汤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洪强 沈丕安 苏晓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红斑汤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运用纯中药红斑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强的松口服。结果:治疗半年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86.67... 目的:观察红斑汤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运用纯中药红斑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强的松口服。结果:治疗半年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86.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红斑汤在消除尿蛋白、改善血象和浆膜炎、减少并发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红斑汤具有抗血管炎、调节异常免疫功能和减少炎性渗出物等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汤 活动期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黄芪保心汤预防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尚正录 尚云 卫洪昌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7-50,共4页
为研究黄芪保心汤 (主药 :黄芪、丹参、三七、白芥子、胆南星等 )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附汤组和黄芪保心汤组。前 2组每天灌服相应药物 ,后 2组灌服生理盐水 ,14d后垂体后叶素腹... 为研究黄芪保心汤 (主药 :黄芪、丹参、三七、白芥子、胆南星等 )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附汤组和黄芪保心汤组。前 2组每天灌服相应药物 ,后 2组灌服生理盐水 ,14d后垂体后叶素腹腔注射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比较各组心电图ST段、LVSP、±dp/dtmax、CK MB、SOD、MDA、TXB2 、6 keto PGF1α、ET、NO等指标。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 ,除CK MB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P <0 0 1)。参附汤和黄芪保心汤均能提高SOD、NO、6 keto PGF1α的水平 ,降低MDA、ET、TXB2 的水平 ,并能改善缺血引起的心功能及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两组间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调节SOD/MDA ,TXB2 / 6 keto PGF1α及ET/NO的平衡 ,可能是黄芪保心汤减轻垂体后叶素性心肌缺血损害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大鼠模型 垂体后叶素 黄芪保心汤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价值 被引量:36
6
作者 张韬 陈悦 +6 位作者 詹维伟 丁颖 赵峰 余炜佺 卢秀华 王晴 张珍 《上海医学影像》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检查14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患者,并与90例正常儿童比较,并经抗炎治疗后定期复查。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 目的评估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检查14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患者,并与90例正常儿童比较,并经抗炎治疗后定期复查。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部见多枚大小不等椭圆型低回声结节(肿大淋巴结),治疗后7~14天复查肿大淋巴结消失或小于5mm,淋巴结特殊征象多见于并发阑尾炎及肠套叠者。结论超声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合并症诊断、鉴别诊断的影像诊断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合并症 高频超声诊断 小儿 复查 治疗后 定期 高频探头 下腹部 征象
下载PDF
中药制剂致药物性皮炎1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万庆华 胡平 宋宁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所致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为预防中药药物性皮炎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116例药物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以及常见致敏药物类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可疑致敏中药以祛风止痛类、清热解毒类、和营祛淤类、补益类和... 目的探讨中药所致药物性皮炎的发病情况,为预防中药药物性皮炎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116例药物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以及常见致敏药物类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可疑致敏中药以祛风止痛类、清热解毒类、和营祛淤类、补益类和抗肿瘤类常见。皮疹类型以麻疹或猩红热样型(46.55%)、多形红斑型(24.14%)和荨麻疹型(16.38%)常见。结论临床医生对中药所致药物性皮炎应有足够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物性皮炎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我国药学技术人员管理现状与改进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江 卫敏 《上海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175-177,共3页
关键词 药学技术人员 人员管理 不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药品使用环节 药品流通 医疗卫生 监管体系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9
作者 齐昌菊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9期541-542,共2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等中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的全身性疾病,最终发展为严重畸形如竹节状脊柱,该病属于中医学“骨痹”、“肾痹”范畴...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等中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的全身性疾病,最终发展为严重畸形如竹节状脊柱,该病属于中医学“骨痹”、“肾痹”范畴。若早期不给予有效治疗,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主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督脉 脊柱炎 强直性
下载PDF
穴位敷贴对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齐昌菊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白芥子散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仅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发作期同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外,还于三伏天给予白芥子散穴... 目的观察白芥子散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照组仅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发作期同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外,还于三伏天给予白芥子散穴位敷贴治疗;治疗后连续3年用蔡氏COPD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2008年生活质量量表总分较2006年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白芥子散穴位敷贴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穴位敷贴 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拖线法治疗婴幼儿低位单纯性肛瘘21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明华 唐一多 +1 位作者 郭修田 曹永清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31-232,共2页
关键词 肛瘘 拖线法 婴幼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我院1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江 张吉菲 陈丽华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24-325,共2页
随着政府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重视,法规的健全,人民群众对自我健康的关注,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2002年以来,成立了监测组,制定了奖惩措施,建立了监测网络,使ADR监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对我院2003年1月... 随着政府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重视,法规的健全,人民群众对自我健康的关注,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2002年以来,成立了监测组,制定了奖惩措施,建立了监测网络,使ADR监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为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药物安全性评价 ADR报告 监测工作 人民群众 监测网络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瞿梅 许文清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以加味四君子汤舍玉屏风散(基本方:生黄芪、党参、防风、橘红、茯苓、白术、浙贝母、僵蚕、蝉蜕、甘草)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核酪口服液治... 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以加味四君子汤舍玉屏风散(基本方:生黄芪、党参、防风、橘红、茯苓、白术、浙贝母、僵蚕、蝉蜕、甘草)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核酪口服液治疗,连服1月,随访1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70.2%,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培土生金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明显减少患儿的发作次数,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复发 补脾益肺 四君子汤 玉屏风散 儿童
下载PDF
黄芪保心汤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小宁 尚云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4,共2页
为进一步探讨黄芪保心汤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作用 ,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0例 ,对照组 36例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的变化。对照组常规中西药治疗 ,治疗组加用黄芪保心汤治疗。疗程 2 0天。结果 :黄芪保心汤不仅... 为进一步探讨黄芪保心汤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作用 ,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0例 ,对照组 36例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的变化。对照组常规中西药治疗 ,治疗组加用黄芪保心汤治疗。疗程 2 0天。结果 :黄芪保心汤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而且能增强心功能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提示黄芪保心汤能增强心功能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保心汤 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活血 化痰
下载PDF
化湿健脾补肾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丽英 何立群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268-26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蛋白尿 化湿健脾补肾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复方大黄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明华 曹永清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大黄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复方大黄粉悬液保留灌肠,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59例,采用柳氮磺吡啶液保留灌肠,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大黄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复方大黄粉悬液保留灌肠,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59例,采用柳氮磺吡啶液保留灌肠,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腹痛、腹泻等症状改变,并复查肠镜。结果:治疗组59例,治愈率81.4%(48/59),总有效率91.5%。对照组59例,治愈率40.0%(23/59),总有效率71.2%。经χ2检验,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大黄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优于柳氮磺吡啶液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大黄粉 溃疡性结肠炎 保留灌肠 结肠黏膜
下载PDF
夜班护士应激源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梅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3期599-601,共3页
[目的]了解护士在夜间工作期间,影响工作及身心状况的应激源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夜班护士应激源调查表,对上海市南汇区光明中医院的77名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来自病人方面的“担心夜间病情突变或病人发生意外”“抢救... [目的]了解护士在夜间工作期间,影响工作及身心状况的应激源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夜班护士应激源调查表,对上海市南汇区光明中医院的77名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来自病人方面的“担心夜间病情突变或病人发生意外”“抢救病人医护配合不协调”应激源和来自工作环境方面的应激源较为突出,其他如睡眠不足及家庭方面的压力也会影响护士的身心状态。[结论]夜班护士的应激源主要集中在来自于病人方面应激源,其次是环境应激源及其他方面的应激源。医院应关心夜班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班护士 应激源 现状 调查研究
下载PDF
护理绩效奖金再分配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梅玲 《上海护理》 2006年第6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护理人员 绩效奖金 再分配 管理
下载PDF
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的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引红 丁丽花 《上海护理》 2006年第5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 护理
下载PDF
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峰 齐昌菊 张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10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坐位屈颈旋转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各治疗1次。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 目的观察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椎小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坐位屈颈旋转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各治疗1次。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小关节紊乱 仰卧位旋转拔伸手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