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骨折伴腕关节不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顾伟民 顾龙殿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2期978-980,共3页
目的分析合并腕关节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的功能影响。方法临床随访72例合并腕关节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通过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及手术治疗,根据X线片测量判断治疗前后腕关节的变化,按Frykman分型、汤锦波提出的腕关节不稳定... 目的分析合并腕关节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的功能影响。方法临床随访72例合并腕关节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通过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及手术治疗,根据X线片测量判断治疗前后腕关节的变化,按Frykman分型、汤锦波提出的腕关节不稳定的分型标准及Gartland和Werley评分评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作分析。结果随访中发现有背侧偏移、掌侧偏移、背屈不稳(DISI)、掌屈不稳(VISI)和舟月分离5种腕关节不稳;腕关节不稳纠正率为75%;手术组为90.9%;非手术组为46.7%;手术组功能优良率为85.2%,非手术组为72.2%。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后常可合并不同类型的腕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能提高腕关节不稳的纠正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不稳定
下载PDF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评价 被引量:43
2
作者 许国祥 王秀会 +3 位作者 吴祖民 王惠中 陆耀刚 王子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7月~2004年4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4例45肘,进行随访分析。平均随访34个月后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结果44例中有2例骨不连,术后疗效为优14例,良17例18...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7月~2004年4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4例45肘,进行随访分析。平均随访34个月后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结果44例中有2例骨不连,术后疗效为优14例,良17例18肘,可9例,差4例,优良率为71%。结论骨折粉碎及移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术中解剖复位,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牢固的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无痛性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手术方式 疗效评价 1997年7月 2004年 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 疗效评定 评分系统 术后疗效 解剖复位 类型选择 功能锻炼 骨不连 优良率 内固定 无痛性 随访
下载PDF
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许国祥 王秀会 +3 位作者 王惠中 吴祖民 陆耀刚 王子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8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方式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4月~2004年7月共手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146例149肢.Gustilo分类:Ⅰ型28例,Ⅱ型58例,Ⅲ型60例.其中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44例47肢(A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手术方式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4月~2004年7月共手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146例149肢.Gustilo分类:Ⅰ型28例,Ⅱ型58例,Ⅲ型60例.其中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44例47肢(A组),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46例(B组),使用胫骨外固定架及腓骨1/3管型钢板治疗56例(C组).平均随访27个月后分析各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骨折愈合时间,A组5.1个月,B组5.6个月,C组7.9个月.术后并发症:A组:感染2例,无断钉,无畸形愈合.B组:感染及皮肤坏死¨例,钢板断裂3例,畸形愈合2例.C组:感染1例,外固定架钉道感染松动3例,畸形愈合2例.结论Ⅰ型、Ⅱ型均可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以使骨折达到一期愈合;所有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最好少用或不用胫骨解剖型钢板或窄加压钢板;外固定架及腓骨1/3管型钢板是治疗Ⅲ型损伤安全、简单的方法,可以考虑首选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 手术 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 手术方式 疗效分析 交锁髓内钉治疗 骨折愈合时间 骨外固定架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LCP钛板经皮插入微创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32
4
作者 付备刚 夏胜利 +1 位作者 王秀会 王子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微创 钢板固定 胫骨 骨折
下载PDF
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受限原因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许国祥 王秀会 王子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受限的原因。方法对1996年4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57例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19例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受限的原因。方法对1996年4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57例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中19例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疗效,优28例,良10例,可13例,差6例。19例(33.3%)肘关节均有不同程度屈伸功能障碍。结论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制动时间长、手术入路及内固定选择不当是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功能障碍 肱骨髁间骨折 内固定 手术
下载PDF
复杂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6
作者 许国祥 王秀会 王子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9期758-759,共2页
关键词 胫骨 下肢骨 PILON 手术治疗 关节面 跟骨牵引 腓骨骨折 干骺端 钢板固定 开放性骨折 自体髂骨植骨 解剖复位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小关节突间植骨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7
作者 陆耀刚 王子平 王秀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在完成复位和内固定后,使用所切除的自体椎板和棘突骨片作小关节突间植骨。根据骨折愈合取钉时手术显露、CT扫描和X...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在完成复位和内固定后,使用所切除的自体椎板和棘突骨片作小关节突间植骨。根据骨折愈合取钉时手术显露、CT扫描和X线评估小关节突间植骨术后脊柱的融合状况。结果29例作植骨的小关节突,取钉手术和CT评估有25例小关节突确定为骨性融合;取钉后6个月过伸和过屈位X线片,有3例成角活动大于5°,其中2例Cobb角加大和伤椎上方椎间隙高度明显的降低。结论该方法创伤小、融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关节突 植骨 胸腰椎骨折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付备刚 王秀会 王子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运用钢板、外固定支架或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70例(73腕)。结果采用Dinest评分标准,总优良率83.6%。早期并发症8腕,发生率11.0%。远期并发症6腕,发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运用钢板、外固定支架或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70例(73腕)。结果采用Dinest评分标准,总优良率83.6%。早期并发症8腕,发生率11.0%。远期并发症6腕,发生率8.2%。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与其解剖特点、骨折机制和手术方式有关。提高外固定支架置钉技术,复位后骨缺损需植骨及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青年股骨颈骨折三次全髋关节置换随访观察一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子平 崔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5期349-349,共1页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9岁,1979年11月3日因右股骨颈骨折,行右全髋陶瓷人工关节置换术,当时33岁。1990年6月14日陶瓷头碎裂,本院作第一次右全髋关节翻修术(年龄44岁),使用国产多孔表面全髂关节,术后10年内关节功能良好,能负...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9岁,1979年11月3日因右股骨颈骨折,行右全髋陶瓷人工关节置换术,当时33岁。1990年6月14日陶瓷头碎裂,本院作第一次右全髋关节翻修术(年龄44岁),使用国产多孔表面全髂关节,术后10年内关节功能良好,能负重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右股骨颈骨折 随访观察 人工关节置换术 全髋关节翻修术 三次 青年 病例报告 关节功能 陶瓷头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腔狭窄症伴马尾综合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子平 陆耀刚 +2 位作者 崔崟 金小广 吴佩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1期924-925,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马尾综合征 椎管腔 马尾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 完全性
下载PDF
经皮电刺激在周围神经嵌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顾伟民 陆耀刚 +3 位作者 王明辉 王子平 马明 朱初芬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期298-299,共2页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嵌压征在手术松解后应用经皮电刺激治疗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5年来收治的28例周围神经嵌压的病例,经手术神经松解后,随机分为电刺激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于术后4周、8周、12周给予功能评定及神经电生理检查...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嵌压征在手术松解后应用经皮电刺激治疗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5年来收治的28例周围神经嵌压的病例,经手术神经松解后,随机分为电刺激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于术后4周、8周、12周给予功能评定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在4周、8周、12周的神经功能评定优良率电刺激分别为71%、86%、100%;对照组分别为50%、57%、71%。统计学显示电刺激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有效提高了周围神经嵌压征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电刺激 周围神经嵌压征 治疗 应用 电疗法
下载PDF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国祥 王秀会 王子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7期564-565,共2页
目的评价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钢板手术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21例,8例采用重建钢板及1/3管型钢板固定;10例采用外侧解剖型钢板及1/3管型钢板固定;3例使用双1/3管型钢板固定。结果采用改良Casseb... 目的评价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钢板手术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21例,8例采用重建钢板及1/3管型钢板固定;10例采用外侧解剖型钢板及1/3管型钢板固定;3例使用双1/3管型钢板固定。结果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优7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6%。结论手术解剖复位重建稳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固定法是治疗肱骨髁间严重粉碎骨折的适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 骨折 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付备刚 王秀会 王子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35例.按AO/ASIF分类,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T'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外支架及闭合复位外支架克氏针联合固定术.结果 35例经5~16个月随访,按...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35例.按AO/ASIF分类,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T'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外支架及闭合复位外支架克氏针联合固定术.结果 35例经5~16个月随访,按照D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总优良率84.2%,其中钢板内固定组15/17,单纯外支架组11/13,外支架联合克氏针组4/5.结论依据桡骨远端关节内不同类型骨折,分别采用相应手术固定方法,对恢复桡骨相对长度、掌倾度、尺偏角、关节面的平整以及腕关节的功能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陆耀刚 顾伟民 +1 位作者 付备刚 王秀会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 分析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 对 31例 (32侧患肢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 ,C1型 5例 ,C2 型 8例 ,C3 型 18例 (19侧患肢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32个月。用改良的Cassebaum评分方法 ,优 7例 ,良 8例 ,... 目的 分析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 对 31例 (32侧患肢 )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 ,C1型 5例 ,C2 型 8例 ,C3 型 18例 (19侧患肢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32个月。用改良的Cassebaum评分方法 ,优 7例 ,良 8例 ,可 6例 ,差 10例 ,优良率 4 7 8%。 4例发生骨不连。结论 骨质疏松和骨折严重程度是肱骨髁间骨折手术疗效差的主要原因 ;早期的功能锻炼很重要 ,但必需有可靠内固定的保证和合理的锻炼方法 ;C3 型骨折没有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骨不连的发生率高 ,对该型骨折尚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耀刚 王子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分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分别采用DHS、DCS和DHS加TSP转子部支持板治疗,39例均得到随访(6~66个月)。结果 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5...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分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分别采用DHS、DCS和DHS加TSP转子部支持板治疗,39例均得到随访(6~66个月)。结果 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按黄公怡等功能评定标准,总优良率87.2%。采用DHS固定组有4例发生骨折再移位,均为EvansⅠ型4度不稳定骨折;DCS和DHS加TSP治疗组没有出现骨折再移位。结论 转子部外侧壁的完整性决定着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对于重度粉碎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单纯的DHS固定是不可靠的,需加用TSP作股骨转子部外侧壁骨折块固定;DCS内固定是反转子间骨折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治疗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备刚 王秀会 王子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5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护下经皮插入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38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Ⅰ~Ⅵ型)行膝关节镜探查监护下复位,缺损处植骨,小切口经皮插入支撑钢板固定。结果本...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护下经皮插入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38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Ⅰ~Ⅵ型)行膝关节镜探查监护下复位,缺损处植骨,小切口经皮插入支撑钢板固定。结果本组骨折均愈合,获随访3~18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4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9.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RF复位固定联合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秀会 王子平 +1 位作者 陆耀刚 顾伟民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RF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 后路RF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 6 6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 ,按Denis分型 :压缩型骨折 19例 ,爆裂型骨折 4 2例 ,安全带型骨折 2例 ,骨折脱位型 3例。 2 8例行... 目的探讨RF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 后路RF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 6 6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 ,按Denis分型 :压缩型骨折 19例 ,爆裂型骨折 4 2例 ,安全带型骨折 2例 ,骨折脱位型 3例。 2 8例行后路椎板减压。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5个月 ,平均 3年。全部病例均于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前、末次随访时拍摄伤椎的X线片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 2w行CT检查 ,记录伤椎的前后缘高、cobb氏角、椎管横截面积 (% ) ,并对全部病例按Frankle分级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及按Denis法评估腰痛程度。结果 ①术前、后相比伤椎前、后缘高度平均纠正 37.8%、14 .7% ,cobb氏角平均矫正 12 .7° ,椎管面积平均恢复 2 8.4 %。随访时椎体畸形变病例占 16 .7% (11/ 6 6 ) ,其中以原发为爆裂性骨折的椎体中央部丢失居多 ,占 72 .7% (8/ 11) ,且与上终板及上位椎间盘的损伤程度存在相关性。②术前神经不全损伤者术后 81.3%恢复 (13/ 16 ) ,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 1级或以上 ,但 3例完全损伤者无恢复 ,4 7名患者 (71.2 % )日常生活恢复伤前状态。③术后存在腰部疼痛 ,P16 6 .7% (4 4 / 6 6 ) ,P2 19.7% (13/ 6 6 ) ,P3 13.6 % (9/ 6 6 )。疼痛级别与cobb氏角大小存在相关性。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器 骨移植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椎弓根内固定器在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子平 陆耀刚 +1 位作者 王秀会 顾伟民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观察腰椎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7年 4月~ 2 0 0 2年 4月 ,对 4 4例实施椎板减压同时作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腰椎间盘突出... 目的 观察腰椎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7年 4月~ 2 0 0 2年 4月 ,对 4 4例实施椎板减压同时作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 ,腰椎管腔狭窄症 12例 ,退行性脊椎滑脱 10例 ,腰椎不稳症 3例 ,下腰椎二次手术 2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2 3个月(3~ 6 2个月 ) ,共植入 2 0 0枚螺钉 ,螺钉断裂 1枚松动 2枚 ,无神经损伤及螺钉安置不当需二次手术的病例 ,未发现假关节及骨不愈合 ,临床优良率 97 7%。结论 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及椎管后外侧植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国产钛合金RF ,DRFS具有价格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狭窄 治疗 椎弓根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腰椎不稳
下载PDF
脊髓撞击并压迫性损伤减压价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子平 王秀会 +2 位作者 陆耀刚 许国祥 顾伟民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5期316-319,共4页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后椎管狭窄程度、减压时间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西兰兔 76只 ,分 4组。A组 (对照组 ) 8只 ,L1 椎体前路 ,前后方向钻孔开窗 ;B组 (撞击组 ) 8只 ,经椎体骨窗处 ,72 0gcm力脊髓撞击损伤 ;C组、...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后椎管狭窄程度、减压时间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新西兰兔 76只 ,分 4组。A组 (对照组 ) 8只 ,L1 椎体前路 ,前后方向钻孔开窗 ;B组 (撞击组 ) 8只 ,经椎体骨窗处 ,72 0gcm力脊髓撞击损伤 ;C组、D组于撞击致伤后 ,从骨窗处置入小螺钉分别造成 <30 %和 >5 0 %的椎管狭窄 ,并根据术后 1 2h ,3、 7、 2 8、 4 2d去除小螺钉 (减压 )的时间不同各分为 5个小组。通过病理 ,SEP检测及免疫学观察 (斜板试验及BBB评分 ) ,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的差异性。结果 B组、C组及D组中d8组术后 4 2d与A组相比 ,斜板试验及BBB评分P >0 0 5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兔运动功能均能恢复。结论 上述实验条件下 ,椎管狭窄程度 <30 % ,进行或不进行椎管减压 ,脊髓神经功能均可在 4 2d内恢复 ;椎管狭窄 >5 0 % ,1 2h内减压 ,神经功能基本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撞击 压迫性损伤 神经功能 脊髓受压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缝线张力带法治疗髌骨骨折
20
作者 傅跃龙 王秀会 王子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0期720-720,共1页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可吸收缝线 髌骨骨折 张力带法 治疗 张力带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