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两年随访 被引量:10
1
作者 岳英 张正怡 +6 位作者 马玉苹 苏祎瑾 徐一峰 傅人娇 朱如安 周慧根 沈彬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心城区康复特色的精神分裂症管理模式和其可行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心城区康复特色的精神分裂症管理模式和其可行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法,对照组则进行传统门诊随访治疗。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用复发率和再住院率评价患者的复发情况。并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PANSS量表和服药依从性在二年中每半年评定一次。结果 (1)研究组第二年复发率及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比较:研究组PANSS总分在治疗一年末、一年半末、二年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精神病理分在各治疗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研究组的PANSS阴性症状分在基线与治疗一年末、一年半末、二年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与半年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PANSS阴性症状分在基线与治疗半年末、一年末、一年半末、二年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在治疗各阶段完全依从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借鉴国外的病案管理的模式,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将各种治疗方法系统整合(包括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个体化全病程康复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个体化全病程管理 精神分裂症 疗效
下载PDF
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岳英 冷晓赟 +6 位作者 徐海飞 金秋莲 徐一峰 傅人娇 朱如安 周慧根 沈彬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了解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从1~82编号,输入Excel表格,用随机函数产生相应的随机数并排序,单号为对照组(41例),双号为研究组(41例);研究组... 目的了解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从1~82编号,输入Excel表格,用随机函数产生相应的随机数并排序,单号为对照组(41例),双号为研究组(41例);研究组实施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门诊随访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功能活动调查表(FAQ),Morning 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社会功能评定,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临床记忆量表(CMS),计算机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1)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基线和治疗第2年末总智商(IQ)、总记忆商(MQ)[研究组基线:IQ(94.88±11.14)分、MQ(67.07±18.92)分,治疗第2年末:IQ(100.36±11.53)分、MQ(75.38±19.13)分;对照组基线:IQ(90.83±12.65)分、MQ(68.59±18.74)分,治疗第2年末:IQ(95.17±13.23)分、MQ(68.54±21.11)分]及WCST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第2年末IQ、MQ、WCST评分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Q:t=4.60,P=0.00;MQ:t=4.28,P=0.00;WCST:P均〈0.05),对照组治疗第2年末IQ、WCST中错误应答数评分[(52.944-20.09)分]与基线[(62.17±17.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Q:t=4.30,P=0.00;WCST错误应答数:t=2.47,P=0.02)。(2)社会功能的比较:治疗第2年末,研究组与对照组ADL、VAQ评分[研究组:ADL(16.03±1.91)分、VAQ(1.72±1.70)分;对照组:ADL(17.37±2.46)分、FAQ(2.81±2.47)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t=2.64,P=0.01;FAQ:t=2.04,P=0.04);在治疗的各阶段,2组MRSS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6个月末:t=2.72,P=0.01;治疗第1年末:t=3.50,P=0.00;治疗第18个月末:t=3.38,P=0.00;治疗第2年末:t=3.34,P=0.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障碍的治疗是长期、整合、系统和连续的,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纠正部分认知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特征 个性 病例管理 精神分裂症 认知
原文传递
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岳英 苏秭瑾 +6 位作者 张毅蓉 马玉苹 徐一峰 周慧根 沈彬 傅人娇 朱如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法,对照组则进行传统的门诊随访治疗。用阳性和阴... 目的探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用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法,对照组则进行传统的门诊随访治疗。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严重程度,每半年量表评定一次;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I-74)、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amily Burden Schedule,FBS)评定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在治疗开始、治疗2年末测定。结果治疗2年末:研究组GQOLI得分及其社会功能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48,t=2.387,P=0.020)。在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业余娱乐生活、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四个因子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BS总分、因子分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7,P=0.002;t=2.538,P=0.013;t=3.002,P=0.004)。结论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区个体化全病程康复治疗方案,在高度个体化治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中心城区环境优势,将各种治疗有效地系统整合,借鉴国外的病案管理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全程跟踪随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对疾病的负担,改善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社区 个体化全病程管理 家庭负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