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激素在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徐霄 李雪莲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雄激素在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过量或缺乏雄激素都可能导致女性发生生殖内分泌疾病。高雄激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重要特征和致病因素之一,可能通过影响表观遗传学、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卵泡发育、卵巢功能和... 雄激素在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过量或缺乏雄激素都可能导致女性发生生殖内分泌疾病。高雄激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重要特征和致病因素之一,可能通过影响表观遗传学、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卵泡发育、卵巢功能和代谢发挥致病作用。雄激素在复发性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植入。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妇女常表现为睾酮水平低,雄激素缺乏可能与颗粒细胞凋亡以及卵巢功能降低有关。降低雄激素的相关治疗是PCOS临床治疗的重要部分,而雄激素补充治疗可用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妇女,但其疗效和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类 多囊卵巢综合征 流产 自然 治疗
下载PDF
阴道内镜技术在无性生活史女性宫腔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苏婷婷 张宏伟 +5 位作者 汪清 谢锋 丛青 李燕云 隋龙 陈丽梅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2-777,共6页
目的探讨阴道内镜技术对无性生活史女性宫腔疾病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阴道内镜检查和传统宫腔镜检查的无性生活史女性患者450例,包括阴道内镜组(n=232)和传统宫腔镜组(n=... 目的探讨阴道内镜技术对无性生活史女性宫腔疾病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阴道内镜检查和传统宫腔镜检查的无性生活史女性患者450例,包括阴道内镜组(n=232)和传统宫腔镜组(n=218)。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4.9±4.7)岁和(25.5±5.4)岁,两组年龄间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术中出现假道、手术失败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阴道内镜组中手术平均时间比传统宫腔镜组短,膨宫液用量更少,VAS疼痛评分更低,但手术失败情况比例明显高于传统宫腔镜组(7.8%vs.0),上述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阴道内镜组出现假道概率更少(0 vs.3.2%),处女膜损伤率更低(0 vs.8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感染发生率相当,均较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子宫穿孔、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阴道内镜技术对无性生活史女性宫腔疾病的诊治安全有效,较传统宫腔镜更微创,不损伤处女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内镜 非接触式宫腔镜检查 无性生活史 宫腔疾病
下载PDF
下丘脑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失衡引发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中西医结合辨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妍 王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6-1000,共5页
女性生命周期中各时段的生殖内分泌变化均体现着中枢与外周间微观分子协同作用共达平衡状态的动态演化特征。位于下丘脑的神经-生殖内分泌调控网络,对性激素诱导的特定核区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合成分泌失衡,造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 女性生命周期中各时段的生殖内分泌变化均体现着中枢与外周间微观分子协同作用共达平衡状态的动态演化特征。位于下丘脑的神经-生殖内分泌调控网络,对性激素诱导的特定核区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合成分泌失衡,造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失常,是引发女性早期生殖衰老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黄体生成素超常分泌,继而引起生育力下降的关键;该过程涉及多因素调控的不同分子功能失常,与中医学“阴阳消长失衡”的观点契合。以生殖衰老和PCOS为典型代表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现代研究发现可能与下丘脑特定区域表观遗传学调控作用的酶类合成变化、组蛋白乙酰化降低、基因表达失常,肠道菌群呈现多态性改变有关。运用中西医结合观辨析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的微观分子变化规律,将为现代中医药精准干预女性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方向和防治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神经递质 激素 生殖衰老 多囊卵巢综合征 动态平衡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通过上调胶质细胞缺失因子-1介导人滋养细胞胎盘生长因子分泌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洪波 李瑞霞 张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人滋养细胞胶质细胞缺失因子-1(glial cell missing 1,Gcm-1)表达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分泌的调控。方法人绒毛膜癌细胞株Bewo经不同剂量HCG... 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人滋养细胞胶质细胞缺失因子-1(glial cell missing 1,Gcm-1)表达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分泌的调控。方法人绒毛膜癌细胞株Bewo经不同剂量HCG处理后,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析检测Gcm-1的表达,以ELISA方法测定PIGF分泌。通过干扰小RNA下调人滋养细胞Gcm-1表达,观察其对HCG调控PIGF分泌的影响。结果 HCG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促进人滋养细胞Gcm-1表达及PIGF分泌,而HCG诱导PIGF分泌则由Gcm-1介导。结论 HCG通过上调Gcm-1表达促进人滋养细胞PIGF分泌,提示HCG可能是一种对妊高征具有保护作用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滋养细胞 胶质细胞缺失因子-1 胎盘生长因子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阴道镜检查前阴道局部预处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丽梅 曹远奎 +3 位作者 张宏伟 宋昱 汪清 隋龙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7-291,共5页
目的:评价雌激素阴道局部制剂和复方沙棘油栓对于绝经后女性行阴道镜检查前阴道局部预处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阴道镜检查的绝经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A组(n=60... 目的:评价雌激素阴道局部制剂和复方沙棘油栓对于绝经后女性行阴道镜检查前阴道局部预处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阴道镜检查的绝经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A组(n=60例)、B组(n=90例),C组(n=90例)、D组(n=90例)。除A组为对照组,不使用药物,其他3组患者阴道镜检查前分别采用普罗雌烯阴道胶丸(B组)、雌激素软膏(C组)和复方沙棘油栓(D组)进行阴道局部预处理,其中B组、C组、D组再各自随机分成2组,其中60例用药1周为B1组、C1组、D1组,30例用药2周及用药1周后因碘染不满意延长用药2周为B2组、C2组、D2组,分析比较使用不同药物预处理后阴道镜检查充分率、醋酸试验满意率、碘染试验满意率、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阴道镜诊断准确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的33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因不适退出研究,最终纳入326例。(1)用药1周后,B1组(58例)、C1组(59例)、D1组(59例)与A组比较,阴道镜检查充分率、醋酸试验满意率和碘染试验满意率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药2周与用药1周比较,3种用药组的阴道镜检查充分率和HSIL阴道镜诊断准确率都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用药组醋酸试验满意率有所提高,但仅B2组与B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种用药组碘染试验满意度明显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使用药物的3组患者在阴道局部不适和头晕、头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发生乳腺疼痛、压痛药物不良反应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患者阴道镜检查前局部用雌激素药膏或复方沙棘油栓1~2周均有助于提高阴道镜检查的醋酸试验和碘染试验的满意率,且局部用药2周碘染效果较1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阴道镜检查 雌激素下降 阴道萎缩 复方沙棘油栓
下载PDF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风 梁杰 李雪莲 《系统医学》 2016年第9期166-168,共3页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影响妇女健康。PID的病原体由外源性和/或内源性病原微生物组成,外源性及内源性两类病原体可以分别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经常为混合感染。不同病原...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影响妇女健康。PID的病原体由外源性和/或内源性病原微生物组成,外源性及内源性两类病原体可以分别单独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经常为混合感染。不同病原体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致病特点,了解不同致病菌的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治。治疗上可以选用敏感抗菌素治疗,必要时可选用手术治疗。为了今后在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上提供更多的帮助,该文综述PID的病原学研究及诊治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外源性病原体 内源性病原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17β-雌二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的小鼠实验研究
7
作者 张雯碧 李路 徐丛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2-925,共4页
目的:进一步验证雌激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病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BMSC后进行流式细胞分析鉴定,建立小鼠EMT模型并将内异病灶进行HE染色鉴定。将小鼠BMSC经尾静脉注射EMT模型小鼠内,按BMSC是... 目的:进一步验证雌激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病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BMSC后进行流式细胞分析鉴定,建立小鼠EMT模型并将内异病灶进行HE染色鉴定。将小鼠BMSC经尾静脉注射EMT模型小鼠内,按BMSC是否预处理分为无17β-雌二醇预处理组(对照组)和17β-雌二醇预处理组(预处理组)。1月后EMT病灶切片免疫荧光检测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的B淋巴细胞瘤-2(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蛋白表达差异。结果:小鼠模型EMT病灶HE染色提示建立模型成功。免疫荧光结果发现:预处理组的异位病灶BCL-2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56.58±7.07 vs 3.34±0.29),预处理组的异位病灶PCNA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83.64±13.07 vs 5.23±0.51),预处理组的异位病灶MMP-1蛋白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高于对照组(40.26±7.79 vs 7.64±3.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初步证实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促进BMSC迁移、分化,最终促进异位病灶ESC的分化、增殖并减少凋亡,从而增加异位病灶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分化
下载PDF
门诊、日间和住院3种不同模式宫腔镜手术的比较
8
作者 陈丽梅 全培青 +6 位作者 张宏伟 李燕云 曹远奎 李清 周奇 汪清 隋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2-748,共7页
目的探讨门诊、日间和住院3种不同模式的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宫腔镜的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查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电子信息化系统和宫腔镜中心每个月的质控报表,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中心门诊、日间和住院宫腔镜的手... 目的探讨门诊、日间和住院3种不同模式的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宫腔镜的管理模式。方法通过查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电子信息化系统和宫腔镜中心每个月的质控报表,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中心门诊、日间和住院宫腔镜的手术量、Ⅳ级手术占比、手术种类分析、并发症、计划外二次手术等数据。结果2019—2021年共纳入门诊宫腔镜患者5162例、日间宫腔镜患者15331例、住院宫腔镜患者5942例。住院宫腔镜患者年龄大于门诊、日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日间宫腔镜的比例逐渐升高,住院宫腔镜比例逐渐下降(P均<0.001)。Ⅳ级宫腔镜手术占比12.9%,其中住院高于日间、日间高于门诊(P均<0.001)。宫腔镜术中并发症和意外发生率为0.117%(31/26435),包括子宫穿孔17例、宫腔镜失败7例、术中大出血3例、液体超负荷2例、肠道损伤1例、麻醉意外1例。其中门诊、日间、住院宫腔镜发生率分别为0.020%(1/5162)、0.137%(21/15331)、0.151%(9/5942)。结论门诊、日间和住院3种不同模式宫腔镜手术均安全可靠。门诊、日间宫腔镜可提高医疗服务效能,逐渐成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日间 门诊 住院 并发症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宫腔镜下LNG-IUS宫底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陈丽梅 隋龙 张宏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的宫腔镜下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宫底固定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开展一项前瞻性新型宫腔镜下LNG-IUS宫...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的宫腔镜下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宫底固定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23年8月至2024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开展一项前瞻性新型宫腔镜下LNG-IUS宫底固定术,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LNG-IUS脱落等随访情况。结果共计21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37.8±6.8)岁,平均宫深(9.06±0.74)cm。其中8例有LNG-IUS环脱落史(5例宫深>8.5 cm,3例宫深≤8.5 cm,但这3例患者宫颈口较松弛),13例无LNG-IUS脱落史(宫深均>8.5 cm)。平均手术时间(14.0±4.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5±3.3)mL。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子宫穿孔、大出血、液体超负荷、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2±0.8)个月,未发现LNG-IUS脱落。疼痛评估和月经量均值少于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均值小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痛经者术后痛经缓解率达95.0%(19/20),月经过多者术后有效率达94.4%(17/18)。主要不良反应为不规律阴道出血,发生率为57.1%(12/21)。结论宫腔镜下LNG-IUS宫底固定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适合于有LNGIUS脱落史、痛经、月经过多或宫腔较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痛经 月经过多 子宫腺肌病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
下载PDF
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后HPV转阴情况及生育能力分析
10
作者 姜婷 谢俣 +5 位作者 龚滢欣 张运强 石月 郭若怡 汪清 刘晓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SIL)患者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SIL)患者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转阴情况及生育力。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患者53例,术后行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随访时间分别为6、12和24个月。分析患者术前HPV感染分布及保育成功率,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后HPV转阴情况,术后切缘阳性和病理类型分布,HPV感染类型对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及患者术后生育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中,94.3%(50/53)存在HPV感染,其中75.5%(40/53)为HPV16/18型感染者,69.8%(37/53)为HPV单一亚型感染,高于混合感染22.7%(12/53);71.7%(38/53)前次LEEP术后切缘阳性,28.3%(15/53)HSIL复发;56.6%(30/53)术后病理HSIL,28.3%(15/53)未发现病理性改变;75.5%(40/53)术后切缘阴性(即保育成功),其中95%(38/40)HPV转阴。比较HPV16/18感染(P=0.196)和HPV感染类型(P=1.000)对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保育成功的患者在术后完成生育(12.5%,5/40),其中顺产1例,剖宫产4例。5例均为足月分娩,3例行宫颈环扎术,2例患者未行宫颈环扎。结论子宫颈HSIL患者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后保育成功率高,术后HPV转阴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生育力保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下载PDF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在妇科领域的诊治进展
11
作者 王悦 华克勤 辛卫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3-819,共7页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缺陷引起,严重影响血红素的生物合成。AIP以剧烈腹痛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急性发作可能导致...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cute intermittent porphyria,AIP)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ydroxymethylbilane synthase,HMBS)缺陷引起,严重影响血红素的生物合成。AIP以剧烈腹痛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急性发作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尽管AIP的发病率较低,但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同时心理负担显著增加,需引起临床关注。诊断AIP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测,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避免诱发因素、血红素替代治疗和激素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GnRH-a)和激素回补治疗在管理与月经相关的AIP发作中已显示出有效性,但需要密切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本文综述了AIP的病理生理学、临床特点和诊断流程,并探讨其预防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 羟甲基胆素合成酶(HMBS) 血红素生物合成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妇科
下载PDF
MRI鉴别宫颈腺体叶状增生与宫颈胃型腺癌的价值
12
作者 马凤华 姜安绮 +2 位作者 陈奕清 徐丛剑 康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0-388,共9页
背景与目的: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是一种少见的宫颈腺癌,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灶隐匿,极易漏诊、误诊,患者预后差;而宫颈腺体叶状增生(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LEGH)及非典型... 背景与目的: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G-EAC)是一种少见的宫颈腺癌,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灶隐匿,极易漏诊、误诊,患者预后差;而宫颈腺体叶状增生(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LEGH)及非典型LEGH(atypical 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aLEGH)是G-EAC的癌前病变,与G-EAC存在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等诸多重叠,术前诊断极具挑战性。本文旨在分析宫颈囊实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相关性,以提高LEGH与G-EAC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23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37例LEGH和53例G-EAC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效能评价。结果:LEGH和G-EAC两组间患者年龄、症状、病灶范围、大小、成分、强化程度、宫颈间质环、子宫内膜累及、淋巴结肿大、宫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GH及aLEGH组病灶位于宫颈黏膜层,主要表现为大、微小囊混合型或密集微小囊型(32/37),囊壁多明显强化(31/37);而G-EAC组中多累及宫颈肌层(42/53),多见实性成分(52/53)和低信号间质环中断或消失(46/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实性成分(OR=50.064)和宫颈间质环中断(OR=40.180)可作为预测G-EAC的显著MRI特征。综合病灶大小、成分、强化程度、宫颈间质环和子宫内膜累及5个特征,对诊断G-EAC的效能采用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70(95%CI:0.931~1.008)。结论:结合宫颈囊实性病变的多个MRI征象有助于鉴别LEGH与G-E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体叶状增生 宫颈胃型腺癌 癌前病变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文献回顾双角子宫对生育结局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
13
作者 姜婷 丁景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7-812,824,共7页
双角子宫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子宫畸形和结构异常,对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它与不孕症、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盘异常等产科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本综述着眼于双角子宫对生育的影响,探讨因双角子宫引起的常见产科并发症,和由... 双角子宫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子宫畸形和结构异常,对生育能力和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它与不孕症、流产、早产、胎儿畸形、胎盘异常等产科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本综述着眼于双角子宫对生育的影响,探讨因双角子宫引起的常见产科并发症,和由其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等。尽管子宫重建手术可以改善生育结果,但自然流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仍可能发生。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探讨双角子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角子宫 生育结局 妊娠并发症 不良妊娠结局 产科并发症
下载PDF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低宫颈评分引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0
14
作者 刘海燕 叶旭萍 +3 位作者 杨燕 张铮 顾蔚蓉 李笑天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孕妇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00例足月胎膜早破单胎孕妇,破膜2h后未临产,宫颈条件未成熟(宫颈Bishop评分≤4分),孕妇知情同意后欣普贝生组入组50例,催产素组50例。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孕妇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00例足月胎膜早破单胎孕妇,破膜2h后未临产,宫颈条件未成熟(宫颈Bishop评分≤4分),孕妇知情同意后欣普贝生组入组50例,催产素组50例。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情况。结果:与催产素组比较,欣普贝生组8h、12h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明显增加(92.0%vs 64.5%,P<0.01;95.9%vs 79.2%,P<0.05)。欣普贝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86.0%vs 60.0%,P<0.01),且欣普贝生组用药12h、24h内阴道分娩率亦显著提高(42.0%vs 8.0%,P<0.001;64.0%vs 34.0%,P<0.01)。欣普贝生组用药至临产、用药至阴道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催产素组[(7.4±1.0)h vs(14.2±2.0)h,P<0.01;(15.4±1.4)h vs(21.4±1.6)h,P<0.01]。欣普贝生组引产失败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显著降低(2.0%vs 16.0%,P<0.05;0 vs 12.0%,P<0.05);两组急产、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论:足月胎膜早破且宫颈条件未成熟的初产孕妇,应用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直接催产素引产,但用药期间应加强母儿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普贝生 胎膜早破 宫颈BISHOP评分 引产 催产素
下载PDF
掌叶半夏提取物对宫颈癌荷瘤小鼠脾脏免疫的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黄海霞 张明星 +3 位作者 张萌 卢冲 彭靖 李桂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4-542,共9页
目的观察掌叶半夏提取物(Pinellia extracts,PE)对HPV+TC-1荷瘤小鼠T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宫颈癌荷瘤小鼠建模后随分成4组:机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L/d,灌胃)、PE低剂量组(10 mg/kg,0.2mL/d,灌胃)、PE高剂量组(20 mg/kg,0.2 mL/d,灌... 目的观察掌叶半夏提取物(Pinellia extracts,PE)对HPV+TC-1荷瘤小鼠T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宫颈癌荷瘤小鼠建模后随分成4组:机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L/d,灌胃)、PE低剂量组(10 mg/kg,0.2mL/d,灌胃)、PE高剂量组(20 mg/kg,0.2 mL/d,灌胃)、CDDP组(4 mg/kg,0.2 mL/3 d,腹腔注射)。给药期间测瘤、描绘肿瘤生长曲线,21天后处死小鼠并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和CD8+T细细胞以及Th1、Th2、Treg和Th17亚群的比例。结果抑瘤率:CDDP组(29.82%)>PE高剂量组(21.73%)>PE低剂量组(8.23%);PE高剂量组和CDDP组CD4+和CD8+T细胞比例较阴性对照组均显著增多(P<0.01);PE两组Th1比例显著升高、Th2和Th17比例显著下降(呈现剂量依赖性),Treg亚群分泌TGF-!减少,而FOXP3水平增高。结论 PE能通过诱导CD4+T细胞向Th1型分化,抑制Th1/Th2漂移,改善Treg和Th17的比例,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半夏提取物 宫颈癌 TC-1细胞株 细胞免疫
下载PDF
Ezrin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PCNA、MMP-2、MMP-9、HPVE6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26
16
作者 奚美丽 李俊 鹿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04-90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大量研究表明,Ezrin蛋白在很多肿瘤组织中都有异常表达,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如细胞黏附、迁移、生存等,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分析Ezri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 背景与目的:大量研究表明,Ezrin蛋白在很多肿瘤组织中都有异常表达,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物学行为,如细胞黏附、迁移、生存等,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分析Ezrin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病理因素、PCNA、MMP-2、MMP-9、HPV E6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诊断为宫颈癌的30例患者的组织标本,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同时收集正常宫颈组织来自子宫肌瘤且经病理证实无任何宫颈病变的10例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Ezrin、PCNA、MMP-2、MMP-9、HPV E6蛋白表达,并分析Ezrin表达与PCNA、MMP-2、MMP-9、HPV E6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Ezr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呈中强阳性,且主要弥散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膜处,而正常宫颈组织Ezrin蛋白表达呈弱阳性,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与MMP-2、MMP-9和HPV E6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与PCNA表达无关。Ezrin蛋白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等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兹蛋白 宫颈癌 转移 浸润
下载PDF
宫颈癌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和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黄海霞 李桂玲(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78-1282,共5页
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宫颈癌新增病例约10万,死亡人数约3万,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均占据首位,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与健康[1]。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对于宫颈癌患者来说非... 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宫颈癌新增病例约10万,死亡人数约3万,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均占据首位,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与健康[1]。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对于宫颈癌患者来说非常必要。20世纪以来,借助于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宫颈癌在免疫学上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大量统计分析或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宫颈局部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本文跟踪国内外宫颈癌免疫学相关的研究,在了解宫颈癌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免疫治疗与预防的最新成果,如第二代预防性疫苗的研究和治疗性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进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发病机制 治疗性疫苗 宫颈癌 细胞分子生物学 妇科恶性肿瘤 免疫功能 免疫治疗 发展中国家
下载PDF
中药更年春方通过ERβ及PI3K/Akt信号通路对Aβ25-35致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阳 高玲芸 王文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6-75,共10页
目的观察中药更年春方(Gengnianchun formula,GNC)通过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及PI3K/Akt信号通路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致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β25-35作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 目的观察中药更年春方(Gengnianchun formula,GNC)通过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及PI3K/Akt信号通路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致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Aβ25-35作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系,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摸索Aβ25-35及GNC含药血清(GNC serum,GS)处理神经细胞的合适浓度及时间。采用Aβ25-35作用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体外模型,分为无血清对照组、模型组、GS组、空白血清对照(normal saline serum,NS)组和PHTPP(选择性ERβ拮抗剂)组。利用正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及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损伤。利用Hoest33258/PI双重荧光染色实验、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结果与无血清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及突触出现明显的收缩崩解和细胞碎片、细胞活力下降、LDH释放升高。与模型组和NS组相比,GS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胞体及突触的收缩崩解和细胞碎片减少、细胞活力上升、LDH释放减少、PI阳性神经元细胞数目下降、神经元bax/bcl-2mRNA、cyt-c mRNA水平及bax/bcl-2、cleaved-caspase 3、cyt-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Akt蛋白表达水平上升。与GS组相比,PHTPP组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bax/bcl-2 mRNA、cyt-c mRNA水平及bax/bcl-2、cleaved-caspase3、cyt-c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Akt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GNC对Aβ25-35致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是通过ERβ及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更年春方(GNC) 雌激素受体β(ERβ) PI3K/AKT信号通路 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 SH-SY5Y细胞系
下载PDF
加德纳菌生物膜在难治性细菌性阴道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余竑敏 苏婷婷 隋龙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可增加女性患盆腔炎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对性传播疾病的易感性及导致不良妊娠等后果。BV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产生及复发的致病因素亦十分复杂。综述BV在微生物学及病理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特征,描述...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可增加女性患盆腔炎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对性传播疾病的易感性及导致不良妊娠等后果。BV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产生及复发的致病因素亦十分复杂。综述BV在微生物学及病理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特征,描述了阴道微生态、产过氧化氢乳杆菌的缺失及导致BV相关致病菌的聚集等现象。讨论了细菌生物膜,尤其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在阴道上皮的黏附,不能有效地被免疫系统清除或完全被抗生素灭活,导致BV治疗后仍有慢性、持续性感染的状况。同时进一步对临床常用的BV治疗方案及针对生物膜特异性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从而增加对BV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病 细菌性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药性 细菌 加德那菌 阴道 生物膜
下载PDF
13例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颖莹 张剑峰 +1 位作者 李桂玲 徐丛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9月至2012年6月收集的13例MD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5例表现为阴道排液增多,4例以同房后出...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9月至2012年6月收集的13例MD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5例表现为阴道排液增多,4例以同房后出血为主诉,4例有不规则阴道流血。6例术前经宫颈活检或锥切后明确诊断,其余7例则为其他肿瘤手术后诊断(1例子宫内膜腺癌,5例宫颈液腺癌,1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后确诊)。13例均接受广泛全子宫切除术。4例术前介入化疗加术后化疗,7例术后化疗。术后随访8个月~11年,除3例失访外,其余10例均存活至今。结论MDA临床极少见,容易误诊,及早手术、必要的辅助治疗和密切随访可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微偏腺癌(MDA) 病理特点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