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药子配伍甘草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陆宝华 陈翔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7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黄药子配伍甘草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以黄药子配伍甘草含药血清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性,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 目的探讨黄药子配伍甘草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以黄药子配伍甘草含药血清处理,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性,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中药含药血清能抑制胃癌细胞SGC 7901增殖,且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强(P<0.05);中药组Transwell小室穿膜细胞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qRT-PCR结果显示,空白组E钙黏蛋白表达较其他组低,不同浓度中药组E钙黏蛋白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中药组较空白组N钙黏蛋白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的表达均降低,随着中药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结论黄药子配伍甘草能抑制胃癌细胞SGC 7901的增殖,并通过抑制EMT而降低癌细胞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黄药子 甘草 细胞增殖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X射线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钙黏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莹 王璐 +3 位作者 刘利敏 张颖 石静 林清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X射线分2.5、5和10 Gy 3个吸收剂量组照射体外培养的人三阴性乳腺癌HCC1937细胞和MDA-MB-231细胞,采...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X射线分2.5、5和10 Gy 3个吸收剂量组照射体外培养的人三阴性乳腺癌HCC1937细胞和MDA-MB-231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HCC1937细胞和MDA-MB-231细胞经照射后6、12、24和48 h的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以未照射组(0 h组)为对照。结果 HCC1937细胞和MDA-MB-231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在2.5、5、10 Gy X射线照射后,随着时间点的后移呈升高趋势。与未照射组相比,除了HCC1937细胞10 Gy照射后6 h、2.5 Gy和5 Gy照射后24 h及MDA-MB-231细胞5 Gy照射后12 h外,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1937细胞在2.5 Gy和10 Gy照射后48 h,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未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的X射线整体可上调HCC1937细胞和MDA-MB-231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可能诱导了肿瘤细胞凋亡;晚期HCC1937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降,可能与辐射所致HCC1937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肿瘤 E-钙黏蛋白 HCC1937细胞 MDA-MB-231细胞 X射线 照射
下载PDF
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两种不同位置环乳晕切口术式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宇霞 杨伟雄 陈翔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93-99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环乳晕切口在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GYN)手术中的应用,寻求最佳手术切口位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GYN患者,按环乳晕切口位置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 目的:比较两种环乳晕切口在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GYN)手术中的应用,寻求最佳手术切口位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GYN患者,按环乳晕切口位置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环乳晕内侧缘弧形的手术切口,对照组采用环乳晕下缘弧形的手术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血肿发生率、乳头乳晕皮肤感觉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均一期愈合,而且塑形效果理想。两组随访12个月内,无乳头乳晕坏死及复发现象。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后带管时间、术后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痛觉、触觉缺失及乳头乳晕皮肤异常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采用环乳晕内侧缘弧形的手术切口更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乳头乳晕感觉异常现象,是治疗GYN的一种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发育症 环乳晕内侧缘切口 环乳晕下缘切口 比较研究
下载PDF
microRNA-148b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郝余庆 蒋徐维 徐玉振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microRNA-148b(miR-148b)的表达与HCC预后的关系。方法: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冰冻组织样本库中调取2007—2010年手术切除的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microRNA-148b(miR-148b)的表达与HCC预后的关系。方法: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冰冻组织样本库中调取2007—2010年手术切除的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组织标本中miR-148b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资料,分析miR-148b表达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HCC组织中miR-148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miR-148b低表达与HCC血管侵犯及TNM分期等恶性临床病理指标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148b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较低。结论:人HCC组织中miR-148b表达下降,且与HCC不良的临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croRNA-148b 总生存期 预后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祝徐军 李新星 徐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8期618-622,共5页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是最早在膀胱癌中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长非编码RNA分子,表现为原癌基因的功能,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近些年的研究表明,UCA1不仅参与肿瘤的增殖、转移,还引起肿瘤细胞耐药,导致肿瘤恶性进展,患者预后极差。本文就UCA...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是最早在膀胱癌中发现的一个重要的长非编码RNA分子,表现为原癌基因的功能,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近些年的研究表明,UCA1不仅参与肿瘤的增殖、转移,还引起肿瘤细胞耐药,导致肿瘤恶性进展,患者预后极差。本文就UCA1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 长非编码RNA 肿瘤耐药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预防较大副右肝管损伤体会
6
作者 徐宙 袁杰 +4 位作者 盛春 郝余庆 陈小平 蒋徐维 寇玉彬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发现和避免较大副右肝管(最大径>3 mm)损伤及损伤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7例LC术中存在较大右副肝管患者围手术期的病例资料。结果7例较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发现和避免较大副右肝管(最大径>3 mm)损伤及损伤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7例LC术中存在较大右副肝管患者围手术期的病例资料。结果7例较大副右肝管均在术前行MRCP检查时发现,并在术中证实。其中副右肝管损伤1例,术中发现漏胆后一期行胆肠吻合,术后随访期内出现胆管感染,反复发作,予以保守处理,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术前常规MRCP检查、术中精细操作、熟悉胆道变异,是预防LC术中较大副右肝管损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副右肝管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肝管损伤
下载PDF
黄芪、角针药对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倩竹 陈小平 +1 位作者 黄建平 蒋徐维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7-1312,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角针药对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以90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住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予黄芪、角针)、西药组(予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和空白组(予生理盐水)各30例,3组... 目的观察黄芪、角针药对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以90例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住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予黄芪、角针)、西药组(予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和空白组(予生理盐水)各30例,3组疗程均为8天。观察术前、术后患者的尿乳果糖/甘露醇(lactulose/mannitol,L/M)比值、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血D-乳酸水平、内毒素(endotoxin,E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血D乳酸水平、DAO、L/M为主要药效指标,ET、TNF-α、肠鸣音恢复时间为次要药效指标综合评价该中药对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中药组尿L/M比值、血D-乳酸、DAO水平与西药组相似(P>0.05),两者均优于空白组(P<0.05);中药组ET、TNF-α下降水平优于西药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西药组ET、TNF-α下降程度优于空白组(P<0.05),肠鸣音恢复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对方(黄芪、角针)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西药水平相当。在肠功能恢复、减轻毒素吸收和降低致炎因子水平方面可能优于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角针 结直肠癌 肠道屏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