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观认知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27
1
作者
郑娟
赵黎萍
张展星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2199-2202,共4页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74例处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74例处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治疗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和一个疗程结束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信赖他人量表(Rosenberg)、容纳他人量表(AO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副反应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社会[(26.98±3.87)分vs(29.08±3.91)分]、精力/动机[(16.56±2.04)分vs(17.68±1.98)分]、症状/副反应[(16.36±1.92)分vs(18.21±2.35)分]、总分[(59.90±6.78)分vs(64.97±7.21)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亲密不满意程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适应性不满意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实际亲密度[(57.68±3.18)分vs(54.34±2.41)分]、理想亲密度[(68.39±1.97)分vs(66.38±1.76)分]、亲密不满意程度[(10.71±3.40)分vs(12.04±2.80)分]、实际适应性[(43.99±3.89)分vs(38.09±3.28)分],理想适应性[(55.13±3.28)分vs(52.10±5.01)分]、适应性不满意程度[(11.14±4.26)分vs(13.01±3.05)分]比较,观察组亲密不满意程度和适应不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际亲密度和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和理想适应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信赖他人、容纳他人和被他人容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信赖他人[(1.50±0.22)]分vs(2.37±0.35)分]、容纳他人[(43.19±4.24)分vs(40.78±4.18)分]、被他人容纳[(12.76±1.83)分vs(10.78±1.87)分]比较,观察组信赖他人明显低于对照组,容纳他人、被他人容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自知力存在率为7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有助于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观认知疗法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自知力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观认知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27
1
作者
郑娟
赵黎萍
张展星
机构
上海市
宝山区
精神
卫生
中心
心理科
上海市
宝山区
精神
卫生
中心
医务科
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室
出处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2199-2202,共4页
基金
上海市宝山区医学卫生项目(编号:19-E-25)。
文摘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74例处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治疗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和一个疗程结束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信赖他人量表(Rosenberg)、容纳他人量表(AO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症状/副反应和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社会[(26.98±3.87)分vs(29.08±3.91)分]、精力/动机[(16.56±2.04)分vs(17.68±1.98)分]、症状/副反应[(16.36±1.92)分vs(18.21±2.35)分]、总分[(59.90±6.78)分vs(64.97±7.21)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亲密不满意程度、实际适应性、理想适应性、适应性不满意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实际亲密度[(57.68±3.18)分vs(54.34±2.41)分]、理想亲密度[(68.39±1.97)分vs(66.38±1.76)分]、亲密不满意程度[(10.71±3.40)分vs(12.04±2.80)分]、实际适应性[(43.99±3.89)分vs(38.09±3.28)分],理想适应性[(55.13±3.28)分vs(52.10±5.01)分]、适应性不满意程度[(11.14±4.26)分vs(13.01±3.05)分]比较,观察组亲密不满意程度和适应不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际亲密度和理想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和理想适应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信赖他人、容纳他人和被他人容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信赖他人[(1.50±0.22)]分vs(2.37±0.35)分]、容纳他人[(43.19±4.24)分vs(40.78±4.18)分]、被他人容纳[(12.76±1.83)分vs(10.78±1.87)分]比较,观察组信赖他人明显低于对照组,容纳他人、被他人容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自知力存在率为7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有助于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
内观认知疗法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自知力
疗效
Keywords
Vipassana cognitive therapy
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 period
Quality of life
Social function
Insight
Curative effect
分类号
R749.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观认知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郑娟
赵黎萍
张展星
《海南医学》
CAS
2020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