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指导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阶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晓如 吴玲 +3 位作者 张治 孔庆华 祁辉 雷撼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动态变化在指导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阶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就诊的慢性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2014年... 目的观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动态变化在指导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阶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就诊的慢性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2014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 2014)进行标准化治疗。所有患者每3个月进行病情评估,对照组按GINA 2014推荐的方案调整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病情评估时检测FeNO并在GINA2014推荐方案的基础上参考FeNO结果调整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控制率、降阶梯治疗失败率、支气管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肺功能。结果共207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103例,研究组104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两组临床完全控制率、ACQ评分、肺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研究组降阶梯治疗失败率低于对照组[7.28%(11/151)vs 13.66%(25/183),P<0.05],第4~6个月、第7~9个月、第10~12个月控制药物和短效按需缓解药物的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病情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监测FeNO可有效指导慢性持续性支气管哮喘的阶梯治疗,降低治疗失败率,减少控制药物和短效按需缓解药物的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阶梯治疗 肺功能
下载PDF
基于医疗联合体架构的全专联合诊疗模式探索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竺琼 朱艳 +4 位作者 孙雅 张治 樊长旭 陈晓彬 徐嘉漪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7-10,31,共5页
目的:分析全专联合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为优化区域“1+1+1”签约服务,探索分级诊疗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正式运行徐汇区全专云医联平台的时间作为划分依据,收集比较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和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的以下... 目的:分析全专联合诊疗模式的实施效果,为优化区域“1+1+1”签约服务,探索分级诊疗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正式运行徐汇区全专云医联平台的时间作为划分依据,收集比较2017年6月1日—2018年5月31日和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的以下数据:(1)徐汇区“1+1+1”签约居民的签约组合内医疗机构就诊情况;(2)徐汇区65岁以上“1+1+1”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情况;(3)上海市级预约转诊平台与徐汇区全专云医联平台的双向转诊情况。结果:徐汇区全专云医联平台运行前一年,徐汇区“1+1+1”签约居民的签约组合内医疗机构就诊人次数为4859064,运行后第一年为4829679,未见明显变化。徐汇区全专云医联平台运行前一年,徐汇区65岁以上居民的健康管理率为73.28%,运行后第一年为75.01%,同比上升1.73%。徐汇区全专云医联平台运行后第二年,徐汇区“1+1+1”签约居民的上转、下转人次较第一年有所增加;运行后第一年的双向转诊率为52.32%,第二年为46.46%,同比下降5.86%,但其双向转诊率均显著高于上海市级预约转诊平台的同年相关数据。结论:全专联合诊疗模式对区域分级诊疗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实现全面转变传统就医观念、合理有序就医仍有一定差距,通过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全专联合诊疗服务未来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全专联合诊疗模式 双向转诊
下载PDF
上海地区成人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施宇衡 汤葳 +6 位作者 段玉香 杜娟 王晓如 周敏 顾文超 温赤君 龚益 《国际呼吸杂志》 2019年第7期481-486,共6页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成人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对上海地区9家医院门诊复诊的成人哮喘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认知、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哮喘药物的使用情况、不遵医嘱...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成人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对上海地区9家医院门诊复诊的成人哮喘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认知、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哮喘药物的使用情况、不遵医嘱用药的原因。根据Morisky评分,将499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分为依从性差组(Morisky评分<6)和依从性较好组(Morisky评分≥6分),2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依从性差组为259例(51.9%),依从性较好组为240例(48.1%)。与依从性较好组相比,依从性差组在18~30岁年龄段、专病门诊就诊的人数比例较高(χ^2=6.331、8.983,P值均<0.05),而在50~70岁年龄段、专家门诊就诊的人数比例较低(χ^2=8.088、4.711,P值均<0.05)。依从性差组对第1~5项哮喘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低于依从性较好组(χ^2=19.860、4.711、5.345、27.677、24.975,P值均<0.05)。知晓知识点≤2项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χ^2=18.840,P<0.01)。依从性差组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联合中药治疗的人数比例高于依从性较好组(χ^2=6.449、5.208、5.933,P值均<0.05),而且同时使用4种及以上药物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依从性较好组(χ^2=20.980,P<0.01)。依从性差组因自觉病情好转、忘记用药、不愿长期采用吸入方式、害怕药物依赖、难以长期坚持、装置使用麻烦而不遵医嘱用药的比例均明显高于依从性较好组(χ^2=59.842、45.303、20.607、18.163、33.659、9.264,P值均<0.01),其因药物疗效差而不遵医嘱的比例亦较高(χ^2=4.452,P<0.05)。结论上海地区成人哮喘治疗依从性不足50%。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对哮喘长期治疗认知不足、自觉病情好转、忘记用药、不愿长期采用吸入方式等。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达到哮喘良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药物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4
作者 张治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10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PaO_2/Fi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_2、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评分、认知评分、情绪评分、角色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总体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评分、认知评分、情绪评分、角色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纳洛酮 正压呼吸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三种评分系统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危险度分层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5
作者 孔庆华 白久武 +1 位作者 王晓如 徐金富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采用肺炎严重度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和CURB-65、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三种评分系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目的采用肺炎严重度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和CURB-65、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三种评分系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危险度分层及严重程度和预后进行评估比较,以获得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收治的125例65岁以上老年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入院第1~3 d内进行PSI和CURB-65、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比较各组病死率和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入住率,评估各系统预测死亡和入住ICU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比较三种评分预测患者病死率方面两两之间的一致性及吻合度。结果 PSI、CURB-65、APACHEⅡ评分三种评分方法将大部分患者划分为低危组(分别为48.8%、64.0%、52.8%),划为中危组的患者分别为37.6%、23.2%、32.0%,小部分划为高危组(分别为13.6%、12.8%、15.2%)。PSI评分高危组、CURB-65评分高危组、APACHEⅡ评分高危组的病死率分别为41.3%、62.5%、47.4%,三种评分高危组ICU入住率分别为88.3%、100.0%、94.7%。PSI、CURB-65、APACHEⅡ三种评分预测死亡的敏感性分别为50.0%、71.4%、64.3%;三种评分预测入住ICU的敏感性分别为46.8%、50.0%、59.3%;而PSI、CURB-65、APACHEⅡ三种评分对预测死亡及入住ICU的特异性均在90%以上。三种评分预测死亡及入住ICU的AUC差别不大:PSI、CURB-65、APACHEⅡ三种评分预测死亡的AUC分别为0.893、0.871、0.880;三种评分预测入住ICU的AUC分别为0.949、0837、0.949。而三种评分预测患者死亡的风险两两之间的一致性均较好(P>0.05)。结论三种评分系统对预测老年CAP患者的住院病死率、ICU入住率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预测老年CAP患者死亡风险较一致。CURB65评分预测死亡风险敏感性最高,对识别高死亡风险患者更有意义;而APACHEⅡ评分预测入住ICU敏感性最高,在识别重症患者有较好的价值,对于选择合适的诊疗地点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严重度指数 CURB-65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原文传递
中重度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支气管舒张试验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如 吴玲 +3 位作者 张治 孔庆华 祁辉 雷撼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31-333,337,共4页
目的研究中度、重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在阶梯治疗过程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改变率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关性... 目的研究中度、重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在阶梯治疗过程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改变率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关性。方法入选160例中度、重度慢性持续期的哮喘患者,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2015版)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每3个月测定1次患者的FeNO数值,完成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ACQ),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持续1年。结果160例患者经规范治疗,ACQ评分逐渐降低,FeNO数值下降,FEV1改变率下降,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中度、重度慢性持续期的哮喘患者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后FeNO与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改变率的动态改变呈正相关,可作为基层医院规范化管理和治疗中度、重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 支气管舒张试验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慧慧 曾洁 +1 位作者 董毓敏 杨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8期2201-2203,共3页
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改革的效果。方法经过宣传动员、反复论证,2010年6—12月科室将整个病区划分为2组,每组包干25张床位,设1名责任组长,3名责任班护士,每人负责组内6~8例患者的全部护理工作,包括... 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实施责任包干制护理改革的效果。方法经过宣传动员、反复论证,2010年6—12月科室将整个病区划分为2组,每组包干25张床位,设1名责任组长,3名责任班护士,每人负责组内6~8例患者的全部护理工作,包括出入院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治疗、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与实行责任包干制前(2010年1—5月)功能制护理排班模式时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改革前,床位护士对自己所负责的患者“九知道”掌握情况满分的只有78%,经过改革后,包干护士“九知道”掌握率达到92%;护士对改革后的工作模式满意与认可度达98%;改革后患者满意度调查:知道自己的床位护士、护士的服务态度、护士的技术水平、做每一项操作前后的告知、健康宣教效果等条目满意程度与改革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1.21,13.34,19.08,22.02,28.96;P〈0.01)。结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改革后,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充分发挥了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节省了护士的劳动力,使其有更多时间可以留给患者,患者的健康教育得到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责任包干制 护理模式 患者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