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治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强 洪涛 潘翠珍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血管内超声(简称IVUS)是20世纪90年代起应用于临床诊断血管病变的一种新的诊断手段。IVUS仪器设备包括两部分,带微探头的导管和超声成像仪,冠脉内超声就是在心导管的顶端放置一个超声探头,即换能器,发出超声波。IVUS在冠脉造影时... 血管内超声(简称IVUS)是20世纪90年代起应用于临床诊断血管病变的一种新的诊断手段。IVUS仪器设备包括两部分,带微探头的导管和超声成像仪,冠脉内超声就是在心导管的顶端放置一个超声探头,即换能器,发出超声波。IVUS在冠脉造影时进行,在X线透视下将0.014in(1 in=2.54cm)引导钢丝插至拟行IVUS成像的血管远端并固定,沿引导钢丝将超声探头导管插入靶血管段的远端。从血管的远端缓慢撤退导管至近段,对血管横截面进行360°成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心病 20世纪90年代 诊治 IVUS 超声探头 引导钢丝 冠脉内超声 成像仪 心导管
下载PDF
5例心脏移植后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军 王春生 +3 位作者 陈昊 赖颢 杨守国 朱仕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总结原位心脏移植受者再行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了解心脏移植术后外科疾病的特点。方法对5例原位心脏移植受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急性胆囊炎2例,急性阑尾炎、双侧巨乳及肺部肿瘤各1例。再次手术时患者平均年龄44.6岁(14~60岁)... 目的总结原位心脏移植受者再行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了解心脏移植术后外科疾病的特点。方法对5例原位心脏移植受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急性胆囊炎2例,急性阑尾炎、双侧巨乳及肺部肿瘤各1例。再次手术时患者平均年龄44.6岁(14~60岁),距心脏移植手术时间平均为16.4个月(4~37个月)。急性胆囊炎和阑尾炎患者均在急诊情况下切除病灶;双侧巨乳患者施行双侧巨乳缩小术;肺部肿瘤患者先于胸腔镜下切除肿块,经快速冰冻病理证实肿瘤为恶性后再行小切口肺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连续监测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动态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加强围手术期抗感染治疗力度。结果4例患者术后2周内康复,顺利出院;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因术后发生胃潴留经内科治疗66d后康复出院。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无严重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无急性排斥反应及心脏移植物功能不全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21.3d(8~66d)。术后随访1~13个月,无手术疾病复发,亦未出现移植心脏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心脏移植术后虽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导致抵抗力低下,但如患外科疾病仍需积极手术治疗。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患者能够耐受再次手术治疗并获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振斌 任长裕 +1 位作者 周光华 范青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7-190,共4页
本文报道1978年1月至1991年11月收治的7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其中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3例。良性肿瘤中有粘液瘤71例,左右心室脂肪瘤各1例,右心房神经纤维瘤、右心房平滑肌瘤和左心室纤维瘤各1例。恶性肿瘤有恶性粘液瘤、粘液肉瘤和淋巴... 本文报道1978年1月至1991年11月收治的79例原发性心脏肿瘤,其中良性肿瘤76例,恶性肿瘤3例。良性肿瘤中有粘液瘤71例,左右心室脂肪瘤各1例,右心房神经纤维瘤、右心房平滑肌瘤和左心室纤维瘤各1例。恶性肿瘤有恶性粘液瘤、粘液肉瘤和淋巴肉瘤各1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肿瘤切除术77例,部分切除1例,病理活检1例。住院期死亡3例,死亡率3.7%。诊断主要是依据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非粘液瘤患者有时需作 CT 和/或磁共振显象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外科手术 诊断
下载PDF
无创机械通气在心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岚 王春生 赵强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12期918-919,922,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性经面罩机械通气在心外科手术后患者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1年12月在本院心外科手术后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需再次机械通气的资料。结果共有22例患者进入本组分析,占同期心外科手术患者的5.7%。其中12... 目的探讨无创性经面罩机械通气在心外科手术后患者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1年12月在本院心外科手术后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需再次机械通气的资料。结果共有22例患者进入本组分析,占同期心外科手术患者的5.7%。其中12例患者首选无创机械通气(NIMV),10例患者首选气管插管。两组患者年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首次拔管时间、再次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但NIMV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12例NIMV患者中,8例患者经NIMV过渡后痊愈;4例患者中途改行气管插管,原因分别为神志异常不能配合咳痰(2例)、人机对抗(2例)。全部12例患者均成功转出ICU,无一例患者死亡。12例NIMV患者中除1例患者腹胀外无其它并发症,无感染病例。10例首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6例痊愈,4例患者死亡。结论无创性经面罩机械通气是改善肺泡通气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选择性心外科手术后患者中可能会降低术后再插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科 机械通气 无创通气
下载PDF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赵维鹏 潘翠珍 +3 位作者 魏来 潘文志 周达新 舒先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5期4-10,共7页
目的探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严重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分别经由两种不同手术入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其中7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主动... 目的探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严重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分别经由两种不同手术入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其中7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面积<1.0 cm2,主动脉瓣口最大流速≥4 m/s,平均跨瓣压差≥40 mm Hg)和1例人工生物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患者行经股动脉TAVI,另外4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和4例重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行经心尖TAVI,术前均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术后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经股动脉TAVI组:所有患者均成功经导管植入人工生物主动脉瓣,其中1例患者术中发现心包填塞合并升主动脉夹层分离。经心尖TAVI组: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人工生物主动脉瓣,无并发症发生。CT和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主动脉瓣环最大径、最小径、瓣环面积及狭窄瓣口数据的比较,二者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99(瓣环最大径)、0.97(瓣环最小径)、0.98(瓣环面积)、0.99(狭窄瓣口面积);术前连续性方程测量的狭窄瓣口面积与CT及3D-TEE比较,二者相关性良好,r值均为0.99。结论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主动脉瓣环的大小及评价主动脉的解剖结构,并且能实时引导、监测经导管人工生物主动脉瓣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三维超声心动图 介入
下载PDF
心脏大血管创伤后晚期后遗症的诊断与处理
6
作者 蒋振斌 王哲 +1 位作者 陈安清 周光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 报告心脏大血管创伤后晚期后遗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收集我科 195 4年 6月~ 1999年 7月收治的2 5例心脏大血管损伤后遗症病例资料 ,其中穿透伤 10例、闭合伤 9例、医源性损伤 6例。通过回顾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研究其诊断... 目的 报告心脏大血管创伤后晚期后遗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收集我科 195 4年 6月~ 1999年 7月收治的2 5例心脏大血管损伤后遗症病例资料 ,其中穿透伤 10例、闭合伤 9例、医源性损伤 6例。通过回顾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研究其诊断、处理方法的特点及预后。结果  2 3例经手术治疗痊愈 ,1例假性动脉瘤手术时出血死亡 ,1例因动脉导管结扎后 ,控制假性动脉瘤感染时 ,瘤体突然破裂出血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血管损伤 后遗症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26例心脏创伤的外科处理
7
作者 蒋振斌 周光华 +1 位作者 范清 陈志强 《中国临床医学》 1997年第1期18-20,共3页
本文报道26例心脏创伤处理经过,其中穿人性12例,医源性8例,闭合性6例。16例行急诊手术,包括缝合心肌裂口,去除心肌异物,闭式二尖瓣分离,清除心包腔血块和胸腔引流术。Ⅱ期和 /或择期手术10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术 2例,三尖瓣替换术2例,主... 本文报道26例心脏创伤处理经过,其中穿人性12例,医源性8例,闭合性6例。16例行急诊手术,包括缝合心肌裂口,去除心肌异物,闭式二尖瓣分离,清除心包腔血块和胸腔引流术。Ⅱ期和 /或择期手术10例,其中二尖瓣替换术 2例,三尖瓣替换术2例,主动脉瓣成形术1例。心内膜起搏电极感染去除2例,心室间隔缺损和右心室室壁瘤缝补术1例,左冠状动脉至肺动脉瘘1例。心包积血缩窄和右下肺弹头去除1例。 诊断主要依据为大量失血休克,心脏压塞,心脏出现杂音,心电图显示心肌损害,心包穿刺阳性等。条件允许时可行超声心动图和床旁摄片检查,心脏创伤合并瓣膜损害,VSD,室壁瘤和动脉心腔瘘等需施行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检查确诊,必要时需施行心腔或大血管造影明确诊断。26例均经手术治疗,25例痊愈出院。死亡 1例,死亡率为 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创伤
下载PDF
114例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敏生 王春生 +1 位作者 丁文军 洪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总结升主动脉瘤手术治疗的经验 ,并分析探讨其相关的问题。 方法 对 114例升主动脉瘤患者(其中 6 2例伴升主动脉夹层分离 )施行了手术治疗。 10 5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 Bentall手术 (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置换术... 目的 总结升主动脉瘤手术治疗的经验 ,并分析探讨其相关的问题。 方法 对 114例升主动脉瘤患者(其中 6 2例伴升主动脉夹层分离 )施行了手术治疗。 10 5例升主动脉瘤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行 Bentall手术 (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置换术以及冠状动脉开口移植术 ) ,其余 9例患者仅行升主动脉置换术。 结果 手术死亡 7例(6 .14 % ) ,其中 6例为术前心功能 (NYHA) 级患者。随访 10 7例 ,随访时间 7天~ 12 .4年 (40± 30月 ) ,死亡 8例 ,死于颅内出血 3例 ,腹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3例 ,急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 ,原因不明猝死 1例。存活的 99例(86 .8% )情况良好 ,心功能为 、 级。 结论 主动脉置换术治疗升主动脉瘤、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术后可使大多数存活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手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主动脉瘤 主动脉置换术 BENTALL手术
下载PDF
紫杉醇对大鼠心脏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兆华 洪涛 +5 位作者 王春生 宋凯 郑佳予 朱仕杰 刘琛 魏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组Ⅰ:术后腹部注射紫杉醇(0...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组Ⅰ:术后腹部注射紫杉醇(0.75mg/kg·d);组Ⅱ:术后腹部注射紫杉醇(1.5mg/kg·d);组Ⅲ:术后给环孢菌素A(CsA,5mg/kg·d)灌胃;组Ⅳ:术后腹部注射紫杉醇(0.75mg/kg·d)+CsA(5mg/kg·d)灌胃。观察5组大鼠一般情况、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及术后7d病理学改变。结果组Ⅰ、组Ⅱ、组Ⅲ和组Ⅳ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组Ⅳ存活时间长于组Ⅰ和组Ⅲ(P〈0.05)。术后第7d,对照组移植心脏明显肿胀,病理急性排斥反应分级为3级以上。组Ⅰ和组Ⅱ移植心脏搏动有力,颜色鲜红、质软,病理急性排斥反应分级为2~3级,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减轻移植后心肌病理损害(P〈0.05)。组Ⅲ移植心脏搏动良好,急性排斥反应分级大部分为2级。组Ⅳ移植心脏大小基本正常,无水肿,颜色鲜红、质软,搏动好,病理急性排斥反应分级〈2级;对移植心心肌保护作用优于组Ⅰ和组Ⅱ(P〈0.05)。结论紫杉醇能减轻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并能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小剂量紫杉醇与CsA联用,在抗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下载PDF
成人心肌干细胞的体外培养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强 赵强 +2 位作者 魏来 夏利民 王春生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自成人心脏组织培养获得的细胞中分选得到心肌干细胞,体外培养并鉴定其表面标记。方法:手术中取下的非心肌病患者心脏组织标本,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及冲洗获得的细胞,以免疫磁珠进行分选,纯化后的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待增殖至一... 目的:自成人心脏组织培养获得的细胞中分选得到心肌干细胞,体外培养并鉴定其表面标记。方法:手术中取下的非心肌病患者心脏组织标本,通过组织块培养法及冲洗获得的细胞,以免疫磁珠进行分选,纯化后的细胞在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待增殖至一定数量后进行表面标记的流式细胞鉴定。结果:心肌组织块培养可获得小、圆、亮细胞,将其冲洗下来后以c-kit磁珠分选,之后在通过胎鼠成纤维细胞制备的条件培养基中培养,可增殖并形成心球样细胞团结构,流式细胞仪鉴定其为c-kit+。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方法可以在成人心肌组织中分离并纯化得到c-kit+的心肌干细胞,其可在体外增殖形成典型的心球样细胞结构并可保持表面的c-kit干细胞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干细胞 磁珠分选 条件培养基 流式细胞术 心球样细胞团
下载PDF
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春生 王敏生 +6 位作者 蒋振斌 陈志强 周光华 赵强 丁文军 赵东 任长裕 《中国临床医学》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评价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疗效。方法:1989~1998年共手术治疗40岁以上的先心病患者117例,最大年龄62岁。其中单纯房缺69例,房缺合并瓣膜病变20例,动脉导管未闭12例,室缺15例,法乐氏四联症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 目的:评价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疗效。方法:1989~1998年共手术治疗40岁以上的先心病患者117例,最大年龄62岁。其中单纯房缺69例,房缺合并瓣膜病变20例,动脉导管未闭12例,室缺15例,法乐氏四联症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胸闷、气急症状。除4例房缺行经导管闭合术外,其余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到治。结果: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0.8%。随访6~120个月,晚期死亡1例,原因不明。讨论:先心病患者,只要考虑到术后血流动力学有改善,手术纠治是必要和安全的,年龄因素不是手术的先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中老年人
下载PDF
生物瓣膜钙化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长裕 赵小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550-552,共3页
生物瓣耐久性较差,限制了生物瓣的广泛应用。生物瓣的钙化是生物瓣衰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外在降低生物瓣膜钙化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实验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生物瓣膜 钙化 病理学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术后中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振航 潘翠珍 +1 位作者 舒先红 王春生 《上海医学影像》 2012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三尖瓣成形术(TVP)的中期结果 ,比较不同成形方法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术后残余反流(PRTR)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5年8月—2007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行TVP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患者222例,其中男...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三尖瓣成形术(TVP)的中期结果 ,比较不同成形方法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术后残余反流(PRTR)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5年8月—2007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行TVP治疗功能性三尖瓣反流(FTR)患者222例,其中男性89例(40.1%)、女性133例(59.9%),平均年龄(50.0±12.0)岁(16~77岁)。根据成形方法分为两组:不使用人工环成形环组136例(61.3%)和使用人工环成形环组86例(38.7%)。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变化,总结TVP的中期疗效,比较两组三尖瓣反流(TR)程度的变化,并分析PRTR的影响因素。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 8 8)。术后平均(24.4±10.9)个月(15 d~42月)随访超声心动图和临床结果 ,失访20例(9.0%)。术前平均TR级别(2.5±1.1)+,术后平均TR级别(0.7±0.8)+(P<0.01);术前平均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3.1±0.5)级,术后平均NYHA分级为(1.4±0.5)级(P<0.01)。PRTR 27例(13.5%)。无三尖瓣再次手术者,生存率97.5%。成形环组术前TR程度高于非成形环组(P<0.01),术后TR程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术前TR为3+~4+时,术后成形环组TR程度低于非成形环组(P=0.044)。成形环组TR改善程度显著高于非成形环组(P=0.021);术前存在房颤心律(P=0.001)、LA>60 mm(P=0.011)、肺动脉收缩压(sPAP)>65 mmHg(P=0.036)、TR程度3+~4+(P=0.047)时,成形环组TR改善程度显著高于非成形环组。多因素分析PRTR独立危险因素,有风湿性病变(P=0.02 6,OR=9.9)、术后右房(RA)大小(P=0.003,OR=2.9)、术后LVEF较术前减小(P=0.025,OR=4.4)、术后sPAP>50 mmHg(P=0.02 9,OR=4.2)及术后sPAP较术前增加(P=0.020,OR=4.9)。结论 TVP是治疗FTR的有效方法。术前TR为3+~4+,术前存在房颤心律、巨大LA、肺动脉高压时,成形环的效果优于非成形环,可作为使用成形环TVP适应证的参考。风湿性病变、术后RA大、术后LVEF较术前减小、术后肺动脉高压或术后sPAP较术前增加是PRT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反流 三尖瓣成形术 超声心动图 成形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岚 赵强 +5 位作者 王春生 王宜青 夏利民 王哲 杨晓梅 庄亚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疗效、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3年7月482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135)及非糖尿病组(n=347).术...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疗效、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3年7月482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135)及非糖尿病组(n=347).术后监测所有患者的血糖,并给予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与CABG术后疗效、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的关系. 结果糖尿病组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率(4.4%)较非糖尿病组(0.9%)显著增高(χ2值=6.769,P=0.009),其他围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等指标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0.40 (OR值=15.96)、再次开胸止血(OR值=32.77)及术后再插管(OR值=124.17)与院内死亡率有关. 结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患者行CABG的围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别,术后严格控制血糖<11.1mmol/L(200mg/dl),可明显减轻糖尿病对院内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移植心脏纵向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政 潘翠珍 +2 位作者 舒先红 陈昊 王春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评价移植心脏左、右室纵向收缩功能.方法 56例心脏移植患者,根据心内膜心肌活检及长期临床随访结果分为无排异组(A组)和排异组(B组),随机入选36例健康志愿者归入C组,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评价移植心脏左、右室纵向收缩功能.方法 56例心脏移植患者,根据心内膜心肌活检及长期临床随访结果分为无排异组(A组)和排异组(B组),随机入选36例健康志愿者归入C组,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三尖瓣瓣环位移(TAPSE)和三尖瓣瓣环收缩期速度(TA-S')等指标.应用Qlab 9.0软件分析获得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值(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结果 B组较C组LVEF降低(P<0.01).三组间GLS、TAPSE及TA-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B组<A组<C组;GLS与LVEF、TAPSE、TA-S&#39;有较好的负相关性(r分别为-0.64,-0.69,-0.71,P均<0.01).结论 心脏移植患者左、右室纵向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脏移植 心室功能 应变 二维斑点追踪
原文传递
生物素化去细胞猪主动脉瓣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晓峰 赵强 孙晓宁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制备生物素化去细胞猪主动脉瓣,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提高去细胞瓣膜的细胞黏附效率。方法将10mmol/L的生物素和5g/L亲和素分别依次与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反应,制备表面含亲和素的生物素化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将1.0×10^3生... 目的制备生物素化去细胞猪主动脉瓣,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提高去细胞瓣膜的细胞黏附效率。方法将10mmol/L的生物素和5g/L亲和素分别依次与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反应,制备表面含亲和素的生物素化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将1.0×10^3生物素化和未生物素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种植于上述改性前后的去细胞瓣膜,应用Hoechst 33258试验确定细胞的黏附效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瓣膜上的生长。结果生物素和亲和素能链接到去细胞猪主动脉瓣,生物素化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表面含亲和素的生物素化去细胞猪主动脉瓣上的黏附效率(55.73±4.53)%显著高于各对照组分别为(31.20±3.94)%、(30.75±3.15)%和(28.51±4.52)%,且扫描电镜示细胞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表面形成-细胞层,生长良好。结论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可生物素化,并能以亲和素为中介,与细胞表面生物素的结合,增加细胞的黏附效率,且不影响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生物素 亲和素 细胞黏附
原文传递
肝素涂层膜肺对体外循环的影响
17
作者 叶磊 胡克俭 +3 位作者 庄杏妹 赵强 王春生 蒋振斌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临床比较肝素涂层和非肝素涂层的膜肺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为减轻体外循环中炎症反应和提高生物相容性提供良好方法。方法  2 3例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 :肝素涂层的A组 11例 ;非肝素涂层的B组12例。分别在开胸前、体外降温至最低点... 目的 临床比较肝素涂层和非肝素涂层的膜肺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为减轻体外循环中炎症反应和提高生物相容性提供良好方法。方法  2 3例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 :肝素涂层的A组 11例 ;非肝素涂层的B组12例。分别在开胸前、体外降温至最低点、体外循环结束前和术后 2 4h抽血测定IL 1β、TNF α和IL 10。 结果 体外循环开始后 ,IL 1β和TNF α都逐步升高 ,IL 10逐步下降 ,分别在体外循环结束前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术后 2 4h已趋恢复。两组间的IL 1β在最低温出现差异 (P <0 .0 1) ,直至体外循环结束前 (P <0 .0 5 ) ;TNF α升高虽然没有差异 ,但A组升高幅度小于B组 ;两组间IL 10的明显差异只出现在体外循环结束前 (P <0 .0 5 )。结论 肝素涂层膜肺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其生物相容性优于非肝素涂层膜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炎症反应 肝素涂层膜肺 影响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生物瓣膜原发性组织衰坏的原因探讨
18
作者 赵强 石美鑫 +2 位作者 任长裕 王敏生 蒋振斌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91-194,共4页
1977年12月至1990年6月用生物瓣作瓣膜替换术后生存434例(517个瓣膜)。经6~150(平均71.8±34.0)月随访,共2596.6病人年,121个生物瓣发生原发性组织衰坏,发生率为4.4%病人年,5年、10年无原发性组织衰坏率分别为90.1%和54.1%。经统... 1977年12月至1990年6月用生物瓣作瓣膜替换术后生存434例(517个瓣膜)。经6~150(平均71.8±34.0)月随访,共2596.6病人年,121个生物瓣发生原发性组织衰坏,发生率为4.4%病人年,5年、10年无原发性组织衰坏率分别为90.1%和54.1%。经统计分析了生物瓣衰坏的高危因素,发现生物瓣较适用于老年组、三尖瓣和抗凝禁忌者;选用保存时间在1年以内的生物瓣,应用弹性支架和纯化戊二醛、改进设计和缝制可延长生物瓣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膜 组织衰坏 瓣膜替换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对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二尖瓣置换及房颤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应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万泉 张致琦 +2 位作者 过常发 舒先红 潘翠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价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二尖瓣置换及房颤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心肌应变的变化。方法采集25例正常对照组和12例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二维...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价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二尖瓣置换及房颤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心肌应变的变化。方法采集25例正常对照组和12例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QLab9.0软件测量左心房心肌应变值。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左心房整体峰值纵向应变(PALS)减低(P<0.01);左心房整体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PLS)延长(P<0.01)。(2)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PALS增加(P<0.05),整体TPLS缩短(P<0.05);术后3个月PALS增加更为显著(P<0.01),整体TPLS缩短亦更为显著(P<0.01)。结论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能快速、准确地定量评价二尖瓣置换及房颤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导管消融术 心房功能 斑点追踪显像
原文传递
右心室功能参数变化检测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晨 潘翠珍 +4 位作者 王春生 陈昊 陈海燕 姚豪华 舒先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7期1871-1876,共6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功能参数变化在检测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价值。方法入组原位心脏移植并于术后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28例,分为心脏移植术后排异组7例及非排异组21例,均经心内膜活检证实;无相关心脏疾病病史,辅助检查均正常... 目的探讨右心室功能参数变化在检测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价值。方法入组原位心脏移植并于术后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28例,分为心脏移植术后排异组7例及非排异组21例,均经心内膜活检证实;无相关心脏疾病病史,辅助检查均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脉冲多普勒记录三尖瓣、肺动脉瓣血流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右心室全容积三维图像。结果排异组、非排异组的左房内径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排异组、非排异组、正常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非排异组、排异组的右心室Tei指数指标呈递增趋势,排异组右心室Tei指数明显高于非排异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非排异组、排异组的右心室射血分数呈递减的趋势,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与右心室Tei指数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332,P=0.024);右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的局部射血分数无论是排异组还是非排异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排异组右心室流入道的射血分数较非排异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Tei指数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价右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且有助于心脏移植术后排异反应的预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移植 移植物排斥 心室功能 TEI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