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晓利 沈百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1,共4页
1978年以来我国初等教育规模不断减少、中等教育规模先降后升,1994年后稳步增长,而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但与中等教育规模变动不适应的是,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中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由1993年的39%下降为2006年的35%。... 1978年以来我国初等教育规模不断减少、中等教育规模先降后升,1994年后稳步增长,而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但与中等教育规模变动不适应的是,我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在中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由1993年的39%下降为2006年的35%。为提高我国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建议根据中等教育规模稳步增长的要求,加大中等教育经费配置,推动中等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教育资源 教育经费 预算内教育经费 分配比例
下载PDF
我国建筑业人力资源与建筑教育现状和发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海丽 胡瑞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23-130,共8页
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增加了一倍,其总体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和结构不合理: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1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仅占6%。与此同时,建筑教育尤其是高等建筑教育在招生规模上作了相应调整,2010年后者已达到年招... 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增加了一倍,其总体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和结构不合理: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1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仅占6%。与此同时,建筑教育尤其是高等建筑教育在招生规模上作了相应调整,2010年后者已达到年招生74万人的规模,可有效弥补建筑业人力资源上的缺陷。面对未来十年建筑业人力资源需求和建筑教育的发展,应适当控制高等建筑教育招生增长规模,对不同专业本专科的招生比例按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合理定位不同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扩大中等职业建筑教育招生规模,加强对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以提高其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人力资源 建筑教育 人才供求
下载PDF
从绝对均等化到弹性均等化——美国纽约州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公平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治平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第3期48-53,共6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纽约州开始了旨在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公平的财政保障机制改革,教育财政的政策导向从"均等原则"转向"充分原则"。经过20多年的持续改革,纽约州建立了具有"弹性"的教育公平财政保障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纽约州开始了旨在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公平的财政保障机制改革,教育财政的政策导向从"均等原则"转向"充分原则"。经过20多年的持续改革,纽约州建立了具有"弹性"的教育公平财政保障机制,不断缩小纽约州内部各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和教育成本差异,有力地保障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公平。纽约州的改革对我国区域内建立促进教育质量公平的基础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基础教育质量 公平 财政保障机制
下载PDF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呼唤城乡教育的融合共生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晓利 陈嘉晟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7期39-44,共6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跳出“就农村谈农村”的思维,在城乡一体化框架下,挖掘和释放城乡共同发展的潜能。城乡教育融合共生正是这一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积极倡导与有益尝试。这既是在回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又是对传统城乡教育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跳出“就农村谈农村”的思维,在城乡一体化框架下,挖掘和释放城乡共同发展的潜能。城乡教育融合共生正是这一理念在教育领域的积极倡导与有益尝试。这既是在回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又是对传统城乡教育关系的有力匡正。现实中,我国不同区域已呈现出以在地化课程塑造城乡产业联系、以多元化师资创新乡村教育发展、以研学基地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等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和而不同”的实践样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实现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持续深化融合共生的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制订融合共生的可行方案,多元主体协同建立融合共生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教育融合共生 乡村教育 教育理念
下载PDF
劳动观念的结构分析及其教育反思
5
作者 王瑞德 张蔚然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26,共15页
结构性是劳动观念的特征,也是开展劳动观念教育的基础。劳动范畴、劳动方法、劳动规范和劳动效应是劳动观念结构分析的四个基本维度。劳动范畴是对“什么是劳动”的回答,处理“劳动-非劳动”的边界问题;劳动方法是对“可以如何劳动”的... 结构性是劳动观念的特征,也是开展劳动观念教育的基础。劳动范畴、劳动方法、劳动规范和劳动效应是劳动观念结构分析的四个基本维度。劳动范畴是对“什么是劳动”的回答,处理“劳动-非劳动”的边界问题;劳动方法是对“可以如何劳动”的回答,处理“方法-目的”的关系问题;劳动规范是对“应该如何劳动”的回答,处理“权利-义务”的价值取向问题;劳动效应是对“劳动得怎么样”的回答,处理劳动中“主体-对象”的转变问题。提升劳动观念教育的有效性,需坚持劳动观念的结构性,基于个体劳动实践对劳动给出创造性回答,增强劳动观念的稳定性和自洽性,丰富劳动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 观念结构 劳动方法
下载PDF
重塑乡村教育,激活村庄的未来
6
作者 杜晓利 《教育家》 2024年第8期8-11,共4页
根据相关调查,“村庄失活”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面临的普遍困境。汉语字典中将“活力”定义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状态,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以及事物的运作状态。如果将村庄视作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拥有“活力”意味着... 根据相关调查,“村庄失活”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面临的普遍困境。汉语字典中将“活力”定义为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状态,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以及事物的运作状态。如果将村庄视作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整体,拥有“活力”意味着村庄拥有生机和内生动力,“失活”即村庄失去活力的过程及由此产生的有发展但无活力,或者无发展也无活力的状态,统称为“村庄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汉语字典 乡村振兴战略 内生动力 运作状态 精神状态 充满活力 村庄
下载PDF
城市家庭教育支出:一个案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沈百福 杜晓利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25,共5页
城市家庭教育支出研究可以按照食品支出、日常开支、孩子教育及相关生活支出、特殊开支等项目进行分析。通过一个城市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案例,分析了一个城市居民家庭2003-2007年的教育支出及占家庭开支的比例,并对照案例家庭所在城市... 城市家庭教育支出研究可以按照食品支出、日常开支、孩子教育及相关生活支出、特殊开支等项目进行分析。通过一个城市居民家庭教育支出的案例,分析了一个城市居民家庭2003-2007年的教育支出及占家庭开支的比例,并对照案例家庭所在城市的家庭开支统计资料,分析了案例家庭的代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家庭教育开支 教育投资决策
下载PDF
教育改革中的跨部门协调: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骈茂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148,共12页
跨部门协调对于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改革目标决策、资源配置、政策创新等改革阶段。跨部门协调的核心任务是形成各参与部门共同认可、并具有主动执行意愿的新政策或规则,与政府职能部门执行现行政策中的“合作”“协同”有本质区... 跨部门协调对于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改革目标决策、资源配置、政策创新等改革阶段。跨部门协调的核心任务是形成各参与部门共同认可、并具有主动执行意愿的新政策或规则,与政府职能部门执行现行政策中的“合作”“协同”有本质区别。本研究尝试借鉴政府改革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建立一个适用于我国教育改革跨部门协调的“要素—过程”二维分析框架:要素维度,简要地对“协调事项”“协调机构”“协调方法”及其形态进行分析;过程维度,针对不同阶段改革任务属性及其向政治或技术分化的差异,对不同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应用该框架对某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实证分析发现:跨部门协调的实现需要具有特定权力的协调机构在合适时机出场,各部门参与改革的“目的性”是否增强是检验协调效果的指标;在不同改革阶段,协调事项性质和复杂程度是判断协调机构出场时机“适宜性”和协调方法“适配性”的参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跨部门协调 政策创新 整体政府 目的性 适配性
下载PDF
我国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模型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董业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6,共6页
高校招生计划安排,特别是分省计划安排对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明确提出要"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 高校招生计划安排,特别是分省计划安排对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明确提出要"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方式"。为了科学、合理地分配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尽量降低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中的主观随意性,有必要通过模型构建对地方高校招生计划进行地区分配。基于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模型的目标定位及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笔者建立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模型指标体系,以期为全国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地区分配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招生计划 分配模型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居民教育支出与公共教育支出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百福 杨治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23,共4页
居民教育支出与公共教育支出的关系反映了居民与政府在教育投入当中的责任分担。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教育支出的负担在逐渐减轻,但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仍然属于负担沉重的国家之一。政府对各级教育的投入格局在逐步优化,但与... 居民教育支出与公共教育支出的关系反映了居民与政府在教育投入当中的责任分担。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教育支出的负担在逐渐减轻,但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仍然属于负担沉重的国家之一。政府对各级教育的投入格局在逐步优化,但与国际社会相比较仍然需要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教育支出 公共教育支出 国际比较
下载PDF
地方政府学前教育的治理路向及其制度供给 被引量:7
11
作者 骈茂林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65,共4页
当前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数量不足、机会不公问题,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清晰、制度供给不足及治理机制不完善的结果。作为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可以借鉴整体性治理等理论,依据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对其治理目标、... 当前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数量不足、机会不公问题,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清晰、制度供给不足及治理机制不完善的结果。作为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可以借鉴整体性治理等理论,依据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对其治理目标、结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实现治理理念与方式的转型,改变当前学前教育治理的"碎片化"状态。地方政府系统而有效的制度供给是对学前教育实现有效治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地方政府 整体性治理 制度供给
下载PDF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沈百福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0,共5页
1998-2008年间,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占全部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呈逐年减少的趋势;高中阶段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速度快于高中阶段教育总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全部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速度;高中阶段... 1998-2008年间,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但是占全部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呈逐年减少的趋势;高中阶段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速度快于高中阶段教育总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全部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速度;高中阶段的在校生数量特别是普通高中的在校生数较多,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高中的升学率也在拔高;我国高中阶段平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要远远落后于我国公共财政能力的发展;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学生平均学费占城市居民人均投入的总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高中生平均学费占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阶段 教育经费 教育经费投入
下载PDF
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骈茂林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7-49,共3页
教育综合改革命题的提出是教育系统自身寻求突破的行动。教育综合改革是中国教育渐进式改革必然经历的阶段,面临着长期改革进程中累积的难度更大的改革任务,对改革者的整体设计、统筹部署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综合改革 内涵 制度供给 推进策略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研究:背景,实践与本质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益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16-120,共5页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受到国际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探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介绍国际上在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归纳出在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
关键词 在职教师 专业发展 中学 小学 政策原则
下载PDF
“过去”与“未来”之间——论杜威习惯概念的教育意蕴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瑞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7,共5页
杜威的习惯概念一反旧习惯概念的静态孤立之弊,将习惯置于具体的情景中,强调习惯的自然属性与生活来源。在杜威那里,习惯成为居于过去与未来转折点上的过程性变量,是阶段性的和可调试的。同时,为摆脱习惯的固化倾向,构建理智性习惯具有... 杜威的习惯概念一反旧习惯概念的静态孤立之弊,将习惯置于具体的情景中,强调习惯的自然属性与生活来源。在杜威那里,习惯成为居于过去与未来转折点上的过程性变量,是阶段性的和可调试的。同时,为摆脱习惯的固化倾向,构建理智性习惯具有自身的重要性、独特性和迫切性。能动开放的习惯概念,有助于个体在贴地式成长中变得丰满和立体。建立统一、和谐、灵动的习惯正是教育的题中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习惯 理智 冲动
下载PDF
“十二五”时期义务教育平等政策回顾及其对“十三五”教育规划的建议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伶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科学编制"十三五"教育规划,对于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平等既是教育发展最重要的追求,也将是"十三五"时期的民生重点。"十二五"时期,我国进一步促进了教... 科学编制"十三五"教育规划,对于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平等既是教育发展最重要的追求,也将是"十三五"时期的民生重点。"十二五"时期,我国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平等,但是教育现状依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因学习困难而导致的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教育质量的差距依然明显,平等政策的执行及其效果均缺乏有效的监测与评估。"十三五"规划应找准教育短板实施"精准扶贫",面向学习困难学生启动学力追赶项目,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估标准,以确保每一个学生达到基准质量标准。同时,建立教育平等项目监测与评估机制,提高政策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平等政策 “十二五”政策回顾 “十三五”教育规划
下载PDF
公共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及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百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5-28,共4页
通过分析地方公共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表明:2001-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都在增加,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地方普通小学的比例都在减少,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地方公共教... 通过分析地方公共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表明:2001-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都在增加,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地方普通小学的比例都在减少,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中等教育的比例在减少,但是同期西部地区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中等教育的比例在提高;2001-2011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的地区差异表现为,地方普通高等教育和地方普通高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是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初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该数据是中部地区增长最快,而在东部地区,各类学校的该数据增长都是最慢的。从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看,中部凹陷问题突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教育投入与学费的比值明显高于普通高等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教育投入 地区差异 学费
下载PDF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俐蓉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共5页
21世纪是世界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要在未来的世纪获得成功,条件之一是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因此,20世纪后10年世界教育领域的一个巨大变革就是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和通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信息... 21世纪是世界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要在未来的世纪获得成功,条件之一是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因此,20世纪后10年世界教育领域的一个巨大变革就是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和通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资金 教学过程 教师培训
下载PDF
学校资源及其开发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瑞德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0-23,共4页
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是学校资源的两种基本形式,学校发展取决于二者的合力。政府应坚持底线原则与公平原则处理学校显性资源的分配问题,并在学校隐性资源的开发中给予学校政策引领和宏观指导。在满足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学校管理者应... 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是学校资源的两种基本形式,学校发展取决于二者的合力。政府应坚持底线原则与公平原则处理学校显性资源的分配问题,并在学校隐性资源的开发中给予学校政策引领和宏观指导。在满足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学校管理者应更多关注隐性资源的开发问题,推进学校的课程与文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资源 显性资源 隐性资源 资源开发 学校发展
下载PDF
教育领域“行政许可”的规制功能拓展——以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为面向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骈茂林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7,共8页
“行政许可”是对于市场(社会)主体实施特定行为广泛使用的一种行政行为,但是在市场(社会)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情境下,因公共服务提供关涉公民“社会权利”和政府基本职责而使许可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这为分析行政许可的规制目标... “行政许可”是对于市场(社会)主体实施特定行为广泛使用的一种行政行为,但是在市场(社会)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情境下,因公共服务提供关涉公民“社会权利”和政府基本职责而使许可的功能发生了变化。这为分析行政许可的规制目标、价值及其规制功能实现条件提供了新的面向。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行政许可在对市场(社会)主体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实行“事前”控制方面,并非与其他行业一样呈现放宽准入的趋势,同时,其行为监管呈现了向“事中、事后”延展、使用者和专业机构参与实施监管、增加监管强度等趋势。市场(社会)主体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政策情境,使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在教育行业标准采纳、许可续期及退出,以及服务使用者参与规制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此,当前亟须拓展对于教育领域行政许可的认知,为重新审视行政许可的规制功能提供新的洞见,使其更好地捍卫教育活动的公共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许可 社会力量 公共教育服务 规制 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