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樊启财 周志文 石蓓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7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22例,运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对其进行治疗,术后行为期半年的回访,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复...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疗效。方法选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22例,运用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对其进行治疗,术后行为期半年的回访,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术后患者的病症、体征与超声心动图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肥厚的室间隔心肌均变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无重大过失情况下,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疗效
下载PDF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面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施雪超 茅斌 +1 位作者 陆尚彪 荣烨之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1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发作 ,与梗塞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2 1 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梗塞前 72小时有心绞痛组 ( A组 ) 93例 ,无心绞痛组 ( B组 ) 1 2 6例。对两组的梗塞面积 ,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有...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发作 ,与梗塞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2 1 9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梗塞前 72小时有心绞痛组 ( A组 ) 93例 ,无心绞痛组 ( B组 ) 1 2 6例。对两组的梗塞面积 ,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有心绞痛组的心肌梗塞范围小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梗塞前无心绞痛组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 72小时以前有心绞痛病史对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心肌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塞 面积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拔鞘管后心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建洪 张松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7期5688-5689,共2页
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治疗进展迅速,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以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它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在介入治疗术后拔鞘管时发生的心血管迷走反射(cardiovascular vaga... 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治疗进展迅速,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以及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它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在介入治疗术后拔鞘管时发生的心血管迷走反射(cardiovascular vagal reactions,CVVRS),是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3%~5%,若不紧急处理,严重时可威胁病人的生命。有效地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本文对上海新华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介入治疗拔鞘管后发生的CVV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拔鞘管后CVVRS的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血管迷走反射 术后拔鞘管 预防 心脏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上海新华医院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58例综合治疗报告
4
作者 翟昌林 张松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9期52-53,共2页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和心内膜炎症改变.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我们于2006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本病58例,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和心内膜炎症改变.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我们于2006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本病58例,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符合1994年威海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为2~6岁.发病时间为1周~2个月.发热5例,胸闷、气促、乏力40例,心前区疼痛2例,头痛、头晕8例,全身肌肉及关节疼痛3例,心力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报告 心源性休克 心力衰竭 心前区疼痛 主要表现 炎性病变 内膜炎症
下载PDF
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
5
作者 陆建洪 张松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6期45-45,共1页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心血管病人住院的常见原因,多数病人往往因心室率过快而有显著的临床症状住院治疗。
关键词 心房纤颤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QTc离散度分析
6
作者 沙巍 柏萍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12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QT离散度(QTd)与QT离散度校正值(QTcd)的变化。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根据治疗前的动脉血气分为3组,第1组患者动脉血气正常,第2组为I型呼吸衰竭,第3组为Ⅱ型呼吸衰竭,测定其...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QT离散度(QTd)与QT离散度校正值(QTcd)的变化。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根据治疗前的动脉血气分为3组,第1组患者动脉血气正常,第2组为I型呼吸衰竭,第3组为Ⅱ型呼吸衰竭,测定其QTd与QTcd,与健康组对比;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COPD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的QTcd增加,若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QTcd的增加更显著。治疗后,患者随着动脉血气的改善,QTcd有显著的减低。结论:COPD患者的QTc离散度增加,可导致心律失常的易患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Q-T离散度 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心律失常 COPD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卢英民 张颖 +7 位作者 伍旭升 李毅刚 韩冰 黄达民 刘闯 石一夫 岳冬梅 毛焕元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CA)对持续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接受RFCA治疗的成功病例5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用国际上流行的简短表格-36(SF-36)和自行设计的针对pAf介入治疗术后情况的随访。术前资料于手术前一晚采集...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CA)对持续性心房颤动(pA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接受RFCA治疗的成功病例50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用国际上流行的简短表格-36(SF-36)和自行设计的针对pAf介入治疗术后情况的随访。术前资料于手术前一晚采集,术后1个月及3个月以信访、门诊复查的方式发放问卷。同时比较了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术后恢复窦性心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较术前增加(P<0.01)。简短表格-36中各项计分除总体健康感觉外,手术前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计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精力及活力为P<0.05),但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律恢复是术后早期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患者术后体力恢复较慢,大部分在随访期内恢复正常工作。结论:RFCA可改善客观的心脏功能指标,显著提高pAf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标准看是pAf治疗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