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栓疗法结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戎顺水 朱志远 +6 位作者 张东庆 杨丽萍 毕瑛 柴敏娴 成奕 秦长征 李琪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12,共2页
观察溶栓与非溶栓疗法合并血塞通治疗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对 48例老年AMI以溶栓治疗 7天后 ,有 2 7例用血塞通治疗 ;6 2例非溶栓治疗 7天后 ,有 33例合用血塞通治疗 ,均为 14~ 17天。结果 :合用血塞通治疗包括溶栓和非溶栓病例 ... 观察溶栓与非溶栓疗法合并血塞通治疗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对 48例老年AMI以溶栓治疗 7天后 ,有 2 7例用血塞通治疗 ;6 2例非溶栓治疗 7天后 ,有 33例合用血塞通治疗 ,均为 14~ 17天。结果 :合用血塞通治疗包括溶栓和非溶栓病例 ,住院期心肌再梗死率 (8%)低于非血塞通治疗的病例 (2 4%) (P <0 .0 5 ) ;AMI后心绞痛伴ST T缺血性改变发生率 ,血塞通治疗为 13%,非血塞通治疗为 36 %(P <0 .0 1)。血塞通治疗后血黏度和C反应蛋白下降明显。提示老年AMI患者无论溶栓与否 ,合并应用血塞通可减少住院期心肌再梗死率和AMI后心绞痛伴ST T缺血性改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非溶栓治疗 血塞通 AMI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军 徐任璇 +2 位作者 居培红 刘蕾蕾 王勇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拟诊为冠心病在我院行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73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发生情况,同时检...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进一步探讨颈动脉斑块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拟诊为冠心病在我院行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73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发生情况,同时检测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CRP)、血糖(B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生化学指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CTA正常组与病变组之间、病变组之间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结果与冠状动脉CTA结果比较提示颈动脉超声的敏感性为82.6%,特异性为82.8%。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S、TG、HDL-C及超敏CRP与IMT存在相关性。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存在着显著地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查了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筛查冠心病的高危患者。超敏CRP水平与颈动脉最大平均IMT值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斑块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氟西汀治疗疗效初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戎顺水 毕瑛 +5 位作者 吴晖 刘晓光 朱志远 陈军 李颖 杨丽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00-50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并发症 抑郁症 氟西汀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分析
4
作者 陈军 徐任璇 +1 位作者 毕瑛 华焱坤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4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心肌桥8例。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心肌桥的检出率为1.83%,均为左前降支单发心...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9月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43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检出心肌桥8例。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心肌桥的检出率为1.83%,均为左前降支单发心肌桥,8例患者均有心绞痛症状,7例EKG、Holter检查有缺血性ST-T改变,但2例肌桥近段有粥样硬化及狭窄,3例心脏彩超有阳性发现。肌桥伴冠脉近段狭窄予药物治疗和PCI治疗,单纯肌桥者仅予药物治疗。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可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肌桥近段血管易发生粥样硬化,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缓解因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的压迫所致的心绞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瑄 张代民 郭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1101-1103,共3页
关键词 卡维地洛 高血压 研究进展 肾上腺素受体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血浆脑钠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军 徐任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检测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以及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水平;...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检测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以及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及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与BNP的相关性,并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天、3个月病死率,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继发心力衰竭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结果:AMI组、UAP组的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BN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P<0.01);冠状动脉3支或左主干病变患者BNP水平均显著高于1支和2支病变(P<0.01),2支病变与3支或左主干病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BNP水平独立于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出院后30天、3个月病死率独立相关(P<0.05),与住院期间、出院后30天和3个月MACE发生率独立相关(P<0.01)。结论:ACS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其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程度密切相关。血浆BNP水平变化可能独立于各因素预测ACS患者30天和3个月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脑钠肽 诊断 预后评估
下载PDF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误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戎顺水 朱志远 +8 位作者 张东庆 秦长征 孙瑄 李琪 陈军 成奕 柴敏娴 魏颍 沈卫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5-766,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误诊分析 老年人 甲亢性心脏病 无典型症状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戎顺水 朱志远 +9 位作者 王海燕 魏颖 朱朝辉 任燕妮 陈志付 李嘉男 贾文雍 张东庆 何雪琴 刘丹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84-787,共4页
目的:分析897例临床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的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以探讨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62例临床确诊和57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予以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经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 目的:分析897例临床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的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以探讨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262例临床确诊和57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予以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经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和曲面多平面重建等后处理,其中207例患者曾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40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结果对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有135例患者1年后再次做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94%患者冠状动脉成像图像可用于分析。有斑块伴中重度狭窄病例512例,包括单支病变216例,2支病变169例,3支病变127例。男女性可疑冠心病患者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显示:无斑块或有斑块伴轻度狭窄的比例女性患者为56.98%(200/351),男性患者为45.18%(103/228),χ2=7.72,P<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逐渐增多。207例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显示,冠状动脉分支血管有意义狭窄(≥50%)的敏感性为84.5%(223/264);特异性为97.3%(1117/1148);阳性预测值为87.8%(223/254);阴性预测值为96.5%(1117/1158);准确性为94.9%(1340/1412)。135例患者1年后重复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有斑块消失6处、有斑块缩小5处、有新斑块出现9处、有斑块扩大10处。结论:40层螺旋CT作为无创性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技术可作为冠心病筛查,随访的良好方法,尤其适合临床症状较多的女性患者的鉴别诊断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高龄患者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硬化斑块
原文传递
影响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魏颖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4期584-585,共2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发作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调查分析我科2010年5—7月收住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结果 (1)195例患者中心功能Ⅰ级92例,平均年龄(76.12±9.94)岁。心功能Ⅱ级以上103例,平均年龄(80.5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发作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调查分析我科2010年5—7月收住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结果 (1)195例患者中心功能Ⅰ级92例,平均年龄(76.12±9.94)岁。心功能Ⅱ级以上103例,平均年龄(80.54±7.21)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力衰竭发作的风险性上升,不同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2)BNP、尿酸均与心力衰竭的发作有关,不同级别心力衰竭组间BNP有显著差异,但尿酸无明显差异。(3)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心力衰竭的发作与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无关,与年龄、BNP、尿酸有关。结论年龄、BNP、尿酸是心力衰竭发作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钠肽 尿酸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冠脉内溶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任璇 戎顺水 +2 位作者 毕瑛 杨丽萍 朱志远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冠脉内溶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动态检测。结果AMI患者发病3小时内CTnT阳性率71%,最大峰值为正常临界值的31倍,持续时间可达2~3周。溶栓后完全再通者C...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冠脉内溶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动态检测。结果AMI患者发病3小时内CTnT阳性率71%,最大峰值为正常临界值的31倍,持续时间可达2~3周。溶栓后完全再通者CTnT呈双峰样变化,12小时与72小时峰值>1,第1酶峰提前在发病后12小时出现。不完全再通及未溶栓者CTnT虽呈双峰样变化,但20小时与72小时峰值比<1。结论CTnT是一项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能够在极早期和亚急期诊断AMI,同时还可判断溶栓后相关血管是否完全再通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梗死 心肌肌钙蛋白T 溶栓疗法
原文传递
心搏骤停致意识丧失270分钟和30分钟救治成功一例
11
作者 戎顺水 朱志远 +6 位作者 孙瑄 张东庆 林琴娟 郑美琴 丁效斌 朱荣旋 秦长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02-402,共1页
关键词 心搏骤停 意识丧失 救治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首诊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连平 路娜 朱朝晖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7年第12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研究首诊糖尿病及糖耐最异常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初诊糖尿病(DM)患者46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97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生化指标、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结... 目的研究首诊糖尿病及糖耐最异常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初诊糖尿病(DM)患者46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97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生化指标、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结果IGT组及DM组患者合并冠心病为52.8%、65.2%,脑血管病为20.6%、26.0%,颈动脉粥样硬化为50.5%、6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初诊DM和IGT患者已存在各种血管并发症,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将漏诊大部分DM患者,必须加强DM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及时诊治是预防其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血管病变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创检测大动脉重构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瑄 戎顺水 +1 位作者 王兆禹 陈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对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选择能反映EH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方法 :对 6 4例EH患者和 36例正常人在二维超声下分别检测主动脉及股动脉内膜、收缩期及舒张期内径 ,并计算血管壁 /腔径比、血管壁 /腔径面积...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 (EH)对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选择能反映EH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方法 :对 6 4例EH患者和 36例正常人在二维超声下分别检测主动脉及股动脉内膜、收缩期及舒张期内径 ,并计算血管壁 /腔径比、血管壁 /腔径面积比等反映血管结构改变的指标 ,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主 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并计算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等反映动脉功能的指标。结果 :反映血管结构的内膜中层厚度、血管腔径、血管腔径面积及血管壁 /腔径比及血管壁 /腔径面积比 ,EH组显著高于正常组 ,而反映大动脉缓冲功能的主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速度EH组也显著高于正常组 ,甚至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心率、吸烟等影响因素后 ,差异依然存在。结论 :高血压所致大动脉重构表现为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早期发现这些改变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积极的作用 ,而主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可以较早并准确的反映大动脉功能的减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动脉 重构 脉搏波速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