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粒细胞缺乏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离细菌及耐药性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志超 朱骏 +21 位作者 王椿 胡炯 毛原飞 陈芳源 朱坚轶 刘澎 顾史洋 施菊妹 刘银梅 梁爱斌 丁懿 侯健 何海燕 刘立根 谢英华 朱琦 俞夜花 姚永华 陈蔚 许惠利 韩秀华 郝思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12所医院血液科粒缺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分...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12所医院血液科粒缺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数据,比较不同原发疾病病原菌分布之间的差异。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8株(22.2%),革兰阴性菌485株(77.8%),非发酵菌占革兰阴性菌的60.2%(292株)。淋巴瘤患者标本中分离革兰阳性菌构成比(35.0%)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4株,16.7%)、肺炎克雷伯菌(88株,14.1%)、鲍曼不动杆菌(62株,10.0%)、铜绿假单胞菌(56株,9.0%)、金黄色葡萄球菌(48株,7.7%)。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9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3%、8.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9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1.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粒缺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占多数,其中非发酵菌占50%以上,细菌耐药率整体低于CHINET全国医院大样本监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 发热 肺部感染 细菌 耐药性
下载PDF
晚期肿瘤患者家属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艺 姜秀文 朱建萍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及采取的应对方式,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236名晚期肿瘤患者家属(观察组)和236名慢性病患者家属(对照...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及采取的应对方式,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选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236名晚期肿瘤患者家属(观察组)和236名慢性病患者家属(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和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观察组SDS评分与积极应对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晚期肿瘤患者家属多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帮助他们改善应对方式,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肿瘤 患者家属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相关因素
下载PDF
CRP、NAP、WBC、DC的联合检测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叶成林 张伟民 +3 位作者 门琼 吴瑾瑜 施媛 冯菲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计数(DC)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其中明确感染者40例,无感染者64例,行CRP、NAP... 目的比较和评价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计数(DC)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中晚期肿瘤患者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4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其中明确感染者40例,无感染者64例,行CRP、NAP、WBC、DC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结果CRP在两组肿瘤患者中均明显升高,感染组的四项指标均高于非感染组,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CRP、NAP、WBC、DC四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利于中晚期肿瘤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有利于及早控制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细菌感染和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菌感染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下载PDF
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并发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蔚 姚晖 +5 位作者 周瑛 胡慧菁 陆瑛 卫英 叶成林 姚永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了解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入院治疗的53例较低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较低危MDS患者中,38例发生感染(共59次),以肺部、泌... 目的:了解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入院治疗的53例较低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较低危MDS患者中,38例发生感染(共59次),以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居多(74.6%,44/59)。泌尿系统感染中,老年女性患者发生率高(82.4%,14/17)。病原菌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其中50%大肠埃希菌、14.3%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低。较低危MDS患者中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外周血细胞三系减少、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感染发生率高(P<0.05)。结论:较低危MDS患者易并发感染,以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居多。较低危MDS患者抗感染治疗需考虑临床分型、外周血计数、合并基础疾病等危险因素,建议结合病原学检测及细菌耐药检测结果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较低危 感染 细菌耐药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发病机制的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永华 叶成林 浦权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4期2502-2504,共3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修订分类标准,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最常见类型。随着认识的深入,发现其具有自身的发病特点,分类甚至可以进一步细化。该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细胞遗传学、免疫与凋亡、骨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修订分类标准,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最常见类型。随着认识的深入,发现其具有自身的发病特点,分类甚至可以进一步细化。该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细胞遗传学、免疫与凋亡、骨髓微环境等发病特点也有较多新发现,可能有利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该文主要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芫花提取物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蔚 姚永华 胡慧菁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055-1058,共4页
芫花作为一种瑞香科植物,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1]。在中国中医上千年的处方历史中,芫花经常用来治疗水肿、哮喘、咳嗽和癌症等疾病[2,3]。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理研究表明芫花提取物通过抗氧化... 芫花作为一种瑞香科植物,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1]。在中国中医上千年的处方历史中,芫花经常用来治疗水肿、哮喘、咳嗽和癌症等疾病[2,3]。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理研究表明芫花提取物通过抗氧化、抗炎和血液流变学调节机制显著降低了大鼠关节炎程度[4,5]。瑞香芫花的化学成分有香豆素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和二萜类等[6]。尤其是芹菜素、芫花黄素、羟基芫花黄素等,是该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7],另外也包括其他成分。下面我们将阐述芫花成分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 芫花 疾病 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 化学成分 血液流变学 华北地区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骨髓衰竭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叶成林 陈蔚 +11 位作者 姚永华 王椿 李军民 陈芳源 施菊妹 郝思国 刘澎 侯建 梁爱斌 刘立根 朱琦 韩秀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4期3596-3599,360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骨髓衰竭患者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上海市12家医院血液科1260例粒缺伴发热骨髓衰竭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结果。采用纸片扩散法(K-B)...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骨髓衰竭患者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上海市12家医院血液科1260例粒缺伴发热骨髓衰竭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结果。采用纸片扩散法(K-B)检测分离菌株的药敏情况。采用WHONET5.6软件分析菌株的构成及药敏特点。结果共检出阳性菌1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2株(58.6%),革兰阳性菌72株(41.4%)。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3.8%)、大肠埃希菌(9.2%)、铜绿假单胞菌(6.9%)、缓症链球菌(6.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9%)。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复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耐药率高(>60.0%);非发酵菌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88.2%)以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50.0%。检出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24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60.0%);未检出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粒缺伴发热的骨髓衰竭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肠杆菌和非发酵菌常见,且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葡萄球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均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 发热 骨髓衰竭 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骨髓活检塑胶包埋在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叶成林 姚永华 +1 位作者 陈真 贾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采用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lycol-methacrylate,GMA)塑胶包埋技术结合巨核细胞免疫标记方法在诊断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活检GMA塑...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采用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lycol-methacrylate,GMA)塑胶包埋技术结合巨核细胞免疫标记方法在诊断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活检GMA塑胶包埋及巨核细胞免疫标记技术,对47例表现为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骨髓标本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8例患者被诊断为MDS,其中3例为MDS伴单系病态造血(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with single lineage dysplasia,MDS-SLD),1例为5q-综合征,4例为MDS伴多系病态造血(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ultilineage dysplasia,MDS-MLD)。8例MDS患者的巨核细胞标志物均为阳性,其中6例的骨髓可见清晰的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liz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s,ALIP)现象,且有3例患者检测到染色体异常。结论:采用骨髓活检塑胶包埋技术,细胞形态可清晰显示,有助于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表现的MDS的诊断,有助于MDS的明确诊断及辅助分型;巨核细胞免疫标记有助于医师辨认小、微巨核细胞等特征性的巨核系病态造血表现,由此可以鉴别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表现的MDS,故2种方法结合在诊断MDS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活检 塑胶包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改良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成林 张伟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31-433,439,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例多发性骨髓瘤均采用改良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的起始剂量为100mg/天,每周增加100mg,直至剂量增加至300mg/天。28天为1周期。治疗2个周期... 目的:观察改良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2例多发性骨髓瘤均采用改良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沙利度胺的起始剂量为100mg/天,每周增加100mg,直至剂量增加至300mg/天。28天为1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根据血象、血清M蛋白、血清肌酐、骨髓瘤细胞等指标来判断疗效,分为部分缓解、改善和无效。结果:部分缓解6例,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83·3%。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75%)、便秘(50%)、头晕(25%)和感染(25%),但都能耐受。结论:改良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疗效高和耐受性好的优点,尤其是对于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是安全的,值得进一步的临床观察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改良VAD方案 沙利度胺
下载PDF
健择治疗肾癌肺转移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成林 张伟民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肾癌 肺转移 肿瘤 肾脏 健择
下载PDF
颅顶骨浆细胞瘤合并多发性骨髓瘤1例
11
作者 叶成林 张伟民 +3 位作者 柯文娟 赵素琴 杜春华 陆敏霞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158-158,共1页
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74岁,因"头顶部肿块进行性增大一年,双侧手掌麻木伴左下肢乏力4天"于2008年4月22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一年前不经意间发现头顶部出现一黄豆大小肿块,未予重视和就诊,此后肿块进行性增大,但不伴有头疼、头晕、恶... 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74岁,因"头顶部肿块进行性增大一年,双侧手掌麻木伴左下肢乏力4天"于2008年4月22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一年前不经意间发现头顶部出现一黄豆大小肿块,未予重视和就诊,此后肿块进行性增大,但不伴有头疼、头晕、恶心等明显不适症状。4天前出现双侧手掌麻木伴有左下肢乏力,来我院急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浆细胞瘤 进行性增大 颅顶 下肢乏力 部肿块 不适症状 头顶部
下载PDF
浆细胞白血病3例报告
12
作者 张伟民 叶成林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浆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涤痰益气补肾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与研究
13
作者 胡慧菁 姚永华 +2 位作者 陈蔚 胡琦 包仁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54-57,共4页
观察中药涤痰益气补肾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入组90例,治疗组以中药涤痰益气补肾方为主煎服,每日1剂,共90天。同时按照NCCN 指南行西医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脱落6例,最终共入组84例,两... 观察中药涤痰益气补肾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入组90例,治疗组以中药涤痰益气补肾方为主煎服,每日1剂,共90天。同时按照NCCN 指南行西医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脱落6例,最终共入组84例,两个中心共收入43例治疗组,41例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贫血相对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血红蛋白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前后的感染情况的相比两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输血依赖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涤痰益气补肾方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红系造血,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人次。患者耐受性好,除4例觉轻度胃肠道反应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低危 中药治疗
下载PDF
霍奇金病合并干燥综合征一例
14
作者 叶成林 张伟民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64-364,共1页
关键词 霍奇金病 干燥综合征 合并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和同步放化疗期间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莉莉 杨晓瑜 +2 位作者 黄海婷 杨莉 汪杰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7期2405-2407,共3页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可表现为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感、进行性吞咽困难、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侵犯穿孔等,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及抑郁等表现,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可表现为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感、进行性吞咽困难、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侵犯穿孔等,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及抑郁等表现,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化学疗法(化疗)和中医药治疗等,其中放化疗包括单纯放疗和同步放化疗等^[2]。放疗在控制局部肿瘤细胞时可能会损伤正常细胞,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引起胃肠道强烈不适,这两种方式可能都会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极具消瘦和痛苦,降低疗效。因此本研究将分析食管癌放疗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状况,提出合理的护理方式,具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同步放化疗 进行性吞咽困难 中医药治疗 局部肿瘤 化学疗法 放射治疗 化疗药物
下载PDF
芫花醇提物对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药效学作用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陈蔚 姚永华 胡慧菁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7期79-84,共6页
目的探究芫花醇提物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的药效学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芫花醇提物处理SKM-1和MUTZ-1细胞株72 h,CCK8检测细胞在0,24,48和72 h时间点增殖情况。在后续的实验中,使用浓度为2,5和10 mg/mL的芫花醇提物处理SKM-1和M... 目的探究芫花醇提物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的药效学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芫花醇提物处理SKM-1和MUTZ-1细胞株72 h,CCK8检测细胞在0,24,48和72 h时间点增殖情况。在后续的实验中,使用浓度为2,5和10 mg/mL的芫花醇提物处理SKM-1和MUTZ-1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IL-6及TNF-α含量变化;q-RT PCR检测NF-κB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和浆中NF-κB蛋白表达,检测Caspase3和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芫花醇提物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KM-1和MUTZ-1细胞增殖,并促进SKM-1和MUTZ-1细胞凋亡。芫花醇提物可以抑制MUTZ-1细胞IL-6及TNF-α炎症因子的表达含量,抑制NF-κB mRNA表达以及细胞核中NF-κB蛋白含量,同时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促进Caspase3的表达。另外,MUTZ-1细胞中NF-κB mRNA及核中NF-κB蛋白受外源TNF-α的诱导,但这种现象受到芫花醇提物处理的抑制。结论芫花醇提物可以抑制SKM-1和MUTZ-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SKM-1和MUTZ-1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减少炎症因子及核NF-κB含量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花素醇提物 MDS 炎症因子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塞利尼索联合化疗在复发/难治浆母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探索
17
作者 傅郁华 包仁君 +2 位作者 姚永华 张惕 陈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685-688,693,共5页
浆母细胞淋巴瘤(PB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预后不容乐观,总生存期较短,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塞利尼索是全球首款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它选择性地结合核输出蛋白1,促使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塞利尼索是一种很有... 浆母细胞淋巴瘤(PB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预后不容乐观,总生存期较短,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塞利尼索是全球首款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它选择性地结合核输出蛋白1,促使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塞利尼索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法,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本文结合具体的病例,探讨塞利尼索改善PBL治疗现状的可能。2例年轻、既往接受过多线化疗及放疗的PBL患者,其中1例应用塞利尼索联合GDP方案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另外1例急性肾衰竭、已无化疗指征的患者,应用塞利尼索联合GDP方案后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表明塞利尼索可能为PBL患者带来临床获益,有待积累更多病例验证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利尼索 核输出蛋白1 复发/难治 浆母细胞淋巴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