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河七条支流建闸控制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水芹 阮仁良 屠鹤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0-577,共8页
利用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水文水质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苏州河水系控制和污染源分布特点 ,指出苏州河的支流污水汇入是苏州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建立苏州河水系一维非恒定流河网水动力学模型与一维河网动态水质模型 ,对苏州河七条支... 利用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水文水质调查资料综合分析苏州河水系控制和污染源分布特点 ,指出苏州河的支流污水汇入是苏州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建立苏州河水系一维非恒定流河网水动力学模型与一维河网动态水质模型 ,对苏州河七条支流建闸控制工程后的水环境影响进行计算、分析与评价 ,预测建闸后对黄浦江各水厂的水质变化和苏州河、蕴藻浜以及七条支流的水质变化。预测结果 :七条支流建闸后 ,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水质有所改善 ,污水在苏州河内回荡有所减轻 ,排向黄浦江的速度加快。另外 ,污水从蕴藻浜排向黄浦江 ,缩短了污水在黄浦江输移的距离 ,黄浦江沿岸的水厂水质大大改善 ,污水在黄浦江内回荡的时间也有所减少 ,但是七条支流及蕴藻浜的水体污染会加重。根据预测结果 ,提出水资源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闸控制 水质模型 环境影响 苏州河 支流 水环境
下载PDF
人工湿地处理受苯、1,4-二氯苯突发性污染的水源水研究
2
作者 季铁梅 《上海水务》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建设现场试验场地,选用4组使用不同填料的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突发性事故下受石油类碳氢化合物苯、1,4-二氯苯污染的水源水。研究结果表明:1)4种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在突发性事故下均能发挥作用,使复合流人工湿地最不利出水有机物浓度基... 建设现场试验场地,选用4组使用不同填料的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突发性事故下受石油类碳氢化合物苯、1,4-二氯苯污染的水源水。研究结果表明:1)4种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在突发性事故下均能发挥作用,使复合流人工湿地最不利出水有机物浓度基本降低到原水浓度的30%以下,经过表面流人工湿地后,出水浓度又降低了50%;2)6天后,各组合流人工湿地系统出水的有机物含量接近或低于检测限;3)突发性事故中,各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去除率没有明显的影响,TP的去除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仍能保持40%以上的去除率;4)试验中,组合人工湿地系统I在去除水体有机物方面能力最强,系统的稳定性也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碳氢化合物 突发性事故 人工湿地 水污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