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IL-10、sCD14、FGF-21检测对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高苏莉 李耀 +1 位作者 张兵 韩素霞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835-2840,共6页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并探究其对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心房颤动...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并探究其对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IL-10、sCD14、FGF-21水平,以及观察组中发生与未发生左心房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清IL-10、sCD14、FGF-2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血清IL-10、sCD14、FGF-21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IL-10、sCD14、FGF-21水平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10水平为(18.74±5.32)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7±7.49)pg/mL,sCD14、FGF-21水平分别为(12.58±4.17)mg/L、(224.15±28.7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1.23)mg/L、(145.16±13.9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左心房血栓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sCD14、FGF-21水平分别为(44.56±6.13)mm、(16.94±4.06)mg/L、(250.87±32.77)pg/mL,明显高于未发生患者的(39.12±4.98)mm、(11.66±2.98)mg/L、(218.50±25.69)pg/mL,IL-10水平为(15.26±4.12)pg/mL,明显低于未发生患者的(19.48±5.9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及血清IL-10、sCD14、FGF-21均为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患者血清IL-10与超声心动图指标LAD呈负相关(r=-0.809,P<0.05),sCD14、FGF-21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LAD呈正相关(r=0.772、0.832,P<0.05);血清IL-10、sCD14、FGF-21联合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大于单独指标(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血清IL-10、sCD14、FGF-21水平异常,联合检测其水平可预测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房血栓形成 白细胞介素-10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肢体缺血后处理对造影剂肾病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建青 徐志清 张代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LI—postC)对造影剂诱导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将行冠脉造影且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清肌酐〉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以1:1随机分配到标准化干预组(即LI... 目的探讨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LI—postC)对造影剂诱导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将行冠脉造影且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清肌酐〉1.4mg/dl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以1:1随机分配到标准化干预组(即LI—postC组40例,造影后立即进行间歇性手臂缺血4个循环,血压袖带膨胀5min后放松5min为1个循环)和非缺血处理组(即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两组造影前及造影结束后6h、24h、48h的血清肌酐、胱抑素c、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结果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患者共20例(占总试验人数的25%),其中对照组20例(占对照组的40%)、LI—postC组4例(占干预组的10%)(OR=0.21,P=0.002)。21例发生心血管复合终点,对照组14例(35%)、LI—postC组7例(18%)(P=-O.018)。LI—postC组患者的再入院显著低于对照组[6例(15%)比15例(38%),P=O.016]。所有远端肢体缺血后处理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肢体缺血后处理对造影剂诱导急性肾损伤的高风险人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预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 造影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 造影剂肾病
下载PDF
血尿酸水平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瑛 张康建 +5 位作者 沈静华 华靖 徐志清 谈晶花 支翠菊 张代富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血尿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的发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250例ACS患者,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组:尿酸正常组(SUA<420μ mol/L)和尿酸升高组(SUA≥...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血尿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的发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250例ACS患者,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组:尿酸正常组(SUA<420μ mol/L)和尿酸升高组(SUA≥420μ mol/L),并比较患者在BNP、LVEF、TNI等ACS严重程度指标以及ACS并发症的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BNP、LVEF、TNI以及ACS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CS患者来说,SUA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AC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胱抑素C和白细胞介素-17对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张岳 黄敏 常建梅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7期611-617,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17(IL-17)对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69例行RFCA治疗的老年持续性... 目的探讨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胱抑素C(CysC)、白细胞介素-17(IL-17)对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69例行RFCA治疗的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组)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6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NT-proBNP、CysC和IL-17水平。记录RFCA术后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T-proBNP、CysC和IL-17预测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价值。结果心房颤动组术前和术后7 d血清NT-proBNP、CysC和IL-1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89.41±89.22)和(358.96±50.24)ng/L比(114.38±32.56)ng/L、(1.42±0.30)和(1.20±0.21)mg/L比(0.98±0.17)mg/L、(12.48±3.21)和(9.83±2.58)ng/L比(7.85±2.1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和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血清NT-proBNP、CysC和IL-17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患者随访1年,复发20例,未复发49例。复发与未复发患者术前和术后7 d血清NT-proBNP、CysC和IL-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术后1和3个月血清NT-proBNP、CysC和IL-17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术后1个月:(132.49±32.84)ng/L比(115.56±27.61)ng/L、(1.10±0.15)mg/L比(0.99±0.12)mg/L和(8.59±1.76)ng/L比(7.65±1.58)ng/L;术后3个月:(140.37±32.83)ng/L比(119.90±25.44)ng/L、(1.17±0.20)mg/L比(1.02±0.15)mg/L和(9.12±2.31)ng/L比(7.74±1.8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和3个月血清NT-proBNP、CysC和IL-17是影响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血清NT-proBNP、CysC、IL-17及三项指标联合预测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RFCA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术后1个月(0.813比0.783、0.770比0.721、0.725比0.717和0.927比0.833,P<0.05),术后1和3个月血清三项指标联合AUC明显高于各时间点单个指标(P<0.05)。结论老年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血清NT-proBNP、CysC和IL-17水平升高与RFCA术后复发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复发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利钠肽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 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