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胃蛋白酶原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成 高泽立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2704-2706,共3页
目的:研究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胃蛋白酶原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消化科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治疗的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将39例采用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 目的:研究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胃蛋白酶原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消化科2020年7月~2021年7月间治疗的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将39例采用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将采用阿嗪米特治疗的39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胃动力、胃蛋白酶原及胃肠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排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胃排空率为(68.46±7.5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53.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5-羟色胺、生长抑素水平分别为(108.35±7.13)μg/L、(15.25±3.43)pmol/L、(234.19±12.37)mg/L、(3.35±0.41)mg/L,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97.26±8.83)μg/L、(17.19±4.16)pmol/L、(198.26±11.73)mg/L、(4.18±0.62)mg/L(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H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NHP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布丁联合复方阿嗪米特在FD的治疗中效果确切,对异常胃蛋白酶原、胃肠激素水平的恢复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布丁 复方阿嗪米特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上皮内瘤变与胃癌的组织发生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泽立 张成 +1 位作者 盛飞英 金丽雯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981-1984,共4页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胃癌的发生常在癌变之前经历相当漫长的演变过程,即由正常胃黏膜转变成胃癌前病变,部分再发展成胃癌.目前公认,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前病变.鉴于胃癌的高度恶性,且其... 胃癌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胃癌的发生常在癌变之前经历相当漫长的演变过程,即由正常胃黏膜转变成胃癌前病变,部分再发展成胃癌.目前公认,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前病变.鉴于胃癌的高度恶性,且其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实施针对病因的一级预防比较困难.本文就胃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和肠化生的定义和分类,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胃癌前病变的认识水平,以便于临床医师对胃癌前病变、特别是萎缩性胃炎进行密切的监测及予以及时有效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 胃上皮内瘤变 幽门螺杆菌 干细胞
下载PDF
对比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成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5期122-122,124,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所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西药... 目的探讨单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幽门螺旋杆菌所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溃疡治愈率达到100%,对照组患者的溃疡治愈率为95%;;实验组患者Hp根除率为80%,对照组患者Hp根除率为77.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和30%,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的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更加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 中西医结合 幽门螺旋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弹性成像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测定方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姚蔚 金丽雯 高泽立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3期7812-7813,共2页
目的研究弹性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测定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A组:对照组),26例脂肪肝患者根据透明质酸(HA)水平分为两组(B组:HA正常组;C组:HA升高组),均完善总胆红素(T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 目的研究弹性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测定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15例健康志愿者(A组:对照组),26例脂肪肝患者根据透明质酸(HA)水平分为两组(B组:HA正常组;C组:HA升高组),均完善总胆红素(T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透明质酸(HA)、BMI值、肝/脾CT值、FibroScan检测值(FS)。结果入组的血液生化指标、BMI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HA方面A组与B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C组与A组以及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3组肝/脾CT值、F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比值最低,B组次之。结论脂肪肝严重程度与HA增加有关,同时我们也发现FS值变化先于HA的升高,且FS值也同脂肪肝严重程度相关,可以理解为随着脂肪肝程度加重,纤维化也悄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脂肪肝 透明质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