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卫生保障为背景,以医疗机构为数据源,探讨建立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和早期预警的方法。方法依托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嵌入模块,采集上海市浦东新区21家医院就诊患者的相关症...目的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卫生保障为背景,以医疗机构为数据源,探讨建立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和早期预警的方法。方法依托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嵌入模块,采集上海市浦东新区21家医院就诊患者的相关症状,通过浦东新区卫生信息网导入症状监测系统数据库进行资料分析;并采用累积和预警模型和绝对值预警方法探测报告数异常情况。结果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期间,监测目标病例共计105 352例,以发热呼吸道和腹泻症候群最为常见,东方医院和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报告病例数最多。监测期内系统总共发出191条预警信号,信号数最多的是发热呼吸道和腹泻症候群,最少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症候群,信号强度以1级为主。结论笔者等成功建立了浦东新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并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成功应用。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聚集性疫情特征,研究疫情持续时间与措施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手足口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 2007、SPSS16.0等数据统计软件对2011年浦东新区辖区...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聚集性疫情特征,研究疫情持续时间与措施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手足口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 2007、SPSS16.0等数据统计软件对2011年浦东新区辖区内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性研究和相关分析。结果浦东新区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以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校等集体机构为主;6月和11月为该区的发病高峰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持续时间与措施反应时间呈正相关(r=0.31,P<0.001)。结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报告处置的越及时,则该起疫情持续时间越短。及时报告和处置则是聚集性疫情控制的关键。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和流感样症状(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就诊行为特征,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和流感样症状(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就诊行为特征,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0~14岁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访谈,调查2018―2019年冬春季发生ARI相关情况、就诊行为,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2375份有效调查问卷,2018―2019年冬春季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ARI和ILI患病率分别为36.1%(858/2375)和14.0%(332/2375);2~4岁儿童ARI患病率(42.4%)高于其他年龄组(OR=2.072,95%CI:1.482~2.896);具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OR=2.740,95%CI:1.865~4.025)是儿童ARI患病的危险因素;相较于幼托儿童,散居(OR=0.579,95%CI:0.426~0.785)和在校(OR=0.547,95%CI:0.434~0.688)儿童ARI患病风险较低。儿童ARI相关就诊率和住院率分别为58.5%(502/858)和1.7%(15/858)。2~4岁(OR=0.297,95%CI:0.170~0.521)和5~14岁(OR=0.286,95%CI:0.149~0.549)儿童就诊率均低于1岁以内儿童。影响就诊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发病症状(发热、咳嗽、咽痛、咳痰和乏力)(均有P<0.05);81.1%(407/502)的儿童前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结论上海地区儿童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带来的疾病负担很重,不可忽视。应持续开展基于社区和医疗机构的综合监测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疾病负担资料,并推行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的实施。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地伤害死亡水平及特征,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10)对上海市某地2009-2012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死亡率、构成比、...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地伤害死亡水平及特征,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10)对上海市某地2009-2012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死亡率、构成比、顺位等指标对伤害死亡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上海市某地居民因伤害死亡1 677人,占死亡总数的6.49%,年平均死亡率为60.60/10万,居全死因第4位;男性因伤害死亡982人,占男性全部死亡的7.16%,粗死亡率为72.04/10万,居全死因第4位;女性因伤害死亡695人,占女性全部死亡的5.73%,粗死亡率为49.50/10万,居全死因第5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2,P〈0.001)。前5位伤害死亡原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淹死、自杀。0~14岁年龄段以淹死居首,15~39岁及40~64岁年龄段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65岁年龄段以意外跌落为主。结论伤害是某地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伤害死亡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伤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卫生保障为背景,以医疗机构为数据源,探讨建立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和早期预警的方法。方法依托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嵌入模块,采集上海市浦东新区21家医院就诊患者的相关症状,通过浦东新区卫生信息网导入症状监测系统数据库进行资料分析;并采用累积和预警模型和绝对值预警方法探测报告数异常情况。结果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期间,监测目标病例共计105 352例,以发热呼吸道和腹泻症候群最为常见,东方医院和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报告病例数最多。监测期内系统总共发出191条预警信号,信号数最多的是发热呼吸道和腹泻症候群,最少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症候群,信号强度以1级为主。结论笔者等成功建立了浦东新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并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成功应用。
文摘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聚集性疫情特征,研究疫情持续时间与措施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为今后手足口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 2007、SPSS16.0等数据统计软件对2011年浦东新区辖区内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性研究和相关分析。结果浦东新区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以幼托机构和中小学校等集体机构为主;6月和11月为该区的发病高峰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持续时间与措施反应时间呈正相关(r=0.31,P<0.001)。结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报告处置的越及时,则该起疫情持续时间越短。及时报告和处置则是聚集性疫情控制的关键。
文摘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ARI)和流感样症状(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就诊行为特征,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0~14岁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访谈,调查2018―2019年冬春季发生ARI相关情况、就诊行为,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2375份有效调查问卷,2018―2019年冬春季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ARI和ILI患病率分别为36.1%(858/2375)和14.0%(332/2375);2~4岁儿童ARI患病率(42.4%)高于其他年龄组(OR=2.072,95%CI:1.482~2.896);具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OR=2.740,95%CI:1.865~4.025)是儿童ARI患病的危险因素;相较于幼托儿童,散居(OR=0.579,95%CI:0.426~0.785)和在校(OR=0.547,95%CI:0.434~0.688)儿童ARI患病风险较低。儿童ARI相关就诊率和住院率分别为58.5%(502/858)和1.7%(15/858)。2~4岁(OR=0.297,95%CI:0.170~0.521)和5~14岁(OR=0.286,95%CI:0.149~0.549)儿童就诊率均低于1岁以内儿童。影响就诊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发病症状(发热、咳嗽、咽痛、咳痰和乏力)(均有P<0.05);81.1%(407/502)的儿童前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结论上海地区儿童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带来的疾病负担很重,不可忽视。应持续开展基于社区和医疗机构的综合监测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疾病负担资料,并推行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