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面沉降控制对策的效果及其灰色系统分析——以上海市地面沉降研究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先林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22-26,共5页
上海市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过量抽取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导致压力水头降低所引起的.从六十年代开始实施人工回灌、压缩开采量、调整主要开采层次等综合对策后,地面沉降速率明显减缓.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上海市地面沉降动态监测... 上海市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过量抽取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导致压力水头降低所引起的.从六十年代开始实施人工回灌、压缩开采量、调整主要开采层次等综合对策后,地面沉降速率明显减缓.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上海市地面沉降动态监测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地面沉降控制对策效果的概念及其定量化计算式;探讨了以人工回灌地下水为主的控制地面沉降对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 对策 灰色系统分析 地面沉降
下载PDF
上海市地面沉降动态分析与灰色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先林 《上海地质》 1991年第1期42-46,7,共5页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上海市地面沉降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特征,进而以市区和近郊区典型地段的地面沉降监测资料为基础,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在某些假定前提下预测了上海市地面最终沉降量及“沉降寿命”。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灰色预测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市第四承压含水层优化开采量制定及含水层压缩量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勤奋 陈卫 《上海地质》 1992年第2期36-45,共10页
第四承压含水层在上海全市范围广泛分布,其水质符合优质饮用水标准:目前上海市开采地下水的方案是依靠行政管理来制定,具有很大的人为性。这样既不能开发应用地下水资源,也不能预计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而且每年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来规... 第四承压含水层在上海全市范围广泛分布,其水质符合优质饮用水标准:目前上海市开采地下水的方案是依靠行政管理来制定,具有很大的人为性。这样既不能开发应用地下水资源,也不能预计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而且每年要花费许多人力物力来规划年开采量。本文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建立全市范围的地下水渗流模型,对已形成的开采格局,制定20-30年的优化开采方案,然后预测开采后相应含水层的压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方案 含水层压缩量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市饮用天然矿泉水分布概况及开发前景
4
作者 刘若愚 黄建国 +1 位作者 俞俊英 叶声 《净水技术》 CAS 1990年第4期16-19,共4页
饮用天然矿泉水因含适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或组分,在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已成为高档饮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对此国内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起重视并已开发利用。本文通过收集历年有关区内地... 饮用天然矿泉水因含适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或组分,在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已成为高档饮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对此国内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起重视并已开发利用。本文通过收集历年有关区内地下水质结合水文地质条件综合研究分析,始知上海市饮用天然矿泉水不仅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矿泉水 分布 矿泉水 概况
下载PDF
上海市海、咸水入侵地下水的调查及对策
5
作者 张祥余 奚建国 《城市公用事业》 1997年第2期20-22,46,共3页
据调查,上海市几乎不存在海、咸水入侵地下水的危害。文末提出3点预防对策。
关键词 上海 海水入侵 渗透 地下水
下载PDF
上海市南部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6
作者 朱子沾 《上海地质》 1992年第1期24-30,39,共8页
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确定了场区周围九个潜在震源区,分析计算得出各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用概率论的方法,以洪华生等人提出的《断层—破裂模型》计算得到上海市南部地区地震烈度年超越概率以及10... 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确定了场区周围九个潜在震源区,分析计算得出各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用概率论的方法,以洪华生等人提出的《断层—破裂模型》计算得到上海市南部地区地震烈度年超越概率以及10、20、50、100、200、300、500年内场区的地震影响烈度超越概率,并对这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上海 危险性
下载PDF
上海大地热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永福 李香玲 《上海国土资源》 1986年第2期16-22,共7页
大地热流(Terrestrial Heat Flow)是理论地热学和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是探索全球热场分布、地壳上地幔热结构、地球内部热状态、地历史,以及地壳深部各种作用过程,诸如地震活动、岩浆演化、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的重要依据。... 大地热流(Terrestrial Heat Flow)是理论地热学和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是探索全球热场分布、地壳上地幔热结构、地球内部热状态、地历史,以及地壳深部各种作用过程,诸如地震活动、岩浆演化、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的重要依据。大地热流也是板块学说的重要支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地壳深部 岩石热导率 理论地热学 地球内部 上地幔 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 板块学说 地热资源
下载PDF
含水层贮热能研究——上海贮能试验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8
作者 薛禹群 谢春红 李勤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3-85,共13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承压含水层的三维对流-热弥散模型。该模型的控制方程中不仅包含传统的对流和传导项,还有热弥散项,后者在许多著作中常被忽略掉。模型用来描述上海贮能试验场的一系列含水层贮能试验(单井灌水试验,对井灌水-回采试验,群... 本文提出了一个承压含水层的三维对流-热弥散模型。该模型的控制方程中不仅包含传统的对流和传导项,还有热弥散项,后者在许多著作中常被忽略掉。模型用来描述上海贮能试验场的一系列含水层贮能试验(单井灌水试验,对井灌水-回采试验,群井灌水-回采试验)。温度计算值和野外观测资料拟合得很好(相对误差2.8—4.5%)。文中描述了使用的模型,并对温度分布的计算值和观测值进行详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贮能 数值模拟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及长江口第四纪沉积层中埋盖的古河道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永福 《上海国土资源》 1988年第4期9-16,共8页
在第四纪时期,上海及长江口由于地质构造、古气候、海面升降等综合作用,第四纪沉积层中与之相适应的埋盖了七期古河道。文中指出埋盖古河道的形成与发育是因袭了基底深切沟谷的走向。古河道的摆动、延缩、埋盖,是受古气候冷热交替制约... 在第四纪时期,上海及长江口由于地质构造、古气候、海面升降等综合作用,第四纪沉积层中与之相适应的埋盖了七期古河道。文中指出埋盖古河道的形成与发育是因袭了基底深切沟谷的走向。古河道的摆动、延缩、埋盖,是受古气候冷热交替制约。文中还指出研究埋盖古河道的演变规律,不仅对上海及长江口变化、海陆变迁有着指导意义,而且对城市供水及长江口外大陆架供水有着重大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盖古河道
下载PDF
上海地区地热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焕忠 《上海地质》 1990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文根据上海地区现有的地温场数据和人地热流值,并结合基础地质和构造方面的资料,对区内地热地质背景,地温场的一般分布特征以及地热远景区段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地区更新统承压含水层沉积机制(模式)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建国 吴惠兰 《上海地质》 1992年第2期15-23,35,共9页
区内更新世古河道变迁,具有暖期向南摆动,冷期向北摆动的规律。一、三期古河道暖期向南摆,河床中沉积的砂层形成了含水层,其间所夹持的隔水层(粘土、亚粘土)是二期古河道冷期向北摆动时的边滩或心滩沉积,从而形成了含水层与隔水层。无... 区内更新世古河道变迁,具有暖期向南摆动,冷期向北摆动的规律。一、三期古河道暖期向南摆,河床中沉积的砂层形成了含水层,其间所夹持的隔水层(粘土、亚粘土)是二期古河道冷期向北摆动时的边滩或心滩沉积,从而形成了含水层与隔水层。无论是冷期或暖期的古河道都形成各自的含水砂层及隔水牯土、亚粘土层。对暖期形成含水层,冷期形成隔水层的看法,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古河道 构造运动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利用含水层贮冷水和热水试验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永福 李勤奋 《上海地质》 1993年第2期46-53,64,共9页
早在60年代末,上海利用地下含水层冬季贮存冷水,夏季抽用;夏季贮存热水,冬季抽用。不仅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提高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而且为工业、民用提供了巨大的廉价的冷源和热源。本文介绍了上海地下含水层储能试验,在全市建立十... 早在60年代末,上海利用地下含水层冬季贮存冷水,夏季抽用;夏季贮存热水,冬季抽用。不仅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提高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而且为工业、民用提供了巨大的廉价的冷源和热源。本文介绍了上海地下含水层储能试验,在全市建立十四个储能试验场,布设储冷井25口,储热井9口,观测井58口。试验与工厂生产结合。经过多周期的灌采试验,建立了一整套的灌采条件下地下水动力模型、温度场模型、水质浓度弥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含水层 冷水 热水 试验
下载PDF
上海地下水流三维水动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勤奋 苏河源 《上海地质》 1991年第3期28-37,共10页
本文应用地下水动力数学方程,对上海市区120km^2的范围内,第二含水层以上地层,按地质条件和特征划分了八节点的有限单元进行数值计算,列出了5个典型孔的水位计算与实测对比曲线,拟合结果很好。并在原有的水量开采条件下增加30%的开采量... 本文应用地下水动力数学方程,对上海市区120km^2的范围内,第二含水层以上地层,按地质条件和特征划分了八节点的有限单元进行数值计算,列出了5个典型孔的水位计算与实测对比曲线,拟合结果很好。并在原有的水量开采条件下增加30%的开采量进行了水位预测。为进一步研究上海地下水位变化及地面沉降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计算评价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地下水 三维动力模型
下载PDF
上海宝钢地区地下水资源计算及变形量预测
14
作者 李勤奋 陈卫 贾琇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7-32,共6页
本文根据地下水渗流理论,建立了上海宝钢地区深层地下水流动的数学模型。并在新的用水方案下预测相应土层的变形量。为该区开采优质地下水作出定量的评价。
关键词 地下水 资源 计算 土层 变形量
下载PDF
上海虹桥飞机场含水层储冷做空调冷源试验研究
15
作者 孙永福 《上海地质》 1990年第4期28-36,共9页
上海虹桥飞机场“抽淡灌咸”的含水层储冷试验实例,为建筑物夏季空调降温提供冷源,为咸地下水淡化,开拓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空调降温 地下冷水库 飞机场
下载PDF
上海市地下水中重金属研究
16
作者 贾琇 李勤奋 《勘察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就上海市地下水中,铜、锌、铅、镉等环境元素的形态、含量、分布及相互间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地下水 重金属 矿水学
原文传递
承压含水层贮能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禹群 谢春红 李勤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3-34,共12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承压含水层中三维对流-热弥散模型。模型的控制方程不仅如通常那样包含对流项和传导项,还包含许多文献中常被忽略的热机械弥散项。模型被用来描述上海的一系列含水层贮能试验,模拟得出的温度与野外资料拟合得非常好(相对... 本文提出了一个承压含水层中三维对流-热弥散模型。模型的控制方程不仅如通常那样包含对流项和传导项,还包含许多文献中常被忽略的热机械弥散项。模型被用来描述上海的一系列含水层贮能试验,模拟得出的温度与野外资料拟合得非常好(相对误差2.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贮能 数学模型 承压
下载PDF
关于含锗饮用天然矿泉水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若愚 《上海国土资源》 1994年第4期5-14,共10页
本文对含锗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几个问题:(1)锗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2)锗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3)含锗天然矿泉水的形成机理与寻找方向;(4)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规范中锗含量的界限指标,进行了探索性的讨论。最后提出含... 本文对含锗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几个问题:(1)锗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2)锗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3)含锗天然矿泉水的形成机理与寻找方向;(4)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规范中锗含量的界限指标,进行了探索性的讨论。最后提出含锗饮用天然矿泉水锗含量的界限指标为:上限0.05mg/l;下限0.00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及无机锗 生物学功能 天然矿泉水 形成机理 寻找方向 含量界限指标
下载PDF
灾害性地面沉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毅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9-12,共4页
灾害性地面沉降是地面沉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地面沉降的每一完整阶段由非灾害性地面沉降和灾害性地面沉降组成.地面沉降条件下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评价必须以灾害性地面沉降不发生为前提,地面沉降的控制应是控制灾害性地面沉降.
关键词 灾害性地面沉降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地面沉降的阶段
下载PDF
庙行地区铬渣填埋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金柱 《上海国土资源》 1994年第4期47-61,共15页
本文针对庙行地区铬渣与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混堆的情况,通过对该填埋场的地质勘查和监测取样,研究了铬在土壤中和地下水中的分布状况,探讨了铬渣填埋对地下水质的影响,为今后铬渣卫生填埋提供防护依据。
关键词 铬渣 填埋 地下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