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铅的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
1
1
作者
齐人杰
刘弘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29-535,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铅的暴露风险。【方法】结合2012年春季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和2020—2021年上海市食品铅污染监测数据,采用点评估的方法对膳食暴露水平进行评估,并与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进行比较,...
【目的】了解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铅的暴露风险。【方法】结合2012年春季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和2020—2021年上海市食品铅污染监测数据,采用点评估的方法对膳食暴露水平进行评估,并与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进行比较,评估暴露风险。【结果】上海市居民常食用的9类食品的铅检出率为56.82%,总超标率为0.23%。居民每周膳食铅暴露量均值(按体重计)为2.979 4 μg·kg^(-1)。膳食铅贡献率前3位的食品为蔬菜、谷类和水产类,贡献率分别为30.69%、28.88%、11.12%。城市中心区、城郊接合区和远郊区居民每周膳食铅暴露量均值(按体重计)分别为3.282 5、2.979 5、2.478 0 μg·kg^(-1);3个地区膳食铅贡献率主要来源为蔬菜,贡献率分别为33.65%、29.69%、25.22%。男性、女性居民每周膳食铅暴露量均值(按体重计)分别为3.077 7、2.881 5 μg·kg^(-1);膳食铅贡献率最高的食品为蔬菜,贡献率分别为30.03%、31.39%。15~、45~、≥60岁居民每周膳食铅暴露量均值(按体重计)分别为3.084 2、3.009 9、2.874 4 μg·kg^(-1);膳食铅贡献率主要来源为蔬菜,贡献率分别为27.12%、32.10%、32.26%。【结论】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铅暴露量处于可接受水平,贡献率较高的蔬菜、谷类、水产类仍须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暴露
铅
风险评估
贡献率
原文传递
食品及接触介质中SARS-CoV-2存活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估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齐人杰
刘弘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15-920,共6页
本文简述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暴发过程和症状,介绍了引起该疾病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检验方法和传播方式,总结了SARS-CoV-2在不同介质和不同理化条件下存活时间的长短,以及病毒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
本文简述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暴发过程和症状,介绍了引起该疾病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检验方法和传播方式,总结了SARS-CoV-2在不同介质和不同理化条件下存活时间的长短,以及病毒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本文还归纳了目前各国对于SARS-CoV-2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评估,并参考最新研究,认为SARS-CoV-2食品安全问题风险很低,但还需要预防。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食品中SARS-CoV-2的预防方法,为以后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预防
原文传递
外源化学物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齐辰
王霞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6-730,共5页
神经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在体内外分化成神经系统的几种主要细胞类型,是神经发生的基础。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外源化学物可能会通过调控其分化过程的方式而对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巨大影响。该文综述了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以及外源...
神经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在体内外分化成神经系统的几种主要细胞类型,是神经发生的基础。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外源化学物可能会通过调控其分化过程的方式而对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巨大影响。该文综述了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以及外源化学物[包括乙醇、金属及其化合物(铅、汞等)及其他环境污染物]对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化学物
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化
神经发生
原文传递
追求“生鲜”,当心布鲁菌病
4
作者
宋夏
罗宝章
《大众医学》
2022年第1期44-44,共1页
布鲁菌病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当绵羊、山羊、奶牛或骆驼等动物被布鲁菌感染时,它们的奶也会被细菌污染。食用未经高温杀菌或加工的奶及其制品,是人感染布鲁菌最常见的方式。
关键词
人畜共患病
布鲁菌
细菌污染
高温杀菌
奶牛
骆驼
山羊
绵羊
原文传递
由凉拌菜引发的寄生虫感染
5
作者
宋夏
罗宝章
《大众医学》
2022年第9期47-47,共1页
不久前,一则“吃凉拌菜导致肝脏被吃掉1/3”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据报道,广西桂林一位女士经常出现上腹胀痛、恶心,就医后,医生在她的肝脏内找到了一条长达3.5厘米的活体寄生虫,取出后仍在游动。更可怕的是,这条寄生虫已经将其肝脏...
不久前,一则“吃凉拌菜导致肝脏被吃掉1/3”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据报道,广西桂林一位女士经常出现上腹胀痛、恶心,就医后,医生在她的肝脏内找到了一条长达3.5厘米的活体寄生虫,取出后仍在游动。更可怕的是,这条寄生虫已经将其肝脏“吃掉”了1/3。后经多位专家综合判断,这种寄生虫是巨片形吸虫。感染该寄生虫,可能与该女土吃凉拌鱼腥草(折耳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感染
凉拌菜
鱼腥草
综合判断
折耳根
上腹胀痛
巨片形吸虫
广西桂林
原文传递
牛肉出现彩色反光是怎么回事
6
作者
罗宝章
《大众医学》
2023年第2期49-49,共1页
关于熟牛肉片上出现彩色反光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绘: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牛肉变质了;有人认为这是牛体内残留的兽药所致;有人认为这是用洗洁精洗盛装容器时没清洗干净;也有人认为这是防腐剂“显形”了:还有人认为与牛肉的成分有关,是自然现...
关于熟牛肉片上出现彩色反光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绘: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牛肉变质了;有人认为这是牛体内残留的兽药所致;有人认为这是用洗洁精洗盛装容器时没清洗干净;也有人认为这是防腐剂“显形”了:还有人认为与牛肉的成分有关,是自然现象。事实究竟如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洁精
牛肉变质
防腐剂
反光
熟牛肉
自然现象
彩色
原文传递
洗碗的七大误区,你踩雷了吗
7
作者
秦璐昕
《大众医学》
2021年第11期46-46,共1页
将碗碟堆叠在一起洗将碗碟堆叠在一起,会使碗的内外两面都沾上油,不仅增加清洗的工作量,还可能导致交叉污染。最好将没油的、有油的碗碟分开放,先洗没油的,后洗有油的,且不要忘记清洗碗底。
关键词
交叉污染
堆叠
七大误区
清洗
工作量
原文传递
题名
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铅的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
1
1
作者
齐人杰
刘弘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
科
出处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29-535,共7页
基金
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点学科建设计划(GWV-10.1-XK11)。
文摘
【目的】了解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铅的暴露风险。【方法】结合2012年春季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和2020—2021年上海市食品铅污染监测数据,采用点评估的方法对膳食暴露水平进行评估,并与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进行比较,评估暴露风险。【结果】上海市居民常食用的9类食品的铅检出率为56.82%,总超标率为0.23%。居民每周膳食铅暴露量均值(按体重计)为2.979 4 μg·kg^(-1)。膳食铅贡献率前3位的食品为蔬菜、谷类和水产类,贡献率分别为30.69%、28.88%、11.12%。城市中心区、城郊接合区和远郊区居民每周膳食铅暴露量均值(按体重计)分别为3.282 5、2.979 5、2.478 0 μg·kg^(-1);3个地区膳食铅贡献率主要来源为蔬菜,贡献率分别为33.65%、29.69%、25.22%。男性、女性居民每周膳食铅暴露量均值(按体重计)分别为3.077 7、2.881 5 μg·kg^(-1);膳食铅贡献率最高的食品为蔬菜,贡献率分别为30.03%、31.39%。15~、45~、≥60岁居民每周膳食铅暴露量均值(按体重计)分别为3.084 2、3.009 9、2.874 4 μg·kg^(-1);膳食铅贡献率主要来源为蔬菜,贡献率分别为27.12%、32.10%、32.26%。【结论】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铅暴露量处于可接受水平,贡献率较高的蔬菜、谷类、水产类仍须加强监管。
关键词
膳食暴露
铅
风险评估
贡献率
Keywords
dietary exposure
lead
risk assessment
rate of contribution
分类号
R155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食品及接触介质中SARS-CoV-2存活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估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齐人杰
刘弘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
科
出处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15-920,共6页
基金
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GWV-1.1)。
文摘
本文简述了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暴发过程和症状,介绍了引起该疾病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检验方法和传播方式,总结了SARS-CoV-2在不同介质和不同理化条件下存活时间的长短,以及病毒长期存活的影响因素。本文还归纳了目前各国对于SARS-CoV-2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评估,并参考最新研究,认为SARS-CoV-2食品安全问题风险很低,但还需要预防。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针对食品中SARS-CoV-2的预防方法,为以后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2019冠状病毒病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预防
Keyword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foo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prevention
分类号
R12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外源化学物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齐辰
王霞
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
出处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6-73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9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200802461122)
文摘
神经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在体内外分化成神经系统的几种主要细胞类型,是神经发生的基础。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外源化学物可能会通过调控其分化过程的方式而对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巨大影响。该文综述了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以及外源化学物[包括乙醇、金属及其化合物(铅、汞等)及其他环境污染物]对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外源化学物
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化
神经发生
Keywords
Xenobiotics
Neural stem cells
Cell differentiation
Neurogenesis
分类号
R994.6 [医药卫生—毒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追求“生鲜”,当心布鲁菌病
4
作者
宋夏
罗宝章
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
科
出处
《大众医学》
2022年第1期44-44,共1页
文摘
布鲁菌病是世界范围内分布最广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当绵羊、山羊、奶牛或骆驼等动物被布鲁菌感染时,它们的奶也会被细菌污染。食用未经高温杀菌或加工的奶及其制品,是人感染布鲁菌最常见的方式。
关键词
人畜共患病
布鲁菌
细菌污染
高温杀菌
奶牛
骆驼
山羊
绵羊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由凉拌菜引发的寄生虫感染
5
作者
宋夏
罗宝章
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
科
出处
《大众医学》
2022年第9期47-47,共1页
文摘
不久前,一则“吃凉拌菜导致肝脏被吃掉1/3”的新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据报道,广西桂林一位女士经常出现上腹胀痛、恶心,就医后,医生在她的肝脏内找到了一条长达3.5厘米的活体寄生虫,取出后仍在游动。更可怕的是,这条寄生虫已经将其肝脏“吃掉”了1/3。后经多位专家综合判断,这种寄生虫是巨片形吸虫。感染该寄生虫,可能与该女土吃凉拌鱼腥草(折耳根)有关。
关键词
寄生虫感染
凉拌菜
鱼腥草
综合判断
折耳根
上腹胀痛
巨片形吸虫
广西桂林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牛肉出现彩色反光是怎么回事
6
作者
罗宝章
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
科
出处
《大众医学》
2023年第2期49-49,共1页
文摘
关于熟牛肉片上出现彩色反光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绘: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牛肉变质了;有人认为这是牛体内残留的兽药所致;有人认为这是用洗洁精洗盛装容器时没清洗干净;也有人认为这是防腐剂“显形”了:还有人认为与牛肉的成分有关,是自然现象。事实究竟如何呢?
关键词
洗洁精
牛肉变质
防腐剂
反光
熟牛肉
自然现象
彩色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洗碗的七大误区,你踩雷了吗
7
作者
秦璐昕
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
科
出处
《大众医学》
2021年第11期46-46,共1页
文摘
将碗碟堆叠在一起洗将碗碟堆叠在一起,会使碗的内外两面都沾上油,不仅增加清洗的工作量,还可能导致交叉污染。最好将没油的、有油的碗碟分开放,先洗没油的,后洗有油的,且不要忘记清洗碗底。
关键词
交叉污染
堆叠
七大误区
清洗
工作量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膳食铅的暴露风险评估
齐人杰
刘弘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3
1
原文传递
2
食品及接触介质中SARS-CoV-2存活的影响因素、风险评估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齐人杰
刘弘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3
外源化学物对神经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齐辰
王霞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2
原文传递
4
追求“生鲜”,当心布鲁菌病
宋夏
罗宝章
《大众医学》
2022
0
原文传递
5
由凉拌菜引发的寄生虫感染
宋夏
罗宝章
《大众医学》
2022
0
原文传递
6
牛肉出现彩色反光是怎么回事
罗宝章
《大众医学》
2023
0
原文传递
7
洗碗的七大误区,你踩雷了吗
秦璐昕
《大众医学》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