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应性鼻炎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庞宇峰 龚静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研究探索变应性鼻炎(AR)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50例AR患者和150例健康人对照为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AR的危险因素。结果哮喘史、皮炎湿疹史、AR家族史、每日睡眠<7 h、饲养宠物、经常体育锻炼、每日开窗通风、经... 目的研究探索变应性鼻炎(AR)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50例AR患者和150例健康人对照为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AR的危险因素。结果哮喘史、皮炎湿疹史、AR家族史、每日睡眠<7 h、饲养宠物、经常体育锻炼、每日开窗通风、经常打扫房间和工作环境多粉尘等9种因素与AR密切相关。由此获得AR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方程是:logit(P)=2.436X1+2.413X2+1.102X3+0.693 X4+1.009X5-1.098X6-1.085X7-1.501X8+1.612X9-5.029。结论哮喘史、皮炎湿疹史、AR家族史、每日睡眠<7 h、饲养宠物和工作环境多粉尘为AR的危险因素,经常体育锻炼、每日开窗通风、经常打扫房间为AR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成年人显微镜下等离子扁桃体手术与超声刀扁桃体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庞宇峰 龚静蓉 +2 位作者 黄娟 田露芳 何双珠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260-261,263,共3页
目的探索研究成年人显微镜下等离子扁桃体手术与显微镜下超声刀扁桃体手术的方法与技巧,并对两种手术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行显微镜下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或显微镜下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的成年患者共160例,其中显微镜下等离子扁... 目的探索研究成年人显微镜下等离子扁桃体手术与显微镜下超声刀扁桃体手术的方法与技巧,并对两种手术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行显微镜下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或显微镜下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的成年患者共160例,其中显微镜下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79例,显微镜下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81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微镜下等离子扁桃体组与显微镜下超声刀扁桃体组所有手术术中出血均〈1ml。显微镜下等离子扁桃体组术后24h内出血2例(2.5%),术后24h继发出血7例(8.9%)。显微镜下超声刀扁桃体组术后24h内与24h后无一例出血,在24h后继发出血方面超声刀组明显好于等离子组(P〈0.05)。同时计算了两组术后每日疼痛评分,选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比较两组数据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显示等离子组相比超声刀组在休息时的疼痛评分达到3分的天数缩短了1.75d,而在吞咽时的疼痛评分达到3分则减少了1.32d。结论在术后24h继发出血方面,超声刀扁桃体手术术后24h继发出血概率明显小于等离子扁桃体手术。而在疼痛方面,显微镜下等离子扁桃体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好转情况相比超声刀扁桃体手术患者快1.5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扁桃体手术 等离子 超声刀
下载PDF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3
作者 庞宇峰 周梁 +2 位作者 龚洪立 田洁 龚静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ADAM10)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n=21)与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n=62)检测ADAM10在喉癌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 目的研究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0,ADAM10)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n=21)与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n=62)检测ADAM10在喉癌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差异。结果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喉癌组织中ADAM10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01),其倍数为2.691±1.568。组织芯片结果显示ADAM10在喉癌组织中阳性面积百分比为15.243±7.824,在正常黏膜组织中则为1.887±1.918,喉癌组织中ADAM10的表达量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01)。ADAM10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与其他临床参数无关。结论 ADAM10在喉癌组织中有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组织芯片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PCT、CRP动态变化及回归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徐蓓峥 罗勇 +1 位作者 施静 庞宇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8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在入院第1、3、5、7、9天抽取静脉血,动态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AECOPD患者,在入院第1、3、5、7、9天抽取静脉血,动态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CRP及PCT水平,并对结果取对数(LN)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同时根据是否合并肺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亚组分析。结果患者LN(PCT)的值与时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并得到回归方程:LN(PCT)=2.37-0.46 day。同时LN(CRP)的值与时间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并得到回归方程:LN(CRP)=5.01-0.30day。方程代入正常值可知,AECOPD患者PCT恢复至正常值较CRP恢复至正常值早3.11天。同时对是否合并肺炎进行亚组分析,统计得出LN(PCT)及LN(CRP)的数值分别与天数(day)以及合并肺炎与否(pneu)两个变量相关(P<0.05)。PCT的方程为:LN(PCT)=1.91-0.46day+0.68pneu,CRP的方程为:LN(CRP)=4.66-0.30day+0.53pneu。将正常值带入方程可知合并肺炎组(A组)比不合并肺炎组(B组)患者PCT指标恢复到正常值早1.48天,CRP指标恢复到正常值早1.77天。结论合并肺炎的AECOPD患者,血清PCT、CRP恢复时间更长。同时,血清PCT在AECOPD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较CRP更为灵敏,动态监测PCT能有助于确定抗生素的停药时间,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下载PDF
嗓音疾病的声学多维分析及电声门图曲线的综合检测 被引量:19
5
作者 雷科 杨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77-180,共4页
为客观、无侵入、较直观地和在不干扰正常发音的情况下了解声带振动规律和形态学改变,文中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采用Dr.Speech软件,分别对59例正常嗓音和102例(136人次)病理嗓音进行嗓音声学多维分析和电声门图(EGG)检测.结果:①正常嗓... 为客观、无侵入、较直观地和在不干扰正常发音的情况下了解声带振动规律和形态学改变,文中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采用Dr.Speech软件,分别对59例正常嗓音和102例(136人次)病理嗓音进行嗓音声学多维分析和电声门图(EGG)检测.结果:①正常嗓音除基频(F_o)外,基音频率微扰(Jitter)、基音幅度微扰(Shimmer)、标准声门噪声能量(NNF)及基频标准偏差(SDF_o)各参数均无性别差异;③病理嗓音和正常嗓音各参数间均有极显著差异;③手术后各参数有减小趋势;④EGG曲线变异能较准确地反映嗓音疾病的形态学改变,检出率为87.3%,术后复测病例检出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疾病 嗓音 声学多维分析 电声门图
下载PDF
声带振动体被覆层病变对声带振动模式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旭 雷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声带振动体被覆层病变对声带振动模式的影响。方法对50例成人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和术后5~7天进行了电视录像硬管望远喉动态镜观察和电声门图(Electroglottography,EGG)检测。结果声带的振动模... 目的探讨声带振动体被覆层病变对声带振动模式的影响。方法对50例成人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和术后5~7天进行了电视录像硬管望远喉动态镜观察和电声门图(Electroglottography,EGG)检测。结果声带的振动模式随声带息肉的基底、形态、体积及单双侧的不同而变化,同时其振动参数及电声门图出现相应的变化:所有声带息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声带振动规则性(REG)、振幅(AMP)、声门闭合度(GLO)及粘膜波动度(MUC),单侧息肉影响对称性(SYM)显著,其中SYM、REG、GLO与电声门图切迹相关,REG及MUC与陡直变化相关;带蒂小息肉使振动参数接触商(CQ)及基频(F0)降低,电声门图以切迹为主;带蒂大息肉(均单侧)除使CQ升高外,余变化与上述相同;单或双侧广基息肉使CQ及F0升高,电声门图分别以接触开放相陡直和波峰平坦为主。结论通过喉动态镜及电声门图综合检测可更深刻地认识声带振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声带息肉这一声带振动体被覆层病变所致的声带振动模式改变的规律性,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诊断 喉镜检查 电声门图 振动模式 声带息肉
下载PDF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邹阳 龚静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588-1590,共3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传统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其对听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传统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其对听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腺样体切除术,观察组予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术前术后不同频率(250、500、1 000 Hz)听阈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7.14%、8.57%和2.86%,明显优于或者低于对照组的77.14%、31.43%和22.86%(χ2=4.590,P<0.01)。两组治疗前在250、500、1 000 Hz的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听阈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腺样体切除术,在提高听阈、降低并发症和减少复发率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术 分泌性中耳炎 听阈
原文传递
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应用于腮腺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彭珽 庞宇峰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656-1658,I0006,共4页
目的观察腮腺手术后患者应用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进行伤口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腮腺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术后,66例患者接受自制气压加压式头套包扎(A组),86例患者... 目的观察腮腺手术后患者应用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进行伤口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腮腺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术后,66例患者接受自制气压加压式头套包扎(A组),86例患者接受传统绷带包扎(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周内涎瘘、涎液潴留、血肿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4 h患者头痛、伤口疼痛、包扎舒适度、睡眠情况、张口困难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周内,A组患者涎瘘发生率、涎液潴留发生率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A组患者头痛、包扎舒适度、睡眠情况、张口困难度等方面VAS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伤口疼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自制气压加压式包扎头套能有效改善腮腺术后患者伤口包扎舒适度,预防涎瘘、涎腺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手术 涎瘘 包扎头套
下载PDF
喉癌组织间质中巨噬细胞内溶菌酶的活性研究
9
作者 杨旭 雷科 +1 位作者 孙立群 郭丽娟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8年第2期97-100,共4页
为探讨溶菌酶(lysozyme,LZM)对喉癌的抗肿瘤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喉癌患者的癌组织石蜡切片中 LZM 分布进行观测,结果表明:LZM 在巨噬细胞(macrophage,M(?))内呈阳性反应,溶菌酶阳性巨噬细胞(lysozyme positive macrophage,LPM)主要... 为探讨溶菌酶(lysozyme,LZM)对喉癌的抗肿瘤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喉癌患者的癌组织石蜡切片中 LZM 分布进行观测,结果表明:LZM 在巨噬细胞(macrophage,M(?))内呈阳性反应,溶菌酶阳性巨噬细胞(lysozyme positive macrophage,LPM)主要分布在喉癌间质,喉癌间质 LPM成簇分布区常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癌组织中 LPM 数目高于手术切端(P<0.01)。随病变范围的扩大,LPM 的数目呈现下降趋势,无颈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 LPM 数目高于颈淋巴结转移者(P<0.01)。提示喉癌局部浸润的 LPM 多少与喉癌的发展、转移密切相关;LZM 在 LPM 抗肿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能促进癌间质网状结构破坏,使抗肿瘤细咆易于向肿瘤组织浸润,共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溶菌酶类 巨噬细胞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送民 金轶平 庞宇峰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青光眼患者24 h眼压波动的影响,评估辅助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患者眼压的控制效果。方法对可疑青光眼患者166例行24 h眼压监测,对确诊的青光眼患者行7 h睡眠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青光眼患者24 h眼压波动的影响,评估辅助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患者眼压的控制效果。方法对可疑青光眼患者166例行24 h眼压监测,对确诊的青光眼患者行7 h睡眠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成OSAHS+青光眼组与非OSAHS+青光眼组,比较2组的眼压波动差值。将OSAHS+青光眼组分为2组,第1组行CPAP+降眼压药物治疗(观察组),第2组行单纯降眼压药物治疗(对照组),经过1个月治疗后复测眼压,评估CPAP治疗对眼压改变的影响。结果OSAHS组和非OSAHS组眼压的统计结果显示,OSAHS组患者最高眼压明显高于非OSAHS组;OSAHS组患者眼压波动值明显高于非OSAHS组。观察组的眼压波动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降眼压药物控制不理想,或眼压虽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仍存在不可逆转视野缺损或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如合并OSAHS,可采用CPAP联合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青光眼 眼压波动
下载PDF
突发性聋相关危险因素筛查及中医体质辨识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蓓峥 杨敏 庞宇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1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探索突发性聋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中医体质辨识的特点。方法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耳科专科门诊就诊的成人(>18岁)突发性聋患者146例,除去因故排除的病例,纳入研究的共138... 目的研究探索突发性聋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中医体质辨识的特点。方法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耳科专科门诊就诊的成人(>18岁)突发性聋患者146例,除去因故排除的病例,纳入研究的共138例突发性聋患者;选择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社区132例无听力异常主诉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突发性聋的相关因素,同时对2组病例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比较。结果各类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如下:经常熬夜(OR=2.89)、自觉睡眠质量不佳(OR=4.81)、低盐饮食(OR=0.34)、中医体质偏颇(OR=14.01)、经常运动(OR=0.13)等5种因素与突发性聋密切相关。突发性聋患者中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平和质的比例明显低于健康人群,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常熬夜、自觉睡眠质量不佳、低盐饮食、中医体质偏颇和经常运动为突发性聋的相关因素,其中经常运动、低盐饮食为突发性聋的保护因素。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可发现气虚质和湿热质者易于罹患突发性聋,可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中医体质辨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部肿块35例诊治体会
12
作者 雷科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8年第5期204-205,共2页
颈部肿块是一种临床体征,常为某些恶性肿瘤的首诊原因。由于颈部的发育、生理和解剖特点,在病理上表现为既有良性肿瘤又有恶性肿瘤,既有原发性疾病又有继发性疾病,临床涉及许多科室,诊治颇有难度。本文将我院耳鼻咽喉科从1991年11月至1... 颈部肿块是一种临床体征,常为某些恶性肿瘤的首诊原因。由于颈部的发育、生理和解剖特点,在病理上表现为既有良性肿瘤又有恶性肿瘤,既有原发性疾病又有继发性疾病,临床涉及许多科室,诊治颇有难度。本文将我院耳鼻咽喉科从1991年11月至1997年3月收治的"颈部肿块"待查病例35例,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块 恶性肿瘤 炎性肿块 良性肿块 耳鼻咽喉科 临床体征 解剖特点 甲状舌管囊肿 甲状腺 转移性癌
下载PDF
160例次声带病变患者的电视喉动态镜观察分析
13
作者 雷科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8年第3期112-114,98,共4页
目的为探讨喉动态镜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喉动态镜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次声带病变患者进行了电视录像硬管望远喉动态镜检查,并比较了24例声带局部病变患者(包括声带息肉16例和声带小结8例)手术前后的喉动态镜像。结果 1.声带粘膜波和... 目的为探讨喉动态镜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喉动态镜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0例次声带病变患者进行了电视录像硬管望远喉动态镜检查,并比较了24例声带局部病变患者(包括声带息肉16例和声带小结8例)手术前后的喉动态镜像。结果 1.声带粘膜波和振幅的变化是反映声带疾病的主要指标。2.声带局部病变手术前后声带振动各要素比较,除声带湿度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喉动态镜检查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并对声带疾病的预后或判断手术质量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镜术 硬管望远电视喉动态镜 声带病变
下载PDF
改良自制鼻咽通气管在FESS术后填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庞宇峰 龚静蓉 +1 位作者 邹阳 黄娟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后鼻腔填塞的同时使用改良自制鼻咽通气管,研究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行双侧FESS手术1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术后鼻腔填塞时使用改良自制鼻咽通气管(观察组),79例不采... 目的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后鼻腔填塞的同时使用改良自制鼻咽通气管,研究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行双侧FESS手术16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术后鼻腔填塞时使用改良自制鼻咽通气管(观察组),79例不采用通气管(对照组)。记录手术时间等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填塞后头痛、鼻部胀痛、睡眠情况、咽部不适等症状。结果在术后24 h的VAS评分比较中,头痛症状观察组为3.1±1.2,对照组为5.2±7.5;鼻部胀痛症状评分观察组为3.5±1.5,对照组为6.1±1.7;睡眠评分观察组为3.3±1.2,对照组为4.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部不适症状评分观察组为4.1±1.5,对照组为4.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鼻腔FESS手术后应用改良自制鼻咽通气管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通气管 鼻腔填塞 疼痛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原文传递
麻黄碱试验在鼻声反射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雷科 杨旭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麻黄碱试验在鼻声反射(AR)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定量评价鼻腔黏膜状态的方法和鉴别单纯性鼻炎与肥厚性鼻炎的客观指标。方法:利用AR测试单纯和肥厚性鼻炎患者,并设正常对照,通过麻黄碱试验深入分析试验前后鼻气道通气阻力(NAR)、... 目的:探讨麻黄碱试验在鼻声反射(AR)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定量评价鼻腔黏膜状态的方法和鉴别单纯性鼻炎与肥厚性鼻炎的客观指标。方法:利用AR测试单纯和肥厚性鼻炎患者,并设正常对照,通过麻黄碱试验深入分析试验前后鼻气道通气阻力(NAR)、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截面积(NMCA)和NMCA所处的位置相对于鼻腔入口处的距离(DCAN)以及上述参数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定量分析3类受试者的鼻黏膜舒缩状态。结果:麻黄碱试验前后成对资料比较,各基本参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麻黄碱试验后NAR减小,NCV增加,并伴有NMCA扩大和DCAN的“前移”。麻黄碱试验前后各组各参数的均数多组间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个患者组之间相比,麻黄碱试验前只有NCV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黄碱试验后所有参数(包括变化量和变化率)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单纯性鼻炎所有参数(包括变化量和变化率)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肥厚性鼻炎的某些参数的变化量和变化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能客观的判断鼻黏膜的状态,结合麻黄碱试验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扩大了AR的临床应用,建议作为常规配套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测量 声学 鼻炎 麻黄碱试验
原文传递
耳鸣声学特征与扩展高频听阈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娟 庞宇峰 +1 位作者 龚静蓉 董玥辉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纯音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耳鸣音调与扩展高频听阈的关系。方法对156例纯音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进行耳鸣生理声学检测,以纯音听阈正常的无耳鸣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扩展高频听阈检测。按年龄(25~35岁、36~45岁、46~55岁、≥55... 目的探讨纯音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耳鸣音调与扩展高频听阈的关系。方法对156例纯音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进行耳鸣生理声学检测,以纯音听阈正常的无耳鸣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扩展高频听阈检测。按年龄(25~35岁、36~45岁、46~55岁、≥55岁)分组,比较各组扩展高频听阈的平均值。将耳鸣组患者按耳鸣音调进行分类:低频组(125 Hz、250 Hz、500 Hz)、中频组(1.5 kHz、3 kHz)、高频组(4 kHz、6 kHz、8 kHz、≥9 kHz),一共9组,将各扩展高频平均听阈值(9 kHz、10 kHz、11.2 kHz、12.5 kHz、14 kHz、16 kHz)与对照组患者分别比对分析。结果耳鸣组和无耳鸣组之间比较,扩展高频各频率平均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年龄组之间对比,年龄、是否耳鸣对扩展高频平均听阈都有显著影响。耳鸣音调1.5 kHz耳鸣组中9 kHz、耳鸣音调3 kHz耳鸣组中11.2 kHz、耳鸣音调4 kHz耳鸣组中10 kHz、耳鸣音调6 kHz耳鸣组中10 kHz和11.2 kHz、耳鸣音调8 kHz耳鸣组中10 kHz和11.2 kHz、耳鸣音调≥9 kHz耳鸣组中10 kHz、11.2 kHz和12.5 kHz平均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扩展高频听阈下降与是否耳鸣、年龄有关。10 kHz、11.2 kHz平均听阈值下降与中、高频耳鸣有关联,特别是对高频耳鸣的患者很敏感,可以作为早期评估高频耳鸣患者早期耳蜗功能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声学特征 扩展高频听阈
原文传递
小儿外伤导致右上第1切牙移位于鼻前庭1例
17
作者 邹阳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38-338,共1页
关键词 鼻异物 牙脱位
原文传递
动一下就天旋地转?一起来认识“耳石症”
18
作者 黄娟 《康复》 2022年第4期45-45,共1页
突然间出现的头晕目眩,大家通常第一反应是心脑血管疾病对应的症状。然而,导致突然头晕的可不单单是心脑血管病一个因素,还有一种疾病同样会出现头晕症状,它就是“耳石症”。5个原因会引起耳石症你是否经历过,当体位或头位改变时就出现... 突然间出现的头晕目眩,大家通常第一反应是心脑血管疾病对应的症状。然而,导致突然头晕的可不单单是心脑血管病一个因素,还有一种疾病同样会出现头晕症状,它就是“耳石症”。5个原因会引起耳石症你是否经历过,当体位或头位改变时就出现天旋地转的头晕,但是持续几秒钟就缓解的情况?如果有过这样的体验,那么可能是“耳石症”在作祟,这时候就要来找耳鼻喉科医生看病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 耳石症
原文传递
Stathmin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才云 肖自安 +5 位作者 曾益慈 杨新明 谢鼎华 夏昆 刘伏友 黄伯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1-295,共5页
目的观察stathmin基因和蛋白质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hmin基因与喉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进一步认识喉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的38例喉鳞癌患者,术中从肿瘤中... 目的观察stathmin基因和蛋白质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hmin基因与喉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进一步认识喉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的38例喉鳞癌患者,术中从肿瘤中心部位取癌组织(实验组),在肿瘤边缘外1.0cm部位取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38例患者的喉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tathmi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喉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stathmin基因mRNA在38例喉癌患者的喉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均呈阳性表达;经半定量分析,stathminmRNA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t=9.655,P〈0.05)。免疫组织化学发现,stathmin蛋白在26例(26/38,68.4%)患者的喉癌组织呈阳性表达,在13例(13/38,34.2%)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呈弱阳性表达;stathmin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X^2=8.901,P〈0.05)。同时发现,stathmin mRNA的表达水平和stathm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Ⅲ期和Ⅳ期喉癌组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病例组(t=6.284,)(X^2=5.810,P〈0.05),有颈部淋巴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t=9.350,X^2=6.923,P〈0.05)。结论stathmin基因和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中晚期喉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早期喉鳞癌,并且与颈淋巴转移有关。stathmin基因与喉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均有密切关系,并可能与喉癌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蛋白18 喉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病态嗓音的定量分析及人工神经网络识别 被引量:7
20
作者 庞宇峰 黄娟 +3 位作者 徐蓓峥 龚静蓉 邹阳 何双珠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病态嗓音的特征及计算机自动识别病态嗓音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9例声带息肉患者为病态嗓音组,同期选取125例社区正常嗓音人群为对照组。应用Praat软件采集分析2组病例获得相关声学参数值,包括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 目的:探讨临床病态嗓音的特征及计算机自动识别病态嗓音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9例声带息肉患者为病态嗓音组,同期选取125例社区正常嗓音人群为对照组。应用Praat软件采集分析2组病例获得相关声学参数值,包括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信噪比、声门噪声。采用该病态嗓音组与对照组病例作为神经网络检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同样方法另外收集140例病态嗓音及正常嗓音数据作为验证集。应用SPSS Modeler软件进行人工神经网络建模,计算模型对病态嗓音的识别率。结果:本研究根据不同性别分组计算,病态嗓音组在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声门噪声方面数值比对照组增大(P<0.05),谐噪比、信噪比方面数值比对照组减少(P<0.05)。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病态嗓音的识别率为75.7%。结论:客观嗓音分析有助于病态嗓音的鉴别,人工神经网络在病态嗓音的识别上准确率较高,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嗓音声学分析 病态嗓音 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