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詹其林 吴福红 丁美琪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 研究单独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Hp感染,并且血小板大于30×109/L的患者;单独抗Hp感染,以根除Hp感染,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考察Hp... 目的 研究单独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3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Hp感染,并且血小板大于30×109/L的患者;单独抗Hp感染,以根除Hp感染,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考察Hp根除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 35例患者Hp根治率达到82.9%(30/35),需要1~2个疗程达到Hp阴性,治疗前血小板中位数37×109/L;Hp转阴后血小板中位数62×109/L; 30例Hp根治后,其中4例(13.3%)达到良好反应,17例(56.7%)达到部分反应.结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Hp感染,Hp根除后,血小板减少有不同程度改善,甚至部分达到良好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 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T-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詹其林 丁美琪 +1 位作者 李骏 祝龙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6期76-78,共3页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3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T-VAD方案)治疗,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3例MM患者,9例(39%)获得完全缓解(CR),11例(49%)获得部分缓解(PR),中...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3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T-VAD方案)治疗,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3例MM患者,9例(39%)获得完全缓解(CR),11例(49%)获得部分缓解(PR),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乏力(100%)、嗜睡(78%)、便秘16例(69%),11例(48%)发生了感染,7例(30%)继发性糖尿病,白细胞减少5例(22%),4例(17%)有肢端麻木,未出现1例深静脉血栓(DVT),3年生存率为50%。结论T-VAD方案治疗MM疗效好,有一定不良反应,以感染为重,特别肺部感染,但经抗感染能够控制,其他不良反应轻微,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VAD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詹其林 唐正贤 《医学综述》 2011年第7期1020-1023,共4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由多种原因引起,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ITP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Hp感染导致ITP的可能机制:一是分子模拟学说,即Hp抗体与血小板糖抗原有交叉反应,而导致血小板破坏较少。Hp提高噬菌血小板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由多种原因引起,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ITP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Hp感染导致ITP的可能机制:一是分子模拟学说,即Hp抗体与血小板糖抗原有交叉反应,而导致血小板破坏较少。Hp提高噬菌血小板作用或诱导血小板聚集加速血小板破坏。二是细胞因子改变,Hp感染诱发了Th1为主的免疫反应,而产生的相应细胞因子可能促使ITP发展。但也有学者认为Hp和ITP没有关系,引起这些研究差异的原因是宿主遗传背景不同、Hp株差异性导致抗Hp治疗疗效不同以及研究的地理位置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银屑病合并粒细胞肉瘤伴骨髓局部浸润一例
4
作者 詹其林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7期363-363,共1页
患者,男,38岁,2009年10月发现左颈部黄豆大小、无痛性肿块,半年后逐渐增大其周围出现2~3个稍小肿块,无发热、咳嗽及黑便。患者十几年前出现全身广泛斑片、糠屑样、瘙痒皮疹,拟诊为牛皮癣予治疗(否认用乙双吗啉)迁延不愈;左侧... 患者,男,38岁,2009年10月发现左颈部黄豆大小、无痛性肿块,半年后逐渐增大其周围出现2~3个稍小肿块,无发热、咳嗽及黑便。患者十几年前出现全身广泛斑片、糠屑样、瘙痒皮疹,拟诊为牛皮癣予治疗(否认用乙双吗啉)迁延不愈;左侧肩痛7~8年近2年加重伴活动受限。2010年6月就诊我科。查体:一般情况较好,全身皮肤密布大斑片高出正常皮肤平面、边界清楚、色泽红色、糠屑样皮疹,部分融合成地图形。左侧颈部触及三个板栗太小、无痛、活动度稍差淋巴结;胸骨无压痛,心肺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肉瘤 局部浸润 银屑病 无痛性肿块 骨髓 正常皮肤 2009年 迁延不愈
下载PDF
基因检测——肿瘤界的“福尔摩斯”
5
作者 冒长青 金玮韵 《家庭用药》 2024年第4期32-33,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谈癌色变”到“肿瘤是慢病之一”的观念转变也离不开诸多的医疗进步,其中,基因检测技术的革新起着不可小靓的作用。
关键词 基因检测技术 谈癌色变 福尔摩斯 慢病 早期发现和治疗 观念转变 肿瘤
原文传递
冬凌草甲素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詹其林 吴福红 +2 位作者 祝龙 李骏 金玮韵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10期582-587,共6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 U266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培养 U266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分别采用高、中、低浓度的地塞米松、冬凌草甲素单独或联合处理 U266细胞,以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为...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联合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 U266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培养 U266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分别采用高、中、低浓度的地塞米松、冬凌草甲素单独或联合处理 U266细胞,以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为对照,于处理后24、48、72 h 利用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 Annexin V-FITC/PI 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细胞 Notch1、NF-κB/p65、bcl-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blot 法分析 Notch1、cleavedNotch1、NF-κB/p65、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药物处理组均能有效抑制 U26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 U266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具有协同作用(P<0.05)。 U266细胞经地塞米松处理后其 NF-κB/p65、bcl-2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下调(P<0.05),冬凌草甲素处理组及联合处理组 U266细胞 Notch1、cleaved Notch1、NF-κB/p65、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联合地塞米松对 U26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显著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冬凌草甲素 地塞米松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27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詹其林 丁美琪 +3 位作者 潘民 郭峰 叶丽 虞国慧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CR)后治疗效果及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方法27例APL患者采用DA→HA→MA方案序贯化疗,CR后给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定期复查骨髓象及PML-... 目的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完全缓解(CR)后治疗效果及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方法27例APL患者采用DA→HA→MA方案序贯化疗,CR后给予化疗→全反式维甲酸(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定期复查骨髓象及PML-RARα融合基因以监测微量残留白血病,并观察复方青黛片的毒副作用。结果27例患者CR后,23例持续CR(CCR),CCR时间为4。106个月,CCR中位时间26个月。4例因中途停止治疗而复发,复发率14.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膜白血病。27例中,22例PML—RARα融合基因转阴,占81%,达到转阴时间11~34个月,中位转阴时间19个月。复方青黛片毒副作用:食欲不振48%(13/27),腹胀、腹痛52%(14/27),腹泻11%(3/27),恶心、呕吐14.8%(4/2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18.5%(5/27);心电图异常11%(3/27),血象降低14.8%(4/27),色素沉着7%(2/27),皮肤瘙痒11%(3/27)。结论化疗→ATRA→复方青黛片→化疗序贯交替治疗CR后的APL患者,CCR时间长。复方青黛片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毒副作用轻微,患者能够耐受,在APL患者CR后巩固治疗中,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早幼粒细胞 药物疗法 临床治疗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