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律失常,到底算不算心脏病
1
作者 刘宝鑫 骆家晨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1期25-25,共1页
人的心脏就像一个“泵”,按照一定的节律稳定而有规律地跳动以为全身供血。一旦心跳的频率过快或过慢,或者没有节奏地“乱跳”时,即为医学上所说的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脏病 供血 全身
下载PDF
基于CHARGE-AF模型评估减重术对心房颤动发生风险的影响
2
作者 彭荣刚 孟伟伦 +4 位作者 高其忠 曲伸 张毅 徐亚伟 王晓彦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通过CHARGE-AF模型评估外科减重术对肥胖症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8月至2020年5月期间入院拟行袖状胃切除术(LSG术)的肥胖症患者,收集并记录受试者行LSG术前及术后的相关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结果,根据... 目的通过CHARGE-AF模型评估外科减重术对肥胖症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8月至2020年5月期间入院拟行袖状胃切除术(LSG术)的肥胖症患者,收集并记录受试者行LSG术前及术后的相关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结果,根据CHARGE-AF模型和CHARGE-AF增强模型公式计算房颤发生风险。结果研究共纳入67例受试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1.11±5.51个月。LSG术后受试者的体重、收缩压、舒张压、降压药物服用率、糖尿病患病率、心肌肥厚发生率、PR间期<120 ms发生率均显著性降低。而抽烟率、心力衰竭(心衰)患病率、心肌梗死(心梗)患病率、PR间期>199 ms未发生显著性变化。根据CHARGE-AF模型公式计算,受试者房颤发生风险呈降低趋势,由(0.11±0.10)%降至(0.08±0.08)%,(P=0.07)。根据CHARGE-AF增强模型计算,受试者房颤发生风险显著降低,由(0.12±0.12)%降至(0.08±0.08)%,(P<0.05)。将体重变量单因素纳入模型计算出受试者房颤发生风险显著降低(P<0.001)。结论肥胖症患者在减重术后房颤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如体重、血压、心室肥厚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房颤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AF模型 肥胖症 减重术 风险评估
下载PDF
血压测量与血压变异性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谟然 施洁莹 张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7期26-31,共6页
随着人们对血压认识的不断深入,连续动态的无创血压测量被认为更能反映患者血压的真实水平。血压的测量评估亦由单一的诊室血压测量逐渐转向血压的动态评估。本文回顾了血压测量的数百年发展历史,并简要介绍了目前不同的血压测量方法,... 随着人们对血压认识的不断深入,连续动态的无创血压测量被认为更能反映患者血压的真实水平。血压的测量评估亦由单一的诊室血压测量逐渐转向血压的动态评估。本文回顾了血压测量的数百年发展历史,并简要介绍了目前不同的血压测量方法,分析其优劣及临床价值。同时,汇总并评价了各种血压测量方法中的血压相关指标在疾病风险预测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及其相关指标,综述其与临床事件的相关性及其干预措施。最后,本文总结了血压测量的现状与发展,并对其与BPV评估的未来趋势和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测量 血压变异性 血压评估指标 血压达标时间比 累计收缩压负荷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用于体检人群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 +9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曾强 王传新 徐亚伟 胡荣 曲鹏 宋震亚 汪道文 郑磊 周洲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505-519,共15页
心血管病是长期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其死亡人数占据我国疾病首位。做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筛查出心血管病中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首先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CVD)和... 心血管病是长期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其死亡人数占据我国疾病首位。做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筛查出心血管病中高危人群进行强化干预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首先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CVD)和总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评定为心血管病高危个体的进行强化干预;对于中危个体,如年龄<55岁且10年风险为中危的个体再进行心血管病余生风险评估,并结合风险增强因素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心血管病高危个体,以制定干预措施。生物标志物异常作为心血管病风险增强因素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层、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明确生物标志物在心血管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医学工作者对生物标志物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的意识,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牵头组织国内多学科专家,汇总国内外临床指南及最新研究证据,总结生物标志物用于体检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证据和路径,制定了本共识。本共识总结了可用于以及潜在可用于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生物标志物,重点归纳了基于两种证据质量高的生物标志物——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和B型利钠肽的心血管健康筛查路径,并概括了相应的心血管病风险管理与干预措施,旨在促进多学科合作,共同推进心血管病风险筛查和健康管理,为我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心血管病 风险评估 体格检查 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联合室壁运动评分在预测左室重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童仙君 曹慧 +4 位作者 孙辉 程遵华 郑颖 金露 万文婷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索实时三维斑点追踪(STI)成像联合室壁运动评分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AMI的患者80例,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常规超声、STI参数以及通过WMSI获取的存在运动障碍节段的各方向应变参数。进行12个月... 目的探索实时三维斑点追踪(STI)成像联合室壁运动评分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AMI的患者80例,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常规超声、STI参数以及通过WMSI获取的存在运动障碍节段的各方向应变参数。进行12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左室重构分为重构组与非重构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访后,重构组27例,非重构组53例。随访12个月时重构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以及△LVEDV%均明显高于非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构组的整体纵向应变(GLS)、环向室壁运动评分(LS_WMSI)、整体径向应变(GRS)、径向室壁运动评分(RS_WMSI)、整体环向应变(GCS)、环向室壁运动评分(CS_WMSI)均小于非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_WMSI、RS_WMSI和CS_WMSI是左室重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S_WMSI单独预测左室重构的AUC最高(0.885),最佳诊断点为5.82%,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0.38%。而CS_WMSI和LS_WMSI两者联合预测左室重构的AUC最高(0.935),显著高于单独诊断的AUC。结论 CS_WMSI和LS_WMSI可能是一个预测左室重构的重要指标,可为临床监测与预防AMI患者发生左室重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 室壁运动评分 左室重构 随访
下载PDF
蛋氨酸硫氧化物还原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辉 韩福生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41-444,共4页
蛋氨酸硫氧化物还原酶(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s,Msr)是各种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重要酶类,可将蛋白质中或游离的被氧化的蛋氨酸还原为蛋氨酸,起抗氧化和蛋白修复作用,并可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同时还具有蛋白功能调节的作用。Msr目... 蛋氨酸硫氧化物还原酶(methionine sulfoxide reductases,Msr)是各种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重要酶类,可将蛋白质中或游离的被氧化的蛋氨酸还原为蛋氨酸,起抗氧化和蛋白修复作用,并可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同时还具有蛋白功能调节的作用。Msr目前可分为MsrA和MsrB两型。本文对Msr酶类基本特点和生物学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硫氧化物还原酶 蛋氨酸 氧化还原
下载PDF
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血压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毅 迟琛 +4 位作者 周益武 潘晨琪 张毅 徐亚伟 潘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441-144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血压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49例,直接测量有创中心动脉收缩压、有创桡动脉收缩压,同时使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无...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血压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49例,直接测量有创中心动脉收缩压、有创桡动脉收缩压,同时使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无创肱动脉收缩压,使用SphygmoCor仪器测量无创中心动脉收缩压,分析不同测量方法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有创中心动脉收缩压(126.9±19.5 mmHg)显著低于有创桡动脉收缩压(138.9±25.8 mmHg)及无创肱动脉SBP(138.6±17.7 mmHg)(1 mmHg=0.133kPa)(P均<0.001)。推算无创中心动脉收缩压时,采用有创桡动脉压和无创肱动脉压,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舒张压两两组合,共计4种模型。有创中心动脉收缩压与四种方法推算的无创中心动脉收缩压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呈显著正相关(r≥0.622,P<0.001)。Bland-Altman作图分析显示,使用无创肱动脉压推算出的中心动脉收缩压与有创中心动脉收缩压相比,93.9%的点在一致性界限以内。ROC曲线分析显示,使用无创肱动脉压推算中心动脉收缩压时,采用收缩压/舒张压或平均压/舒张压校正,对中心高血压的检测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24)。结论无创及有创外周动脉血压均不能真实反映中心动脉血压;无创中心收缩压与有创直接测量值相关性及一致性良好,无创中心动脉收缩压对中心高血压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脉压 收缩压 有创 无创 相关性 一致性
下载PDF
房颤冷冻消融+左心耳封堵术1例
8
作者 印美 赵冬冬 +1 位作者 李双 魏毅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887-888,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1,2],其治疗策略包括:抗栓治疗、控制过快的心室率(心率控制)、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节律控制)、上游治疗。节律控制方面,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为导管消融,而抗栓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口服药物...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1,2],其治疗策略包括:抗栓治疗、控制过快的心室率(心率控制)、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节律控制)、上游治疗。节律控制方面,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为导管消融,而抗栓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口服药物抗凝(包括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及左心耳封堵,后者尤其适用于不愿或不能耐受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目前导管消融已列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3],尤其来源于肺静脉触发的阵发性房颤更适宜应用冷冻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封堵术 左心耳 快速性心律失常 抗栓治疗 口服抗凝药 阵发性房颤
下载PDF
系统炎症因子预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价值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琦 柯玲 +1 位作者 阮科 明强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炎症因子预测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老年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患者85例(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 目的:探讨系统炎症因子预测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老年冠心病并行PCI治疗的患者85例(观察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水平及不同Gensini积分老年冠心病患者hs-CRP、APN、MHR水平,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hs-CRP、APN、MHR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Cox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PCI术后MAC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CRP、APN、MHR预测PCI术后MACCE的价值。结果:观察组hs-CRP、MHR水平高于对照组,AP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Gensini积分高分患者hs-CRP、MHR水平高于中分、低分患者,APN水平低于中分、低分患者,中分患者hs-CRP、MHR水平高于低分患者,APN水平低于低分患者(P<0.05);老年冠心病患者hs-CRP、MHR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APN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将年龄、吸烟控制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hs-CRP、APN、MHR水平仍与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CE相关(P<0.05);hs-CRP、APN、MHR联合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CE的AUC值(0.890)最大,对应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70.19%。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hs-CRP、APN、MHR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且可预测患者PCI术后MACCE发生风险,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联素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缺血性非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治疗1例
10
作者 刘班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3年第7期19-19,共1页
男性患者,68岁,主诉"反复胸闷、心悸1年,加重1周"。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未予以重视,未行诊治。1周以来症状加重,伴随胸痛不适,持续数分钟不等,无明显头晕、黑矇。后自觉胸痛伴随冷汗,... 男性患者,68岁,主诉"反复胸闷、心悸1年,加重1周"。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休息后可缓解,未予以重视,未行诊治。1周以来症状加重,伴随胸痛不适,持续数分钟不等,无明显头晕、黑矇。后自觉胸痛伴随冷汗,胸痛持续10 min以上,于我院胸痛中心就诊,心电图提示缺血性改变,心肌酶检查示肌钙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收缩压最高超过200 mmHg(1 mmHg=0.133 kPa)。有糖尿病10年余,使用利拉鲁肽和二甲双胍治疗,未监测血糖。有高血脂病史,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改变 利拉鲁肽 胸痛中心 冠状动脉疾病 非梗阻性 阿托伐他汀 肌钙蛋白 二甲双胍
原文传递
焦虑、抑郁情绪对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苏立杰 刘伟静 +5 位作者 吴先正 李觉 李春波 华晶 董磊 胡大一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关系.方法 入选房颤患者80例,根据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可引发心房颤动的其他器质性疾病,选取同年龄、同性别...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关系.方法 入选房颤患者80例,根据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可引发心房颤动的其他器质性疾病,选取同年龄、同性别的80名健康人(无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受试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两组受试者的情绪情况,通过SPSS 12.0软件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HADS评分结果,房颤患者情绪反应阳性(焦虑或抑郁)53例,占66.3%,情绪反应阴性27例,占33.7%;对照组情绪反应阳性5例,占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2.31,P<0.01).将80例房颤患者分为情绪异常组和情绪正常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焦虑、抑郁情绪反应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房颤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反应;且焦虑、抑郁情绪反应程度越严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文莉 彭文辉 +6 位作者 韩雪更 李海玲 闻静 崔世涛 魏毅东 李伟明 徐亚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2-457,共6页
目的:检测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及其4代家系成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探讨该家族FH可能发病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和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 目的:检测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及其4代家系成员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突变,探讨该家族FH可能发病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和基因组DNA,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LDL-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PCR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技术结合DNA测序,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与Gen Bank比对寻找突变;采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apoB100基因R3500Q、R3531C和R3500W位点以及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基因,以排除家族性apoB100缺陷症和PC-SK9基因突变。结果:先证者及其部分家系成员第6号外显子发生Cys276X杂合无义突变,为半胱氨酸改变为提前终止密码子,使终止密码子在第276位提前出现,为致病性突变,国内尚无报道;另外,第15号外显子发生Arg744Arg同义突变。其母未发现上述突变,未检测出患者及其家系apoB100基因R3500Q、R3531C和R3500W突变以及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基因突变。结论:此患者及家系LDL-R基因存在Cys276X无义突变,可能是FH的致病突变,该突变是我国FH患者LDLR基因的一种新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 脂蛋白受体 低密度 基因突变 脱氧核糖核苷酸测序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瑛 朱晓萍 +2 位作者 范雪华 朱荣申 李伟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将12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64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常规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组在常规心血管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规范的、有针对性的心...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作用。方法将12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64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心血管常规康复治疗;心理护理组在常规心血管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规范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予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并在常规心血管康复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心电图、临床症状、心血管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常规心血管康复治疗前2组患者的SDS、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康复治疗5周后2组患者的SDS、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心理护理组较对照组,在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阳性率、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方面均有显著的降低(尸〈0.05)。结论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明显改善ACS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能够显著减轻AC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抑郁 心理护理 疗效
原文传递
中心动脉压及其变异性与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毅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高血压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是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和原则。无症状靶器官损害是心血管病发展的中间阶段,也是心血管病风险的决定因素。因此,应对患者的无症状靶器官损害进行积极筛查。2013年欧洲... 高血压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是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和原则。无症状靶器官损害是心血管病发展的中间阶段,也是心血管病风险的决定因素。因此,应对患者的无症状靶器官损害进行积极筛查。201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指南建议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左心室质量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等进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器官损害 中心动脉压 亚临床 变异性 高血压患者 左心室舒张功能 欧洲心脏病学会 欧洲高血压学会
原文传递
老年人动脉弹性的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毅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17-919,共3页
动脉硬化是多种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基础,随着人们对心血管病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深入,动脉僵硬度已被证明是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同时也是评估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指标,对于预防心血管病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动脉弹性 评估 老年人 防心血管病 病理生理基础 独立预测因子 动脉僵硬度 靶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血清内脏脂肪组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杨 明强 +4 位作者 李海玲 彭文辉 张毅 魏毅东 徐亚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组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水平与冠心病(CV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91例被试,其中有88例确诊CAD的患者,103例为阴性。检测常规生化、心肌标志物、Vaspin和...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组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水平与冠心病(CV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91例被试,其中有88例确诊CAD的患者,103例为阴性。检测常规生化、心肌标志物、Vaspin和脂连素(adiponectin),通过超声心动图了解心脏功能,并对该组人群进行2年的随访,研究其与基线临床参数和Vaspin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CAD组Vaspin水平显著低于非CAD组[0.18(0.09,0.46)ng/ml vs 0.43(0.20,1.81)ng/ml,P<0.001];经过2年的随访,共有41人49次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MACE组基线Vaspin显著低于无MACE组[0.23(0.07,0.69)ng/ml vs 0.22(0.11,0.46)ng/ml,P=0.031];在所有MACE人群中Vaspin平均水平随着MACE的严重性加剧而降低,最低为死亡患者[(0.18±0.08)ng/ml];最后,左室收缩功能下降的患者基线Vaspin水平显著低于收缩功能上升者[0.18(0.13,0.59)ng/ml vs 0.53(0.41,0.25)ng/ml,P=0.001]。结论 CAD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较低,2年内发生MACE的患者基线Vaspin水平较低,心功能下降者基线Vaspin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冠心病 内脏脂肪组织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左室射血分数
原文传递
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家庭血压测量对于高血压患者诊断和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芳芳 刘迪雅 +1 位作者 李瑶 张毅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比较诊室血压测量(OBPM)、动态血压测量(ABPM)及家庭血压测量(HBPM)在高血压患者诊断和管理等方面的异同性,得出最优血压识别和管理模式。方法对OBPM、ABPM和HBPM在高血压患者诊断中的性价比、对靶器官损害的预测意义、预测慢性肾脏... 目的比较诊室血压测量(OBPM)、动态血压测量(ABPM)及家庭血压测量(HBPM)在高血压患者诊断和管理等方面的异同性,得出最优血压识别和管理模式。方法对OBPM、ABPM和HBPM在高血压患者诊断中的性价比、对靶器官损害的预测意义、预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不良结局和进展及血压变异性(BPV)等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OBPM相比,ABPM在初步诊断高血压上性价比最高,HBPM在高血压患者的长期自我管理方面性价比最优。在高血压人群中,HBPM和ABPM在预测心血管事件、脑卒中、终末期肾脏病及全因死亡率等不良结局方面比OBPM有着更高的临床价值,且HBPM在临床实践中更有优势。对于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将ABPM和HBPM所得血压值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有利于延缓患者肾功能不全的进展,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并且减少患者长期透析治疗的需要,其中ABPM更胜一筹。OBPM、ABPM和HBPM得出的BPV都具有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意义,然而HBPM表现更为突出。结论与OBPM相比,ABPM在初步诊断高血压及CKD患者的血压控制上最优;HBPM在预测靶器官损害、评估BPV及高血压的长期管理中临床实际运用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室血压测量 家庭血压测量 动态血压测量 高血压 诊断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自我管理
原文传递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持续性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薛晨 周淑玲 +1 位作者 祝国富 庄剑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持续性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持续性房颤合并HFrEF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持续性房颤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持续性房颤合并HFrEF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200 mg,每日2次),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左心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81%,P<0.05)。治疗前2组6MWT距离、左室舒张末内径、LVEF、NT-proBNP和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2组6MWT距离和LVEF增加,左室舒张末内径减小,NT-proBNP、hs-CRP水平减低(P<0.05);且观察组6MWT距离和LVEF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室舒张末内径和NT-proBNP、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情绪状态、疾病情况、体力状况、社会关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持续性房颤合并HFrE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原文传递
家庭血压远程监控对于高血压管理的优势与展望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迪雅 徐芳芳 +1 位作者 李瑶 张毅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9-1352,共4页
近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尽管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前已有显著提升,但高血压管理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提高患者血压整体水平向医生端的实时预警及医生端医疗干预向患者的下达执行... 近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尽管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前已有显著提升,但高血压管理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提高患者血压整体水平向医生端的实时预警及医生端医疗干预向患者的下达执行,已成为提高家庭血压控制率的必要条件。目前,趋于成熟的家庭血压远程监控(home blood pressure tele-monitoring,HBPT)提高了医患互动的可行性。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证明HBPT可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从而提高目标血压控制率。本文回顾近年来有关HBPT的相关研究结果,探讨HBPT对高血压管理的优势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控制 远程监控 家庭血压远程监控 远程动态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