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纠正型大血管错位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
1
作者 李颖则 邱兆昆 +1 位作者 龚宝生 张卫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19-420,共2页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罕见心脏畸形———纠正型大血管错位合并心内畸形的经验。方法分析1991年2月至1998年2月外科治疗的纠正型大血管错位18例。结果2例死于手术后低心排,16例痊愈出院。结论虽然纠正型大血管错位的解剖变...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罕见心脏畸形———纠正型大血管错位合并心内畸形的经验。方法分析1991年2月至1998年2月外科治疗的纠正型大血管错位18例。结果2例死于手术后低心排,16例痊愈出院。结论虽然纠正型大血管错位的解剖变异很大,但只要掌握其特殊性并选择合适的术式,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正型 大血管错位 外科手术 心内畸形
下载PDF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宝华 周运乾 +1 位作者 邱兆昆 刘捷夫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陶宝华,周运乾,邱兆昆,刘捷夫自1986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对6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患者施行了外科手术,其中4例切除肿瘤,2例因肿瘤...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陶宝华,周运乾,邱兆昆,刘捷夫自1986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对6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患者施行了外科手术,其中4例切除肿瘤,2例因肿瘤广泛,并累及房室环等重要结构及大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三房心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卫 李寿勗 +2 位作者 陈佩莉 龚宝生 邱兆昆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687-689,2,共3页
本文报道手术治疗三房心4例,其中3例伴有房间隔缺损,1例同时合并室间隔缺损。其临床表现为胸闷及心功能减退。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内有异常隔膜回声。心血管造影可见左房内有斜行负性显影。3例经右房切口通过房缺或扩大房缺切除异常隔膜... 本文报道手术治疗三房心4例,其中3例伴有房间隔缺损,1例同时合并室间隔缺损。其临床表现为胸闷及心功能减退。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内有异常隔膜回声。心血管造影可见左房内有斜行负性显影。3例经右房切口通过房缺或扩大房缺切除异常隔膜,并修补房缺与室缺。1例无房缺者经房间沟切开左房后切除异常隔膜。其中3例存活,1例伴重度肺动脉高压者术后因不可逆性的低心排综合征而死亡。作者认为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有确诊意义。通常选择右房途径通过房隔切除异常隔膜,如有合并畸形应同时纠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下载PDF
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DavidⅠ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任书南 陈小中 +3 位作者 张卫 吴卫华 励峰 徐方杰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探讨用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 Ⅰ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方法及疗效.方法 6例主动脉根部瘤病人用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 Ⅰ术,同期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术、成形术和降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各1例. 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58~299 min,... 目的 探讨用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 Ⅰ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方法及疗效.方法 6例主动脉根部瘤病人用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 Ⅰ术,同期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术、成形术和降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各1例. 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58~299 min,平均(237.7±19.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50 min,平均(179.3±16.7)min.深低温停循环1例,时间15 min.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3例, 均经再次开胸缝合止血, 其中1例并发纵隔炎, 用抗生素治愈.本组随访时间9~27月,平均(17.5±3.0)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与心脏相关并发症和再手术. 结论用带主动脉窦人工血管行David Ⅰ术早期结果满意,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需更长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再植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运乾 潘冶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12期729-730,共2页
本文报告1961~1991年间5例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的外科治疗结果。1例作左冠状动脉主干结扎,4例在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同时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无住院死亡。作者对本病的诊断方法、手术技术、治疗结果及其预后进行讨论。
关键词 异位起源 冠状动脉 移植
下载PDF
二尖瓣再狭窄的外科治疗
6
作者 叶伟 张卫 +2 位作者 石暐 周睿 邱兆昆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报道561例二尖瓣闭式分离后行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561例二尖瓣再狭窄患者接受瓣膜置换,年龄27~70岁。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围术期死亡31例,死亡率5.52%。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 目的报道561例二尖瓣闭式分离后行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561例二尖瓣再狭窄患者接受瓣膜置换,年龄27~70岁。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围术期死亡31例,死亡率5.52%。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低心排及脑血管意外。结论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完善的术中、术后处理,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心脏瓣膜 人工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的再血管化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民 张卫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2期75-77,共3页
本文按解剖部位分类,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再血管化选择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再血管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手术适应证
下载PDF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8
作者 曹庆亨 邱兆昆 +3 位作者 周运乾 瞿寿根 李寿 陈佩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2,共3页
作者报告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25例,3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年龄4~47岁(平均19.8岁)。17例(68.0%)起自右冠状动脉分别瘘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和左室。8例(32.0%)起自左冠状动脉瘘入右室或肺动脉。... 作者报告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25例,3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年龄4~47岁(平均19.8岁)。17例(68.0%)起自右冠状动脉分别瘘入右房、右室、肺动脉和左室。8例(32.0%)起自左冠状动脉瘘入右室或肺动脉。12例行动脉瘘缝扎术。13例在体外循环直视下关闭瘘口,其中4例经瘘入的心腔修补,9例切开扩张的冠状动脉或冠状动脉瘤修补.3例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者切除瘤壁缝合。无手术死亡。22例随访1~22年(平均8年2月),效果优良,无复发和远期死亡。讨论了本病的诊断、血液动力学变化和手术方法。认为合并冠状动脉瘤应尽早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13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外科治疗经验
9
作者 陈石 张卫 周运乾 《吉林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对13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和讨论。方法:于体外循环辅助下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围手术或死亡13例(死亡率9.8%)。随访96例,随访1a~12a,随访率72.7... 目的:对13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的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和讨论。方法:于体外循环辅助下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围手术或死亡13例(死亡率9.8%)。随访96例,随访1a~12a,随访率72.7%。随访无远期死亡。92例(95.8 %)恢复良好,心功能达Ⅱ级以上;3例(3.1%)心功能Ⅲ级,活动后心慌、气急;1例(1.04%)心功能Ⅳ级,活动能力差。结论:空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但如出现艾森曼格氏综合征者不宜手术。完善的手术、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重度肺高压 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多次安装起搏器后并发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10
作者 叶伟 张卫 +2 位作者 李寿勖 周睿 瞿晓红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1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研究多次安装起搏器后并发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分别有3根和4根起搏电极留置体内)的治疗情况。结果:2例均治愈。随访6~3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多次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IE是一罕见且严重的... 目的:研究多次安装起搏器后并发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分别有3根和4根起搏电极留置体内)的治疗情况。结果:2例均治愈。随访6~3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多次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IE是一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及时行心脏手术,取出电极及赘生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安置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内置人造血管治疗动脉瘤
11
作者 张卫 陈铭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99年第4期215-217,共3页
回顾国外有关文献,对内置人工血管与支架的材料选择、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人造血管 动脉瘤 支架 外科治疗
下载PDF
78例成人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
12
作者 石伟 徐方杰 +3 位作者 陈佩莉 李伟 徐凌峰 李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深入研究成人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从1995年1月至2004年6月,对78例16岁以上的成人法洛四联症的患者施行根治术,最大年龄为48岁。全组室间隔缺损除2例为干下型外,其余全为嵴下型,均以Dacron毡片修补,而右室流出道狭窄(包... 目的深入研究成人法洛四联症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从1995年1月至2004年6月,对78例16岁以上的成人法洛四联症的患者施行根治术,最大年龄为48岁。全组室间隔缺损除2例为干下型外,其余全为嵴下型,均以Dacron毡片修补,而右室流出道狭窄(包括混合性狭窄)均以补片行扩大成形术,其中46例采用复合牛心包,而另32例则使用自体心包。行单纯右室流出道瓣下成形者41例,行跨瓣成形者37例。结果住院死亡2例,死亡率2.56%。术后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综合征15例(19.23%)、心律失常8例(10.25%)、胸液过多需剖胸止血5例(6.41%)、肺部感染3例(3.85%),此外还有严重伤口感染、气管大出血和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各1例。在2例死亡病例中,1例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另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成人法洛四联症的根治术较儿童有其特殊性,如长期缺氧致侧支循环丰富、右心室及流出道的肌束明显肥厚、心内膜组织广泛纤维化等等。了解并掌握其特点,可改进手术方法、提高围术期处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成年人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被引量:18
13
作者 郑知非 邱兆昆 +1 位作者 龚宝生 任书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治疗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减退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避免血液透析或减少血透次数 ,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 从 1998年 1月到 2 0 0 0年 11月 ,5 0例心脏手术病人在术后心功能和循环相对稳定的时候表现为急性肾功能减退... 目的 治疗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减退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避免血液透析或减少血透次数 ,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 从 1998年 1月到 2 0 0 0年 11月 ,5 0例心脏手术病人在术后心功能和循环相对稳定的时候表现为急性肾功能减退或急性肾衰。我们将本组病例分为 4组以比较早期间歇利尿病例 (A1组13例 )、延迟间歇利尿病例 (A2组 7例 )、早期持续利尿病例 (B1组 2 0例 )和延迟持续利尿病例 (B2组 10例 )的治疗效果 ;同时比较各组中最后需要血透的病例进行早期血透和晚期血透的疗效。结果 A1组 :药物治愈 7例(5 3.8% ) ,早期血透 6例 (4 6 .2 % ) ,死亡 1例 (7.7% ) ;A2组 :早期血透 3例 (4 2 .9% ) ,晚期血透 4例 (5 7.1% ) ,死亡 5例 (71.4% ) ;B1组 :药物治愈 18例 (90 .0 % ) ,早期血透 2例 (10 .0 % ) ,无死亡 ;B2组 :药物治愈 3例(30 .0 % ) ,早期血透 5例 (5 0 .0 % ) ,晚期血透 2例 (2 0 .0 % ) ,死亡 3例 (30 .0 % )。结论 在心功能和循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表现为急性肾功能减退或急性肾衰的病例 ,治疗原则是及时诊断、尽早治疗、持续利尿和积极血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后 治疗
下载PDF
原位三尖瓣置换在三尖瓣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卫 叶伟 +1 位作者 周睿 邱兆昆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三尖瓣置换术 患者 病变 成形术 置换术 原位 手术 技术问题
下载PDF
电子自旋共振检测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中氧自由基的消除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伟 李颖则 邱兆昆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 分析于心肌缺血前全身应用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刻的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OFR)的作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探讨NAC对离体大鼠I/R心肌中OFR的消除作用效果及程度。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成对照组(Ctrl组)... 目的 分析于心肌缺血前全身应用N 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刻的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氧自由基(OFR)的作用情况及其动态变化,探讨NAC对离体大鼠I/R心肌中OFR的消除作用效果及程度。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成对照组(Ctrl组)和NAC用药组(NAC组) ,于术前用药(分别为生理盐水和NAC) ,制成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直接检测心肌中的OFR ,观察两组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大鼠心肌中,OFR信号在ESR波谱中出现的频度及强度,χ2 检测分析两组大鼠心肌在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OFR信号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再灌注后的NAC组心肌中,无论从OFR出现的频度还是强度均较Ctrl组有较大改善(降低) ,OFR在再灌注后出现高峰的时机明显延迟,其再灌注后5min和10min的OFR信号检测阳性率较Ctrl组显著降低(P <0 .0 0 2 5 ) ,并以再灌注后5min时最为显著。结论 NAC能明显消除离体大鼠I/R后心肌中的OFR ,加强再灌注后心肌的抗氧化能力,降低OFR对心肌组织的损害程度,对缺血 再灌注心肌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 氧自由基 N-乙酰半胱氨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下载PDF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知非 李颖则 +2 位作者 龚宝生 任书南 邱兆昆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03-605,共3页
目的 观察首次和多次心脏手术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从 1 994年 8月到 1 998年 8月 ,共对 5 7例老年患者 (6 0~ 75岁 )施行瓣膜置换术 ,包括 1 3例 (2 2 .8% )二尖瓣行“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患者和 6例 (1 0 ... 目的 观察首次和多次心脏手术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从 1 994年 8月到 1 998年 8月 ,共对 5 7例老年患者 (6 0~ 75岁 )施行瓣膜置换术 ,包括 1 3例 (2 2 .8% )二尖瓣行“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患者和 6例 (1 0 .5 % )二尖瓣再狭窄行“双径闭式分离术”后再 再狭窄患者。结果 手术死亡 4例 (7.0 1 % ) ,其中有 1例再狭窄和 2例再 再狭窄患者。随访 3个月到 4年 ,晚期死亡 4例 ,3例 (5 .8% )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梗 ;瓣膜相关的并发症有 :3例 (5 .8% )血栓栓塞形成 ,2例 (3.9% )心衰 ,1例 (1 .9% )感染性心内膜炎和 1例 (1 .9% )心肌梗死 ;存活者中有 95 .7%的病人心功能达到 1~ 2级。结论 随着心肌保护水平的提高 ,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的成熟完善 ,老年瓣膜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 ;对于第二和第三次手术病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瓣膜置换术 疗效 心脏瓣膜病
下载PDF
二尖瓣再狭窄瓣膜置换术及术后早期病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石 张翔宇 +2 位作者 励峰 蔡维明 周运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3-463,466,共2页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人工心脏瓣膜 手术后并发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瓣膜性心脏病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术中消融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睿 徐方杰 陈佩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明确在对瓣膜性心脏病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手术中进行房颤消融的有效性,以及影响消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方法:从2005-09至2007-12,对57例患者施行了瓣膜手术,并在术中进行了房颤消融。术前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 目的:明确在对瓣膜性心脏病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手术中进行房颤消融的有效性,以及影响消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方法:从2005-09至2007-12,对57例患者施行了瓣膜手术,并在术中进行了房颤消融。术前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房直径、肺动脉压,并与年龄、性别、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进行随访,分析影响消融成功的关键因素。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随访2~24个月,保持窦性心律者为39例(70.9%,n=55)。结论:在瓣膜手术中施行房颤消融安全、有效,影响消融成功率的唯一因素为左心房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5例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运乾 潘治 +1 位作者 陈群 陶宝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3-65,共3页
1987年7月至1990年7月间,连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28~71岁(平均54.2岁)。15例至少发生过1次心肌梗塞。62.9%患者术前心功能为Ⅱ级及Ⅵ级。全组平均搭桥2.46支。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4个月~38个月(平均2... 1987年7月至1990年7月间,连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28~71岁(平均54.2岁)。15例至少发生过1次心肌梗塞。62.9%患者术前心功能为Ⅱ级及Ⅵ级。全组平均搭桥2.46支。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4个月~38个月(平均20个月)。94.1%心绞痛缓解。远期死亡1例(2.86%),与冠心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旁路移植术 搭桥术 手术
下载PDF
16例心脏和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志辉 QIU Zhao-kun 邱兆昆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总结 16例心脏和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心脏和心包恶性肿瘤患者有突发病史、胸片、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 ,必要时可作CT或磁共振 (MRI)检查即可确诊 ,本组 16例中 14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手... 目的 总结 16例心脏和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心脏和心包恶性肿瘤患者有突发病史、胸片、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 ,必要时可作CT或磁共振 (MRI)检查即可确诊 ,本组 16例中 14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手术 14例中 13例肿瘤切除 ,1例术中终止手术 ,2例手术死亡 ;1例术前死亡 ,1例放弃手术。结论 超声心动图和胸片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心包积液 外科手术 心包肿瘤 论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