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潮港农场泵站技术改造
1
作者 蒋凤鸣 侍民 《排灌机械》 1991年第1期61-62,共2页
1 概况上海市郊区15个国营农场的机电排灌泵站,是60年代以后相继修建的低扬程固定小型泵站,总计有600余座。泵站灌溉面积24.30万亩,对促进农场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由于设备老化以及管理工作上的一些问题,致使许多机泵完好率... 1 概况上海市郊区15个国营农场的机电排灌泵站,是60年代以后相继修建的低扬程固定小型泵站,总计有600余座。泵站灌溉面积24.30万亩,对促进农场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由于设备老化以及管理工作上的一些问题,致使许多机泵完好率低,泵站装置效率不高,能源单耗及灌溉成本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农场泵站 技术改造
下载PDF
水稻群体质量栽培在上海农垦推广应用
2
作者 金明官 陈雪官 +2 位作者 郁文辉 吴建平 张仲良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5期11-12,共2页
从1982年开始,上海农垦普及推广了水稻叶龄模式基本原理及高产栽培技术,使本系统水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据1994年统计,种植单季稻12.42万亩,亩平均已达511.79kg,从而跨入了我国水稻生产先进行列。
关键词 水稻 群体质量 栽培技术 上海农垦 推广应用
下载PDF
市郊青饲玉米品种不同播期的效应
3
作者 朱来汀 《上海农业科技》 1992年第3期31-32,共2页
上海市郊县每年需向广西、辽宁等省市调进高产青饲玉米品种达20万kg,为摆脱这种被动局面,进一步发展郊县青饲玉米生产和奶牛业,是当前迫切解决的一项研究课题。在考虑本市土地资源匮缺的现状下,为保证夏熟作物保全收获的情况下,探索青... 上海市郊县每年需向广西、辽宁等省市调进高产青饲玉米品种达20万kg,为摆脱这种被动局面,进一步发展郊县青饲玉米生产和奶牛业,是当前迫切解决的一项研究课题。在考虑本市土地资源匮缺的现状下,为保证夏熟作物保全收获的情况下,探索青饲玉米接茬留籽种植的可能性。通过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南引北繁,延期播种收籽,在本区是完全可行的。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饲料 作物 玉米 品种 播种期
下载PDF
加强农电管理 节约电能
4
作者 宋金祥 《电工技术》 1996年第10期30-32,共3页
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强农电管理,进行电网改造的重要性。
关键词 管理 电网 节能 农村电网
下载PDF
苗后应用禾草灵防除麦田杂草试验
5
作者 余敬堂 邵耀忠 《上海农业科技》 1990年第1期15-16,共2页
沪郊农场麦田杂草以硬草、棒头草为主,发生密度大,危害重,是引起大、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绿麦隆及其与氟乐灵、丁草胺混用时,均以麦苗2叶1心之前进行。陶研等曾报道过,禾草灵对硬草效果好,但主张在麦子播后苗前施药。作者经过近两... 沪郊农场麦田杂草以硬草、棒头草为主,发生密度大,危害重,是引起大、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绿麦隆及其与氟乐灵、丁草胺混用时,均以麦苗2叶1心之前进行。陶研等曾报道过,禾草灵对硬草效果好,但主张在麦子播后苗前施药。作者经过近两年试验,发现在小麦苗后硬草3~4叶期,甚至6~7期叶期已带3个分蘖进行施药,同样可取得好的除草效果,且增产显著。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1.供试药剂:(1)36%禾草灵(diclofop-methyl)乳油,西德Hoechst 公司出品。(2)25%禾草灵乳油,上海联合化工厂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灵 防除 麦田杂草
下载PDF
关于“九五”期间农垦企业实行所得税问题的若干思考
6
作者 顾鸿新 《中国农垦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13,共6页
关于“九五”期间农垦企业实行所得税问题的若干思考顾鸿新随着新税制的全面实施,“九五”期间农垦企业如何实行所得税的问题,已成为财税部门和农垦系统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了促进农垦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妥善处理好实行所得税... 关于“九五”期间农垦企业实行所得税问题的若干思考顾鸿新随着新税制的全面实施,“九五”期间农垦企业如何实行所得税的问题,已成为财税部门和农垦系统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了促进农垦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妥善处理好实行所得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亟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垦企业 所得税 税收 税制改革
全文增补中
紫苏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29
7
作者 殷朝洲 李保存 +1 位作者 何林冲 朱来汀 《植物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8-22,共5页
紫苏的发展前景紫苏(Perilla frufescens)原产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长期以来,苏紫只是在农户的宅前屋后零星隙地种植,没有形成大规模农业产品。进入80年代,新兴的保健食品开发和人民食物结构的改变,紫苏的经济价值逐渐得到人... 紫苏的发展前景紫苏(Perilla frufescens)原产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长期以来,苏紫只是在农户的宅前屋后零星隙地种植,没有形成大规模农业产品。进入80年代,新兴的保健食品开发和人民食物结构的改变,紫苏的经济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如我国陕西省兰田地区把紫苏生产纳入种植计划,从小面积栽培已发展到年种植5000多亩,作为开发项目开展了全面的科学研究。此外,江苏、浙江、河北、湖北、山西、安徽、吉林、黑龙江等省区,有关科研单位,也着手紫苏的栽培利用研究工作,种植面积总计十余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开发利用 生物学特性 栽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