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闻俊 周婷婷 +3 位作者 洪战英 赵卫权 范国荣 柴逸峰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将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分成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自主性实验四个层次,有阶段、有步骤、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药物分析专业素养的训练,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优选实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将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分成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自主性实验四个层次,有阶段、有步骤、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药物分析专业素养的训练,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优选实验对象,优化实验学时,强化学生药物分析实验技能,突出药品检验自我训练过程,培养学生进行药品质量研究的科研能力与协作能力,提升学生对药物分析专业的兴趣与热爱,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 教学方法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骨肉瘤患者时甲氨蝶呤及其代谢产物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晶晶 汪硕闻 +3 位作者 朱蓓琳 缪文清 范国荣 程旺兴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3期450-454,共5页
目的分析骨肉瘤患者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后肝损伤、骨髓抑制与甲氨蝶呤(MTX)及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同时监测MTX和7-OHMTX血药浓度对MTX毒副作用预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8例接受HD-MTX治... 目的分析骨肉瘤患者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后肝损伤、骨髓抑制与甲氨蝶呤(MTX)及7-羟基甲氨蝶呤(7-OHMTX)血药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同时监测MTX和7-OHMTX血药浓度对MTX毒副作用预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8例接受HD-MTX治疗的骨肉瘤患者,HD-MTX滴注完成后24 h和48 h,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同时测定MTX和7-OHMTX血药浓度,并收集HD-MTX化疗后1周内肝功能和骨髓抑制指标,分析MTX和7-OHMTX血药浓度、7-OHMTX/MTX之比、MTX与7-OHMTX血药浓度之和与患者肝损伤、骨髓抑制的相关性。结果肝损伤严重程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红蛋白(HGB)下降程度与48 h7-OHMTX/MTX比值有显著相关性(P <0.05);白细胞(WBC)下降程度与24 h 7-OHMTX/MTX比值有相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中性粒细胞(NE)下降程度与7-OHMTX/MTX比值无相关性。结论 48 h 7-OHMTX/MTX比值对于预测MTX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更具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甲氨蝶呤 7-羟基甲氨蝶呤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物手性分析及其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艺昕 关欣怡 +2 位作者 王博宁 闻俊 洪战英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4年第8期319-324,共6页
手性药物与安全有效用药的关系密切,大多数二氢吡啶类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以消旋体入药,进入体内后产生立体选择性处置特征,可能影响用药的安全有效。该研究围绕该类药物手性拆分及药动学特点,综述了近年来该类药物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手性药物与安全有效用药的关系密切,大多数二氢吡啶类药物具有手性碳原子,以消旋体入药,进入体内后产生立体选择性处置特征,可能影响用药的安全有效。该研究围绕该类药物手性拆分及药动学特点,综述了近年来该类药物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手性毛细管电泳法(CE)方法选择规律及体内分析应用;列举并比较了该类药物间的立体选择性药动学研究情况,发现该类药物部分具有明显的立体选择性差异,体内药效和毒性也随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吡啶类药物 手性拆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法 药动学
下载PDF
中药成分调控肠道菌群影响肠吸收转运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江骏 陈利 +3 位作者 李众 刘金阁 齐天 周婷婷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4年第3期89-93,120,共6页
概括介绍中药成分调控肠道菌群影响肠道吸收转运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后续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通过查阅近年来肠道菌群与肠道吸收转运方面的文献,分析总结现有相关研究,阐述中药成分调控肠道菌群对药物吸收... 概括介绍中药成分调控肠道菌群影响肠道吸收转运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后续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研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通过查阅近年来肠道菌群与肠道吸收转运方面的文献,分析总结现有相关研究,阐述中药成分调控肠道菌群对药物吸收转运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药成分改变肠道菌群进而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和吸收转运,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药成分 肠道屏障 吸收转运
下载PDF
“中药色谱分析综合实验”创新课程教学探索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婷婷 闻俊 +3 位作者 赵卫权 洪战英 赵鑫 范国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3-197,共5页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开设"中药色谱分析综合实验"创新课程。该综合实验以解决中药分析的相关问题为目的,结合教学组在中药质量控制等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开设"中药色谱分析综合实验"创新课程。该综合实验以解决中药分析的相关问题为目的,结合教学组在中药质量控制等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实验以中药栀子为研究对象,综合柱色谱、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四种色谱实验技术,对栀子中的环烯醚萜苷类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上实验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而且有效的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学生药物分析专业思想和综合素质,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色谱分析 实验教学 中药
下载PDF
多肽类药物的质量控制及药动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玲 洪战英 +2 位作者 董昕 吕狄亚 娄子洋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05-409,共5页
多肽类药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是新药研究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质量控制及药动学研究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对多肽类药物的体内外测定方法及相关的药动学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多肽类药物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药代动力学 综述
下载PDF
代谢物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健 魏昕 +1 位作者 洪战英 柴逸峰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糖尿病是代谢相关疾病,其发生过程必然伴随着代谢产物的改变。因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已经十分明确,目前对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早期生物标志物,期望其作为糖尿病相关代谢改变和胰岛素抵抗的早期筛查指标。近十年来代谢物组学研... 糖尿病是代谢相关疾病,其发生过程必然伴随着代谢产物的改变。因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已经十分明确,目前对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早期生物标志物,期望其作为糖尿病相关代谢改变和胰岛素抵抗的早期筛查指标。近十年来代谢物组学研究快速发展,不仅为糖尿病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可以通过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糖尿病的发展情况。本文就目前代谢物组学在糖尿病研究中的现状和进展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物组学 糖尿病 生物标志物 综述
下载PDF
制备色谱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贾丹 陈啸飞 +3 位作者 丁璇 朱臻宇 柴逸峰 张川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制备色谱作为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有效手段,具有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分离速度快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液相制备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高速逆流色谱、模拟移动床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气相制备色谱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不同制备... 制备色谱作为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有效手段,具有操作简便、产品纯度高、分离速度快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液相制备色谱(高效液相制备色谱、高速逆流色谱、模拟移动床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气相制备色谱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不同制备色谱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色谱 应用模式 药物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血脑屏障上的转运蛋白及中药有效成分跨血脑屏障转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阳 朱臻宇 +1 位作者 洪战英 柴逸峰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81-87,共7页
本文介绍了血脑屏障的结构、功能及该部位的转运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和溶质载体转运蛋白),以及它们在血脑屏障转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和在体脑微透析技术,定性定量地探讨了转运蛋白在中药有效成分跨血脑屏障中... 本文介绍了血脑屏障的结构、功能及该部位的转运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和溶质载体转运蛋白),以及它们在血脑屏障转运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和在体脑微透析技术,定性定量地探讨了转运蛋白在中药有效成分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ATP结合盒 溶质载体 转运蛋白 中药
下载PDF
药学本科药物分析自主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晓璐 刘悦 +3 位作者 闻俊 洪战英 范国荣 柴逸峰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5期230-232,共3页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实践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中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评价过程,教学中开展药品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的自主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在老师指导下修改方案。小组合作完...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实践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中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评价过程,教学中开展药品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的自主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在老师指导下修改方案。小组合作完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评价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得出结论,并对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 自主设计性实验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多级质谱裂解规律结合SD大鼠在体肠襻给药模型研究西地那非经肠吸收与代谢特性
11
作者 礼嵩 倪海涛 +6 位作者 盛夏 唐守艳 陆雯静 程春燕 李伟 范国荣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及其活性代谢产物N-去甲西地那非的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LC-ESI(+)MSn]裂解规律,考察西地那非经肠吸收与代谢特征。方法采用ESI质谱分析技术,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分别对西地那非、N-去甲西地那非进行LC-ESI(+)MSn...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及其活性代谢产物N-去甲西地那非的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LC-ESI(+)MSn]裂解规律,考察西地那非经肠吸收与代谢特征。方法采用ESI质谱分析技术,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分别对西地那非、N-去甲西地那非进行LC-ESI(+)MSn裂解分析,解析其中的主要碎片离子以及可能的裂解途径。基于裂解规律建立西地那非、N-去甲西地那非的LC-ESI(+)MS/MS的SD大鼠血浆样品分析方法,取25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以在体肠襻给药模型法给予硫酸氢钠西地那非原料药10mg/kg,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25、0.5、1、4h时在肝门静脉处取血测定,每个时间点一组SD大鼠,考察药物经肠道吸收及在肠系膜处代谢情况。结果质谱裂解规律表明,西地那非及N-去甲西地那非均获得丰度较高的m/z311、283特征碎片质谱峰,证明药物在C-S键处不稳定易发生断裂脱去C5H12O2N2S,在乙氧基C-O键处不稳定易发生断裂脱去C2H4,最终形成稳定m/z283碎片离子。以m/z475→m/z283(西地那非)和m/z461→m/z283(N-去甲西地那非)为离子反应监测通道对在体肠襻给药模型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以原型药物西地那非的形式吸收外,在体肠中约有1/5原型药物经肠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N-去甲西地那非,并与原型药物同时吸收。结论西地那非和N-去甲西地那非经质谱裂解均形成稳定的m/z283二级碎片离子;西地那非在体肠吸收时伴随氮去甲基代谢反应同时发生,约有1/5的原型药物代谢生成活性代谢产物N-去甲西地那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N-去甲西地那非 在体肠襻给药模型 质谱裂解
下载PDF
唑类抗真菌药物手性分离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凯欣 石宽 +2 位作者 闻俊 周婷婷 范国荣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18-421,共4页
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手性特征,给药后体内对映体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显示出差异,具有立体选择性特点,代谢是导致该类药物呈现立体选择性变化的主要环节。而生物样本中对映体定量分析则依赖于手性拆分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 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手性特征,给药后体内对映体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显示出差异,具有立体选择性特点,代谢是导致该类药物呈现立体选择性变化的主要环节。而生物样本中对映体定量分析则依赖于手性拆分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唑类抗真菌药物主要手性分析技术及酮康唑、伊曲康唑手性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以期为唑类抗真菌新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类抗真菌药物 手性分离 药代动力学 立体选择性
下载PDF
HPLC-PDA-ESI-ITMS^n法鉴定氯唑沙宗在SD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
13
作者 杨鹏 付恩桃 +1 位作者 高方圆 范国荣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离子阱质谱(HPLC-PDA-ESI-ITMSn)联用技术定性分析氯唑沙宗在SD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条件:采用Benatnach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含10 mmol乙酸铵...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离子阱质谱(HPLC-PDA-ESI-ITMSn)联用技术定性分析氯唑沙宗在SD大鼠尿液中的代谢产物。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条件:采用Benatnach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含10 mmol乙酸铵)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7 nm。ESI质谱条件:负离子扫描模式,喷针电压为5 000 V,毛细管电压为20 V,干燥气(N2)压力为137.896 kPa,质量扫描范围为m/z 50~500,雾化温度为300℃。结果通过HPLC-PDA-ESI-ITMSn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出SD大鼠口服氯唑沙宗原料药后,尿液中的5种氯唑沙宗代谢产物,并揭示了这5种代谢产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为氯唑沙宗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及代谢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PDA-ESI-ITMSn 氯唑沙宗 SD大鼠 尿液 代谢产物
下载PDF
临床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陈 范国荣 吴玉田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1-537,共7页
临床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它主要研究人体不同状态下的代谢组,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寻找代谢组中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群,确定代谢组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对临... 临床代谢组学是代谢组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它主要研究人体不同状态下的代谢组,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寻找代谢组中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群,确定代谢组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对临床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药物监测 器官移植 生殖医学 营券学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代谢物组学在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琼 董昕 +2 位作者 陈啸飞 洪战英 柴逸峰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406-409,共4页
肾功能经典生化指标缺乏足够的灵敏度和专属性,明显滞后于肾病的发生,在预测肾病进程风险及指导治疗干预方面尚有欠缺。因此,筛选更灵敏、专属的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代谢物组学以其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技术优势,在肾病的临床... 肾功能经典生化指标缺乏足够的灵敏度和专属性,明显滞后于肾病的发生,在预测肾病进程风险及指导治疗干预方面尚有欠缺。因此,筛选更灵敏、专属的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代谢物组学以其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技术优势,在肾病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面初步显示出应用潜能。本文就代谢物组学相关技术在肾病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物组学 肾病 生物标志物 代谢物 综述
下载PDF
抑郁症致病机制及中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姚媛 周艺 周婷婷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93-197,共5页
抑郁症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非正常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目前临床上大多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四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等来治疗抑郁症,但长期应用这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抑郁症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非正常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目前临床上大多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四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等来治疗抑郁症,但长期应用这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明显,且这种通过单一成分阻断特定单一靶点的药物,对于涉及体内多个系统的生物学异常往往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中药组方通过其所包含的多组分能同时调节多靶点、调节疾病网络的多个环节,在获得较高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化学药单靶点引起的毒副作用,且目前国内外对一些传统中药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也日渐增多,主要集中在神经递质水平释放、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细胞因子等方面。此外,最新的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从情感性疾病到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综述近年来中药抗抑郁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抑郁症发病机制探讨及抗抑郁药物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抑郁症 机制 神经营养因子 炎症介质 脑-肠-微生物轴
下载PDF
抗艾滋病药物体内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史丹 邬声远 +2 位作者 蓝丽爱 程茹 范国荣 《中南药学》 CAS 2018年第5期652-660,共9页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重大传染病,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控制和治疗艾滋病的关键手段。近年来,高效、安全的新型抗艾滋病药物不断研发上市,抗病毒治疗方案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本文主要对抗艾滋病药物体内分...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重大传染病,抗病毒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控制和治疗艾滋病的关键手段。近年来,高效、安全的新型抗艾滋病药物不断研发上市,抗病毒治疗方案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本文主要对抗艾滋病药物体内分析方法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艾滋病药物 体内分析方法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模型及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建英 王辉 +1 位作者 刘敏 洪战英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21年第4期241-247,320,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AD发病率逐渐上升,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构建合适的病理模型对AD发病机制和药物防治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代谢...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疾病。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AD发病率逐渐上升,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构建合适的病理模型对AD发病机制和药物防治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代谢组学在AD发病机制探究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本文对已有的AD病理模型,包括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以及近年来代谢组学在AD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AD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病理模型 代谢组学 动物模型 细胞模型 综述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检测人血浆中霉酚酸及其两种代谢产物的浓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金金 范国荣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477-480,共4页
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是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的活性代谢产物,因其肝毒性、肾毒性低,耐受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肾、肝或其他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1]。有研究表明,MPA的药动学和药效... 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是临床常用免疫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的活性代谢产物,因其肝毒性、肾毒性低,耐受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肾、肝或其他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1]。有研究表明,MPA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浓度与疗效之间个体差异很大,浓度与药品不良反应(ADRs)之间也有相关性[2]。而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调整用药剂量,实现个体化精准用药,可以进一步优化MPA的使用,较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 代谢产物 血药浓度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细胞膜色谱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晓宇 陈啸飞 +4 位作者 顾妍秋 曹岩 原永芳 洪战英 柴逸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95-1702,共8页
细胞膜色谱法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色谱技术,已成为筛选中药复杂体系中活性成分和研究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细胞膜色谱技术的发展、分离原理、制备方法、针对其稳定性和寿命等问题进行的制备方法学优化、多种... 细胞膜色谱法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色谱技术,已成为筛选中药复杂体系中活性成分和研究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本文综述了细胞膜色谱技术的发展、分离原理、制备方法、针对其稳定性和寿命等问题进行的制备方法学优化、多种二维色谱方法学和应用策略,以及在中药等复杂体系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展望了细胞膜色谱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细胞膜色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药物高通量筛选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色谱法 共价制备策略 全二维细胞膜色谱分析系统 中药活性成分筛选 评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