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晓华 杨平 +2 位作者 伍平 张金生 劳小权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社区免疫规划工作必须改革目前烦琐的工作方法,引入高效管理模式。方法2002年起虹口区开展了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的探讨,建立了社区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与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相结合,把儿童接... 目的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社区免疫规划工作必须改革目前烦琐的工作方法,引入高效管理模式。方法2002年起虹口区开展了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的探讨,建立了社区免疫规划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与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相结合,把儿童接种户籍化管理转向属地化管理,在全区接种点依法实施接种一、二类疫苗告知制度。结果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建立了本市儿童预防接种关系转移管理制度并将外来儿童管理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疫苗接种告知制实施后,继续保持计划免疫疫苗的高接种率,异常反应发生率和纠纷有明显下降。结论社区免疫规划新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免疫规划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使免疫规划工作更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社区免疫规划工作模式的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规划 信息化管理 属地化管理 接种告知制
下载PDF
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炎症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谢心 徐蓓峥 +2 位作者 樊月月 罗浩 韩明珠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hs-CRP、TGF-β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对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来观察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的实验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hs-CRP、TGF-β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对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来观察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的实验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空白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动物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喂养完成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西药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给药6周后腹主动脉剪取粥样斑块留作标本,检测hs-CRP、TGF-β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腹主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变化。结果:用SNK法两两比较,中药组与模型组、西药组与模型组在hs-CRP、TGF-β1、IL-8、MMP-9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hs-CRP、TGF-β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腹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为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腹主动脉内中膜
下载PDF
上海市凉城社区新生儿黄疸情况调查500例
3
作者 魏满香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8年第7期492-493,共2页
随着母乳喂养的进一步普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尤其是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明显。卜升趋势。不同类型的黄疸处理原则不同,但其临床表现有时又有交叉重叠,因此判断及鉴别黄疸及黄疸类型非常重要。现对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居住在上海... 随着母乳喂养的进一步普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尤其是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明显。卜升趋势。不同类型的黄疸处理原则不同,但其临床表现有时又有交叉重叠,因此判断及鉴别黄疸及黄疸类型非常重要。现对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居住在上海市凉城地段的500名新生儿的黄疸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新生儿 黄疸 疾病 医疗卫生事业
原文传递
201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晋生 朱敏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 了解凉城社区201例糖尿病患者状况,为改进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凉城街道已确诊的20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201例患者中有59.7%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良好状态。201例患者平均血糖没有达到理想控制程度... 目的 了解凉城社区201例糖尿病患者状况,为改进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凉城街道已确诊的20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201例患者中有59.7%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良好状态。201例患者平均血糖没有达到理想控制程度。有53.3%的患者为Ⅰ度、Ⅱ度肥胖。89.1%的患者有慢性病,61.2%的患者已经发生并发症。结论 必须加强社区糖尿病干预,以控制并发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存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促进
下载PDF
MRI上血管周围间隙与血管性危险因子及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曲红 周蔓蔓 +3 位作者 张玉倩 赵小英 吴坚 祝乐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颅MRI上血管周围间隙与血管性危险因子及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将脑内血管周围间隙按照不同解剖部位和表现型分成17型,分析不同部位和类型血管周围间隙与血管性危险因子的关联,及其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结果 MRI上直... 目的探讨头颅MRI上血管周围间隙与血管性危险因子及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将脑内血管周围间隙按照不同解剖部位和表现型分成17型,分析不同部位和类型血管周围间隙与血管性危险因子的关联,及其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结果 MRI上直径3mm以下的血管周围间隙表现型最多的是Ⅱ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等信号)和Ⅲ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低信号);6个以上多发者最常见的是基底节上2/3的Ⅱ型。年龄与基底节上2/3多发的Ⅱ型、Ⅲ型血管周围间隙相关(P<0.01);基底节(上2/3和下1/3合并后)多发的Ⅱ型血管周围间隙与收缩压有关,其中基底节上2/3多发的Ⅱ型血管周围间隙与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相关;基底节(上2/3和下1/3合并后)Ⅲ型血管周围间隙与糖尿病和空腹血糖有关。多发的皮质下白质Ⅱ型和海马部的血管周围间隙也与血管性危险因子相关。频度高的前穿质部位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血管性危险因子无关。基底节部位尤其是上2/3多发的Ⅱ型与脑梗死发病相关。结论不同部位和类型的血管周围间隙分别与不同的脑血管病危险因子相关,与脑梗死发病相关,是脑梗死发病的预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脑内微小病变 血管性危险因子 脑梗死
下载PDF
脑内微小病变不同干预模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曲红 张玉倩 +1 位作者 周蔓蔓 赵小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37,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脑内微小病变的不同干预模式,尝试建立一种能有效控制脑内微小病变进展、预防脑梗死发病的诊疗模式。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08例存在多发的脑内微小病变者分为中药干预组(100例)、阿司匹林干预组(104例)、阴性对照... 目的通过比较脑内微小病变的不同干预模式,尝试建立一种能有效控制脑内微小病变进展、预防脑梗死发病的诊疗模式。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08例存在多发的脑内微小病变者分为中药干预组(100例)、阿司匹林干预组(104例)、阴性对照组(100例)和非规范干预组(104例)。非规范干预组不予特定干预措施,其他3组均进行社区生活方式干预和血管性危险因子常规治疗;中药干预组加服桂枝茯苓丸加地龙粉剂,阿司匹林干预组加服阿司匹林。定期复查,比较各组脑内微小病变、血管性危险因子变化以及脑梗死发病率。结果中药干预组脑内微小病变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阿司匹林干预组(52.32%)、阴性对照组(42.86%)和非规范干预组(37.04%);阿司匹林干预组明显高于非规范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中药干预组LDL-C、TC和TG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干预组(P<0.05),LDL-C、TC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收缩压明显低于非规范干预组(P<0.05);阴性对照组收缩压和TC明显低于非规范干预组(P<0.05)。中药干预组脑梗死发病率为2.17%(2/92),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1.36%,10/88)和非规范干预组(14.44%,13/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阿司匹林干预组(6.74%,6/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桂枝茯苓丸加地龙粉剂可以治疗脑内微小病变,控制血管性危险因素,并最终预防脑梗死发生。规范化的中药干预模式在治疗脑内微小病变预防脑梗死发病的几种模式中疗效最佳,或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微小病变 脑梗死 桂枝茯苓丸 地龙 干预模式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干预脑内微小病变及预防脑梗死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曲红 张玉倩 +3 位作者 赵小英 汪涛 陈磊 周蔓蔓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8期15-21,共7页
目的以脑内微小病变为脑梗死治未病的客观依据,研究中药干预脑内微小病变,进而预防脑梗死发病的效果,同时观察中药对脑梗死相关危险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方法,将300例经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脑内多发微小... 目的以脑内微小病变为脑梗死治未病的客观依据,研究中药干预脑内微小病变,进而预防脑梗死发病的效果,同时观察中药对脑梗死相关危险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方法,将300例经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为脑内多发微小病变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阿司匹林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0例;中药组予桂枝茯苓丸加地龙粉剂,阿司匹林组予阿司匹林,治疗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时间不少于6个月;阴性对照组不使用相关治疗药物。定期随访各组脑内微小病变、相关危险因子变化情况,以及脑梗死发病情况。结果中药组入组时与入组6个月时组内比较,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阴性对照组入组时与入组6个月时组内比较,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6个月时组间比较,中药组与阿司匹林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阴性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阿司匹林组、阴性对照组脑内微小病变总有效率分别为64.56%、48.19%、42.86%;组间脑内微小病变疗效比较,中药组与阿司匹林组、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随访结束,中药组、阿司匹林组、阴性对照组脑梗死发病分别为2例、6例和9例;中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脑梗死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可以治疗脑内微小病变,减少微小病变的数量,预防脑梗死发生,并可有效干预血管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微小病变 脑梗死 中医药疗法 桂枝茯苓丸 地龙
下载PDF
蚓激酶预防血液流变学异常脑梗死复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奉燕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年第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蚓激酶对血液流变学异常的脑梗尼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发病3-6月后的血液沆变学异常的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ASA)75mg,qd口服组和蚓激酶(LUM)交囊60万,tid口服组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目的探讨蚓激酶对血液流变学异常的脑梗尼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发病3-6月后的血液沆变学异常的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ASA)75mg,qd口服组和蚓激酶(LUM)交囊60万,tid口服组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复发率和副作用等,结果服阿司匹林和蚓激酶6月后血液流变学检测如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沉、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无明显的差异。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明显比治疗前减少。两组问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积分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LUM月累积复发率6.24%,而ASA组月累积复发率6.06%。治疗前后两组的复发率接近。结论蚓激酶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漉变学指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复发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蛔激酶 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 预防 复发
下载PDF
763例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9
作者 奉燕 吴恒 吴建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年第9期62-64,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月—2006年12月老年住院病例763份,对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应用天数、剂量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在763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30%,2003年和2004年的抗菌药物...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月—2006年12月老年住院病例763份,对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应用天数、剂量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在763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30%,2003年和2004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率约为70.00%,而2005年和2006年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30%和45.70%。单用的患者为81.20%,而联合用药的低于20.00%。大多数抗菌药物的DUI<1,有5种抗菌药物的DUI>1,以第3代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主。结论我中心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个别药物剂量过大,抗菌药物的更换过于频繁。对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老年患者 住院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短刺的历史演绎运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邱曼丽 韩嫣 +3 位作者 孙开龙 袁旭 周凌琴 李璟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11期78-82,共5页
针刺方法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短刺源于秦汉时期针灸理论奠基之作《灵枢经》。短刺法是"十二节刺"中的一种针法,主治骨痹等邪聚深处的疾患操作时应深刺,包含摇法及提插捻转的行针手法,既有针至病所之用,也有气至病所之... 针刺方法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短刺源于秦汉时期针灸理论奠基之作《灵枢经》。短刺法是"十二节刺"中的一种针法,主治骨痹等邪聚深处的疾患操作时应深刺,包含摇法及提插捻转的行针手法,既有针至病所之用,也有气至病所之意,经过历史沉淀,至今仍被当代医家在临床使用并发展,但短刺法也有其不足之处。本研究通过梳理短刺法的起源、主治疾患、操作手法、作用原理和发展应用,探究短刺的历史演绎运用,对规范短刺标准化操作:进一步探究短刺作用机制、精进短刺新型针具和拓展短刺疾病谱起着重要作用,以期提高针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短刺 十二节刺 针刺 针灸学
下载PDF
201例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施征宇 姚文 王立义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社区管理
下载PDF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22
12
作者 奉燕 薛志强 +1 位作者 吴恒 张晋生 《中华全科医学》 2009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其心理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社区30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现场测量血压,了解相关知识以及心理问卷调查,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健康问卷(GHQ)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其心理健康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社区30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现场测量血压,了解相关知识以及心理问卷调查,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健康问卷(GHQ)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30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SCL-90总分在>160分或者阳性项目数超过43的共有55例(17.9%);GHQ可疑心理问题87例阳性率为28.3%,ADL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或明显障碍为5.9%;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年龄、性格、月收入、是否享受医疗保险制度、精神病史、对高血压导致脑卒中的认知、是否定期测血压及规律服药有关,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高血压的控制相互影响,应该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原文传递
从调节中央生物钟的角度探讨针刺治疗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侯瑜超 刘璐慜 +4 位作者 萧有智 陈晓桐 熊杰 周艳丽 李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022-6026,共5页
现代社会中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这一类睡眠疾病随着人们生活作息模式的转变而日益凸显,昼夜节律紊乱所引起的睡眠问题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针刺疗法在许多研究中均显示出对睡眠相关昼夜节律的调节作用。文章... 现代社会中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这一类睡眠疾病随着人们生活作息模式的转变而日益凸显,昼夜节律紊乱所引起的睡眠问题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针刺疗法在许多研究中均显示出对睡眠相关昼夜节律的调节作用。文章从现代研究中针刺对中央生物钟的调控、对睡眠相关昼夜节律的调节以及针刺的授时特性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针刺对睡眠相关昼夜节律的调节效应和潜在机制,提出了针刺效应的生物学基础和生理学作用,是基于对中央生物钟基因、相关信号分子以及神经递质的水平产生影响,进而有效调节睡眠-觉醒节律、褪黑素节律和体温节律这一研究思路,拟为今后针刺治疗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昼夜节律 睡眠觉醒障碍 生物钟 时间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