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两相分层流剪切应力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夷平 王汝金 +1 位作者 陈超 王经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47,共5页
基于水平气液两相分层流的压力梯度、波状液层和气壁剪切应力实验数据,对两流体剪切应力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分析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液壁和气液界面剪切应力结果的影响。由剪切应力可以直接计算分层流动量平衡方程的本构参数,对本构参数的... 基于水平气液两相分层流的压力梯度、波状液层和气壁剪切应力实验数据,对两流体剪切应力进行不确定度计算,分析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液壁和气液界面剪切应力结果的影响。由剪切应力可以直接计算分层流动量平衡方程的本构参数,对本构参数的关联作了合理的解释。气液界面剪切应力受液层高度和压力梯度的准确性影响较大,而液壁剪切应力却相反,和气液界面剪切应力最大程度相关。通过和实验数据对比发现,液壁摩擦因子无法像气壁摩擦因子那样可以用单相管流的指数型关系式来描述,而是应该结合气液界面摩擦因子建立一个基于两相各流体特征参数的有效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流型转变 分层流 剪切应力 不确定度
下载PDF
黏性段塞稳定模型预测水平气液两相流流型转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夷平 姚新红 +1 位作者 张进明 全晓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2-46,共5页
在内径50.4 mm水平管道上进行气液两相流实验,实验介质是2种不同黏度的油,根据两相表观速度绘制流型图。使用段塞稳定性模型预测段塞流的转变边界。由于黏度增加阻碍大振幅波和滚动波的起波和波增,黏度大的液体出现段塞的临界液层高度... 在内径50.4 mm水平管道上进行气液两相流实验,实验介质是2种不同黏度的油,根据两相表观速度绘制流型图。使用段塞稳定性模型预测段塞流的转变边界。由于黏度增加阻碍大振幅波和滚动波的起波和波增,黏度大的液体出现段塞的临界液层高度高于黏度小的液体。段塞稳定性模型低估了大黏度液体的临界液层高度和临界表观速度。考虑液体黏性对段塞体内部湍流扰动的抑制作用以及气液表面张力的影响,修正了Benjamin泡移动速度关系式。修正后的段塞稳定性模型对中、低黏度液体适应性较好,预测出现段塞流的临界条件和实验数据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流型转变 段塞流 分层流 油气混输
下载PDF
驻波声场中单分散细颗粒的相互作用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屈广宁 凡凤仙 +1 位作者 张斯宏 苏明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8-196,共9页
利用外加声场促进悬浮在气相中的细颗粒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引起颗粒的碰撞和凝并,使得颗粒平均粒径增大、数目浓度降低,是控制细颗粒排放的重要技术途径.为探究驻波声场中单分散细颗粒的相互作用,建立包含曳力、重力、声尾流效应的颗粒... 利用外加声场促进悬浮在气相中的细颗粒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引起颗粒的碰撞和凝并,使得颗粒平均粒径增大、数目浓度降低,是控制细颗粒排放的重要技术途径.为探究驻波声场中单分散细颗粒的相互作用,建立包含曳力、重力、声尾流效应的颗粒相互作用模型,采用四阶经典龙格-库塔算法和二阶隐式亚当斯插值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将数值模拟得到的颗粒声波夹带速度和相互作用过程与相应的解析解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而研究颗粒初始条件和直径对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时刻颗粒中心连线越接近声波波动方向、颗粒位置越接近波腹点,颗粒间的声尾流效应就越强,颗粒发生碰撞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研究还发现,颗粒直径对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取决于初始时刻颗粒中心连线偏离声波波动方向的程度.当偏离较小时,颗粒直径越大,颗粒发生碰撞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当偏离很大时,直径较小的颗粒能够发生碰撞,而直径较大的颗粒则无法发生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 相互作用 驻波 声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