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留置针退针芯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冯蔚 俞红丽 罗文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73-74,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留置针退针芯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 目的比较两种留置针退针芯法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常规留置针退芯法,即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留置针推进0.2 cm,左手持"Y型"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 cm,再将留置针全部送入血管后退出全部针芯。观察组患者见回血后右手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撑,左手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0.5 cm,然后将外套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再将针芯全部退出。比较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分别为95.0%和(5.44±1.81)d,均优于对照组的86.0%和(3.61±1.4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留置针退针芯法可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并延长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老年患者 退针芯法 心血管病
下载PDF
新冠感染后反复跌倒,退烧药惹的祸?
2
作者 周勤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3年第2期12-13,共2页
看病案患者男性,74岁,因“发热4天、四肢酸痛、双腿无力、行走时多次跌倒”于2022年12月23日入院。住院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头颅CT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均未见异常,行走后突然跌倒症状仍时有发生。
关键词 核酸检测 头颅CT 头颅核磁共振 新型冠状病毒 退烧药 跌倒 病案患者 酸痛
下载PDF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AMI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清CK、CK-MB、Cys-C和GDF-1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永红 黎庆伟 +2 位作者 杨柳 张丹丹 王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0期3026-302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胱抑素C(Cys-C)和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40例AMI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胱抑素C(Cys-C)和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4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C组,每组各80例,每日分别给予美托洛尔25、50、100mg分2次口服,治疗6个月,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情况及CK、CK-MB、Cys-C和GDF-15水平。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3.75%,低于B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又低于C组的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清指标CK、CK-MB、Cys-C、GDF-15水平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美托洛尔可有效提高AMI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清CK、CK-MB、Cys-C和GDF-15水平,且药物不良反应相对于低剂量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生长分化因子-15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降脂通便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黎庆伟 赵建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0期3411-3412,共2页
高脂血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伴有肥胖、行动迟缓、呼吸短促、脑疲劳等症状,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若不及时治疗,可损害血管,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硬化性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高... 高脂血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伴有肥胖、行动迟缓、呼吸短促、脑疲劳等症状,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若不及时治疗,可损害血管,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硬化性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高脂血症首选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阻碍胆固醇合成,降低总胆固醇(TC)水平,且安全性较好,但多数患者服药期间甘油三酯(TG)升高,加重肝肾功能代谢,使转氨酶升高[2]。本研究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降脂通便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发现在降低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同时,还可降低TG,且不增加肝脏和其他器官负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短促 降脂通便胶囊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脑疲劳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周勤 姚义安 +3 位作者 吴春锋 张妙连 邵春蕾 张艳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4期3364-3367,3372,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金山区亭林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常规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随访3年收集累积心力衰竭相关死亡事件,比较不同的动态血压组间死...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金山区亭林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常规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随访3年收集累积心力衰竭相关死亡事件,比较不同的动态血压组间死亡事件的发生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死亡风险与动态血压的关系。结果共有206例心力衰竭患者纳入分析,根据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将患者分为两组:24 h SBP<120 mm Hg组55例,24 h SBP≥120 mm Hg组151例。24 h SBP<120 mm Hg组3年累积心力衰竭相关病死率为10.91%,24 h SBP≥120 mm Hg组3年累积心力衰竭相关病死率为1.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 SBP<120 mm Hg组患者的3年累积心力衰竭相关死亡风险分别是24 h SBP≥120 mm Hg组患者的6.410倍(95%CI 1.701~25.316,P<0.05)和4.593倍(95%CI 1.210~17.429,P<0.05)。结论24 h SBP<120 mm Hg的心力衰竭患者与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24 h平均收缩压 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