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检察信息公开问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世贵 李建波 《法治研究》 2015年第1期22-28,共7页
检察信息公开对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促进检察机关公正执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几年来,检察机关不断深化检务公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为全面推进检察信息公开,检察机关应当采用和界定检察信息公开的... 检察信息公开对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促进检察机关公正执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几年来,检察机关不断深化检务公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为全面推进检察信息公开,检察机关应当采用和界定检察信息公开的概念,制定检察信息公开的制度规范,明确检察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例外,健全检察信息公开的工作机制,并加强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信息公开 知情权 实践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揭开刑事责任能力的面纱——将刑事责任能力从犯罪主体构成要件排除出去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柏安 陈柏新 《法治研究》 2008年第2期12-16,共5页
所谓刑事责任能力是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或资格,而不是以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来评价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进而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评判标准。如果将刑事责任能力作为犯罪主体构成要素的认定标准则与现存的犯罪客体体系存在矛盾和冲突;将无... 所谓刑事责任能力是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或资格,而不是以刑事责任能力的有无来评价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进而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评判标准。如果将刑事责任能力作为犯罪主体构成要素的认定标准则与现存的犯罪客体体系存在矛盾和冲突;将无法实现刑法所要求的人权保障功能,会导致罪不当罚、有罪不罚、无罪无罚情况的出现,而将刑事责任能力从犯罪主体构成要件中排除出去则有利于解决上述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能力 犯罪主体 排除
下载PDF
检察建议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凤娣 顾文虎 《中国检察官》 2009年第6期28-30,共3页
一、检察建议的法理基础通常认为,实施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条的原则性规定,除此以外并无其他规定。进而有观点认为,按照“公权法定”的原则.检察建议不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权。也... 一、检察建议的法理基础通常认为,实施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条的原则性规定,除此以外并无其他规定。进而有观点认为,按照“公权法定”的原则.检察建议不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权。也不是法定的履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的方式方法。似乎检察建议天生就缺乏法理基础和法律依据。我们认为,不能就此简单地下结论,而应从不同角度对检察建议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建议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刑事诉讼法》 法律监督职责 法理基础 法律依据 检察机关 法定职权
原文传递
由证到供侦查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研究室 《犯罪研究》 2005年第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侦查模式 贪污贿赂案件 司法理念 人权保障 刑事侦查 司法实践 限制 证明 水平 弊端
下载PDF
建立量化评估逮捕必要性司法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6
5
作者 龚培华 陈柏新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7-59,共3页
根据现行刑诉法第六十条的规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是逮捕的必要性条件,该规定不但存在同义重复的逻辑错误,而且非常原则和抽象,它既没有解释社会危险性的内涵,又没有提... 根据现行刑诉法第六十条的规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是逮捕的必要性条件,该规定不但存在同义重复的逻辑错误,而且非常原则和抽象,它既没有解释社会危险性的内涵,又没有提供判断社会危险性的具体标准,不具有司法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机制 逮捕 量化评估 社会危险性 取保候审 监视居住 逻辑错误 同义重复
原文传递
被告人王某的行为是否适用自首
6
作者 饶光辉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年第1期116-116,119,共2页
关键词 "形迹可疑" "罪行尚未被发觉" 自首 案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