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超越”理念引领下构建“和美家校”新生态--以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为例
1
作者 叶喜 《现代教学》 2023年第12期84-88,共5页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的前身是由杨光霖、张之珍老先生于1905创办的明强学堂,学校始终以“民生国势,赖以明赖以强也”为办学宗旨。历经岁月沧桑,学校办学规模已经达到三个校区123个班级。我们深知办好教育,离不开每一位家长、每...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的前身是由杨光霖、张之珍老先生于1905创办的明强学堂,学校始终以“民生国势,赖以明赖以强也”为办学宗旨。历经岁月沧桑,学校办学规模已经达到三个校区123个班级。我们深知办好教育,离不开每一位家长、每一个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而尤其重视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学校始终关注学生成长和家长的家庭教育需求,通过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重点以“审美·超越”学校百年文化核心理念推动“和美家校”新生态建设,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践基地 家庭教育 家校协同 协同育人机制 岁月沧桑 七宝镇 上海市闵行区 育人效能
下载PDF
家校社协同构建学校微社团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为例
2
作者 郭芳 《现代教学》 2019年第15期110-111,共2页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以"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为指导,尝试构建学校微社团活动课程。学校建立了推动课程建设的家校社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微社团活动课程群。微社团课程的建设...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以"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为指导,尝试构建学校微社团活动课程。学校建立了推动课程建设的家校社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微社团活动课程群。微社团课程的建设体现了家校共育,促进了学校各育融合,成为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合作、创新等综合素养的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社团 家校社协同 活动课程
下载PDF
花香润德无痕 培育“明强少年”——以“花香校园”项目化学习为例
3
作者 宋丽娜 《现代教学》 2024年第24期76-79,共4页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作为上海市闵行区第一批“花香校园”试点校,积极响应建设“公园城市·花香闵行”的倡议,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建设“花香校园”的多元途径。学校通过打造“花的校园”,营造“花香”氛围;设计“花的...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作为上海市闵行区第一批“花香校园”试点校,积极响应建设“公园城市·花香闵行”的倡议,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建设“花香校园”的多元途径。学校通过打造“花的校园”,营造“花香”氛围;设计“花的课程”,让学生感知“花香”内涵;开展“花的活动”,传递“花香”美好。依托“花香校园”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片成长的沃土,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为学生开辟了创新实践的空间,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助力学生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香校园” 项目化学习 综合素养
下载PDF
明育人目标 强创新实践——基于“坚守与吸纳”的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之主题活动设计与实践
4
作者 郭芳 《现代教学》 2019年第21期15-16,共2页
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实际上是坚守和传承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吸纳和体验海外课程与多元文化开发的过程。明强小学以仪式庆典为突破点,以校园文化节为发展点,以学生年段特征为重点,努力提升"坚守与吸纳"的国际理解教... 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实际上是坚守和传承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吸纳和体验海外课程与多元文化开发的过程。明强小学以仪式庆典为突破点,以校园文化节为发展点,以学生年段特征为重点,努力提升"坚守与吸纳"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主题性、多样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理解教育 主题活动设计
下载PDF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
5
作者 乔卫丽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4期11-1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契机。为了解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我们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近五年来有关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微课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契机。为了解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我们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近五年来有关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微课应用于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与策略以及应用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系统性、整合性和推广性等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综述 微课 研究现状 语文教学
下载PDF
基于新课标的低年级小学语文口头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6
作者 乔卫丽 《小学阅读指南(导学版)》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与能力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后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对于学生积累语言、运用文字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积累语言 基础性学科 语文教学 新课标 课后作业 语文学科 形成技能 作业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路径
7
作者 叶喜 张晓昕 《现代教学》 2025年第1期58-59,共2页
本文聚焦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径探索,有效融合语文、数学、自然、美术等多学科,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探索科学实践路径。
关键词 科学精神 责任意识 跨学科主题学习
下载PDF
公办小学学生劳动素养现状调研及启示——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姚凤 何穗 姜丽霞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4-79,共6页
本研究从劳动教育意义出发,针对当下学校劳动教育被“窄化、异化、物化”的现实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学生的劳动素养现状以及学校劳动教育情况,探索影响劳动素养的因素在综合国家劳动教育框架、学校办学理念以及调研结果的基础上... 本研究从劳动教育意义出发,针对当下学校劳动教育被“窄化、异化、物化”的现实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学生的劳动素养现状以及学校劳动教育情况,探索影响劳动素养的因素在综合国家劳动教育框架、学校办学理念以及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公办小学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调研启示
原文传递
“双减”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优化路径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艳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99-101,共3页
“双减”政策是新时代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与劳动教育具有双向促进的关系。“双减”背景下深入发掘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内涵,优化与探索劳动教育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与转型的必然。
关键词 “双减” 小学劳动教育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探究——以“时间的初步认识(二)”单元实践活动设计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唯一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2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培养新时代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急需在学校教育中推进劳动教育,创造劳动特色的育人体系。小学低年级是启蒙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感知劳动乐趣的关键时期。研究者通过设计小学数学“时间的初步认识(... 为培养新时代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急需在学校教育中推进劳动教育,创造劳动特色的育人体系。小学低年级是启蒙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感知劳动乐趣的关键时期。研究者通过设计小学数学“时间的初步认识(二)”单元实践活动——“你能在30秒的时间里完成什么劳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吸收,加深时间量感的认知,发展数学思维,还可以将劳动教育精神渗透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借助数学文化,增强劳动意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 劳动教育 核心素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燕华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第29期20-21,共2页
英语学科作为语言学科,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与智慧课堂教学相结合,设计“课前激趣”学习活动,搭建智慧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课中推进”学习活动,挖掘运用平台功能,关注学生参与的全员性;设计“课后辅导”学习活动,拓宽智... 英语学科作为语言学科,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与智慧课堂教学相结合,设计“课前激趣”学习活动,搭建智慧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课中推进”学习活动,挖掘运用平台功能,关注学生参与的全员性;设计“课后辅导”学习活动,拓宽智慧学习途径,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现技术赋能教学,打造信息化、个性化、交互化的常态化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技术赋能 小学英语 学习活动 设计
下载PDF
多元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一菁 《现代教学》 2023年第1期143-144,共2页
本文阐述在“双减”政策出台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有效设计高质量数学作业,以生活素材类作业为基础、实践探究类作业为突破、拓展阅读类作业为抓手,实现作业设计多元化,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学业质量的提升,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作业设计
下载PDF
家班共育视角下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茜 《现代教学》 2021年第3期124-126,共3页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习惯 劳动观念 教育指导纲要 实践探索 大中小学 劳动素养 精神面貌 小学生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凤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第26期65-66,共2页
在线上线下教学日渐融合的当下,整体性思考双减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变革,尤其是在五育融合视野下如何进行小学生融合性系列校本课程的创新设计与实施,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关键词 双减 线上线下融合 五育融合 校本课程
下载PDF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高年级数学精致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贵锋 《现代教学》 2022年第S01期28-29,共2页
本文紧扣“双减”背景,从引发认知需求、调动身心参与、培育高阶思维、倡导沟通合作四个方面阐明精致练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从精准制订设计目标、精细搭建内容结构、精心打造编制路径、精巧开展练习评价四个维度,设计与实施由浅入深的... 本文紧扣“双减”背景,从引发认知需求、调动身心参与、培育高阶思维、倡导沟通合作四个方面阐明精致练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从精准制订设计目标、精细搭建内容结构、精心打造编制路径、精巧开展练习评价四个维度,设计与实施由浅入深的梯度练习、注重过程的内涵练习、自主选择的个性练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小学高年级数学 精致练习
下载PDF
守本土教育初心 纳国际理解视野——坚守与吸纳: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凤 《现代教学》 2019年第21期10-11,共2页
2013年立项的市级重点项目"坚守与吸纳——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是明强小学这所百年老校致力于学校文化传承与发展系列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 小学生 国际理解教育 课程
下载PDF
“小厨房,大科学”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依婷 《现代教学》 2022年第5期7-8,共2页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以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为依据,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小厨房,大科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以厨房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回归劳动的生活属性和对人的发展价值,从而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生活、...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以国家对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为依据,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发“小厨房,大科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以厨房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回归劳动的生活属性和对人的发展价值,从而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家庭、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校本课程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恺 《现代教学》 2022年第5期9-10,共2页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寻找劳动教育与数学学科间的关联,将“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加以对接。具体包括:挖掘学科素材,凸显劳动价值;落实课堂教学,体验劳动融合;拓展课外资源,延伸劳动时空。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小学数学
下载PDF
对小学生午间微社团规范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19
作者 叶喜 《现代教学》 2017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注重规范标准的建设,探索将规范标准贯穿于学生午间微社团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午间微社团的育人功能。一、午间微社团规范化建设的意义午间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文明的休息等活动一直是教师心头的困惑。小学生...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注重规范标准的建设,探索将规范标准贯穿于学生午间微社团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午间微社团的育人功能。一、午间微社团规范化建设的意义午间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文明的休息等活动一直是教师心头的困惑。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午间奔跑、吵闹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则影响他人休息,大则发生安全事故。而传统说教式的引导显然已无力改变这一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宝镇 说教式 上海市闵行区 德育理念 社团建设 交流方面 身心需求 午休时间 团队意识 规划时间
下载PDF
旅游资源与小学自然学科对接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江三峡研学活动”为例
20
作者 刘依婷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9年第6期108-110,共3页
旅游资源中蕴含有大量自然学科可用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深度挖掘科学内涵,将旅游资源与小学自然学科对接,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自然和人文风光,引领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自然科学的认知方... 旅游资源中蕴含有大量自然学科可用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深度挖掘科学内涵,将旅游资源与小学自然学科对接,引导学生充分领略自然和人文风光,引领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自然科学的认知方法与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探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在"长江三峡研学活动"中,笔者从研学目标设定、研学内容设计、研学活动实施及研学总结等方面探讨如何将旅游资源与小学自然学科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活动 引领学生 小学自然学科 目标设定 长江三峡 课程资源 方法与策略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